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视频音乐> 影视> 正文

如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贯穿德育(德育渗透计划)

  • 流星雨中的野鹤dba28a流星雨中的野鹤dba28a
  • 影视
  • 2023-03-03 15:42:02
  • -

德育教育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道德与法治课对加强德育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在道法课中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我们道法教研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

  一、通过校本研训 深挖铸魂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让学生积极参与道法课学习,自觉地接受德育教育,我们教研组的老师们通过校本研训,集体备课,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弄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出每一课的德育渗透点,如学习七年级道法新教材第三课第二框 《做更好的自己》时,老师们通过集体备课确定好如何创设情景、设计问题、利用教师评价、课堂小结等,使学生既学到理论知识,又受到恰到好处的德育教育,营造一个师生双赢的局面。

  二、创设情境 巧设问题

通过创设情境,引起共鸣,思考问题,感悟提升,可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达到感至深处情难禁 ,悟到高层理自真的境界。 如:学习第三课《做更好的自己》时,我们根据集体备课时研究的方案,课前精心准备了一段录音《我是自然界最伟大的奇迹》(录音成品.mp3),当引入新课时,让学生闭着眼睛用心聆听后,回答感悟,从而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体悟到自己生命的独特性、唯一性、宝贵性。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反、正两面鲜活的案例,触动学生心灵的深处,利用思考归纳、感悟提升等形式,使学生真切感受到认识自己的重要性,真正领悟到要珍爱自己!还要做更好的自己!

三、利用即时评价,发挥育人功能

教学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思路奇特、或有新变化时,经常会出现一些思想教育的契机,要及时抓住这些德育教育的生成点,不失时机地给予评价和激励,其效果会胜过一节班会课,甚至会改变学生的一生。如课堂上,一个从南方转学过来的女生,整天有点蓬头垢面,不说话,不做作业,一个问题也不背,有一次,上课时我找了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让她起来回答,她磨蹭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起来,又沉思了一会儿,才小声地答出来。我感到非常的惊喜,马上给她及时的评价,并竖起大拇指由衷的赞美她“你的声音真甜,很好听,回答问题的思路很清晰,你是一个很内秀的学生!加油!相信你下次会更好!”她脸上第一次露出了那么开心、灿烂的笑容!从此以后,她几乎每个问题都能背出来!我也会及时的鼓励,表扬她!突变出现,成绩斐然,从上次学情分析的20分到今天期中检测的73分,这是一个多大的飞跃?这得有多大的动力?这就是即时评价的魔力!

  四、在课堂小结中渗透德育教育

结课时,教师利用小结时渗透德育教育,往往能起到“课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如学习《做更好的自己》课堂小结时,学生们根据老师的板书设计总结出这节课的收获。这时,老师话锋一转:“那么,怎样做更好的自己呢?”学生答出要扬长避短,主动改正缺点,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老师顺势一接:“所以,我们要积极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超越自己,才能做更好的自己!”就这样把课堂上学生所接触到的德育内容轻轻一点,使学生在课堂上形成的一些零碎的、不清晰的德育教育感受,变得明朗起来,进而给学生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之,在道法课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和内容实在是太丰富了,只要我们找准了切入点,就能得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然而,这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路也漫漫,遥遥其途,心向往之,虽远莫阻”!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课题,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国正值改革开放的“深水区”,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攻坚时期,在这种新形势下,各类文化频繁交流与碰撞,如果学生缺乏一定的政治信仰或坚定的理想信念,就非常容易陷入意识形态的漩涡,对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可避免的伤害,为此在初中阶段,国家设置了道德与法制课程,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准则和科学的法制意识,本文就新形势下在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渗透德育教育进行研究。 一、从“思想品德”到“道德与法治”,课堂正在从“学科本位”转向“素养培育”

1、将价值引领与实践导行放在首要位置,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价值引领与实践导行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最核心的理念,也是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的本质追求。正如顾润生教授在活动总结时所说,法治教育的最大价值不在于法律知识的教育,而是价值观的引领。难能可贵的是,此次参赛教师普遍都能够寓价值引领和实践导行于知识教学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价值认同、强烈的法治意识、科学的理性精神和积极的公共参与意识,实现德育教学目标的入耳、入脑、践行。

2、注重“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从“碎片式”情境教学转向“主题情境探究”

活动、探究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也契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特点。而活动和探究离不开一定的情境、问题和案例的选择和设置,这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体验感悟学习的载体。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从最本质上讲就是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强调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下,将所学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时知识才能转变为素养。此次参赛课堂教学中,不仅情境案例式教学成为一种常态,而且不少教师试图改变过去那种随意、零碎、杂乱、无序的情境设计,通过“主题情境探究”这种以主题为中心、情境为载体、问题为桥梁、探究为途径的集约式教学,将情境预设成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一个主题系列。通过一系列问题设计,将情境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中探究,从而使教学的主题性、整体性、逻辑性更强,并实现情境由小到大、由远到近、由国家社会到自身的有机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