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游戏电竞> 游戏> 正文

怎样才能避免在游戏平台购买的4399游戏号不被找回(4399账号实名找回)

  • 琴梦兰8b琴梦兰8b
  • 游戏
  • 2022-12-28 15:56:41
  • -
你把这个账号给购买了把账号信息都改为自己的,这样的话就很有可能不会被找回来,不过还是要小心一点 修改密码 密保 及绑定手机号等

实名认证的账号,很容易被找回。

网络交易平台用实名认证证明用户的真实身份,同时也能保障所有用户的合法权益,甚至还利于让中标人顺利拿到任务款,发布人自由地发布(全款悬赏、订金招标、指定承接)任务。实名认证是管理网络秩序采取的必要手段,也是网络实名制的必然产物。

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网站要求实名注册,并通过电话认证(或向用户发送短信验证码进行验证),规范管理的同时,也是掌握相关行业营销渠道开发、客户信息的手段。

意义:

实名认证有利于确定身份,让商家和客户之间彼此了解和交流,有利于网络商城的开展,避免了一些不法分子在网络上欺骗消费者。

在网络营销发达的时代,实名认证也带来信息外露的隐患,导致营销电话不断等,如很多行业交流网站,要求实名认证,有供应就有需求,很多营销广告者就乘虚而入,利用实名认证的会员信息进行商业活动,所以选用实名认证时一定要谨慎。

国家网信办刚刚公布了《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规定》明确指出,禁止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及其从业人员非法牟利,不得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基于错误价值取向有选择地删除、推荐跟帖评论,不得利用软件、雇佣商业机构及人员等方式散布信息。

事实上,游戏账号租售已是一条成熟的灰色产业链。

来源:南方都市报app·记者帮
采写 | 南都记者 魏志鑫 陈杰生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未成年人网游防沉迷新规正式落地。然而有网友发现,有未成年人通过租号或买号的手段避开防沉迷限制。
事实上,游戏账号租售已是一条成熟的灰色产业链。
此前,南都就曾报道,未成年人最低花0.4元就可租号避开防沉迷限制。此次,南都记者调查游戏账号买卖发现,在没有任何身份验证的情况下仅花2.88元就能买到一个已实名认证的游戏“初始号”,直接进入游戏。
记者实测:2.8元买到《原神》实名认证帐号
近日,广州市民郑先生向南都记者反映,他在某电商平台上发现推荐页面有游戏账号出售,“我注意到评论里有未成年人说自己买来为了绕过防沉迷系统,就可以无限制玩游戏。”
记者在各个电商平台上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确有不少商家出售游戏账号。以当前一款热门手游《原神》为例,一些商家销售所谓的“初始号”“成品号”,声称“稳定防封”“资料齐全”,售价根据账号的级别和拥有的“游戏资产”而定,从几元钱到近千元不等。而另一款游戏《王者荣耀》也有商家提供卖号服务。“满级铭文”“出售永久”……商家打出这样的广告字眼,售价也是从几元到数百元不等。
电商平台上大量商家在销售游戏账号。
按照实名制相关规定,玩家注册一个全新账号、首次登录游戏前必须要完成实名认证。
南都记者随机选择多个电商平台销量较高的网店咨询,客服均向记者表示:登录游戏不需要实名认证,因为出售的游戏账号已完成实名。记者发现,虽有网店声称未成年人不得下单,但购买过程中许多网店均未要求进行任何身份验证。
其中,一家网店客服先是向记者强调“未成年人禁止下单”,随后又告知,“账号都经过实名认证的,如果遇到扫脸验证,找个满18岁的重新扫脸就可以。”记者发现,有顾客在商品下提问“会不会出现人脸验证?”下面有已购买过账号的人回答:“出现了卖家也能帮助解决。”
随后,记者花费2.88元在其中一家网店购买了游戏《原神》的初始号,客服没有进行任何身份核实,便立刻将账号密码发送过来。使用该账号密码,记者一路畅通登录上游戏,并在“用户中心—实名信息”看到,该账户已通过实名认证。
而在一些独立经营的大型游戏账号交易网站上,购买游戏账号前,玩家需要进行更仔细的实名认证:通过银行卡信息核实年龄,或跳转至支付宝/微信完成人脸识别。
记者体验后发现,不论在平台网店还是独立交易网站,购买账号最终得到的都是明档账号密码,不像“租号”靠软件自动填写账号密码,实现闭环交易。这意味着账号买卖交易达成后,完成实名认证的账号可能被成年人使用,也可能会被未成年人拿走游玩。
某商家客服告诉记者销售的账号都已实名认证。

