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体育健身> 体育> 正文

乒乓球女子削球手(乒乓球国家队女削球手)

  • AlexSusanAlexSusan
  • 体育
  • 2023-04-04 09:13:02
  • -
4 0横扫,孙颖莎又赢削球手 恭喜国乒,提前拿到世乒赛女单冠军

有史以来乒乓球削球手最强的是谁?

我国的削球名将,要说名气最大的当属张夑林、陈新华、丁松及现在的侯英超。张燮林素称魔术师,当年位列五虎将,与庄则栋、李富荣、徐寅生、周兰逊齐名。最著名的战例是他与绍勒尔长达二个多小时的尘战,打满21分制的五局,最后以2分之差败北,但绍勒尔的胜出,在决赛中被庄则栋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不得不翘起大姆指称庄则栋到底是世界冠军,服!张夑林最好成绩也就世锦赛季军了。听说陈新华夺过男单冠军,没查资料,姑且存疑。

外乒协除上世纪的老将绍勒尔与张夑林齐名外,就是韩国的朱世赫赫赫有名了,巴黎世锦赛惜败奥地利人塞佛,得了个亚军,也算当时削球选手的最好成绩了。朱世赫的乒坛生涯也漫长的,虽比不上老瓦、老萨,但比国乒选手时间长得多,这得益于韩国人才少,朱世赫不得不勉为其难地披挂上阵,要在中国早退役了,要不就象侯哥这样,国际赛场没份,但国内赛场倒大门敞开,正规带 娱乐 乒乓都行。

现在世界乒坛打削球的名将,上次多哈WTT赛冒出了一匹欧洲黑马,叫什么不记得了,一直闯进决赛败于张本。女的倒有几个名将,韩莹、徐孝元、左藤瞳,中国的武扬,男的就更少了,国乒现役仅马特小有名气,但离主力还差距不小。

如果单论单打成绩,最好的应该是陈新华,得过世界杯男单冠军(虽然有跟队友轮流坐车嫌疑),三大赛上拿过男单第一的削球手我印象里就这一位了,其次是朱世赫和60年代的德国名将绍勒尔,拿过世锦赛男单亚军,论难度不亚于世界杯冠军,之后丁松拿过世锦赛铜牌和两次团体冠军,除此之外在单向和团体上都有突出成绩的男削球手就不多了。女子林慧卿,童玲(队友让的)拿过单打冠军,后来的王辉,武杨拿过团体冠军,其他就没什么数得着的了。

有史以来乒乓球削球手最强的谁?我欣溪6觉得老一辈男子运动员应当属邓亚萍恩师张燮林和陈新华,90年代当属丁松,女子这边老一辈应当属葛新爱,现在应属武杨吧。

这几天我也是连续写了三篇有关削球世界冠军的文章,查了不少资料,感觉还是张燮林,陈新华和丁松最强吧。张燮林号称乒坛魔术师,他的打削球旋转性很强,变化多,以守为攻,积极主动。日本名将星野说:“张燮林的球就像打不断的杨柳。”日本的另一名选手三木则说:“我总觉得张燮林的削球像是火,呼地一下烧起来,一点也弄不清是怎么回事。”意思就是很难缠,不知道从哪里抓住张燮林的漏洞。张燮林的成绩很好,他是第27届和第28届的男团冠军成员,同时他和王志良合作两次获得世锦赛男双冠军,还和林慧卿合作获得混双冠军。

在单打项上成绩也不错两次获得世锦赛男单季军。更主要的是他在执教中国女乒期间,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自1972年至1995年他带队期间获得十届世乒赛团体冠军、1988年奥运会女单前三名、1992年年奥运会女单、女双冠亚军。培养了张立、葛新爱、曹燕华、 邓亚萍和焦志敏等一大批世界冠军。1996年被国际乒联授予第一位“世界最高教练员荣誉奖”。球打的好,执教成绩还这么好,张燮林应该是最强的一位。

