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旅游出行> 旅游> 正文

都江堰到成都的落差是多少(都江堰至成都多少公里)

  • 冷月冷月
  • 旅游
  • 2023-03-29 06:57:01
  • -
水利鼻祖成就天府之国

震撼都江堰

    没到都江堰之前,我想象中那里有经历两千多年风吹日晒雨淋满目沧桑的石堤石坝,岸边荒草丛生,浑浊湍急的江水,到了之后,我发现都江堰还在散发着青春的活力,迎接我的是满满的震撼。   

   在这儿我要先怪一下导游,一再强调去的时候别拍照,回来再拍,结果,回来更匆忙,照片就拍的少了。还有都江堰的原理,我回到家又上网查了两个小时才基本弄懂,还好我是个爱学习的好学生,要不,都江堰白去了。不过,在这游玩导游还真得找,没人讲解更不懂。     

 车在离景区很远的地方就停了,迎接我们的是巍巍青山,蓝蓝天空,朵朵白云,还有排排整齐的翘着廊檐的仿古建筑。走过幸福大道,路两旁的法桐都把弯曲的手臂伸向对方,形成浓浓的绿荫。街道尽头是南桥,一座廊式古桥,雕梁画柱,五颜六色,很是美观。奔腾的江水带来阵阵凉风赶走了恼人的暑气,桥上挤满了乘凉的人。南桥晚上的景色更美,光与水与影的配合往往会给人带来极美的视觉盛宴。 

    景区入口就是离堆公园,其实就是挖内江时从玉垒山分离出的山石建成的公园,进园不久,导游便领我们在一个喷泉旁停下,这里看到的是都江堰“治水三宝”。卧铁,是四根铁柱,埋在江底的深度决定每年清沙的深度,以前埋的是石人,后改为卧铁。内装鹅卵石的竹笼,放江中拦截江水。大马扎,固定竹笼。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但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园内有价值不菲的金丝楠木很多,还有一棵据说是《三国演义》里向刘备献图的张松亲手所植的银杏树,距今已有1700多年,依然枝繁叶茂。另外,老版《西游记》中,孙悟空偷吃人参果,就是用这棵树拍摄的。园内还见到乌木,这是真的吗?不怕被谁抠走一块。   

  游完伏龙观,要渡过一道索桥去江的对岸,桥晃得特别厉害,手要抓住护栏才敢迈步,自然也不敢拍照,手机若是掉下去,就会被江水带走。后来查资料才知道,鱼嘴旁边的安澜索桥是世界五大古桥之一,还是著名的爱情桥,可惜我只遥望了一下那座桥,看来,外出游玩还需要做足了功课为好。   

   都江堰所在的岷江是地上河,距成都仅有50多公里,落差却达273米,岷江一旦决堤,成都必淹,所以,历朝都花大力治理岷江水患。    

  都江堰水利由三部分组成: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部分密切配合,缺一不可。公元前256年,李冰父子经长期考察后,在弯道处建鱼嘴形分水堤坝,起泄洪排沙作用。把汹涌的江水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是人工挖掘,历时14年,通向成都平原。外江浅,内江深;外江宽,内江窄。旱时,水内江六成外江四成;涝时,水外江六成内江四成。春夏秋冬,确保内江有水而不涝,保证农田灌溉。同时,根据水流特点,大部分沙石被外江带走。

  进入内江的小部分沙石流经飞沙堰,形成漩涡,根据离心力特点,98%沙石被甩走,故名飞沙堰。剩下的水流经宝瓶口,宝瓶口形似瓶口,是从玉垒山硬生生人工挖掘的一个出水口,当时没有火药,李冰父子在山上架上木材,火烧水浇后石裂,历时八年才建成。至今依然发挥作用。

      站在鱼嘴位置,看岷江水从上游奔腾而下,安澜桥身披红绸,两岸的青山上,树木苍翠,楼阁时现,美如仙境。

        想当年,岷江似一头凶猛的怪兽,吞噬着成都平原,民不聊生,李冰父子恰如驯兽高手,巧妙降服了它,让它乖乖的造福人民,让这里成为富庶的“天府之国”,几千年过去了,它依然在书写着水利奇迹,流淌着华夏儿女智慧不老的神话!