深入调查:出售游戏账号产业链已存在多年
资深游戏玩家阿杰(化名)向记者透露,售卖游戏账号这一产业链已存在很多年。商家所销售的游戏账号一般是游戏“初始号”“成品号”,即通常在游戏中已设置有角色并达成一定游戏成就的账号。“有玩家觉得网络游戏初级阶段费时费力,‘初始号’替他们完成初级阶段,买到手就可以进入更后期的游戏内容,更快追上其他老玩家的进度。也有玩家想在练号初期就抽卡抽到高质量角色,直接购买抽到好角色的账号会省很多事。”
有媒体报道,游戏账号售卖产业链的上游是大型游戏账号批发商,他们手中存有大量游戏账号,通过出售给代理商牟利,有的代理商则在电商平台上开店出售账号。
这些大量的实名游戏账号从何而来?据媒体报道,这些账号大多为批量注册,实名账号可能是使用一些在互联网上泄露的公民个人信息库注册。
其中,手里掌握大量游戏账号的被称为“号商”。南都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网络论坛、社交平台上,有“号商”寻求合作,有人在帖子下留联系方式“求私聊”。
记者联系上一位“号商”。对方告诉记者:“先要有脚本,脚本刷号,然后放网店里卖。”记者询问,进游戏前账号的实名认证怎么操作?“自己去找名单,找资料,多的是方法。”其认为实名认证并不难,“有的游戏检测到同一个IP刷号,会要求验证,用那种换IP的软件刷号就可以避开了。”他提到的“找资料”,指的是用非法购买个人身份数据的方式,为游戏账号做实名认证。
游戏厂商:将持续优化人脸识别策略
对于账号实名,多家游戏厂商接受南都采访时均表示,如果对方使用成年人身份信息走正常注册、认证流程,厂商难以对其进行问题识别。
腾讯游戏向南都记者表示,账号租卖严重破坏了游戏实名制和未成年人保护机制,部分违规平台甚至提供“代过人脸”等技术手段,以绕过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的限制。据称,为更好保障防沉迷效果,腾讯自2017年推出成长守护平台和健康系统后,针对违规从事账号租卖的第三方平台展开维权工作。截至目前,已向超过20家账号交易平台和多个电商平台起诉或发函,要求停止相关服务。“(我们)也呼吁尽快出台相应法规,对账号租卖的行为进行严格管制。”
此外,腾讯还表示会在严守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强化数据分析,希望识别出更多疑似使用成年人账号游戏的未成年人。针对通过成年人账号租售绕开防沉迷的现象,也会根据账号会在多个设备使用等特点,对登录强制人脸识别的策略进行强化,希望可以降低租号利用率,进一步保障防沉迷效果。
记者还了解到,米哈游公司在各游戏产品的相关条款中也早已明确“严禁进行任何形式的账号转让或受让行为”,并且呼吁用户保护好个人财产与个人信息,切勿相信任何账号共享/交易信息,切勿在其他平台购买账号。“这代表了我们一直以来的态度。”米哈游工作人员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
国家新闻出版署:防沉迷工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南都记者注意到,《通知》发出后,国家新闻出版署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将对游戏企业逐一排查推动防沉迷工作常态化机制化。下一步,国家新闻出版署还将根据《通知》落实情况和社会反映,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举一反三、查漏补缺,推动防沉迷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切实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该负责人还表示,网络游戏沉迷是一个社会问题,防沉迷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政府、行业要始终把防沉迷作为游戏管理的重中之重,严格防沉迷管理的制度和执行,扎实推进防沉迷工作;另一方面,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需要广大家长、老师更好履行监护教育职责,切实承担起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责任,加强关爱陪护和约束规范,引导孩子们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和用网习惯。
END 事实上,游戏账号租售已是一条成熟的灰色产业链。

