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视频音乐> 影视> 正文

安史之乱主要是汉人(安史之乱的部队是汉人吗)

  • 残恋々ら残恋々ら
  • 影视
  • 2023-06-25 20:24:01
  • -
安禄山造反的时候,为何作为唐朝军队兵马愿意跟他一起干

安史之乱爆发的主要原因

安史之乱之所以爆发,根本原因就是唐王朝拿捏不住安禄山了,从而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究其根本原因,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唐朝的社会环境唐朝堪称古代封建王朝的巅峰,自从大唐立国之后,便一直崇尚武力。

安史之乱还有其他原因:比如民族问题:自南北朝以来,大量契丹人、奚人迁入河北北部,唐太宗打败突厥人以后,又迁徙许多突厥人在这一带居住。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

则是促成安史之乱最为重要的因素。安禄山所掌范阳等三镇达十五万人。而中央军不仅数量不足,而且质量太差,平时毫无作战准备,打起仗来,不堪一击。

怎样看待“安史之乱”?

1、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影响深远。司马光《资治通鉴》: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 不仅仅是唐朝命运的转折点,更一定程度影响了中唐以后的历史进程。

2、车马仆御,照耀京邑,递相夸尚。每构一堂,费千万计”。统治阶级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使广大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乱的直接原因。

3、安史之乱,削弱了封建集权,为封建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此后安史余党在河朔形成藩镇割据。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

4、个人看法:1。唐朝当时是强盛的时候发生的安史之乱,后果是藩镇割据,而辛亥革命后的状况比这个还惨,外国人把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定义为中国最黑暗的时期2。

5、安史之乱是唐朝中央政权与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一场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

安史之乱后的大唐究竟是怎样衰败的

安史之乱的主要人物

1、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1]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叛军参与将领 安禄山:其先祖是西域粟特贵族,因功受唐王朝赏封赐姓“安“。

2、张巡(708年--757年),唐代河南南阳邓州人,是“安史之乱”时期著名的英雄。张巡祖籍蒲州河东(今山西芮城),出生于河南南阳邓州。

3、安禄山:(703年~757年)为营州(今辽宁朝阳)人。父亲是胡人,母亲是突厥人,本姓康,名阿荦山(一作轧荦山),即战斗的意思。

4、安史之乱的主角是安禄山和史思明。史思明。(703年—761年),字崒干,宁夷州(今辽宁省朝阳市)人,粟特族。唐朝时期叛臣,安史之乱的元凶之一。出身西域史国,相貌不扬,懂晓六蕃语言。

列举安史之乱发生的时间、人物、原因和影响?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乱的直接原因。奸臣当道,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尤其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民族之间的矛盾,也是使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

安史之乱简介: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大家对安史之乱有什么理解呢?你们知道它是什么时候爆发的吗?他对当时的朝政又有什么影响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简单的讲一讲安史之乱的爆发时间和他对当时朝政的影响。

开始时间155年12月16日,结束时间,763年2月17日。爆发的原因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应,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距势力的矛盾。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安史之乱简介

安史之乱是唐朝于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同唐朝皇室争夺统治权的内战及动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捩点,也造成唐代藩镇割据。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安史之乱简介: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安史之乱的将领的民族成分

1、安禄山虽然是胡人,但是安史之乱时,他的军队都是汉人组成的。因为当时他认的是节度使,管理的是唐朝的军队。

2、不是,安禄山是好几个军镇的节度使,他的军队里有多个民族的士兵,人最多的还是汉族(人口基数太大),但是汉族士兵占的比例也不是特别大。

3、唐军联同回纥援兵乘机反攻,收复了长安和洛阳。不久安禄山部将史思明杀安庆绪,重新攻陷洛阳,也称大燕皇帝,后又被儿子朝义杀害。于是唐朝再借回纥兵,收复洛阳,史朝义自杀,这场持续了八年的「安史之乱」才告结束。

4、安史之乱持久的原因分析 安史乱军是一个民族成份非常复杂的集团,它至少包括少数民族和汉族两种主要成份。

5、史称安禄山于天宝十三载(754年)乱前,一次提升奚和契丹族二千五百人任将军和中郎将。在他的收买下,当地少数民族竟把安禄山和史思明目为“二圣”。中央和地方军阀势力之间的矛盾,则是促成安史之乱最为重要的因素。

6、亦称天宝之乱。唐朝历唐太宗“贞观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则天“贞观遗风”及唐玄宗的“开元之治”后,国势大增,文治武功在唐玄宗开元年间达至鼎盛状态,属史无前例的盛世。

历史上的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