削球打得好的,陈新华也算不错。他属于右手横板长胶削球打法,有球迷评价说他靠一己之力将长胶削球的观赏性提升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度。削中反攻是他的特色, 能够拿下世界三大赛男单冠军说明了他的实力真的非常棒。他在1985第六届世界杯乒乓球赛上一路打进决赛最后获男子单打冠军。同年在第三十八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他是获得男子团体冠军的中国队的主力队员之一。这一年他用两个世界冠军为他正名。

两年之后1987年的第三十九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陈新华获男子单打第三名,同时也是获得男子团体冠军的中国队的主力队员之一。削球选手能拿到世锦赛大赛的奖牌还是非常珍贵的吧。

除了陈新华,后面的丁松也很出色,丁松的削球比前辈有更进一步的发展。球迷们说丁松的削球是一场革命,称赞他把攻和削完美地结合到了一起,使削球打法由原来的“削中反攻”时代走进了“攻削结合”的时代。丁松的成绩也很棒,他不仅仅是在1995年第43届天津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有精彩发挥,他还在1994年团体世界杯中登场,也有精彩表现。那一年他入选了瑞典男团世界杯的团体阵容,他与队友刘国梁,秦志戬和林志刚一起获得了团体冠军。

而第二年的1995年天津世锦赛,丁松更是成了大家都喜欢的运动员。他在决赛中担任第三单打,战胜瑞典名将卡尔松,帮助中国队拿到宝贵的一分 ,中国队3-2险胜瑞典队,最终获得男团冠军。这一分很重要,当时卡尔松一点儿也不适应丁松的削球,0-2完败。丁松也因此成为家喻户晓的乒坛名将,而且那次世锦赛单打他还战胜了欧洲名将佩尔森、赛弗杀入半决赛,负于当届冠军孔令辉而获得季军。

丁松的优秀表现,也让1996年奥运会单打名额竞争格外激烈, 蔡振华在他和刘国梁之间犯了难,到底是谁让上奥运会呢?最后因为奥运名额有限,以及考虑到双打的配对需要,刘国梁最后和王涛孔令辉一起参加了奥运会,丁松遗憾落选。当时丁松呼声很高,蔡振华也承受了不小压力就是因为丁松削球打得很好很漂亮。

上面说的都是男子削球运动员,其实女子削球手打球也很漂亮,我欣溪6觉得女子这边老一辈选手中削球高手当属葛新爱 ,现在应该属于武杨。当然,童玲和范瑛也不错 不过个人还是觉得葛新爱和武杨更厉害一些。

在大家印象里邓亚萍才是河南走出的大魔王,其实在她之前,她的老乡,前辈葛新爱也是很厉害的一个人物,而且还是削球选手。这个不同于邓亚萍,因为邓亚萍是主流打法,攻球。葛新爱作为特殊打法不仅仅拿到了团体世界冠军,还拿到了世锦赛的女单冠军,更厉害的是1979年世锦赛她一人拿了三枚金牌。下面咱们看一下这位戴着眼镜打球的女侠。

葛新爱1953年出生于河南长垣,1970年入选河南乒乓球队,1973年被选入国家乒乓球集训队。直拍削球打法,她削球低而旋转,守中有攻,发球变化多,落点好。连续三次参加世锦赛,都有金牌入账。最后那一届还获得了混双、女单和女团冠军,职业生涯五枚金牌入账,可以说成绩非常棒。具体如下:

1975年葛新爱在第三十三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得女子团体冠军,同时单打获得第三名。1977年在第三十四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女子单打和女子双打(与张立合作)两项第三名,同时她还是获得女子团体冠军的中国队的主力队员之一。1979年在第三十五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葛新爱发挥惊艳,她不仅仅与队友一起获得了女团冠军,同时与梁戈亮合作获得两混双冠军,还在女子单打中一路过关斩将笑到最后获得女单冠军,同时她的双打也进入了决赛,与阎桂丽合作获得女双亚军。这一次,她获得了三枚金牌一枚银牌,达到了运动生涯的巅峰,被评为最佳运动员。

