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视频音乐> 影视> 正文

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淮海伐役指挥是谁)

  • 昂思凡02d昂思凡02d
  • 影视
  • 2023-01-04 10:26:42
  • -
当时陈毅虽然是三野司令员,但是很多战役都是副司令兼参谋长、后来的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指挥的,淮海战争也不例外。 5人指挥:刘伯承,邓小平,陈毅,谭震林,粟裕。 是三野副司令员粟裕将军

粟裕指挥的淮海战役。

后半生一直忍辱负重的粟裕到了晚年,终于忍不住说出了一句埋藏在心底的话:“淮海战役是我指挥的。”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粟裕在政治上一向低调,两让司令,一辞元帅,这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典型的中国特色。

其实不仅粟裕明白,明眼人谁都清楚,这司令,这元帅,粟裕都是最合适的人选。张鼎丞是位好同志,资格也比粟裕老,可是却不是华中军区司令员的合适人选。粟裕之所以要把司令让给这位老首长,主要还是从摆平关系考虑,他毕竟是生活在论资排辈的中国。

淮海战役的成果

淮海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指挥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五个兵团、22个军、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的第二个战役,[1]也是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粟裕指挥的淮海战役。

粟裕指挥的淮海战役。

后半生一直忍辱负重的粟裕到了晚年,终于忍不住说出了一句埋藏在心底的话:“淮海战役是我指挥的。”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粟裕在政治上一向低调,两让司令,一辞元帅,这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典型的中国特色。 是粟裕大将第一指挥的淮海战役,当然毛主席战略指挥也发挥极强的作用。到了后期 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各位大佬都一起指挥了。但 粟裕将军位居第一功,不容质疑。 除了粟裕,换个人指挥能打成粟裕这么好吗?粟裕指挥的各次战斗,就是一本活生生的战争教材,真正做到了指挥作战达到艺术层次的无冕之王。

淮海战役国军总指挥是刘峙。

刘峙是江西吉安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甚为得到蒋介石赏识,民国江西五上将之一。

素有北伐战争中的“福将”、中原大战中的“常胜将军”、抗日战争中的“长腿将军”和国共内战中的“猪将军”之称。

1948年被任为徐州剿共总司令,被解放军全线击败。1954年到台湾,至1971年病逝。

扩展资料:

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以徐州为中心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指挥中华民国国军五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国军总指挥是刘峙。1948年11月6日—1949年1月10日的徐蚌会战(徐蚌会战是国民党对这场战役的命名,淮海战役是共产党对这场战役的命名)中蒋介石重新起用刘峙为徐州剿共总司令。

刘峙当即表示:“要我做官,不能奉命;要我拼命,义不容辞!”在他就职的第九天,河南开封被解放军陈毅、粟裕部攻克。

1949年1月6日,解放军发起总攻,全歼杜聿明兵团,活捉杜聿明,历时55天的淮海战役歼敌55万余人。1949年9月17日,刘峙应老友顾祝同之约,重游了黄埔军校旧地,但见“一片荒凉,令人有荆棘铜驼之感”。看到这破败的景色,联想到个人的穷途末路,刘峙禁不住悲从心来,潸然泪下。

扩展资料:

刘峙(1892年6月30日-1971年1月5日),字经扶,江西吉安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历任黄埔军校教官,河南省政府主席,参与北伐、中原大战等多场战事,甚为得到蒋介石赏识。

民国江西五上将之一,素有北伐战争中的“福将”、中原大战中的“常胜将军”、抗日战争中的“长腿将军”和国共内战中的“猪将军”之称。

抗战时曾任第一战区第二集团军司令,第五战区司令。1948年被任为徐州剿共总司令,被解放军全线击败。1950年到印度尼西亚,1954年到台湾,至1971年病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峙

