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休闲娱乐> 美女图片> 正文

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 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什么意思啊(骚人啥意思)

意思是双雁生死相许的深情连上天也嫉妒,殉情的大雁决不会和莺儿燕子一般,死后化为一抔尘土。将会留得生前身后名,与世长存。狂歌纵酒,寻访雁丘坟故地,来祭奠这一对爱侣的亡灵。

出自——金代文学家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原文: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译文:泰和五年,我赴并州赶考,偶遇一个猎人说了一个故事:猎人将捕到的雁杀了,另一只已经逃走的雁却不肯离去,不断悲鸣,最后终于坠地自杀。我非常感动,花钱买了这对雁,把它们葬在汾水岸边,堆石为记,名为雁丘,写下这首雁丘词,旧作不协音律,现今修改了一番。

天啊!请问世间的各位,爱情究竟是什么,竟会令这两只飞雁以生死来相对待?南飞北归遥远的路程都比翼双飞,任它多少的冬寒夏暑,依旧恩爱相依为命。比翼双飞虽然快乐,但离别才真的是楚痛难受。到此刻,方知这痴情的双雁竟比人间痴情儿女更加痴情!

相依相伴,形影不离的情侣已逝,真情的雁儿心里应该知道,此去万里,形孤影单,前程渺渺路漫漫,每年寒暑,飞万里越千山,晨风暮雪,失去一生的至爱,形单影只,即使苟且活下去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汾水一带,当年本是汉武帝巡幸游乐的地方,每当武帝出巡,总是箫鼓喧天,棹歌四起,何等热闹,而今却是冷烟衰草,一派萧条冷落。武帝已死,招魂也无济于事。女山神因之枉自悲啼,而死者却不会再归来了!

双雁生死相许的深情连上天也嫉妒,殉情的大雁决不会和莺儿燕子一般,死后化为一抔尘土。将会留得生前身后名,与世长存。狂歌纵酒,寻访雁丘坟故地,来祭奠这一对爱侣的亡灵。

扩展资料:

1,创作背景

金章宗泰和五年(1205年),年仅十六岁的青年诗人元好问,在赴并州应试途中,听一位捕雁者说,天空中一对比翼双飞的大雁,其中一只被捕杀后,另一只大雁从天上一头栽了下来,殉情而死。

年轻的诗人被这种生死至情所震撼,便买下这一对大雁,把它们合葬在汾水旁,建了一个小小的坟墓,叫“雁丘”,并写《雁丘》辞一阕,其后又加以修改,遂成此词。

2,作者简介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元好问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 。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元好问进士及第。正大元年(1224年),又以宏词科登第后,授权国史院编修,官至知制诰。金朝灭亡后,元好问被囚数年。晚年重回故乡,隐居不仕,于家中潜心著述。元宪宗七年(1257年),元好问逝世,年六十八。

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

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好问

莺儿燕子俱黄土——
大雁生死相许的深情连上天也嫉妒,所以这对殉情的大雁决不会和一般的莺儿燕子一样化为黄土。而是“留得生前身后名”,与世长存。这几句从反面衬托,更加突出了大雁殉情的崇高,为下文寻访雁丘作好铺垫。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这是从正面对大雁的称赞。词人展开想象,千秋万古后,也会有像他和他的朋友们一样的“钟于情”的骚人墨客,来寻访这小小的雁丘,来祭奠这一对爱侣的亡灵。“狂歌痛饮”生动地写出了人们的感动之深。全词结尾,寄寓了词人对殉情者的深切哀思,延伸了全词的历史跨度,使主题得以升华。 金代著名的诗人元好问有诗道:问人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 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 离别苦, 是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 ,寂寞当年萧鼓 。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磋及 ,山鬼自啼风雨 。天也妒 ,未信与 ,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 ,为留待骚人 ,狂歌痛饮, 来访雁丘处 。这是一对大雁伴侣的故事,他们遭到了猎人的射杀,一只被射死,另一只虽然幸免遇难,但是久久不愿意离开伴侣的尸体,在空中盘旋,嚎叫,最终投地而死。元好问比较含蓄,也是一个性情中人,动物尚能如此,人何以堪?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多少人感慨万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多少人为爱追寻一生,无怨无悔。古今中外,多少凄美的爱情故事让我们凄然泪下,它们足以惊天地泣鬼神!爱情不仅使万物之灵的人类生生不息,更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社会文化植根于人们的潜意识中。爱情决不仅是两性的结合,幸福的爱情也决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有些人家财万贯,挥金如土一生,却一辈子都不曾拥有过爱情;有些人平静而安详地过日子,却拥有一个最美丽的爱情,常常使我们不由想流下一掬清泪…… 

