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休闲娱乐> 明星八卦> 正文

许世友几个老婆怎么死的(雷明珍有孩子吗)

一,朱锡民:改嫁他人

  许世友第一次结婚是在攻取新集(今河南省新县县城)以后,这是1931年冬天的事。打新集,许世友一战扬名。他由营长升为红11师31团的团长。

  1931年11月中旬,许世友回到了阔别3年的故乡许家洼(今河南新县内)。在母亲的主持下,他与3年前便已订下婚约的朱家湾姑娘朱锡民成了亲。4天后,许世友离家归队,从此一去不返。朱锡民却怀了身孕,10个月后,生下一个男孩,取名许光。

  1932年10月21日,红四方面军主力突围西行后,随之而来的是白匪军的烧杀抢掠。凡红军家属,一律逼迫改嫁,否则,就要抓到北方将其卖掉。朱锡民在婆婆的劝说下改嫁他人。婆婆留下许光自己抚养。祖孙二人相依为命,过着极为艰难的生活。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有人在报纸上见到了山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的名字。消息传到新集后,许母托人给许世友写了一封信,让许光揣着,千里迢迢去济南城寻找亲生父亲。让许光感到吃惊的是,父亲的家中有一位“母亲”和几位“弟弟妹妹”。当父亲询问亲人情况时,他隐瞒了母亲改嫁的实情,说她已经死了。

  许世友安排儿子参军后,又派人去新集接来了老母亲。从母亲口中,他才知道结发妻子还活着,只不过早已做了他人之妻。许世友这才略略宽了心。
二,雷明珍:负气离婚

  许世友的第二次婚姻成于1934年10月。

  1934年秋,总部下发了允许红军副军级以上的指挥员与当地群众结婚的文件。许世友是这个文件的首批受益者。

  许世友的第二位妻子叫雷明珍,1933年2月参加红军,比许世友小11岁。在禁烟局工作,与许世友结婚后,调到政治部,做文秘工作。

  许世友与雷明珍结婚后,夫妻俩一起走上漫漫长征路。

  1936年年底,许世友随张国焘到达延安后,进入红军大学学习,雷明珍被分到延安任县妇女部主任。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波,使这桩原本很美满的婚姻最终以悲剧结束。

  在“批张运动”中,由于采取了极左的做法,许多原红四方面军的官兵被牵连进去,这激起了原红四方面军官兵的强烈不满。许世友第一个站出来,联系了一帮在红大学习的原红四方面军的高中级指挥员,准备重回大巴山打游击。事情泄露后,许世友被关入大牢。

  身陷囹圄的许世友收到了雷明珍写的一张纸条。纸条上写道:

  许世友:我恨你!我决不爱一个反革命分子!为保革命的纯洁性,咱俩的事情一刀两断,我坚决要求离婚!请你看后签字。

  党的忠诚战士:雷明珍

  许世友看后,勃然大怒,立即在纸条上写道:“坚决离婚!许世友。”

  许世友的冤屈在毛泽东的亲自过问下被妥善解决后,雷明珍对当初自己的冲动后悔莫及,多次写信向许世友认错并要求复婚,均遭许世友拒绝。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许世友随朱德总司令去太行山,重新统兵打仗。雷明珍追到了太行山。她到太行山后,首长们都很关心,纷纷找许世友谈话,可都没用,许世友固执得很。首长叫警卫员把他和雷明珍锁在一间屋子里,许世友却不领情,大声喊开门,久喊不开后,他一掌就把门砸烂了。这件事,很伤雷明珍的自尊心,她和许世友的情分,就这么彻底断了。

三,田明兰(田普):一见倾心

  过两年的热恋,田明兰完全被许世友传奇般的经历所吸引。她从同伴和战友那里了解到许世友许多传奇故事。她知道他武功不凡,拳脚功夫十分了得;她听说他7 次参加敢死队,8次负伤;她听说他在一次保卫战中,孤身入敌阵,手握驳壳枪,连连击毙白匪;她还听说,10年征战,他击毙的敌人有1000多,相当于一个加强营;她也听说,他挥舞少林大刀,一口气砍下十多个敌人的头颅。

  “皖南事变”后,毛泽东派许世友出任胶东军区司令员。就在这时,许世友的第三位妻子走进了他的视野。

  在一次祝捷大会上,田明兰的舞姿引起了许世友的注意。他转脸对坐在身旁的吴克华说:“老吴,你看那位领头的姑娘扭得好,人也长得出色。”经过吴克华和张明的热心搭桥,许世友与田明兰相爱了。

  田明兰生于1924年,是胶东贫苦的农家女。她7岁死了父亲,和母亲一起艰难度日。9岁时被送给人家当童养媳,吃尽了苦头。1939年,八路军五支队来到她的家乡。年仅15岁的田明兰,毅然报名参军,先在五支队被服厂当工人,后在宣传队演出。

  许世友和田明兰相识相爱后,田明兰给许世友做了一双鞋,许世友赠送她一粒子弹。他说:“我一无所有,只有这粒小小的弹头给你作纪念。这是万源保卫战时,敌人打进我肩膀里的,我自己用刀尖划破皮肉把它抠出来。这么多年,一直带在身边。”田明兰理解他,这粒子弹她一直珍藏着,这是极不寻常的定情物。