来源:南方都市报app·记者帮
采写 | 南都记者 魏志鑫 陈杰生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未成年人网游防沉迷新规正式落地。然而有网友发现,有未成年人通过租号或买号的手段避开防沉迷限制。
事实上,游戏账号租售已是一条成熟的灰色产业链。
此前,南都就曾报道,未成年人最低花0.4元就可租号避开防沉迷限制。此次,南都记者调查游戏账号买卖发现,在没有任何身份验证的情况下仅花2.88元就能买到一个已实名认证的游戏“初始号”,直接进入游戏。
记者实测:2.8元买到《原神》实名认证帐号
近日,广州市民郑先生向南都记者反映,他在某电商平台上发现推荐页面有游戏账号出售,“我注意到评论里有未成年人说自己买来为了绕过防沉迷系统,就可以无限制玩游戏。”
记者在各个电商平台上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确有不少商家出售游戏账号。以当前一款热门手游《原神》为例,一些商家销售所谓的“初始号”“成品号”,声称“稳定防封”“资料齐全”,售价根据账号的级别和拥有的“游戏资产”而定,从几元钱到近千元不等。而另一款游戏《王者荣耀》也有商家提供卖号服务。“满级铭文”“出售永久”……商家打出这样的广告字眼,售价也是从几元到数百元不等。
电商平台上大量商家在销售游戏账号。
按照实名制相关规定,玩家注册一个全新账号、首次登录游戏前必须要完成实名认证。
南都记者随机选择多个电商平台销量较高的网店咨询,客服均向记者表示:登录游戏不需要实名认证,因为出售的游戏账号已完成实名。记者发现,虽有网店声称未成年人不得下单,但购买过程中许多网店均未要求进行任何身份验证。
其中,一家网店客服先是向记者强调“未成年人禁止下单”,随后又告知,“账号都经过实名认证的,如果遇到扫脸验证,找个满18岁的重新扫脸就可以。”记者发现,有顾客在商品下提问“会不会出现人脸验证?”下面有已购买过账号的人回答:“出现了卖家也能帮助解决。”
随后,记者花费2.88元在其中一家网店购买了游戏《原神》的初始号,客服没有进行任何身份核实,便立刻将账号密码发送过来。使用该账号密码,记者一路畅通登录上游戏,并在“用户中心—实名信息”看到,该账户已通过实名认证。
而在一些独立经营的大型游戏账号交易网站上,购买游戏账号前,玩家需要进行更仔细的实名认证:通过银行卡信息核实年龄,或跳转至支付宝/微信完成人脸识别。
记者体验后发现,不论在平台网店还是独立交易网站,购买账号最终得到的都是明档账号密码,不像“租号”靠软件自动填写账号密码,实现闭环交易。这意味着账号买卖交易达成后,完成实名认证的账号可能被成年人使用,也可能会被未成年人拿走游玩。
某商家客服告诉记者销售的账号都已实名认证。

