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视频音乐> 影视> 正文

长排山之战的介绍(电影完整版长排山之战)

  • 化乐贤Wj化乐贤Wj
  • 影视
  • 2023-01-07 08:48:03
  • -

《长排山之战》是一部由田永贵执导,夏炎、黄健明、吴志孝等人编剧,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由纪红军等主演,于1981年5月上映的战争故事片。

《长排山战役》拍摄于中越战争爆发后不久,意识形态不用多说。影片场面浩大,然而除了战斗还是战斗,拍得跟幻灯片一样,几乎没有实际剧情。
人物塑造方面,中国方角色众多,却没有几个能够称得上是“人物”,形象苍白无力,只会喊喊口号、喊爹骂娘、冲锋陷阵、不怕被杀,毫无个性,如同符号,唯一有点性格的,算是那个念“一条腿”的士兵吧。
相比之下,越南方的人物可就生动多了,特别是那两个越军指挥官,一个脾气暴躁,稍不顺心就暴跳如雷。一个沉着冷静,局势再糟也要分析分析情况(这位倒更像是影片的主角)。而就普通士兵而言,越军也是多种多样,既有冷酷无情的一类,也有宁死不屈的勇士,还有充当越奸的胆小鬼,并不像中国士兵那样除了脸孔,就毫无区别可言。
我想当年导演的用意是展现我军的英勇和越军的狡猾,可是多年后我们(或者由第三国的人)来看这部影片,差不多会认为越军有血有肉,而中方只是一群没有性格的法西斯。
整部影片充斥着对战争的鼓吹、充满了军国主义思想、对怎么有效率杀人歌功颂德,别说对尊重对手了,哪怕对自己人的生命,也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尊重,这种格调在纳粹时代的电影中屡见不鲜,而与日本右翼份子资助的二战片相比,却是差了一截,右翼片鼓吹极端的武士道时,好歹也会装模作样地说一下“生命可贵”。
为什么我觉得《血战台儿庄》是中国最好的军事片呢?因为它所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生动的人物,而对于敌方(日军)也描述得很冷静,既没有刻意的丑化,也没有一厢情愿的美化。
在我们这个时代,鼓吹军国主义往往有一个好借口,就是在影片中将主角的对手设定为众所周知的“公敌”(如二战法西斯之类),反正这类人该杀,有了这个设定,接下来怎么吹捧纳粹主义、法西斯哲学、杀人有理、直把影片拍得比《意志的胜利》还要《意志的胜利》,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以中越战争为主题为影片有很多,但基本都拍得不怎么样,拿得出台面的,大概要数《高岗下的花环》了,这部影片的杰出之处就在于反思自身,而勇于反思向来都是伟大的。
总的来说,《长排山之战》是一部迷你版的《二百三高地》。论客观程度,前者接近但稍不如后者;论人物塑造,更是被拉下了一大截;论反战力度,前者无足称道后者娇柔造作;若要说有什么地方是两者持平的,大概就是对军国主义的渲染吧。 有啊,↖头像

纪红军——营长 宋伯涛——连长
金石声——指导员
贾连芳——副连长
张新华——排长
王建忠——三班长
杜先进——大胜
路辉忠——民兵排长
史连铭——越南军上尉
王存根——越南军中尉
陶明国——被俘越南士兵 编剧:夏炎、黄健明、吴志孝
导演:田永贵
八一电影制片厂
英语名称 AUGUST FIRST FILM STUDIO
该厂于1952年摄制完成的第一部电影为军事教育片《河川进攻》,1952年完成第一部纪录片《荆江分洪》,1952年译制完成第一部汉语教学片《神经系统和条件反向反射》,1955年投产第一部故事片《冲破黎明前的黑暗》,1960年完成中国第一部立体纪录片《漓江游记》,1982年起摄制第一部电视剧《考场》,1988年起开始摄制美术片。
八一电影制片厂始建于1952年8月1日,以拍摄军事题材影视片为主,是一个具有摄制故事片、军事教育片、新闻纪录片、国防科研片、电视片和电视剧等多片种生产能力的综合性电影制片厂。
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
半个多世纪以来,八一厂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巩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的方向,大力弘扬我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拍摄各类题材电影作品2400余部。其中有故事影片240余部: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柳堡的故事》《英雄虎胆》《永不消逝的电波》《回民支队》《战上海》《林海雪原》《地道战》《野火春风斗古城》到七八十年代的《闪闪的红星》《归心似箭》《四渡赤水》《风雨下钟山》《巍巍昆仑》,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革命历史题材战争巨片《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的诞生——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异彩纷呈的电影画面,熠熠生辉的银幕形象,为中国乃至世界电影画廊增添了光辉一页。
进入新世纪,八一厂又摄制完成了《冲出亚马逊》《惊涛骇浪》《惊心动魄》《情暖万家》等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故事影片。尤其是近年来,在配合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及重大庆典纪念活动中屡有建树: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时,推出了《太行山上》、《八路军》;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时,推出了《我的长征》、《雄关漫道》;在纪念建军八十周年时,推出了《八月一日》、《士兵突击》等一系列屡获大奖的优秀影视作品,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用光影写史,为军旗增辉”,是八一电影人的崇高使命和神圣职责。随着电影产业化进程的逐步推进,曾经缔造了无数辉煌与荣耀的八一厂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八一厂一定会奋发努力,始终不渝的坚守主流文化阵地,坚持繁荣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讴歌英雄,展示崇高,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推出更好更多的优秀作品,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