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教育文化> 作文> 正文

阅兵仪式意义(阅兵式意义重大)

  • 夜无眠夜无眠
  • 作文
  • 2023-04-05 08:05:01
  • -
俄分析21世纪战争8大特点 称第一阶段决定胜负

阅兵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有很多,大概有庆祝节日、展示军威国威两大类,或两者兼有之。

其中,东方国家阅兵普遍以展示国威为主,讲究军人风貌和精气神,也会同时展出先进武器装备。而我国国庆节阅兵后还会举办群众游行,兼有庆祝节日的目的。

但西方国家,尤其是欧美大多数国家阅兵一般是庆祝自己国家独立日、建国纪念日或君主生日,虽然也有队列行进和装备展出,但仍然以庆祝为主,好似一个大聚会,并不特别讲究军容风貌和阅兵规模,二战后普遍随意性、娱乐性更强一些。

其中,每年都在7月14日举办阅兵仪式的法国就是个典型案例。

法国国庆日是在每年的7月14日,以纪念在1789年7月14日,巴黎群众攻克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从而揭开法国大革命序幕,之后逐步推翻帝制、走向共和。由于这是现在法兰西共和国的法统所在,这一天也就成为了法国国庆节,当天会举行阅兵进行庆祝。

至于为什么要攻打巴士底狱呢?这得让五雷从头说起。巴士底狱是一所位于巴黎市中心的监狱,“巴士底”在法文中意思就是“城堡”。它建立于14世纪,本来是一座军事堡垒,用于防御百年战争时期的英国人。当时巴黎不大,巴士底狱的位置是在巴黎城门前。巴黎不断扩大,巴士底狱也就成为市内的要塞,失去了防御的作用,14世纪末就改为监狱了。

从法国国王亨利四世以来,巴士底狱不但驻扎了大量军队,还关押政治犯和贵族犯人。文学家伏尔泰曾因受人迫害在此处坐牢。因为这些原因,巴士底狱被法国人民看成封建统治的象征,在大革命爆发后首先对此进行攻击。

但生性浪漫的法国人事前并没有做好调查工作,激情一来就革命。虽然巴士底狱过去确实关押了不少得罪国王的政治犯,但当天监狱里面只有7个犯人,包括2个精神病患、4个假币制造者,还有因“生活作风问题”入狱的萨德侯爵,就没有一个群众想要拯救的革命家。

不但如此,在这场革命中被救出来的萨德侯爵并没有好过。因为与妻子感情不和,萨德之后又被送进了精神病院!真是有点搞笑又有点悲凉。倒霉的萨德侯爵就和当时动荡的法国局势一样,人生三分之一的岁月都在监狱、精神病院中渡过,最后孤老于1814年。也正是那一年,法国皇帝拿破仑一败涂地,法国大革命也暂时失败了。

不过,拿破仑还是给法国首都巴黎留下了凯旋门和香榭丽舍大道,现代法国得以有地方举办自己的庆典,每年在7月14日这一天举办阅兵活动,今年也不例外。

不过就和法国大革命的浪漫、激情和搞笑、动荡并存一样,巴黎的阅兵虽然二战后几乎年年都搞,但并不像我们那样庄严、隆重,也不像苏联/俄罗斯那种大国一样强势热血,倒更像一种国家表演。

扛斧头的复古工兵、奇特的外籍军团、军机拉错本国国旗三色烟......这些奇葩放在法国阅兵式上都不叫事,反正年年都搞,法国老百姓在路边看着,就当个乐子就完事了。

至于在阅兵式上搞空中飞人、未来战士表演,那更是信手拈来。弄辆装甲车、无人机过来,都显得法国人中规中矩。

毕竟,就连仪仗队摩托车相撞、阅兵现场军人求婚这种笑话都有,上面那些失误和奇葩就不算啥。这样热闹一场后,小兵和老百姓无论失误与否都很开心,就是前来观礼的总统等高官脸上挂不住。

[img]

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阐释新中国成立70阅兵式的文化意义

中国当前正处于中美贸易战等关键时刻,阅兵显示了中国直面挑战的坚定态度,表明没有力量可以阻止中国走向伟大的民族复兴。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彰显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迈向强起来的雄心壮志。  阅兵式规模之大、类型之全均创历史之最,编组之新、要素之全彰显强军成就。装备方阵堪称“强军利刃”“强国之盾”,见证着人民军队迈向世界一流军队的坚定步伐。

阅兵式的文化是向世人展示着中国国力的进步,而且是对中国古老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