千年奇迹都江堰!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如何造福人们千年之久?

都江堰 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之上,既是我国人尽皆知的 5A级景区,同时它也是世界级的灌溉水利工程。

都江堰始建于秦朝,迄今为止已有两千年的 历史 ,而如今它依然可以投入使用。那么都江堰是如何让自己成为了跨越千年维度的水利工程呢?

本期子牙童趣知识局就和大家一起了解,都江堰屹立千年的秘密。

(一)都江堰的 历史 背景

都江堰是一项超级水利工程, 由两千年前的李冰父子建造。都江堰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 ,在使用的 两千多年来,都江堰都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 ,也正是因为有它的存在,才使得 成都平原成为富庶丰饶、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

到今天为止,都江堰的灌溉区已达到了30余县市,受 都江堰水利浇灌的土地面积近千万亩。

都江堰也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为久远,唯一完整留存,并且至今一直在使用,以无坝引水为其最显著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都江堰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科学,是当时人们智慧的结晶。

那么这样一座造福百姓的超级大工程,是如何进行运作,又是如何进行水利调节的呢?

首先我们要首先了解究竟为什么要修建这样一座工程。

成都平原位于祖国的内陆,距离海洋较远,但是成都平原地势广大开阔又四周环山,所以,成都平原的天气就会出现两个极端:

雨季时,由于成都平原开阔的地形,地面又没有什么遮挡,于是在雨水充沛的季节,岷江洪水泛滥,整个成都平原都会变为一片汪洋,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都带来极大的困扰;

每到旱季时,成都平原又因为其地形不临海,天气又十分干旱不下雨,导致成都平原的土地因缺水而干裂。因此,严重阻碍了古蜀国人民的生存与生产。

秦国经历商鞅变法后,一时间人才辈出,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当时的统治者下令修建了都江堰,这才有了造福成都百姓的水利工程。

依据当时成都平原的自然情况,修建都江堰必须具备 两个最重要的功能,那就是防洪和灌溉。

岷江是长江水量最为充沛的一条支流,同时成都平原的地势向东南方倾斜,所以岷江就像是悬在整个平原之上的河。

在都江堰建造的地区一直到成都平原的内部, 两地的落差竟然高达273米,所以这样一条“悬河”对于成都平原来说,每逢雨季就会变得十分危险。

如果合理利用岷江这条河,那么成都平原旱季时期的干旱就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于是建造者在合理配置水资源上动了脑筋,并且利用都江堰实现了他们的想法。

都江堰工程修建的整体规划就是,将岷江的水分支成为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另外一条则主要起到疏散的作用,将多余的江水引入主支,离开成都平原。这样做不仅可以缓解当地的旱灾,还可以避免发生水灾。

