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休闲娱乐> 明星八卦> 正文

唐朝李隆基的儿子(唐玄宗多少嫔妃)

李隆基儿子23位,其中第三子是唐肃宗李亨。

第十八子寿王李瑁,就是杨玉环的第一任老公,母亲是武惠妃,武则天侄女。

23位儿子分别是:

1、奉天皇帝(靖德太子,郯王)李琮(第一子,母刘华妃)

2、废太子(郢王)李瑛(第二子,母赵丽妃)

3、唐肃宗李亨(第三子,母杨贵嫔)

4、棣王李琰(第四子,母钱妃)

5、鄂王李瑶(第五子,母皇甫德仪)

6、靖恭太子(甄王)李琬(第六子,母刘华妃)

7、光王李琚(第八子,母刘才人)

8、夏悼王李一(第九子,母武惠妃)

9、仪王李璲(第十二子,母刘华妃)

10、颍王李璬(第十三子,母高婕妤)

11、怀哀王李敏(第十五子,母武惠妃)

12、永王李璘(第十六子,母郭顺仪)

13、寿王李瑁(第十八子,母武惠妃)杨贵妃老公。

14、延王李玢(第二十子,母柳婕妤)

15、盛王李琦(第二十一子,母武惠妃)

16、济王李环(第二十二子,母钟美人)

17、信王李瑝(第二十三子,母卢美人)

18、义王李玼(第二十四子,母阎才人)

19、陈王李圭(第二十五子,母王美人)

20丰王李珙(第二十六子,母陈才人)

21、恒王李瑱(第二十七子,母郑才人)

22、凉王李璇(第二十九子,母武贤仪)

23、汴哀王李璥(第三十子,母武贤仪)

(*另有七人早夭,母亲名氏与地位失传。)

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年(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而退位,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代极盛时期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

唐朝李隆基的儿子如下:

奉天皇帝(靖德太子,郯王)李琮(第一子,母刘华妃)

废太子(郢王)李瑛(第二子,母赵丽妃)

唐肃宗李亨(第三子,母杨贵嫔)

棣王李琰(第四子,母钱妃)

鄂王李瑶(第五子,母皇甫德仪)

靖恭太子(甄王)李琬(第六子,母刘华妃)

光王李琚(第八子,母刘才人)

夏悼王李一(第九子,母武惠妃)

仪王李璲(第十二子,母刘华妃)

颍王李璬(第十三子,母高婕妤)

怀哀王李敏(第十五子,母武惠妃)

永王李璘(第十六子,母郭顺仪)

寿王李瑁(第十八子,母武惠妃)

延王李玢(第二十子,母柳婕妤)

盛王李琦(第二十一子,母武惠妃)

济王李环(第二十二子,母钟美人)

信王李瑝(第二十三子,母卢美人)

义王李玼(第二十四子,母阎才人)

陈王李圭(第二十五子,母王美人)

丰王李珙(第二十六子,母陈才人)

恒王李瑱(第二十七子,母郑才人)

凉王李璇(第二十九子,母武贤仪)

汴哀王李璥(第三十子,母武贤仪)