她在1978年、1979年两次获国家体委颁发的 体育 运动荣誉奖章。1981年获运动健将称号。目前葛新爱在国外定居过着安静的幸福生活。这个戴着眼镜,使用削球打法的球员硬是凭借着手中的魔拍削倒了众多世界豪杰,她与河南当时另外一名世界冠军、同样来自新乡的张立并称为中国队的“河南双子 星座 ”。给70年代的球迷留下了许多美丽的回忆。

武杨出生于1992年,和刘诗雯丁宁等是一批运动员,2005年进入国家二队,2010年进入一队,最高世界排名在2014年1月排到第四名。她多次入选世界大赛主力阵容,从这点儿讲武杨还算成功。

进入国家一队后武杨成绩就得到提升,2011年,武杨获得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乒乓球女单冠军。而且她还在2011年1月的斯洛文尼亚公开赛女单决赛中4:3胜李晓霞,夺得自己首个公开赛单打冠军,并获得了世乒赛参赛资格。紧接着3月份的国际乒联巡回赛波兰公开赛,武杨以4-3战胜王璇再次获得公开赛女单冠军。

2013年更是武杨精彩发展的一年,因为那一年3月她作为主力入选了女乒世界杯女团阵容,并在决赛中登场,她3-0完胜石川佳纯帮助中国队夺冠,武杨也因此成为山西 历史 上第一个女子乒乓球世界冠军。这一年她还参加了巴黎世锦赛 ,只是输给李晓霞止步八强。

2013年武杨和刘诗雯一起还参加女乒世界杯,她们分别击败各自对手会师决赛。武杨先是小组赛先后战胜姜华珺和平野早矢香晋级八强,接着1/4 赛4-1日本一姐福原爱,接着在半决赛又4-1战胜新加坡名将冯天薇与刘诗雯会师决赛。尽管最后刘诗雯4-0完胜武杨第三次获得世界杯女单冠军,但是从武杨的晋级之路看她也很厉害,能把日本一姐福原爱和新加坡一姐冯天薇淘汰出局,武杨还是不错的。

此外武杨还参加了2014仁川亚运会,双打比赛中她与刘诗雯合作刘诗雯/武杨摘得银牌。2015年武杨也参加了苏州世锦赛女单比赛,只是在1/4赛中不敌丁宁。从武杨多次参加大赛来看,武杨削球成绩确实不错,国际乒联官网显示武杨2014年1月最高世界排名曾经升至第四。

只是最近几年随着年龄增大和的伤病增加,也加上这几年乒乓球器材的不断变化,让武杨的球旋转降低,所以这几年武杨更多时候也是成为国乒主力以及其他队员的陪练。国乒主力队员的成绩里其实都有武杨的牺牲。

在此,让我们对一直默默付出的武杨老师说声谢谢,祝愿她退役以后的生活幸福美好!

只是不知道自武杨退役以后,还有没有削球手能够参加世界大赛,毕竟从丁松,范瑛和武杨以后很少见到削球手参加世界大赛了,侯英超削球打得不错,也只是全国锦标赛赛的冠军,也没有成为主力,马特也是陪练,而且也退出国家队了,下一个削球世界冠军会是谁呢?

按照成绩来看,应该是韩国的朱世赫。

朱世赫获得最好成绩是47界世界杯比赛亚军。

从面相看,朱世赫哥哥,眼神专注、目视平和,感觉是受儒家思想影响比较大的人,争胜欲望感觉不是强烈。这决定了,在乒乓球这个瞬息万变、机心争斗最强的项目中他很难达到最强。马琳刘国梁就属于典型的心眼儿极多的那种人,有点儿小讨厌。陈卫星眼睛太小,让我有点恐惧。

他身高180cm,属于比较高的亚洲人,不是乒乓球运动的最优体型。这也限制了他的发展。

朱世赫小球能力不强,主要凭借稳定的搓球和对手进入相持,然后凭借出色的远台拉球,和对手比拼内力。

朱世赫,身高手长,发力过程悠长而力量不散,远台进攻不输于任何高手。

综合考虑,朱世赫哥哥不能全面达到世界一流水准。

但是,我很喜欢他。

最强削球手非丁松莫属,不被“封杀”的话成就会很高的。

五十年初日本乒乓球兴起之前,是欧洲乒乓球削球手天下,世界冠军都是削球手。六十年代是:张燮林、西多、绍勒尔。七十年代是:高岛则夫、黄亮。八十年代是:陈新华,九十年:丁松,2000年后是朱之赫。女子削球手2000年之前太多,后没有了。

削球手很难取得好成绩,为什么还有人打?