深入调查:出售游戏账号产业链已存在多年
资深游戏玩家阿杰(化名)向记者透露,售卖游戏账号这一产业链已存在很多年。商家所销售的游戏账号一般是游戏“初始号”“成品号”,即通常在游戏中已设置有角色并达成一定游戏成就的账号。“有玩家觉得网络游戏初级阶段费时费力,‘初始号’替他们完成初级阶段,买到手就可以进入更后期的游戏内容,更快追上其他老玩家的进度。也有玩家想在练号初期就抽卡抽到高质量角色,直接购买抽到好角色的账号会省很多事。”
有媒体报道,游戏账号售卖产业链的上游是大型游戏账号批发商,他们手中存有大量游戏账号,通过出售给代理商牟利,有的代理商则在电商平台上开店出售账号。
这些大量的实名游戏账号从何而来?据媒体报道,这些账号大多为批量注册,实名账号可能是使用一些在互联网上泄露的公民个人信息库注册。
其中,手里掌握大量游戏账号的被称为“号商”。南都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网络论坛、社交平台上,有“号商”寻求合作,有人在帖子下留联系方式“求私聊”。
记者联系上一位“号商”。对方告诉记者:“先要有脚本,脚本刷号,然后放网店里卖。”记者询问,进游戏前账号的实名认证怎么操作?“自己去找名单,找资料,多的是方法。”其认为实名认证并不难,“有的游戏检测到同一个IP刷号,会要求验证,用那种换IP的软件刷号就可以避开了。”他提到的“找资料”,指的是用非法购买个人身份数据的方式,为游戏账号做实名认证。
游戏厂商:将持续优化人脸识别策略
对于账号实名,多家游戏厂商接受南都采访时均表示,如果对方使用成年人身份信息走正常注册、认证流程,厂商难以对其进行问题识别。
腾讯游戏向南都记者表示,账号租卖严重破坏了游戏实名制和未成年人保护机制,部分违规平台甚至提供“代过人脸”等技术手段,以绕过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的限制。据称,为更好保障防沉迷效果,腾讯自2017年推出成长守护平台和健康系统后,针对违规从事账号租卖的第三方平台展开维权工作。截至目前,已向超过20家账号交易平台和多个电商平台起诉或发函,要求停止相关服务。“(我们)也呼吁尽快出台相应法规,对账号租卖的行为进行严格管制。”
此外,腾讯还表示会在严守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强化数据分析,希望识别出更多疑似使用成年人账号游戏的未成年人。针对通过成年人账号租售绕开防沉迷的现象,也会根据账号会在多个设备使用等特点,对登录强制人脸识别的策略进行强化,希望可以降低租号利用率,进一步保障防沉迷效果。
记者还了解到,米哈游公司在各游戏产品的相关条款中也早已明确“严禁进行任何形式的账号转让或受让行为”,并且呼吁用户保护好个人财产与个人信息,切勿相信任何账号共享/交易信息,切勿在其他平台购买账号。“这代表了我们一直以来的态度。”米哈游工作人员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
国家新闻出版署:防沉迷工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南都记者注意到,《通知》发出后,国家新闻出版署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将对游戏企业逐一排查推动防沉迷工作常态化机制化。下一步,国家新闻出版署还将根据《通知》落实情况和社会反映,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举一反三、查漏补缺,推动防沉迷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切实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该负责人还表示,网络游戏沉迷是一个社会问题,防沉迷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政府、行业要始终把防沉迷作为游戏管理的重中之重,严格防沉迷管理的制度和执行,扎实推进防沉迷工作;另一方面,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需要广大家长、老师更好履行监护教育职责,切实承担起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责任,加强关爱陪护和约束规范,引导孩子们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和用网习惯。
END 事实上,游戏账号租售已是一条成熟的灰色产业链。