扩展资料:

1、军队全面改革重塑后首次整体亮相意义——人民军队全面改革重塑后的首次整体亮相。

2、党旗、国旗、军旗首次同时在国庆阅兵中通过天安门意义——人民军队的荣誉、勇敢、和光荣的象征。

3、国庆阅兵史上首次出现女将军意义——阅兵历史上首次。

4、东风-41等多型武器装备首次亮相意义——展示70年来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水平和军队建设巨大变化。

5、火箭军等军兵种首现国庆阅兵意义——联合作战体系正在积极融合。

6、维和部队等多个徒步方队首次登场意义——体现中国军队维护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决心。

7、“00后”首次走上国庆阅兵场意义——反映出人民军队优良传统、红色基因的赓续传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

印度人质疑中国阅兵式是电脑合成的

国庆为什么要大阅兵?

一、国庆大阅兵依据:

据史料记载,在我国古代的春秋时期就开始阅兵了。最初的阅兵是以打猎的方式进行的。“阅兵”一次最早起源于汉代。各个建朝时间较长的朝代都有类似定期或不定期的阅兵仪式。

现代最早的国庆阅兵来源于法国,我国最早的国庆阅兵是中华民国国庆阅兵,1911年10月10日,中华民国建立,10月10日便成为国庆日,每年都要组织庆祝活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根据全国政协决定,把阅兵列为国庆阅兵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1949年开国大典至2009年建国六十周年,共举行了14次国庆阅兵1949年至1959年建国十周年,共举行了11次国庆阅兵。此后,连续24年没有举行国庆阅兵。直到1984年,根据邓小平的提议,中央决定恢复阅兵,并于1984年国庆三十五周年时举行大型的国庆阅兵式。1999年及2009年,党中央决定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的世纪阅兵式,庆祝新中国五十年、六十年华诞。一般来说,国庆节阅兵式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所以一般逢五逢十有阅兵。

二、国庆节阅兵的意义:

阅兵是展现武装力量建设成就,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形式。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到,在我党带领全国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形势下,在全面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忠诚履行我军新的历史使命的进程中,党中央作出举行新世纪首次国庆首都阅兵的重大决策,非常英明,非常正确。

通过阅兵活动,我们将向全国和全世界集中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集中展示人民军队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精神风貌和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良好形象,集中展示我军捍卫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强决心,这对于扬我国威军威、振奋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进一步鼓舞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团结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阅兵仪式多久举行一次

国庆阅兵每五年或十年组织一次。阅兵规模最大,展示的武器装备最先进;建军节和抗日战争纪念日阅兵规模可适当控制,形式可以更加灵活,可以每一至两年安排一次;其他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反侵略活动纪念日根据需要临时确定。

以下这6次国庆阅兵最具有代表性:

1、1949年建国大阅兵:开国大典中的最美乐章

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阅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盛大阅兵。首都30多万人参加了开国大典,陆海空三军部队1万多名官兵接受了检阅。

2、1959年国庆大阅兵:受阅武器装备基本实现国产化

此次阅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十一次国庆阅兵,首次“逢十大阅”。对此非常重视,准备工作也比较早。

3、1984年国庆大阅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阔步前进

1981年9月14日至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华北某地举行了军事演习和盛大阅兵,此次演习后,在中央军委副主席邓小平的提议下,决定在1984年10月1日举行建国35周年国庆阅兵。

4、1999年国庆大阅兵:中国军队跨世纪的风采展示

1999年10月1日,共和国迎来了50华诞。时值世纪之交,这一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盛大阅兵式,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世纪大阅兵”。

5、2009年国庆大阅兵:创造五个“最”的新世纪阅兵

此次阅兵是进入21世纪以来的第一次大阅兵,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威慑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有效手段,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现代化事业突飞猛进,国民收入、经济实力乃至军事实力都有明显提高,完全有能力进行新一次的国庆阅兵。

6、2019年国庆大阅兵:展示了改革强军的新成就

此次阅兵是离我们最近的一次阅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首次国庆阅兵,是人民军队改革重塑后的首次集中亮相,充分展示了改革强军成就。