(二)都江堰的三大结构与功能

都江堰的主体修建工程 主要包含三部分的内容,它们分别是分水鱼嘴、宝瓶口、飞沙堰。

这三项工程最早进行修建的是宝瓶口, 宝瓶口在都江堰工程中起到了相当于的“节制闸”的作用,它可以自动控制进入内江的水量。

李冰父子在修建之前先找到了当地有过治水相关经验的居民,和他们一起勘察附近的地形以及水况,在一群人的商议之下,所有人一致决定凿穿玉垒山进行取水。

他们利用火将石头烤裂,成功将玉垒山炸出一个宽二十公尺,高四十公尺,长八十公尺的山口。

由于它的形状很像一个瓶口,所以他们给这个山口取名为宝瓶口。而那些 因开凿玉垒山而分离出的石堆,就被称作“离堆”。

将玉垒山成功打通后 ,岷江的水流顺利通过宝瓶口进入了东边的旱区,利用岷江充沛的河水进行农业生产,灌溉良田。

这样做, 不仅即刻缓解了平原西部洪水泛滥的问题,同时将水合理东引,又造福了东部的旱区,可谓是一举两得。

宝瓶口正式修建完成投入使用后,紧接着建造者开始了 第二项重大的工程——分水鱼嘴。

分水鱼嘴的作用顾名思义,就是将水进行分流,更好的发挥都江堰的作用。

这个分水堰的前端形状与鱼的头部,尤其是嘴巴部分十分相像,所以给这个分水堰正式取名分水鱼嘴。

修建分水鱼嘴是因为,虽然宝瓶口已经起到了分流以及灌溉的作用,但是由于江东的地势过高,导致江水很难流进宝瓶口内。

即使流进宝瓶口内,江水的流量也会因为地势而变得极其不稳定,这样都江堰的调节作用就大打折扣了,于是建造者便修建了分水鱼嘴,用来弥补这一不足。

“鱼嘴”其实就是一个分水堰,它可以通过地形,将江水分成两支,东边的那支江水称为内江,会被迫进入宝瓶口,成为东部的灌溉用水;西边的水流被称为外江,它们则会顺着岷江流下,汇入岷江的正流。

由于内江又窄又深,而外江却又宽又浅。在水位下降的旱季,将近60%的水都会汇入内江,而这些水则会成为在成都平原生活的人们日常的生活用水。而当雨季到来,岷江水势凶猛发生洪水,水位升高时,大部分的江水就会顺着岷江较宽的江面流走。人们将这项设计称为“四六分水”。

由于 仅仅依靠宝瓶口远远不足以达到控制岷江江水的目的 ,所以,为了实现更好的抗洪减灾的目的,修建者 又修建了飞沙堰 。

首先, 他们在宝瓶口修建了一个平水槽和一个溢洪道。在控制洪水泛滥的溢洪道前修建了一个弯道,让江水可以在此处形成一个环流。

当雨季洪水泛滥,水位上涨时,江水就会没过堰顶,此时,夹带泥沙的洪水就会顺着水流流向外江,从而实现保证成都平原灌溉区域不会被洪水淹没的目的。

其次,当泥沙和石头经过飞沙堰时,会遇到因水流转动形成的漩涡,此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它们会被抛过飞沙堰,也正因为这样,它才被取名为“飞沙堰”。

这样抛开石头和泥沙,就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宝瓶口周围的泥沙堆积,保证宝瓶口可以终年不停地进行工作运行。为了观测与控制内江的水量,李冰又雕刻了三个石桩人像放在水中,并以它们为依据来确定水位的高低,也同时作为最小水量时的清淤标准。

这三大主体工程,宝瓶口、分水鱼嘴以及飞沙堰,它们组成了完整的都江堰,并且三个主体相辅相成,共同成为成都平原的一大屏障,协调了岷江的水资源,保证了岷江水资源的平衡。 保护了成都平原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并且维持了千年之久 。

历时八年修建的都江堰为成都人民带来了福音,改善了成都平原一直以来的水旱灾害, 成都平原从之前的“颗粒无收”,变成了现在的“天府之国”,都江堰功不可没。

—END—

小喵

成都三绕中江至都江堰全程有多少公里

都江堰修筑的背景?