众所周知,当今乒坛,主流打法是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之所以出现这种主流打法,主要还是弧圈球的出现,该技术很好的融合了速度、力量和旋转几大要素。但是老球迷们一定知道,在我们国乒 历史 上,还有一种打法当年非常盛行,那就是削球打法。

每一个时代都有比较出名的削球大师,比如“长胶鼻祖”张燮林、有着“削球王子”美誉的梁戈亮、“天罗地网”陆元盛、“哲学家”王浩、“激情王子”陈新华和“魔术师”丁松。

在乒乓球领域,进攻和防守是对永恒的矛盾,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说白了,到底矛之锋利还是盾之坚固,往往决定着一场比赛的胜利。

在运动员打法风格上,要么偏向进攻,要么偏向防守,很难做到二者的平衡,尤其对于进攻型选手,如果加入太多防守的意识,势必会减弱进攻的威力,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大家都知道,削球打法属于防守型打法,早些年的削球手老前辈们很少采用进攻方法进行还击。

直到削球手梁戈亮的出现,他是国乒史上首位真正意义上的“削中反攻”选手,在防守中伺机反攻,出来机会一锤定音,这打法给了削球手很大的启发,只是一味地防守,尤其面对高质量的弧圈球,很难取得比赛的胜利,梁戈亮老师硬是凭借着这种防反打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再后来丁松的出现彻底颠覆了削球打法,他把老前辈的“削中反攻”进一步发扬光大,变成了“攻削结合”。别看字面意思差不多,但是实质内涵天壤之别,攻削结合崇尚的是攻和削的均衡性,比削中反攻又进了一步,之所以丁松能够实现攻和削的完美结合,主要得益于他早些年本身就是崇尚进攻打法,后来改成削球打法后,很自然的把攻球融入到自己的技战术体系。再加上他出色的发球抢攻,迷惑性极强的旋转变化,让很多高手栽在了他的拍下。

值得一提的是,削球打法因为本身有局限性,过分强调防守,即使丁松将进攻和防守实现了完美结合,但是本质上还是偏防守的打法,在弧圈盛行的年代,削球手并没有取得非常理想的成绩。

近几年取得世界大赛最好成绩的当属削球大师朱世赫,2003年巴黎世锦赛,他一路过关斩将,接连战胜崇尚进攻打法的庄智渊、马琳和格林卡闯进决赛,但是最终2-4不敌奥地利名将施拉格屈居亚军,而后者更是讲究大开大合进攻打法(据说打球动作还不太标准)的选手。从那以后削球手再也没有染指过世界大赛的亚军,就更别说冠军了。

削球手虽然很难打出成绩,但是并不代表没有生命力,因为有进攻就会有防守。况且打削球的选手并不多,物以稀为贵,在业余届,削球高手非常吃香,往往能削掉一大片,最终笑到最后。

当今乒坛已经来到大球时代,世界各国也在加强对削球打法的研究和跟进,尤其在女线,削球打法还是非常活跃的,比如我国就涌现出了像武杨、胡丽梅等优秀削球手,韩国有美女削球手徐孝元,日本有削球手桥本帆乃香、佐藤瞳等等。

如今新材料的大球,直接导致旋转和速度降低,尤其是旋转受到的影响更大,原先进攻方的一板爆冲往往能撕开削球手的防线,但现在回合数增多,这就给了削球手更多机会,本身就擅长纠缠,大球时代能够多抗几板,对进攻方的体力消耗更大, 很多时候就能把对方给磨死。