国庆阅兵的意义:国庆节举行阅兵仪式是为了展现武装力量建设成就,可以很好的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国庆阅兵活动,可以很好的向全国和全世界集中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俄罗斯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军事大国之一,也像中国一样非常注重自己国家的阅兵仪式。俄罗斯人会在这个阅兵仪式中载歌载舞,庆祝二战的胜利。俄罗斯大概是世界上举行阅兵仪式最多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二战后莫斯科红场上举行过的阅兵仪式就已经超过了150次,整个俄罗斯到目前为止甚至已经举办了近200次阅兵,充分发扬了“战斗民族”的尚武精神,就连外国人看到了他们的阅兵仪式都为之振奋。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阅兵比较频繁,从1949年—1959年十年间,每年都举行了国庆阅兵,后来受“文革”等原因的影响,此后中国连续24年没有举行国庆阅兵。1984年时,根据邓小平的提议,恢复了国庆阅兵。到1999年的国庆50周年阅兵,期间又相隔了15年。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阅兵次数中,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是1959年国庆阅兵,这也是新中国第十一次国庆阅兵,参加的人数达到了七十万人,受阅部队的装备中新式的大炮、坦克、歼击机等武器,都是由我国自行制造。

国庆阅兵的意义有哪些?

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国际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表明中国终于是一个自主的国家了,表明中国人民可以从东亚病夫成为龙的传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结束了帝国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中国人民从此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的主人。

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中国的历史开辟了新的纪元。

扩展资料:

开国大典的时代背景: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发动内战的主力已基本被歼灭,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到长江北岸。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蒋家王朝已陷入四分五裂、土崩瓦解的绝境。

新中国诞生的条件已经成熟。在1949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召开了西柏坡会议,决定一定要召开除了反动派代表的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会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组成共和国的中央政府,并通过共同纲领。1949年6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议决定于1949年10月1日在北平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开国大典的情形:

“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

观礼台上还有外宾。”句子列举了参加会议的不同人员和人数,突出了参加庆典的人数之多、人员范围之广,宏大的场面预示着这是一个已经觉醒腾飞的大国,正向世人展示着他朝气蓬勃的面貌。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排山倒海”“一齐”从声音上,从群众对领袖的反应中写出了场面之大,宏大的场面洋溢出人民对领袖的爱戴和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

“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这鲜红的国旗。

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三十万人没有谁指挥,没有人发出号令,却都不约而同“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这样的场面令人精神振奋,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人民激动、自豪的感情溢于言表。“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

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山炮、榴弹炮、火箭炮,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了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

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

以上这些部队,全部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

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这一段堪称场面描写的经典,点面结合,相互映衬。

按照“兵”出场的顺序,先“点”后“面”,雄伟壮观,是新中国向世界的宣言,是一次国力的大展示。列强蹂躏下的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政权,有了自己的主权,有了自己的军队。

新中国也有飞机,有枪炮,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再也不允许任何列强侵犯。一个个宏大的场面,一次次的震慑人心,精彩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一头觉醒的雄狮正在大踏步迎着朝阳走来。

阅兵仪式的举行,对我国来说意味着什么?

在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每年都会举行阅兵仪式,将自己为数不多的压轴武器拿出来亮相,而到了现代,只有特殊的时候才可能举行阅兵仪式,是因为我国的军事实力已经让各国所震撼,那么阅兵仪式的举行,对我国意味着什么?首先,阅兵仪式十分消耗钱财,说明我国有足够的钱财来举行这个仪式,而且各种武器的亮相也可以震慑其他国家,从无形中就可以展现自己的实力。 

“飞机不够就飞两遍”这是几十年前周总理所说的话,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可以看出是多么的困难,都是用先辈的血肉堆积形成的,能够展现一个国家真正的实力,是通常是通过阅兵仪式这个平台实现的,不是常年在外征战,所以世界各国都会举行阅兵仪式,对于我国来说,更是非常重要的仪式,先进武器也只有通过这个平台才能让世界知道,让我国在硬实力和软实力方面,都有明显的提升。

上一次举行阅兵仪式,还在一年前,那是新中国成立70年,可以说举行的最宏大的阅兵仪式,阅兵仪式不仅是对科技产品的展现,更是对一个国家的军人的检验,齐刷刷踏正步走过天安门,在很多网民口中都说长的好看的帅的都上交国家了,确实他们雄赳赳气昂昂,就像现代化机器一样,只不过他们拥有血性和生命,完全听从党的指示,保护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

只有自己强大才能够做更多的事情,在阅兵仪式上面就有维和部队每年在世界上保证国际的安全,这是大国的担当更是说明我国有这个实力,在国际上面每年我国的地位和话语权都在攀升,足以说明阅兵仪式的重要性。

俄士兵身着前苏联制服 参加阅兵纪念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