(*另有七人早夭,母亲名氏与地位失传。)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李亨
李亨(唐朝皇帝唐肃宗)
唐肃宗李亨(711年—762年),初名李嗣升、李玙,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不算武则天和殇帝李重茂),756年—762年在位。
初封忠王。公元738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李亨。安史之乱起,被玄宗任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朔方、河东。平卢节度使,负责平叛。唐玄宗西逃,他在马嵬坡为百姓所留,与玄宗分道,北上至灵武。
公元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即位,史称肃宗。先后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6月、10月收复京城长安、东都洛阳。唐肃宗曾与回纥兵约定:“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致使洛阳遭受很大的破坏。
唐肃宗命郭子仪与李光弼等讨安史,使唐朝危而复兴。在位7年,762年在宫廷政变中惊忧而死,终年51岁。唐肃宗死后,宦官李辅国、程元振杀张皇后等,拥太子李豫即位,是为唐代宗,将肃宗葬于建陵(今陕西省礼泉县东北18里的武将山)。 应该是唐肃宗李亨 一、李隆基的儿子有:
奉天皇帝(靖德太子,郯王)李琮(第一子,母刘华妃)
废太子(郢王)李瑛(第二子,母赵丽妃)
唐肃宗李亨(第三子,母杨贵嫔)
棣王李琰(第四子,母钱妃)
鄂王李瑶(第五子,母皇甫德仪)
靖恭太子(甄王)李琬(第六子,母刘华妃)
光王李琚(第八子,母刘才人)
夏悼王李一(第九子,母武惠妃)
仪王李璲(第十二子,母刘华妃)
颍王李璬(第十三子,母高婕妤)
怀哀王李敏(第十五子,母武惠妃)
永王李璘(第十六子,母郭顺仪)
寿王李瑁(第十八子,母武惠妃)
延王李玢(第二十子,母柳婕妤)
盛王李琦(第二十一子,母武惠妃)
济王李环(第二十二子,母钟美人)
信王李瑝(第二十三子,母卢美人)
义王李玼(第二十四子,母阎才人)
陈王李圭(第二十五子,母王美人)
丰王李珙(第二十六子,母陈才人)
恒王李瑱(第二十七子,母郑才人)
凉王李璇(第二十九子,母武贤仪)
汴哀王李璥(第三十子,母武贤仪)
二、简介(节选):
1、李琮(?-752年),原名李嗣直,唐玄宗李隆基长子,母为刘华妃。景云元年,以皇孙封许昌郡王。
先天元年,唐玄宗即位,晋封郯王。开元四年,遥领安西大都护兼安抚河东关内陇右诸藩大使,改封庆王,改名李潭。十五年,遥领凉州都督兼河西诸军节度大使。二十一年,授太子太师,赐名李琮。二十四年,进位司徒。
天宝元年,兼太原牧。十一载五月,薨,追谥为靖德太子。唐肃宗即位后,追谥奉天皇帝,妃窦氏为恭应皇后,备礼改葬于华清宫以北的齐陵。
2、李瑛(706-737年),本名李嗣谦,唐朝宗室,唐玄宗李隆基次子,母为赵丽妃。
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九月,以皇孙身份封真定郡王;开元元年,唐玄宗即位,进封郢王;三年(715年)正月,册立为皇太子。十三年,改名李鸿,纳妃薛氏。二十五年,改名李瑛,遭到唐玄宗宠妃武惠妃和驸马杨洄的构陷,与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一起废为庶人,不久赐死。唐肃宗即位后,平反昭雪,恢复太子称号。
3、李亨(711年2月21日—762年5月16日),即唐肃宗,初名李嗣升,又名李浚、李玙、李绍,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也是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至德元年(756年)至宝应元年(762年)在位。
李亨初封为陕王,开元十五年(727年),徙封忠王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被立为太子。安史之乱起,被玄宗任为天下兵马大元帅,领朔方、河东、平卢节度使,负责平叛。唐玄宗西逃,他在马嵬坡为百姓所留,与玄宗分道,北上至灵武。至德元年(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即位。尊父亲玄宗为太上皇,他命郭子仪与李光弼等讨安史,先后于至德二年(757年)六月和十月收复长安、洛阳两京。
宝应元年(762年),李亨病危,张皇后想废除皇太子李豫,改立越王李系,李辅国、程元振出兵保护太子李豫,逮捕张皇后、李系等人。 当夜唐肃宗病死,时年五十二岁。庙号肃宗,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葬于建陵。

唐代李隆基的孙子

李豫, 李系, 李倓, 李佖, 李仅, 李僩, 李侹, 李荣, 李僙, 李倕, 李偲, 李佋, 李侗, 李僖

唐肃宗李亨(711年2月21日—762年5月16日),初名李嗣升、李浚、李玙,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朝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756年至762年在位。李亨初名李嗣升,被封为陕王,开元十五年(727年),更名李浚,徙封忠王 李隆基于延和元年(712年)八月三日即位,是为唐玄宗。唐玄宗李隆基最初宠爱的武惠妃,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去世,后宫虽多美人,但没有一个能使他满意。据传,其第十八子寿王妃杨氏甚有姿色,绝世无双。玄宗见后,果然以为美貌不凡。天宝三载(744年)十二月,以杨氏为妻子,号太真。天宝四载(745年)八月,册杨氏为贵妃。那唐玄宗李隆基一生共有几个儿子呢?他们分别都是谁?接下来和小编一起去认识下吧!
  唐玄宗李隆基一生共有30个儿子,其中有七个儿子早夭,母亲名氏与地位失传。他们分别是:
  长子李琮:原名李嗣直,母为刘华妃,死后被玄宗追谥为靖德太子;其弟唐肃宗即位后,追谥李琮为奉天皇帝
  第二子废太子李瑛:郢王,母为赵丽妃
  第三子唐肃宗李亨:原名李玙,母为杨贵嫔
  第四子棣王李琰:母为钱妃
  第五子鄂王李瑶:母为皇甫德仪
  第六子靖恭太子甄王李琬:母为刘华妃
  第八子光王李琚:母为刘才人

  第九子夏悼王李一:母为武惠妃
  第十二子仪王李璲:母为刘华妃
  第十三子颍王李璬:母为高婕妤
  第十五子怀哀王李敏:母为武惠妃
  第十六子永王李璘:母为郭顺仪
  第十八子寿王李瑁:母为武惠妃
  第二十子延王李玢:母为柳婕妤
  第二十一子盛王李琦:母为武惠妃
  第二十二子济王李环:母为钟美人
  第二十三子信王李瑝:母为卢美人
  第二十四子义王李玼:母为阎才人
  第十九子陈王李珪:母为王美人
  第二十六子丰王李珙:母为陈才人
  第二十七子恒王李瑱:母为郑才人
  第二十九子凉王李璇:母为武贤仪
  第三十子汴哀王李璥:母为武贤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