但是不可否认,当今乒坛削球手依然很难取得佳绩,尤其在男线,因为在绝对的力量面前,在高质量的弧圈球面前,削球手很难招架住对方的攻势。 当然会不会出现第二个“丁松”,取决于削球手及研究团队对于大球时代乒乓球运动规律的深入研究和分析。 目前,我们男乒比较出名的削球手只有马特一人,还真有点独木难支的感觉。

众所周知,削球手是一种防守型的打法,在国家大赛上很不占优势,目前成绩最好,打的最出色的球员就是朱世赫,为什么还有人坚持做削球手呢,刘国梁给出了答案。

随着乒乓球技术的不断改革,削球手和直拍手都在慢慢的被横排取代,横排在握法上更具优势,攻击力更胜一筹,所以现在的很多人选择了横排。

就像刘国梁说过,直拍选手在他那个年代一抓一大把,刘国梁孔令辉,王皓马琳等,甚至再往前有更多人,但是现在国乒也只有许昕可以打出来了。

削球手也一样,朱世赫名扬天下,但是现在却很少有人可以依靠削球打出好成绩,刘国梁说过,削球手本来就是防守型的,被动打法本来就在不占优势,更别说国际大赛,削球手和直拍选手也慢慢的会被淘汰。

其实,削球是乒乓球最古老的打法之一,从乒乓球诞生时起,就一直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而且,削球在比赛中貌似被动挨打,但也曾经创造了辉煌的 历史 。

1995年天津世乒赛,丁松作为秘密武器在男团决赛中上场,为中国队拿下至关重要的一分,3-2力克瑞典,逆转取胜。

2003年世乒赛,朱世赫连续削翻了庄智渊、马琳、格林卡三位进攻型高手,杀入决赛,最终不敌奥地利的施拉格,收获世乒赛亚军。四年后,还是朱世赫,在2007年的世乒赛中,削翻了正处于“事业”上升期的马龙,让马龙尝到了大赛翻盘的滋味。

在女子削球手中,金暻娥、金宋依分别获得2004年雅典、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单铜牌。而在目前的世界优秀女子选手中,削球手仍然不乏其人。(武杨,金宋依,徐孝元)

事实上,乒乓球的任何一种打法,都是以减少自己失误,增加对分失误为目的的。削球打法具有稳健积极的特点,虽然不象进攻型打法那么凶狠,但是削球所用的技术比较多样,这是它能够同进攻型打法抗衡的重要原因。

总体说来,之所以削球打法一直没有消失或者灭绝,主要还是因为现在的年轻选手应对下旋球的能力其实要比前辈们差,许多选手对于上旋的控制非常好。但面对削球选手和“削中反攻”的下旋战术的时候就显得非常被动。

而随着近年来国际乒联对比赛规则的频繁修改,可能对削球打法更有利。球变大,球速变慢,必然会使击球速度受限,而如果球网再增高,球台加宽,则更有助于削球打法的复兴!

中国的张燮林丶童玲丶程新华等,都获得过世界冠军。只不过是现在进攻比以前更厉害了(速度丶力量丶旋转)。

削球打法代表着一种情怀!想取得好成绩很难,但削攻对战有时真是赏心悦目,很过瘾!丁松、朱世赫等也将削球反攻打发发挥到了极致。

在乒乓球普及的国家这种打法还是个别存在的,短期内也不会消亡,就算是为了陪练也有存在的必要,因为很多大牌会因不适应倒在削球手拍下!

接旋转球容易,打出去的球落点准,再加上进攻球就全面了,没有只打削球的运动员。

我是“杨磊谈乒乓球”,我来回答。

第一,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世界万物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就像现在的世界乒坛,很多球迷觉得不如九十年代精彩,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打法越来越趋同、非主流打法的生存空间愈发狭窄,清一色的横板两面反胶进攻打法。长远来看,对乒乓球运动并不是一件好事。

