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体育健身> 体育> 正文

中国第一枚火箭是谁制造的(中国第一枚火箭是什么时候发射成功的)

  • 花开在记忆深处花开在记忆深处
  • 体育
  • 2023-05-09 03:16:01
  • -
12点11分,一枚火箭成功发射升空,中国航天完成史上首个特殊项目

中国火箭之父是谁?

中国的火箭之父是钱学森。

钱学森(1911-2009),汉族,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钱学森是世界航空领域、空气动力学科的第三代挚旗人,是二十世纪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以及空气动力学领域的领军人物,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作为科学巨匠,钱学森把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为新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钱学森早年经历

钱学森1929年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1934年毕业后考取清华大学第七届庚款留美学生,入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航天工程学家、超音速飞行之父、世界导弹之父冯·卡门的学生,也是冯·卡门最重视的学生和最得力助手。

他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教授,钱学森与导师共同建立卡门-钱学森公式,28岁时就已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36岁时钱学森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航空航天领域内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

钱学森是一个屈指可数的稀世之才,回国前他向冯·卡门告别时,冯·卡门激动地说:“你现在在学术上已超过了我!”

[img]

中国第一枚火箭是什么时候发射的,那个单位研制的?

中国第一枚现代火箭是北京理工大学1958年9月8日下午2点在河北宣化靶场发射成功的“东方1号”二级固体高空探测火箭,火箭分两级,采用固体燃料,携带载荷13公斤的仪器。下午4点又发射一枚东方号火箭。截止到1960年8月,共进行了4批次、16枚探空火箭的发射。“东方号”大多为两级固体火箭,最大飞行高度78千米。东方1号资料: 年9月28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射了北京2号BJ-2V202固-液体火箭,飞行高度45.5千米。第一级是固体燃料,第二级是液体燃料。地点位于吉林白城靶场。这是我国液体发动机第1次高空点火试验。北京2号资料: 年2月19日在南汇区老港镇以东2千米的沙滩上成功地发射T-7M试验型探空气象火箭(T-7M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由上海机电设计院设计研制。火箭长5.345米,直径0.25米,起飞质量190公斤,助推器推力1780公斤,主火箭推力226公斤,飞行高度8千米至10千米,这是我国探空火箭技术取得的第一个具有工程实践意义的成果。也是首次发射的全采用液体发动机的第一枚火箭。 T-7M资料: 年7月,在安徽誓节渡603基地,成功地发射了T-7A/S1生物(大白鼠)试验专用火箭,将2只固定的大白鼠、2只自由活动的大白鼠和4只小白鼠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1966年7月15日和18日,T-7A/S2生物(狗)试验专用火箭,分别将雄狗“小豹”和雌狗“姗姗”送入太空并安全返回。火箭箭头直径0.6米,重量170公斤,火箭起飞总重量1346公斤,飞行高度115千米。以上两枚火箭是上海机电设计院在T-7M的基础上改进设计。资料: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

中国第一个火箭

我国发射的第一个火箭是:长征一号火箭。

长征一号(CZ-1)是为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而研制的三级运载火箭,全长29.46米,最大直径2.25米,起飞质量81.5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300千克。

长征一号火箭于1965年开始研制。1969年11月,长征一号火箭首次试飞,由于第2级故障,未能入轨。1970年4月24日,首次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送入太空。

研制历程

1957年10月,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同年,国防部五院一分院(1964年改为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一研究院)组建成立。当时的中国,火箭事业几乎为零。

1958年5月,毛泽东主席在中国共产党八届二中全会上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1960年11月5日,我国近程导弹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从此具备生产、制造导弹的能力。

1962年3月21日,我国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飞行试验失败。

1963年4月2日,国防部五院科技委召开年会,由钱学森主持,讨论通过了国防部五院一分院提出的“地地导弹技术发展途径”,确定了导弹技术发展的方向。

1964年6月29日,地地中近程导弹飞行试验成功,标志着我国从此具备自行设计导弹的能力。

1964年,著名科学家赵九章向周恩来总理提交了一份关于“尽快全面规划中国人造卫星问题”的建议书。1965年1月,时任国防部五院副院长钱学森向国防科委和国防工办提出“制定我国人造卫星研究计划”,受到了以周恩来为主任的中央专门委员会的高度重视。

1965年2月18日——3月7日,第七机械工业部党委和第一研究院党委召集会议,经反复讨论和研究,提出在1971年完成“八年四弹”(近程导弹,中程导弹,远程导弹和洲际导弹)的具体实施步骤。

1965年4月,国防科委综合各方面意见,形成了《关于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方案报告》,提出在1970年到1971年间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设想。报告建议:卫星工程总体和卫星本体由中国科学院负责,运载火箭由第七机械工业部负责,地面观测、跟踪、遥测等系统以第四机械工业部为主、中国科学院配合。

1965年5月4日,中央专委第12次会议讨论了《关于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方案报告》,并作出了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决定,代号“651”。

1965年7月,中国科学院提出我国人造地球卫星规划方案。

1965年10月20日至11月30日,中国科学院受国防科工委的委托,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方案论证和工作安排会议”(代号为651会议)。

初步确定了卫星方案,并将运载火箭总体设计的任务分配给上海机电设计院(1965年迁北京后改称第七机械工业部第八研究院)。

1966年1月,根据国防科工委要求,第七机械工业部确定发射第一颗卫星的运载火箭第一、二级在远程液体导弹基础上进行设计,有关改变飞行程序和弹道计算的工作由第一研究院承担。

1966年3月22日到3月29日,在北京召开了我国第一个人造卫星地面系统会议(代号为651地面会议),讨论和确定651任务地面系统方案、分工以及具体落实。

1966年4月18日至28日,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召开了“人造卫星轨道选择会议”。会议提出了选择轨道倾角的五条原则,并确认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轨道倾角应在60度和70度之间。

1966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定名为东方红一号,运载火箭定名为长征一号(CZ-1),整个工程代号为“651”工程。

1966年12月26日,我国自行研制的中程导弹首次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从此具备自行研制导弹的能力。

1967年11月1日,国防科委决定将长征一号的研制任务由第八研究院转交给第一研究院。

1967年12月,上级决定抽调第一研究院一部副主任孙家栋等18名技术骨干支援组建空间技术研究院。

1969年9月上旬,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完成了试车工作。

1970年2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合练火箭出厂,到酒泉发射场进行靶场合练。

1970年3月26日,长征一号火箭出厂。

1970年4月8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发射场技术阵地完成第一次总检查。

1970年4月14日,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听取了长征一号测试检查情况、东方红卫星测试检查情况以及发射准备情况。16日周恩来总理同意摘掉过载开关,批准长征一号火箭转往发射阵地。

1970年4月24日凌晨,毛泽东主席批准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

1970年4月24日21点35分44秒,长征一号升空,21点45分23秒卫星入轨。东方红乐曲响彻太空,震动了世界。

中国第一个火箭是谁发明的?

中国明朝的万户(称谓,原名为陶成道)的一个官员,他为了实现自己的航天梦想,坐在绑上了47支火箭的椅子上,手里拿着风筝,飞向天空;但是火箭就爆炸了,万户也为此献出了生命。人们称他为“世界航天第一人”。

为纪念万户,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以这位古代的中国人命名

——辛丑秋月 安 书于上阳古城

上午11点02分,一枚火箭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航天开启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