来源:南方都市报app·记者帮
采写 | 南都记者 魏志鑫 陈杰生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未成年人网游防沉迷新规正式落地。然而有网友发现,有未成年人通过租号或买号的手段避开防沉迷限制。
事实上,游戏账号租售已是一条成熟的灰色产业链。
此前,南都就曾报道,未成年人最低花0.4元就可租号避开防沉迷限制。此次,南都记者调查游戏账号买卖发现,在没有任何身份验证的情况下仅花2.88元就能买到一个已实名认证的游戏“初始号”,直接进入游戏。
记者实测:2.8元买到《原神》实名认证帐号
近日,广州市民郑先生向南都记者反映,他在某电商平台上发现推荐页面有游戏账号出售,“我注意到评论里有未成年人说自己买来为了绕过防沉迷系统,就可以无限制玩游戏。”
记者在各个电商平台上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确有不少商家出售游戏账号。以当前一款热门手游《原神》为例,一些商家销售所谓的“初始号”“成品号”,声称“稳定防封”“资料齐全”,售价根据账号的级别和拥有的“游戏资产”而定,从几元钱到近千元不等。而另一款游戏《王者荣耀》也有商家提供卖号服务。“满级铭文”“出售永久”……商家打出这样的广告字眼,售价也是从几元到数百元不等。
电商平台上大量商家在销售游戏账号。
按照实名制相关规定,玩家注册一个全新账号、首次登录游戏前必须要完成实名认证。
南都记者随机选择多个电商平台销量较高的网店咨询,客服均向记者表示:登录游戏不需要实名认证,因为出售的游戏账号已完成实名。记者发现,虽有网店声称未成年人不得下单,但购买过程中许多网店均未要求进行任何身份验证。
其中,一家网店客服先是向记者强调“未成年人禁止下单”,随后又告知,“账号都经过实名认证的,如果遇到扫脸验证,找个满18岁的重新扫脸就可以。”记者发现,有顾客在商品下提问“会不会出现人脸验证?”下面有已购买过账号的人回答:“出现了卖家也能帮助解决。”
随后,记者花费2.88元在其中一家网店购买了游戏《原神》的初始号,客服没有进行任何身份核实,便立刻将账号密码发送过来。使用该账号密码,记者一路畅通登录上游戏,并在“用户中心—实名信息”看到,该账户已通过实名认证。
而在一些独立经营的大型游戏账号交易网站上,购买游戏账号前,玩家需要进行更仔细的实名认证:通过银行卡信息核实年龄,或跳转至支付宝/微信完成人脸识别。
记者体验后发现,不论在平台网店还是独立交易网站,购买账号最终得到的都是明档账号密码,不像“租号”靠软件自动填写账号密码,实现闭环交易。这意味着账号买卖交易达成后,完成实名认证的账号可能被成年人使用,也可能会被未成年人拿走游玩。
某商家客服告诉记者销售的账号都已实名认证。

深入调查:出售游戏账号产业链已存在多年
资深游戏玩家阿杰(化名)向记者透露,售卖游戏账号这一产业链已存在很多年。商家所销售的游戏账号一般是游戏“初始号”“成品号”,即通常在游戏中已设置有角色并达成一定游戏成就的账号。“有玩家觉得网络游戏初级阶段费时费力,‘初始号’替他们完成初级阶段,买到手就可以进入更后期的游戏内容,更快追上其他老玩家的进度。也有玩家想在练号初期就抽卡抽到高质量角色,直接购买抽到好角色的账号会省很多事。”
有媒体报道,游戏账号售卖产业链的上游是大型游戏账号批发商,他们手中存有大量游戏账号,通过出售给代理商牟利,有的代理商则在电商平台上开店出售账号。
这些大量的实名游戏账号从何而来?据媒体报道,这些账号大多为批量注册,实名账号可能是使用一些在互联网上泄露的公民个人信息库注册。
其中,手里掌握大量游戏账号的被称为“号商”。南都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网络论坛、社交平台上,有“号商”寻求合作,有人在帖子下留联系方式“求私聊”。
记者联系上一位“号商”。对方告诉记者:“先要有脚本,脚本刷号,然后放网店里卖。”记者询问,进游戏前账号的实名认证怎么操作?“自己去找名单,找资料,多的是方法。”其认为实名认证并不难,“有的游戏检测到同一个IP刷号,会要求验证,用那种换IP的软件刷号就可以避开了。”他提到的“找资料”,指的是用非法购买个人身份数据的方式,为游戏账号做实名认证。
游戏厂商:将持续优化人脸识别策略
对于账号实名,多家游戏厂商接受南都采访时均表示,如果对方使用成年人身份信息走正常注册、认证流程,厂商难以对其进行问题识别。
腾讯游戏向南都记者表示,账号租卖严重破坏了游戏实名制和未成年人保护机制,部分违规平台甚至提供“代过人脸”等技术手段,以绕过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的限制。据称,为更好保障防沉迷效果,腾讯自2017年推出成长守护平台和健康系统后,针对违规从事账号租卖的第三方平台展开维权工作。截至目前,已向超过20家账号交易平台和多个电商平台起诉或发函,要求停止相关服务。“(我们)也呼吁尽快出台相应法规,对账号租卖的行为进行严格管制。”
此外,腾讯还表示会在严守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强化数据分析,希望识别出更多疑似使用成年人账号游戏的未成年人。针对通过成年人账号租售绕开防沉迷的现象,也会根据账号会在多个设备使用等特点,对登录强制人脸识别的策略进行强化,希望可以降低租号利用率,进一步保障防沉迷效果。
记者还了解到,米哈游公司在各游戏产品的相关条款中也早已明确“严禁进行任何形式的账号转让或受让行为”,并且呼吁用户保护好个人财产与个人信息,切勿相信任何账号共享/交易信息,切勿在其他平台购买账号。“这代表了我们一直以来的态度。”米哈游工作人员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
国家新闻出版署:防沉迷工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南都记者注意到,《通知》发出后,国家新闻出版署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将对游戏企业逐一排查推动防沉迷工作常态化机制化。下一步,国家新闻出版署还将根据《通知》落实情况和社会反映,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举一反三、查漏补缺,推动防沉迷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切实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该负责人还表示,网络游戏沉迷是一个社会问题,防沉迷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政府、行业要始终把防沉迷作为游戏管理的重中之重,严格防沉迷管理的制度和执行,扎实推进防沉迷工作;另一方面,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需要广大家长、老师更好履行监护教育职责,切实承担起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责任,加强关爱陪护和约束规范,引导孩子们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和用网习惯。
END 事实上,游戏账号租售已是一条成熟的灰色产业链。