第二,路是人走出来的,朱世赫之后那个让削球打法重新焕发光彩的伟大选手,至今尚未出现。 毛主席教导我们“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永远是人!”同样道理,虽然打法有相对的先进与落后之说,但并不是绝对的。记得2003年巴黎世乒赛,初出茅庐的韩国削球手朱世赫,削得坚韧顽强,攻的坚决犀利,一路过关斩将,就差一点点,一站通关。那届的朱世赫是绝对恐怖的存在,是任何一名选手都不愿遇到的对手。如果你看了当时的现场直播,你绝对不会说削球打法落后,没有任何前途。

第三,削球打法本质上符合“不断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 体育 精神。 一般人来看,削球打法典型“费力不讨好”,更像是在表演,而不是竞技,胜面很小。

但是归根结底, 体育 的内涵不仅仅是冠亚季军。 体育 更是一种 游戏 ,是一种精神,明知不可而强为之,一次次大范围移动、交叉步跑动,一次次顽强防守、飞身救球,即使丢掉了那一分,永不放弃的精神已经感染了所有的人!

“你可以赢得比赛,却战胜不了我的精神!”,这正是削球打法最可贵的地方。

以上是我的理解,供您参考。

[img]4 0横扫,孙颖莎又赢削球手 恭喜国乒,提前拿到世乒赛女单冠军

孙颖莎性别大战!七局苦战3-4憾负18岁削球手,李隼担任场外指导

为了备战2021年休斯敦世乒赛,国乒在温州集训期间举办了世乒赛热身赛,首个比赛日,在一场性别大战中,孙颖莎经过七局苦战,体能消耗巨大的她没能守住大比分3-2领先的优势,4-3输给18岁的削球手王晨策。本场比赛,国乒女队主教练李隼给孙颖莎担任场外指导。

本次热身赛,女队即将参加世乒赛与世青赛的选手可以在男女队中选择自己的对手,孙颖莎选择了18岁年轻削球小将王晨策。王晨策在上个月底结束的2021年全国青年乒乓球锦标赛上获得男单季军,虽然没能凭借前两名的成绩直通国家队,但他还是凭借着削球的特殊打法与第三名的成绩,被中国乒协看中,选调参加国乒此次在温州的集训。在此次世乒赛热身赛中,王晨策被孙颖莎选中当对手。

在这场性别大战中,孙颖莎与王晨策首局比赛进行得很是激烈,削中带攻打法的王晨策以13-11拿下,孙颖莎以11-8拿下第二局。在以4-11丢掉第三局之后,比赛经验相对丰富的孙颖莎把握住关键分,以14-12、12-10两赢两局,大比分3-2领先。第五局,王晨策以13-11拿下,将比赛带进决胜局。决胜局,孙颖莎体能消耗比较大,失误增多,王晨策以11-6拿下,大比分4-3战胜孙颖莎。同一时间段的其他比赛,孙铭阳4-2战胜吴洋晨,杨惠菁 4-3战胜王晓彤。

孙颖莎的场外指导是女乒主教练李隼。不过在赛前热身的时候,被邀请到国家队,帮助孙颖莎进行世乒赛备战的省队教练杨广弟一直陪着孙颖莎进行训练。孙颖莎之前的主管教练黄海诚因为家庭原因在东京奥运会之后主动跟国乒请辞,孙颖莎暂时就没有主管教练负责,在此次温州集训中,孙颖莎的省队教练、陪伴了他7年的杨广东被特邀帮助孙颖莎进行世乒赛备战。

原女子乒乓球削球手李菊,和男削球手丁松现在在干什么呢?

原女子乒乓球削球手李菊,和男削球手丁松现在在干什么呢?乒乓球在国际上一向都是我国的强项,曾有人说关于国内的乒乓球运动员来说,和国外的对手竞赛还不如和国内的选手竞赛来的激动人心。从这点就能看出我国乒乓球的实力,乒乓球中有不少巅峰人物,李菊便是其间一位。当年的奥运冠军如今已经退役,到今年李菊已经有43岁了,身段也比最初仍是运动员的时分胖了一圈,可是脸上美好的容貌仍是掩盖不住的。现在李菊是高校的副院长,工作也是风生水起。

