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旅游出行> 旅游> 正文

《色达纪行》之五,五明佛学院(之番外篇)(五明佛学院龙多活佛)

  • 成大文化17成大文化17
  • 旅游
  • 2022-12-22 04:09:08
  • -
有一个地方,没去过的人看到网上的照片,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词就是:震撼;去过的人回来描述,脱口而出的第一个词也是:震撼!这地方就是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学院。密密麻麻的红色棚屋、金碧辉煌的山顶“坛城”、静谧璀璨的蓝色星空,共同构筑了蔚为壮观的独特景致。最令人感动的,还是那些虔诚的寺庙喇嘛、觉姆和一路上匍匐前行的朝圣者。总之,这里是心灵的佛国,是信仰的归息地,是此生一定要去一次的震撼之地!

730公里的路程,不算远,也不算近,居然走了2天。当然,中间有停歇,小半天(约3个小时)去了观音桥镇的观音庙,小半天(约3个小时)去了山这边的天葬台。一路上,在车窗里都能看到,有匍匐前行的朝圣者,他们从不同的地方来到色达朝拜。据说有很多都拜几年才能到达,有个别的人在半道就仙去,最后由同伴带着骨灰和照片到达学院。据说转经筒的旁边有很多这种朝圣者的照片,一想到这些,心中总是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我们乘坐的旅游大巴车,只能开到佛学院的停车场,然后带上行李,走上几百米上坡路,去佛学院内部的公交车始发站,排队乘公交车进“剌荣沟”。可能是因为春节期间,只有一辆大巴和一辆中巴在转运,大巴2块,中巴3块,反正上去都挤成一块,因为来的人很多,包括开私家车的,也必须把车停在佛学院外面的停车场哈。

中巴车穿越了“喇嘛区”到达了“觉姆区”的终点站。这里需要说明两点:第一,是我和老易“运气好”,居然是高消费的3块,中巴居然比大巴还剂,我跟一堆行李挤在前挡风玻璃下,他跟几个姑娘挤在引擎盖上;第二,在藏区,男性修行者统称“喇嘛”,女性修行者统称“觉姆”,剌荣沟里还有村落,中巴车依次走过,涂成黄色的村落,和村落大小差不多红色的“喇嘛区”,而“觉姆区”的大小,几乎是村落加“喇嘛区”的总和。加上我们车上绝对多数的女士,由此可见,女性对信仰的需求与执着!

很多人对色达的印象就是这些密密麻麻的红房子,觉得这里很神秘,其实就像印度的贫民窟或者香港的屋村,每一栋房子几乎都不到十平米,而且内部陈设极简,没什么家具,除了佛龛神像,有的只有一床垫褥(打坐或睡觉),只不过建筑风格统一,屋顶和外墙涂了红漆而已。可想而知,这里的修行者生活的简朴,甚至可以说艰苦。

从山腰“觉姆区”的停车场到山顶的喇荣宾馆,要穿过几个大殿(传经堂、辩经殿、大斋堂等),然后有两条路上去。一条是可以开车的水泥路,绕着山转一圈;一条是324级台阶,几乎是直行。导游“吉美多吉”是康巴小子,当然带我们走近路。不曾想,就这324级台阶,让原本“没事”的不少人,产生了“高反”。如果手里空着,往上爬,走一段,歇一会儿,应该都能完成,但如果是负重走起来,那不仅很具体,而且很恐怖。但是,哪个出门旅游会打空手呢?!少的,像我或老易,各自一个背包;多的,又是拉杆箱,又是大背包,又是手提袋的;特别是女生,为了拍照,可能专门多带了几套不同风格的衣服配饰,那家伙,一大堆啊!!现在,全成了负担和累赘啦!!!

我记忆最深的是,一个身材高挑的女生(大约172左右),穿着薄纱裙和高跟鞋,拖着一个大箱子,挎着两个大手袋,背着一个小皮包,刚走了几步,就脸色煞白、步履蹒跚、摇摇欲坠了;而她的两个女同伴,也自顾不暇。因为她们是同行的另一辆旅游大巴上的,所以开始我没有管她,而是帮同车的一个北京女生提着箱子爬台阶。又走了一小段,看到她已经把箱子和挎包扔一边,自己坐在了台阶上,一副马上就要断气的样子。

一方面“无以善小而不为”是学佛者的基本素养,另一方面我又是个“爱管闲事”和“怜香惜玉”的人,所以我还是忍不住过去,一边把自己准备的氧气给她应急,一边帮她把箱子提上324级台阶。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大家终于到达了山顶的喇荣宾馆,各自回到房间修整。不一会儿,太阳就开始慢慢落下去了。我和老易以及几个同车“健硕”的小伙伴,从宾馆出来,爬到另一个更高的山头,观看落日晚霞以及整个沟底的夜景。虽然非常疲惫,但仍然被眼前的景色感染与陶醉。非身临其境,不能体会这里的壮观,很多场景与感受,连语言与文字都显得十分苍白,我只能如此形容—— 一个字,美;两个字,很美;三个字,非常美;十个字,一种让人灵魂震撼的美!

在山下的传经堂听完夜课出来,拖着疲惫的身体,特别是双腿,再次爬上324级台阶,回到山顶的喇荣宾馆,一路上的寂静之谷与灿烂星空,已无暇欣赏。传过宾馆走廊,只听到遭受“高反”折磨的人们的“鬼哭狼嚎”,突然顿悟:天堂和地狱,很多时候就是一个地方,对于每个人来说,区别就在于各自的修行。(凌晨,居然有人被救护车拉去县医院抢救,提前结束了这次心灵探访的旅程。)

在色达,有很多事情让我整个身心都震撼,太多与凡尘俗世的强烈反差。比如,我们中午11点过到达色达,看到有位老者在专用朝圣的木板上朝拜;晚上夜课时看到他还在长跪叩拜;第二天早上6点我们起床,发现他还在朝拜(不知道他是通宵达旦,还是比我们起的更早),旁边木板上雪已经积很厚,而她那块干干净净;到了下午,我路过发现她一直在朝拜。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所谓信仰,在我看来,也许就是一种心灵的寄托,也是我不断寻找的东西。而在有信仰的人看来,没有信仰的人是可悲的。还好,曾经可悲的我,在色达多少又找到一点可以寄托的东西,这是多么的幸运。或许,这就是所谓的“缘份”吧。

说到与色达的缘份,不禁想起一段陈年往事——

上世纪八十年的初,如意宝法王晋美彭措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请,要在色达建立喇荣五明佛学院。当时,我大伯正好在州府主持民族、宗教、统战等方面的工作,十分重视这一申请,本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精神和作风,亲自带队到色达实地考察,并向晋美彭措提出要求和建议,最终审批通过了申请,使得喇荣五明佛学院顺利的建成。事后,如意宝法王多次邀请我大伯参观建成的佛学院,但因为后者政务繁忙无法分身没能成行,却不曾想,20多年弹指一挥间,当年惺惺相惜的故人,已天人永别矣!

这次来色达的缘起,是因为在新加坡生活的老易的夫人,是喇荣五明佛学院的挂藉弟子,一心想朝圣,但因为身质的原因,不能亲临圣地,便委托丈夫代为实现心愿,而我和老易又是知己兄弟,并且也算信佛之人,所以受邀同行。于是,亲眼见证了,这传说中的人世间最后的“净土”!

向善无忧守菩提

圣域梵城有真谛

觉悟观照我和你

自在般若波罗蜜

                                    (全文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