来源:南方都市报app·记者帮
采写 | 南都记者 魏志鑫 陈杰生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未成年人网游防沉迷新规正式落地。然而有网友发现,有未成年人通过租号或买号的手段避开防沉迷限制。
事实上,游戏账号租售已是一条成熟的灰色产业链。
此前,南都就曾报道,未成年人最低花0.4元就可租号避开防沉迷限制。此次,南都记者调查游戏账号买卖发现,在没有任何身份验证的情况下仅花2.88元就能买到一个已实名认证的游戏“初始号”,直接进入游戏。
记者实测:2.8元买到《原神》实名认证帐号
近日,广州市民郑先生向南都记者反映,他在某电商平台上发现推荐页面有游戏账号出售,“我注意到评论里有未成年人说自己买来为了绕过防沉迷系统,就可以无限制玩游戏。”
记者在各个电商平台上输入关键词进行搜索,确有不少商家出售游戏账号。以当前一款热门手游《原神》为例,一些商家销售所谓的“初始号”“成品号”,声称“稳定防封”“资料齐全”,售价根据账号的级别和拥有的“游戏资产”而定,从几元钱到近千元不等。而另一款游戏《王者荣耀》也有商家提供卖号服务。“满级铭文”“出售永久”……商家打出这样的广告字眼,售价也是从几元到数百元不等。
电商平台上大量商家在销售游戏账号。
按照实名制相关规定,玩家注册一个全新账号、首次登录游戏前必须要完成实名认证。
南都记者随机选择多个电商平台销量较高的网店咨询,客服均向记者表示:登录游戏不需要实名认证,因为出售的游戏账号已完成实名。记者发现,虽有网店声称未成年人不得下单,但购买过程中许多网店均未要求进行任何身份验证。
其中,一家网店客服先是向记者强调“未成年人禁止下单”,随后又告知,“账号都经过实名认证的,如果遇到扫脸验证,找个满18岁的重新扫脸就可以。”记者发现,有顾客在商品下提问“会不会出现人脸验证?”下面有已购买过账号的人回答:“出现了卖家也能帮助解决。”
随后,记者花费2.88元在其中一家网店购买了游戏《原神》的初始号,客服没有进行任何身份核实,便立刻将账号密码发送过来。使用该账号密码,记者一路畅通登录上游戏,并在“用户中心—实名信息”看到,该账户已通过实名认证。
而在一些独立经营的大型游戏账号交易网站上,购买游戏账号前,玩家需要进行更仔细的实名认证:通过银行卡信息核实年龄,或跳转至支付宝/微信完成人脸识别。
记者体验后发现,不论在平台网店还是独立交易网站,购买账号最终得到的都是明档账号密码,不像“租号”靠软件自动填写账号密码,实现闭环交易。这意味着账号买卖交易达成后,完成实名认证的账号可能被成年人使用,也可能会被未成年人拿走游玩。
某商家客服告诉记者销售的账号都已实名认证。