李菊的技术那也是数一数二的

李菊在乒乓球上并不像其他奥运冠军这么有名气,可能是因为她的伙伴王楠太过耀眼,反而衬的李菊有些黯然失色。实践上李菊在乒乓球打法上在国内都算得上名列前茅,她尽管是女孩子,可是球风蛮横有劲,一手弧圈球打的是出神入化,能和队友配合的严密契合,让敌人措手不及,是真实意义上的有天分。

临危受命

但其实李菊在乒乓球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尽管她球劲蛮横但稳定性却不高,在国内竞赛中往往都是第二名,所以李菊很少能踏上国际竞赛。后来因病退役,李菊挑选脱离乒乓球去体育公司上班,只不过后来接到国家的临危受命,带着祖国的希望一举踏上了为国争光的道路。复出同年,李菊就获得了两枚铜牌,向国家证明了她的实力。

李菊光荣退役

紧接着她就开端了自己的称霸之旅,尽管没有像其他奥运冠军那么高调,但其实李菊的成绩也不错。在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上,李菊一手弧圈球把对手攻得手忙脚乱,也和伙伴一举拿下了当场的冠军,圆了她的奥运冠军梦。只不过2000年之后,李菊就挑选了退役,多年的工作运动员生涯让李菊更向往平平的生活。

事业有成的李菊

退役后李菊并没有像其他运动员相同挑选返聘为教练员,反而是自以为是去做了金融行业,后来又因为自己有多年的运动员经验,开办了一家体育公司。如今李菊的工作也算小有成就,仍是江苏南通大学体育学院的副院长,名利双收,过得也算美好美满。不仅如此,在2014年的时分李菊就和自己的挚爱刘先生结婚了,如今身段发福,祝她今后的生活更加美好美满。

韩莹为什么转会到德国

她就是为了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吧。

中国乒乓球实在太强了,国内乒乓球运动员太多了,而且每个人的实力都很强。想要在国内高手如云的环境中出头可没那么容易,太多在国内出头无望的球员都会选择到国外谋求发展,甚至之后就加入了外国国籍。

一、韩莹个人简历

韩莹1983年出生于中国辽宁,于2010年选择转籍德国,是一名削球手。她2011年正式拿到德国护照,现效力于KTS塔尔诺布热格。

韩莹其实是和张怡宁同一时代的乒乓球运动员,没有出国前在辽宁省队打球,是一名右手横拍削球打法选手。在加入德国乒协之后,她一直为德国乒乓球国家队和俱乐部效力。

韩莹在里约奥运会时带领德国乒乓球女队在女团半决赛中战胜了日本女队,拿到了里约奥运会女团银牌。

韩莹职业生涯中对阵国乒球员也有过不错表现,曾经战胜过陈梦和武杨,就连大满贯冠军丁宁和目前国乒女线小将中的佼佼者王曼昱也曾在她身上吃过苦头。而对阵外协会其他名将中,韩莹曾经战胜过平野美宇和冯天薇。

二、为什么中国乒乓球员那么多都选择出国谋发展。

其实还是那句话,中国乒乓球实在太强大了,国内球员人才辈出,不是特别拔尖的存在,根本无法在国内出头。

尤其韩莹作为一位削球手想要在国内出头,可谓是难上加难。选择出去,这也是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在职业上能够得到更大的发展,而选择到国外打球,自然还是希望能够参加更大的国际赛事,比如奥运会、世锦赛等,这样的情况下,这些球员就不得不选择加入他国国籍了。

这样一来,个人职业发展确实得到了不错的机会,但是以后再想恢复中国国籍,基本上难上加难。人生有舍才有得,既然选择了就不要后悔。

其实现在看国际性的乒乓球比赛真的有些想笑,不管是哪个国家的运动员,最后剩下的基本上都是中国面孔。乒乓球这项运动只有中国一家独大并不是什么好事,想要一直保持中国队的领先地位,就需要其他国家共同进步,大家都提高了,这项运动的社会影响力才会越来越大。基于这个基础上来看,有些球员加入外籍未必是坏事。

朱世赫的实力,徐孝元的颜值,国乒最强女削球手来了 乒乓国球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