为你奉上,请你参考:

修建背景

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李白在《蜀道难》这篇著名的诗歌中“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人或成鱼鳖”的感叹和惨状,就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这种状况是由岷江和成都平原“恶劣”的自然条件造成的。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大支流,流经的四川盆地西部是中国多雨地区。发源于四川与甘肃交界的岷山南麓,分为东源和西源,东源出自弓杠岭,西源出自郎架岭。两源在松潘境内漳腊的无坝汇合。向南流经四川省的松潘县、都江堰市、乐山市,在宜宾市汇入长江。全长793公里,流域面积133.500平方公里。平均坡度4.83%,年均总水量150亿m³左右。全河落差3560m,水力资源1300多万千瓦。

岷江是长江上游水量最大的一条支流,都江堰以上为上游,以漂木、水力发电为主;都江堰市至乐山段为中游,流经成都平原地区,与沱江水系及众多人工河网一起

都江堰(3张)

组成都江堰灌区;乐山以下为下游,以航运为主。岷江有大小支流90余条,上游有黑水河、杂谷脑河;中游有都江堰灌区的黑石河、金马河、江安河、走马河、柏条河、蒲阳河等;下游有青衣江、大渡河、马边河、越溪河等。主要水源来自山势险峻的右岸,大的支流都是由右岸山间岭隙溢出,雨量主要集中在雨季,所以岷江之水涨落迅猛,水势湍急。

岷江出岷山山脉,从成都平原西侧向南流去,对整个成都平原是地道的地上悬江,而且悬得十分厉害。成都平原的整个地势从岷江出山口玉垒山,向东南倾斜,坡度很大,都江堰距成都50km,而落差竟达273m。在古代每当岷江洪水泛滥,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一遇旱灾,又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岷江水患长期祸及西川,鲸吞良田,侵扰民生,成为古蜀国生存发展的一大障碍。

都江堰的创建,又有其特定的历史根源。战国时期,刀兵峰起,战乱纷呈,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渴望中国尽快统一。适巧,经过商鞅变法改革的秦国一时名君贤相辈出,国势日盛。他们正确认识到巴、蜀在统一中国过程中特殊的战略地位,“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秦相司马错语)。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下,战国末期秦昭王委任知天文、识地理、隐居岷峨的李冰为蜀郡太守。李冰上任后,首先下决心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造福成都平原,为秦国统一中国创造经济基础。

[img]

都江堰,为什么会被称为打开天府之国的金钥匙?

地处西南地区的岷江自西向南由玉垒山,进入一片断陷盆地。在江水日积月累的淤积下,出现了成都平原。每逢雨季,岷江“江水初荡谲,蜀人几为鱼”。公元前256年,都江堰的兴建改变了这一现状,将成都平原从旱涝无常成了天府之国,其中的奥妙令人叹为观止。

上图_ 标注处为岷江位置所在

水利的“不变”和“变”

岷江又名汶江、都江,源自岷山南麓弓杠岭和朗架岭,全长735公里,流域面积达135881平方公里。全河落差3560米,平均坡度8.2‰,年径流量超过1亿m³。对于成都而言,岷江无异于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是个“能知天文地理”、“识齐水脉”的复合型人才。他发现距离成都50公里的岷江受玉垒山影响,河道倾斜,形成坡度,决定在此兴建都江堰,改变岷江对成都平原的不利局面。

整个工程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三部分组成,兼顾引水、泄洪、排沙等功能。建堰之后,基本遏制了岷江对成都平原的危害,杜甫称颂为“蜀人矜夸一千载,泛滥不近张仪楼”。岷江的“不变”和都江堰的“变”相互碰撞,产生出兴利除害的良好效果。

工程的“不变”和“变”

都江堰的水利“黑技术”驯服了躁动的岷江。研究表明,都江堰的选址科学合理。它位于岷江和成都平原的连接处,最大洪峰流量6400m³/s,2月平均最小流量107

m³/s。都江堰各个子系统功能各异,协调配合,合理布局,因势利导,在没有闸门设施的情况下,解决了旱涝问题。

《水经注》记载:“江至都安(今都江堰市),堰其右,检其左,其正流遂东,郸江之右也。”“检其左”就是有限度地控制内江的水流。“堰其右”是根据洪水冲毁右岸堤防所经路线修建的溢洪堰,洪水经过这些设施分流至平原各处。