情为何物,弄人非浅。自古有多少英雄为情所惑,为情所困。又有多少痴男怨女为情陨命,魂断难收。

情之为物,本难参透。朝夕相处,天天面对,却难言一个情字。一个转身,一次邂逅,却可牵挂一生。人总是求索你得不到的,而得到的却是不想求的。你渴望的求而不得,你不想的却不期而至。水到渠成的,却只是轻风抚过,不留丝痕。有缘无份的,却沉沦其间,执迷难返,甚至误人误己,终成遗恨。

一个情字,三分感动,七分无奈。三分甜蜜,七分苦涩,三分幸福,七分伤痛。情,是散发着芳香的烦恼,是弥漫着痛感的快乐。只要爱着,苦也愿意,只要有情,痛也无悔。

情,让人敏感,使人迷茫。心里有了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心里有了情,西风怨时起,残月恨时明。心里有了情,水尽天不尽,思在天尽头。心里有了情,无端惹飞絮,枝叶也关情。

问世间情为何物,恩也匆匆怨也匆匆。叹世间情是何物,爱也汹汹恨也汹汹。问世间情为何物,魂也相从梦也相从。叹世间情为何物,生也相从死也相从。

情在人人心里,人人都在情中。情在梦中不愿醒,人在情中不知迷。有了情,心路再也无归。有了情,便永远丢失了自己。

情为何物,奥妙无穷!情为何物,颠倒众生!情为何物,其实难懂!
情为何物?情是看不见的丝,把你拴住,若即若离,永远难以摆脱;情是一枚青色的橄榄,有人尝着甘,有人尝着苦;情是碰撞出来的火花,它光芒耀眼,照你前行,它亘古恒今,一经产生便难以磨灭…… 出之元好问的《摸鱼儿-雁邱词》 当年,元好问去并州赴试,途中遇到一个捕雁者。这个捕雁者告诉元好问今天遇到的一件奇事:他今天设网捕雁,捕得一只,但一只脱网而逃。岂料脱网之雁并不飞走,而是在他上空盘旋一阵,然后投地而死。元好问看看捕雁者手中的两只雁,一时心绪难平。便花钱买下这两只雁,接着把它们葬在汾河岸边,垒上石头做为记号,号曰“雁邱”,并作《雁邱词》。 这是一首咏物词。在词前有小序说“太和五年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地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邱。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邱词》。” 这就是说,大雁殉情的事强烈的震撼了他,所以在词的开篇,便陡发奇问,破空而来。作者本要咏雁,却从“世间”落笔,以人拟雁,赋予雁情以超越自然的意义,想象极为新奇。也为下文写雁的殉情预做张本;古人认为,情至极处,“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死相许”是何等极致的深情! 遥想双雁,“天南地北”冬天南下越冬而春天北归,“几回寒暑”中双宿双飞,相依为命,一往情深。既有欢乐的团聚,又有离别的辛酸,但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把它们分开。而“网罗惊破双栖梦”后,爱侣已逝,安能独活!于是“脱网者”痛下决心追随于九泉之下,“自投地死”。 过片以后,作者又借助周围景物衬托大雁殉情后的凄苦。在孤雁长眠之处,当年汉武帝渡汾河祀汾阴的时候,箫鼓喧闹,棹歌四起;而今平林漠漠,荒烟如织,箫鼓声绝,一派萧索。古与今,人与雁,更加感到鸿雁殉情的凄烈。但是死者不能复生,招魂无济于事,山鬼也枉自悲鸣,在这里,作者把写景与写情融为一体,更增加了悲剧气氛。 词的最后,是作者对殉情鸿雁的礼赞,他说鸿雁之死,其境界之高,上天也会嫉妒,虽不能说重于泰山,也不能跟莺儿燕子之死一样同归黄土了事。它的美名将“千秋万古”,被后来的骚人歌咏传颂。 全词行文并不复杂,而行文腾挪多变,用事实回答了什么是至情,寄人生哲理于淡悟之外。《神雕侠侣》中李莫愁的狂歌当哭,雌雄双雕的先后投水而死,更增加了本文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