  淮海战役国民党军序列
  主要将领
  总司令:刘峙
  副总司令:杜聿明、孙震、刘汝明、冯治安、韩德勤、李延年
  参谋长:李树正
  副参谋长:章毓金
  前进指挥部(在陈官庄地区被歼)
  主任:杜聿明
  副主任:孙元良、赵家骧
  参谋长:舒适存
  副参谋长:文强、刘伯中、吴宝云
  第二兵团
  (在陈官庄地区被歼)
  司令:邱清泉
  副司令:舒适存、谭辅烈、王长海、高吉人
  参谋长:李汉萍
  副参谋长:董熙
  下辖:
  第五军(熊笑三)
  第45师(郭吉谦、崔贤文)
  第46师(黄宗颜、陈辅汗、郭方萍)
  第200师(周朗)
  第七十军(高吉人、邓军林)
  第32师(龚时英)
  第96师(邓军林、刘志道)
  第139师(唐化南)
  第七十二军(余锦源)
  第34师(陈渔浦)
  第122师(熊顺义)
  第233师(李芝、徐华)
  第七十四军(邱维达)
  第51师(王梦庚)
  第57师(冯寄异)
  第58师(王奎昌)
  第十二军(舒荣)
  第112师(余一凡)
  第238师(徐有成)
  第一百一十六军(谭心)
  第287师(李芝)
  第288师(陈元良)
  独立旅(新44师)(王屏南、耿文哲)
  骑兵旅(陈陶、张荣甲)
  备注
  一、黄宗颜原为暂编14师师长,拨归邱清泉指挥,邱将其与第46师合并,取消暂编师番号,将黄调为第五军副军长。
  二、第七十军第96师曾配属战车等部队编为快速纵队,师长邓军林兼任纵队司令,周志道为副司令。
  三、第181师米文和部是刘汝明系统曹福林第五十五军建制,临时归邱清泉指挥,在马牧集牛王崮附近被歼。
  四、济南战役开始时,第七十四军奉命空运济南增援,1948年9月19日济南机场被解放军炮火控制,仅运去第57师7个连,运去部分在济南战役中被歼灭。
  五、第122师原为第十六兵团第四十一军建制,第十六兵团单独突围被歼灭后,收容残部编成第122师。
  六、第十二军第238师驻灵璧地区整训,在解放军攻占灵璧时被歼灭。
  七、第一百一十六军是在包围圈内编成,实际上是一个空番号,余锦源计划以第七十二、第一百一十六军编成一个新兵团,第一百一十六军人员均由第七十二军抽调,未编好即被歼灭。
  第六兵团
  (增援黄维的部队)
  司令:李延年
  参谋长:梁栋新
  下辖:
  第三十九军(王伯勋)
  第103师(曾元三)
  第147师(张家宝)
  第五十四军(阙汉骞)
  第8师(周文韬、施有仁)
  第198师(张纯)
  第291师(廖定藩)
  第九十六军(于兆龙)
  第141师(甫绍武)
  第282师(肖续武、张毓金)
  第九十九军(胡长青)
  第92师(艾瑗)
  第99师(杨达)
  第268师(李慎言)
  备注
  一、李延年原为第九绥靖区司令,因战略需要放弃海州西撤,将所辖第四十四军拨归第七兵团,李率司令部人员撤至蚌埠,加上由海上撤回人员改编为第六兵团司令部,指挥第三十九、第五十四、第九十六、第九十九军四个军。
  二、第三十九军原属第十三兵团建制,驻河北昌黎,战役前未赶到徐州,后调蚌埠归第六兵团指挥。该军序列中原有第91师,不在淮海战场,未列入此表。
  三、第九十六军原在蚌埠驻扎,曾一度受刘汝明第四绥靖区指挥。
  四、第九十六军第41师有写为212师、第282师有写为281师,是否番号更改或另有原因待查。
  五、第九十六军原属第十六兵团,1948年10月底调蚌埠守备,后第十六兵团北上,该军留滞蚌埠,归第六兵团指挥。
  第七兵团
  (在碾庄地区被歼)
  司令:黄伯韬
  副司令:黄国梁、唐云山
  参谋长:魏翱
  下辖:
  第二十五军(陈士章)
  第40师(曾正我)
  第108师(李世镜)
  第148师(刘清衵)
  第四十四军(王泽浚)
  第150师(赵壁光),该师投诚
  第162师(李秾)
  第六十三军(林湛、陈章)
  第152师(雷秀民)
  第186师(张泽琛)
  第六十四军(刘镇湘)
  第156师(刘镇湘)
  第159师(刘绍武、钟世谦)
  第一百军(周志道)
  第19师(赵尧)
  第44师(刘鹤声)
  第63师(盛超)
  备注:
  一、第二十五军第148师在宿县被歼。
  二、第一百军第19师在济南战役中被歼。
  三、第四十四军第162师486团在扬州未归建。