这里体现了李冰提出的“分四六,平潦旱”的治水方针。岷江在鱼嘴处分流,流量大时,按6:4分流到外江和内江,流量小时,内外江按4:6分水。分流江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距鱼嘴800米处,有两处河心滩。当流量小于1300

m³/s时,河心滩露出江面,在其右侧水量大,流至右岸突出江心的马足沱时,被迫向左进入内江,当流量大于1700

m³/s时,河心滩没入江中,洪流穿过河心滩,直奔外江,分流比例随之逆转。

上图_ 都江堰工程布置图

在满足灌溉需要的同时,都江堰面临着河道淤积的难题。由于都江堰处于岷江河道弯曲处,在鱼嘴处,内江和外江分别属于凹岸和凸岸。水流经过时,强劲的弯道离心力使表层水流向内江,底层水流裹挟泥沙流向外江,发挥了“凹岸引水,凸岸排沙”的作用。

内江水流和北岸的虎头岩形成曲率半径为850米的弯道,水流受惯性影响直扑虎头岩,超过90%的泥沙经飞沙堰在静压和冲击的双重作用下,造成螺旋流排入外江,起到二次排沙的作用。在1966年的岷江大洪水中,一块重约1吨的水泥石条被冲越飞沙堰,可见内江排沙能力之强。当岷江流量超过3000m³/s时,过量的内江水遭到虎头岩阻挡,水势折向右岸的飞沙堰,溢流外江,保证了内江水位的相对稳定。

宝瓶口是在玉垒山南端的突岩上人工开凿的瓶颈状口子。它长80米、宽20米、高40米,与左侧内江江心的离堆相互配合,产生局部雍水和旋流现象。洪水发生时,过量的水流通过飞沙堰和人字堤泄洪,起到了抗洪限流的作用。都江堰用“不变”的顶层设计应对“变”的岷江,为成都平原筑起了安全稳定的防波堤。

上图_ 《华阳国志》又名《华阳国记》,地方志著作,由东晋时期成汉常璩撰写

效益的“不变”和“变”

都江堰对成都平原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岷江的灌溉下,成都平原迅速发展。《史记》评价:“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天府之国”的美名从此不胫而走。东晋史学家常璩在《华阳国志》也认同这一看法:“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

时至唐朝,社会上流传着“扬一益二”的说法。文学家陈子昂在《上蜀川军事》中认为:“国家富有巴蜀, 是天府之藏,自陇右及河西诸州军国所资,邮驿所给,商旅莫不皆取于蜀。”到了南宋,四川每年财税收入3342缗,占南宋财税年收入的三分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功用。

如今,都江堰灌溉了四川1/20的土地,提供了1/4的粮食产能,养育了1/3的全省人口,集中了全省近半的经济总量。每年为成都市提供30亿m³的生态环境供水。整个都江堰灌区建立了800多所小水电站,漂运木材40多万m³,鱼塘产鱼50余万斤,沙石材料100万吨以上,为四川的经济进步和社会稳定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不变”的都江堰摆脱时空束缚,满足了时代“变化”的需要。

上图_ 清 四川全图

价值的“不变”和“变”

都江堰不仅创造了经济价值,还拥有不可低估的文化价值。秦统一中原前,修建了都江堰、灵渠和郑国渠等三大水利工程,唯有都江堰利用鱼嘴分流引沙、飞沙堰排沙泄洪、宝瓶口引水抑流等效用,形成一个运作良好的有机整体,历时2200多年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没有对环境产生任何负面效应,这本身就是个奇迹。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司马迁实地考察了都江堰,将李冰的功绩载入《史记·河渠书》。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强调:“以此堰农本,国之所资,以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此后,晋置晏官令,专理堰务,宋设永康军兼堰事,明成立水利佥事,清任水利同知,不断对都江堰进行妥善维护,产生了行之有效的岁修制度。