深入调查:出售游戏账号产业链已存在多年
资深游戏玩家阿杰(化名)向记者透露,售卖游戏账号这一产业链已存在很多年。商家所销售的游戏账号一般是游戏“初始号”“成品号”,即通常在游戏中已设置有角色并达成一定游戏成就的账号。“有玩家觉得网络游戏初级阶段费时费力,‘初始号’替他们完成初级阶段,买到手就可以进入更后期的游戏内容,更快追上其他老玩家的进度。也有玩家想在练号初期就抽卡抽到高质量角色,直接购买抽到好角色的账号会省很多事。”
有媒体报道,游戏账号售卖产业链的上游是大型游戏账号批发商,他们手中存有大量游戏账号,通过出售给代理商牟利,有的代理商则在电商平台上开店出售账号。
这些大量的实名游戏账号从何而来?据媒体报道,这些账号大多为批量注册,实名账号可能是使用一些在互联网上泄露的公民个人信息库注册。
其中,手里掌握大量游戏账号的被称为“号商”。南都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网络论坛、社交平台上,有“号商”寻求合作,有人在帖子下留联系方式“求私聊”。
记者联系上一位“号商”。对方告诉记者:“先要有脚本,脚本刷号,然后放网店里卖。”记者询问,进游戏前账号的实名认证怎么操作?“自己去找名单,找资料,多的是方法。”其认为实名认证并不难,“有的游戏检测到同一个IP刷号,会要求验证,用那种换IP的软件刷号就可以避开了。”他提到的“找资料”,指的是用非法购买个人身份数据的方式,为游戏账号做实名认证。
游戏厂商:将持续优化人脸识别策略
对于账号实名,多家游戏厂商接受南都采访时均表示,如果对方使用成年人身份信息走正常注册、认证流程,厂商难以对其进行问题识别。
腾讯游戏向南都记者表示,账号租卖严重破坏了游戏实名制和未成年人保护机制,部分违规平台甚至提供“代过人脸”等技术手段,以绕过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的限制。据称,为更好保障防沉迷效果,腾讯自2017年推出成长守护平台和健康系统后,针对违规从事账号租卖的第三方平台展开维权工作。截至目前,已向超过20家账号交易平台和多个电商平台起诉或发函,要求停止相关服务。“(我们)也呼吁尽快出台相应法规,对账号租卖的行为进行严格管制。”
此外,腾讯还表示会在严守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强化数据分析,希望识别出更多疑似使用成年人账号游戏的未成年人。针对通过成年人账号租售绕开防沉迷的现象,也会根据账号会在多个设备使用等特点,对登录强制人脸识别的策略进行强化,希望可以降低租号利用率,进一步保障防沉迷效果。
记者还了解到,米哈游公司在各游戏产品的相关条款中也早已明确“严禁进行任何形式的账号转让或受让行为”,并且呼吁用户保护好个人财产与个人信息,切勿相信任何账号共享/交易信息,切勿在其他平台购买账号。“这代表了我们一直以来的态度。”米哈游工作人员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
国家新闻出版署:防沉迷工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南都记者注意到,《通知》发出后,国家新闻出版署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将对游戏企业逐一排查推动防沉迷工作常态化机制化。下一步,国家新闻出版署还将根据《通知》落实情况和社会反映,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举一反三、查漏补缺,推动防沉迷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切实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该负责人还表示,网络游戏沉迷是一个社会问题,防沉迷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政府、行业要始终把防沉迷作为游戏管理的重中之重,严格防沉迷管理的制度和执行,扎实推进防沉迷工作;另一方面,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需要广大家长、老师更好履行监护教育职责,切实承担起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责任,加强关爱陪护和约束规范,引导孩子们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和用网习惯。
END 摘要 价格低的不会,价格高的找回后可以报警,找回是诈骗行为,会有人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