当前位置: 首页> 休闲娱乐> 明星八卦> 正文

王少舫的选择(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杨俊)

   

      说到王少舫先生的表演艺术,我们可能会想到戏路很宽,演过小生、老生、花脸等诸多行当;可能会想到演唱富有特色,吸收了京剧唱法;可能会想到“王派”,等等。我们知道,戏曲表演流派的形成,通常以行当为界限。黄梅戏表演流派是个不断被提及的话题,一直没能达成共识,与剧种行当分类不细有很大关系。原本行当分类就不细,王少舫又饰演过不同行当,这就很难归纳流派特征,很难梳理流派阵容。有意味的是,如今,人们经常津津乐道地谈论“王派”,不知道他自己当年想过这个问题没有。按说,王少舫出身于京剧世家,对于戏曲表演流派的确立和形成,以及表演流派与饰演行当的关系,心里应当一本清账。但是,他的行当选择却并不固定,塑造人物方法上的选择也并不常规,似乎没有考虑到创立什么“流派”。他的这些选择,在今天看来,我们能够获得哪些启示?

     

      要说选择,王少舫很早就面临过剧种的选择。他自幼学唱京剧,13岁登台演出,随父搭班来到安庆,与黄梅戏有了最初的接触。王少舫在《继承出新点滴谈》里回忆说,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学唱黄梅戏《苦媳妇自叹》,觉得非常新鲜,感到既好听,又好懂,乡土风味浓厚,生活气息十足,从此打心眼里爱上了这个剧种。1939年,王少舫所在的京剧班社与丁永泉的黄梅戏班社在安庆同台演出,各演半场,他因而有机会登上了黄梅戏舞台。此后,丁永泉感到王少舫很适合演唱黄梅戏,经常邀请他搭班演出。直至1950年,王少舫参加了丁永泉父子和潘泽海父女所在的“民众剧团”,正式改唱黄梅戏。当年,京剧已经是流行全国的大剧种,黄梅戏则是地方小戏,同台演出的京剧演员大多不愿唱黄梅戏,认为王少舫的转身是“米箩跳进了糠箩,太没出息”。殊不知,从1933年最初接触黄梅戏,到1950年改行演唱黄梅戏,其间经历了17个年头,王少舫的此番选择不可谓不慎重。他知道京剧的博大精深,也知道黄梅戏的朴实无华,最重要的是,他知道黄梅戏的朴实无华的风格,更适合安庆一带的审美习俗,更贴近自身的表演气息。

     

      过了几年,王少舫的又一次选择,与行当以及行当的身段动作有关。我们都知道,王少舫改唱黄梅戏之初,大多扮演小生行当,直至成功塑造了《天仙配》中的董永形象。1952年底,他还在安庆“民众剧团”,参加华东观摩演出时首次扮演董永,与潘璟琍合作《天仙配》中《路遇》一折,得到上海观众的一致好评。1953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成立,他调来合肥,1954年再次出演董永,与严凤英合作演出《天仙配》全剧,1955年又合作拍成黄梅戏电影。以行当而论,董永属于小生,但王少舫在舞台上打破了行当的局限,选择了更加生活化的表演方式,就像他在《我演董永》一文中所说:“小生行里的台步是书生走的,不能用。像话剧那样,又不甘心。我想来‘创造’吧!把小生的四方步改一改,一般的四方步要亮靴底,董永哪有这个闲工夫,不亮了,四方步慢慢吞吞的,文绉绉的,我就让他来快点,显得粗犷一点。我不能把他演得像一个文弱书生,又不能演成一个英俊武生,我想把他演得像个农民。不仅在台步上,一些细小动作我也尽量去模仿农民。”王少舫感到,小生行当的那些既定身段动作,在董永身上缺少用武之地,也未必适合黄梅戏的舞台,不能生搬硬套。而表演方式的选择,必须立足于人物形象的实际,必须立足于剧目和剧种的实际。

     

      又过了几年,王少舫的再一次选择,仍然与行当乃至角色有关。1959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投排《女驸马》,王少舫没有看中剧中的小生李兆廷,而选择出演丞相刘大人。那时,他还不到不惑之年,是团里的当家小生,如果新排剧目的男主角属于小生行当,他自然是首选。但是,王少舫选择角色时,并不把行当归属视为一成不变的定律,也不在意主角还是配角,他想的是这个角色有没有“戏”,尤其是有没有自己能够演出来、能够发挥好的“戏”。他从塑造人物出发,更在意人物的表演预期与自身表演优势是否对位,是否切合。所以,当别人惊诧王少舫为什么不演小生演老生、不演主角演配角时,他却在舞台上施出了浑身解数,塑造出光彩照人的刘大人形象,使其成为剧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还为全剧营造出浓郁的喜剧气氛。刘大人的唱腔不多,却被王少舫唱得字字珠玑,韵味无穷。他的行腔、吐字吸收了麒派京剧的唱法,在有些沙哑的嗓音中唱出了苍劲浑厚,在黄梅戏的流畅委婉中唱出了跌宕起伏,为后人争相摹唱,影响深远,可谓贡献独到。

     

      到了1963年,文化部的有关负责同志提出建议,拍一部对外发行的黄梅戏电影《牛郎织女》,由香港方面投资,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演员在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挑选。上影厂来肥商谈演员问题时提出,投资方希望严凤英出演织女,考虑到王少舫的年龄和身材,可否不演牛郎,安排其他角色。这种安排出乎安徽方面的意外,省委宣传部和省文化局都感到难以协调。让大家没想到的是,当时的省文化局钱丹辉局长找到王少舫,说是征求他对安排角色的意见,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说:“这个问题我慎重考虑过了,年龄和身材在镜头面前做不了假,我不合适演牛郎,最好演牛大哥,牛郎让青年演员演,我可以从旁帮助。”王少舫的这一选择,在戏曲界同仁中引起很大震动,一个有成就、有影响的名角,能够大度地对待艺术荣誉,能够客观地尊重艺术规律,这是何其难得。

   

      回顾王少舫的四次选择,回顾王少舫的艺术生涯,我们不难感受到一位表演艺术家的真诚和情怀。对他来说,无论面临多少次选择,他的选择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追求预期中的最佳表演效果,其他因素都可忽略不计,而历次选择结果表明,他的不懈追求经得起艺术的检验。今天,在纪念王少舫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希望年轻一代的表演艺术工作者都能像他那样,面临每一次艺术选择时,都能坚持选择标准的真挚、纯净,不掺入任何利益上的杂质。惟其如此,我们的艺术人生才会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我们的艺术事业才会更加繁荣。

2020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