  第八兵团
  司令:刘汝明
  副司令:田镇南、曹福林、米文和、刘汝珍
  参谋长:朱秀德、杨然
  副参谋长:杨然、李诚一
  下辖:
  第五十五军(曹福林)
  第29师(荣光兴)
  第74师(李益智)
  第181师(米文和、刘兴远),在马牧集被歼
  第六十八军(刘汝珍)
  第81师(葛开祥)
  第119师(刘广信、张勋亭、刘铁钧)
  第143师(崔贡琛、阎尚元、王保谦、李金玉)
  备注:
  该兵团前身是第四绥靖区。
  第十二兵团
  (在双堆集地区被歼)
  司令:黄维
  副司令:胡涟、吴绍周
  参谋长:肖锐
  副参谋长:韦镇福、刘文修
  下辖:
  第十军(覃道善)
  第18师(尹俊)
  第75师(王靖之)
  第114师(夏建勋)
  第十四军(熊绶春)
  第10师(潘琦)
  第83师(张用斌)
  第85师 (吴绍周)
  第十八军(杨伯涛)
  第11师(王元直)
  第49师(何竹本)
  第118师(尹钟岳)
  第八十五军(吴绍周)(该部110师师长廖运周为中共秘密党员)
  第23师(黄子华),该师投诚
  第110师(廖运周),该师起义
  第216师(谷允怀)
  备注:
  一、第十二兵团归国防部指挥,未明令归徐州剿总指挥。
  二、第118师曾配属战车等部队编成快速纵队,师长兼任快速纵队司令。
  三、1946年整编时,整编11师把原11师33团拨给118旅,后来重新调整故118师有33团番号,而11师有352团番号。
  第十三兵团
  (在陈官庄地区被歼)
  司令:李弥
  副司令:赵季平、陈冰、李九思
  参谋长:吴家钰
  副参谋长:周羽皋
  下辖:
  第八军(李弥、周开成)
  第42师(石建中、伍子敬)
  第170师(杨绪钊)
  第237师(孙进贤)
  第九军(黄淑)
  第3师(周藩)
  第166师(肖超吾)
  第253师(王青云)
  第六十四军(李荩宣,原第九军副军长)
  第156师(吴家钰)
  第159师(黄志圣)
  第一百一十五军(司元恺)
  第39师(韩肇琏)
  第180师(陈芳芝)
  备注:
  一、李兵团原辖第八、第九、第三十九三个军,淮海战役前第三十九军在葫芦岛,后调蚌埠归第六兵团。战役后期又将第六十四、第一百一十五军编入序列,这两个军都是仓促成立的,其中第六十四军是空番号,没有什么战斗力。
  二、第六十四军原系第七兵团建制,在碾庄被歼。表中所列是在包围圈中成立的,兵员仅有王洪九部改编的独立旅和收容的散兵约4000人,所谓师长均未到职。
  三、第39师司元恺部原由安阳空运徐州增援,后扩编成第一百一十五军,第180师原系第三绥靖区第五十九军建制,该军在贾汪起义,未参加官兵收容约3000人编成第180师。
  第十六兵团
  (在陈官庄地区被歼)
  司令:孙元良
  副司令:曾苏元
  参谋长:张益熙
  副参谋长:高健、熊顺义
  下辖:
  第四十一军(胡临聪)
  第122师(张宣武)
  第124师(严翊)
  第四十七军(汪匣锋)
  第125师(陈玲)
  第127师(李家英、张广汉)
  备注:
  第125师曾配属战车等部队组成快速纵队,由该师师长兼任纵队司令,副司令为战车二团团长吴文芝。
  第三绥靖区
  (该部在张克侠、何基沣带领下大部分起义)
  司令:冯治安
  副司令:张克侠、何基沣、李文田
  参谋长:陈继淹
  部队:第五十九军(刘振三)
  第38师(杨干三)
  第180师(崔振伦)
  第七十七军(王长海)
  第37师(李宝善)
  第132师(过家芳)
  总部直辖:第二十军(杨干才)
  第133师(景嘉模)
  第134师(李介立)
  第一百零七军(孙良诚),该部在江苏睢宁投诚
  第260师(王清瀚)
  暂编25师(孙玉田)
  备注:
  第二十军于淮海战役后期由华中调津浦铁路南端。 名义上的总指挥是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

实际上的指挥官是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兼前进指挥所主任,杜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