上图_ 马可·波罗(1254年9月15日—1324年1月8日),出生于克罗地亚考尔楚拉岛,意大利旅行家、商人

元至元年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参观都江堰,他在《马可˙波罗游记》赞叹:“都江水系,川流甚急,川中多鱼,船舶往来甚众,运载商货,往来上下游。”都江堰从此蜚声海外。在岁修过程中,人们总结出了“深淘滩、低作堰”和“遇弯截角,逢正抽心”的治水原则,成为治理河道的金科玉律。在都江堰“不变”的浇灌下,孕育出变化多端的文化价值。

青山环绕,流水潺潺,都江堰既是古代工程技术和管理技术的完善融合,也是“天人合一”传统思想的成功实践,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称赞“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无与伦比”。它在造福川蜀的同时,也成了全世界人类的共同财富。

都江堰坐落在哪个平原?

01

成都平原

都江堰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年~前251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

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李白在《蜀道难》这篇著名的诗歌中“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人或成鱼鳖”的感叹和惨状,就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这种状况是由岷江和成都平原“恶劣”的自然条件造成的。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大支流,流经的四川盆地西部是中国多雨地区。是长江上游水量最大的一条支流,都江堰以上为上游,以漂木、水力发电为主;都江堰市至乐山段为中游,流经成都平原地区,与沱江水系及众多人工河网一起组成都江堰灌区;乐山以下为下游,以航运为主。岷江有大小支流90余条,上游有黑水河、杂谷脑河;中游有都江堰灌区的黑石河、金马河、江安河、走马河、柏条河、蒲阳河等;下游有青衣江、大渡河、马边河、越溪河等。主要水源来自山势险峻的右岸,大的支流都是由右岸山间岭隙溢出,雨量主要集中在雨季,所以岷江之水涨落迅猛,水势湍急。

岷江出岷山山脉,从成都平原西侧向南流去,对整个成都平原是地道的地上悬江,而且悬得十分厉害。成都平原的整个地势从岷江出山口玉垒山,向东南倾斜,坡度很大,都江堰距成都50km,而落差竟达273m。在古代每当岷江洪水泛滥,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一遇旱灾,又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岷江水患长期祸及西川,鲸吞良田,侵扰民生,成为古蜀国生存发展的一大障碍。

都江堰的创建,又有其特定的历史根源。战国时期,刀兵峰起,战乱纷呈,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渴望中国尽快统一。适巧,经过商鞅变法改革的秦国一时名君贤相辈出,国势日盛。他们正确认识到巴、蜀在统一中国过程中特殊的战略地位,“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秦相司马错语)。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下,战国末期秦昭王委任知天文、识地理、隐居岷峨的李冰为蜀郡太守。李冰上任后,首先下决心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造福成都平原,为秦国统一中国创造经济基础。

谁能简介都江堰建造原因,和当时背景。

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李白在《蜀道难》这篇著名的诗歌中“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人或成鱼鳖”的感叹和惨状,就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这种状况是由岷江和成都平原“恶劣”的自然条件造成的。 岷江出岷山山脉,从成都平原西侧向南流去,对整个成都平原是地道的地上悬江,而且悬得十分厉害。成都平原的整个地势从岷江出山口玉垒山,向东南倾斜,坡度很大,都江堰距成都50km,而落差竟达273m。在古代每当岷江洪水泛滥,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一遇旱灾,又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岷江水患长期祸及西川,鲸吞良田,侵扰民生,成为古蜀国生存发展的一大障碍。都江堰的创建,又有其特定的历史根源。战国时期,刀兵峰起,战乱纷呈,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渴望中国尽快统一。适巧,经过商鞅变法改革的秦国一时名君贤相辈出,国势日盛。他们正确认识到巴、蜀在统一中国过程中特殊的战略地位,“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秦相司马错语)。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下,战国末期秦昭王委任知天文、识地理、隐居岷峨的李冰为蜀郡太守。李冰上任后,首先下决心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造福成都平原,为秦国统一中国创造经济基础。

探访成都 三绕 北段实况 都江堰到德阳1小时 飙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