  经1943年,许世友和田明兰举行了婚礼。这一年,许世友38岁,田明兰19岁。婚礼极为简单,只有喜糖一包、清茶一杯、战友一群。许世友当场表演了少林拳。

  解放战争时期,田明兰担任许世友的生活秘书。许世友转战各地,经常和她分离,牛郎织女般的生活整整持续了6年,直到新中国诞生。

  许世友曾到军区党校学习了半年。这期间,田明兰给丈夫写了第一封亲笔信:

  友,我把对你的思念化为力量,以笔代枪,学习识字,读完了识解字课本,我很高兴,试着写这封信,祝你平安,保护好身子。明兰。

  虽然是歪歪扭扭的几十个字,许世友见了却十分激动。他为妻子的进步而高兴,也钦佩她锲而不舍的精神。他立即写了回信,还赠诗一首:

  相别三日刮目看,难得吾妻书信函。

  字扭字歪皆是情,化作爱焰烧敌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世友出任山东军区司令员。田明兰也改名为田普。随后,许世友调至南京,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田普也随着转移到南京,出任江苏省委信访部部长。

  “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许世友把许多老干部和他们的子女拉到南京军区保护起来。造反派告到“中央文革”,“中央文革”来电话逼他向造反派“认罪”。他斩钉截铁地回答:“不行。”

  造反派抓不着许世友,便去揪斗他的妻子田普。南京军区政委杜平得到消息,派人把田普藏在军区大院党委办公室的后楼。造反派在信访部扑了个空,到田普家又扑了个空。田普在军区大院躲藏了13天,才躲过这场灾难。

  周恩来得知情况后,发来指示:“不准揪斗许世友!如果造反派揪斗他,我两个小时内就赶到南京去!”显然,这是毛泽东的吩咐。由此许世友和田普得到了解放。不久,田普调到南京军区政治部,任干部部副部长。她协助丈夫收拾被“文革”破坏的残局,一时成为南京市民中流传的佳话。

  田普和许世友共生了6个子女(2男4女)。他们相依相伴了42个春秋。许世友逝世后,田普写过一篇回忆文章。她在文中深情地说:“正是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我们相识了。记得我第一次在胶东五旅见到你时,对你还有些敬畏。但你那许多传奇般的英雄事迹,却深深地激发了我。其后的几十年内,你成了我的严师诤友。”

许世友共有三任妻子:朱锡民、雷明珍、田明兰。

一、朱锡民

1931年,许世友在母亲主持下,与朱家湾姑娘朱锡民结婚,四日后许世友离家归队,朱锡民育有一子许光,后因许世友多年征战,朱锡民杳无音信后改嫁。

二、雷明珍

1934年10月,许世友娶雷明珍。雷明珍在红军禁烟局工作,与许世友结婚后,调到政治部,做文秘工作。1936年年底,许世友随张国焘到达延安后,进入红军大学学习,雷明珍被分到延安任县妇女部主任。后因张国焘问题,许世友被关押期间,雷明珍提出离婚。

三、田明兰

1943年,抵达山东的许世友和当地居民田明兰(后改名田普)结婚,许世友以万源战役时中枪负伤后体内取出的子弹为定情礼物,此后两人相伴终身。

许世友共有七个子女,包括三个儿子、四个女儿:

1、 共有七个子女,包括三个儿子、四个女儿。

2、 许光,长子,原配朱锡明所生。

3、 许建军,次子,为原南京空军司令部团级参谋。

4、 许援朝(1951- ),三子,南京军区装备部少将,副部长,江苏省军区司令员。

5、 许丽,长女,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退休干部。

6、 许桑园,次女,从事导演工作。

7、 许华山,三女,经商。

8、 许经建(田小兵),四女,南京高教研究会秘书长。

扩展资料:

许世友(1905年2月28日-1985年10月22日),原名许仕友,字汉禹。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县许家洼(今河南省新县许洼)。

许世友出身贫苦农村,少年时曾在少林寺出家并学习中国武术,拜云游武僧“林子金”为师,因思念老母决定归家还俗,只凭一条哨棒打出由全寺僧人所摆之“木人阵”,少林寺方丈妙兴禅师亲送其银元离开。红军时期在红四方面军任职,曾任第四军军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6旅副旅长,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旅旅长,山东纵队参谋长,胶东军区司令员。国共内战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山东兵团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山东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军委常委等职。

许世友是第一、二、三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届候补中央委员、中央委员,第九、十、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在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副主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许世友

许世友上将一生一共经历过三次婚姻:
第一任:朱锡明 (隔壁村的,由父母包办)
第二任: 雷明珍 (自由恋爱)
第三任:田明兰,后改名田普 (一见钟情)

将军曾经结过三次婚,有三任妻。
许世友第一次结婚是1931年11月中旬,许世友回到了阔别3年的故乡许家洼(今河南新县内)。在母亲的主持下,他与3年前便已订下婚约的朱家湾姑娘朱锡民成了亲。
许世友的第二次婚姻成于1934年10月,第二位妻子叫雷明珍,1933年2月参加红军,比许世友小11岁。在禁烟局工作,与许世友结婚后,调到政治部,做文秘工作。
许世友的第三次婚姻是1943年春天,和田明兰举行了婚礼。婚礼非常简单,没有喜庆的鞭炮,没有亲友的祝贺,有的只是一包喜糖,一杯清茶,还有一帮生死之交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