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休闲娱乐> 明星八卦> 正文

为什么前几年火遍全国的聚美优品,现在倒下站不起来了(聚美优品破产了)

聚美为了规避第三方平台业务,特别是第三方奢侈品业务的风险,将这块业务全部砍掉。

不少电商平台的业务均为自营+第三方平台的模式。由于产品不入库,由第三方商家发出,电商无法对其进行强有力的监管,也导致假货、水货不断,售后服务也容易出现问题,这已成为电商行业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上市后,聚美为了规避第三方平台业务,特别是第三方奢侈品业务的风险,将这块业务全部砍掉。此外,聚美将小部分美妆业务也从第三方平台上砍掉,全部转为入库自营。预计第四季度,将完全实现这一转变。这也是为了力保主营化妆品业务坚决不能出质量和售后服务的问题。

扩展资料:

聚美优品的相关情况:

1、聚美海外购上线,主要以日韩化妆品为主,欧美品牌为辅。具体说来,通过行邮保税模式,聚美将在国外采购的货品备至郑州保税区,然后再进行质检和销售。

2、化妆品类的行邮税相对较高,这部分成本主要由聚美承担,并不会在商品价格上有所体现。聚美不仅能够对货品来源有100%的信心,还能给消费者接近免税店的优惠价格。

3、聚美从9月起开始实施计划,将第三方平台的化妆品销售业务的绝大部分转移至自营业务,第三方平台的化妆品销售将由品牌合作、专柜购买和聚美海外购取代。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聚美优品转型:加大自营及海外购力度

为什么前几年火遍全国的聚美优品,现在倒下站不起来了?

聚美优品刚出现在人们视野的时候,就像春日里齐放的百花一样热闹:陈欧体被人广泛模仿、传播,年仅4岁的聚美成为中国第一个赴美IPO的垂直电商,31岁的陈欧成了纽交所有史以来最年轻的CEO。各种光环加身,陈欧带着聚美一路走上神坛。

我们回过头来看聚美的发家史,成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1、先发优势

聚美的前身叫团美网,专注女性化妆品团购。在那个中国电商行业还不是很发达的年代,这种专注一个领域的垂直电商是典型的小而美,只做一个细分领域,专注发展的深度,正是因为这样的优势,所以比阿里这样大而全的电商扩张得更快。

2、精准营销

聚美一开始只是推出几款打折产品,后来开始玩限时折扣和秒杀。在“双十一”还没有现在这么火的时候,聚美已经会撩拨消费者的心弦,引导、刺激消费。事实上,聚美的价格并不是那么美丽,但女生们依旧乐此不疲,天天守在电脑前准点秒杀。原因就在于聚美在2011年推出的“100%正品”,“30天拆封无条件退款”美妆届最高售后政策。

3、广告新颖

即使今天聚美已经没有了当年的盛况,“我为自己代言”的广告却依旧被人津津乐道的。正是这支充满正能量而且猛扣年轻人心门的广告,使得聚美的品牌形象得以快速塑造起来。而拍摄微电影,进行软广植入,这种新型的广告方式,不仅增加了品牌知名度,也直接促使聚美植入的产品被抢购一空。

然而,从10年成立到现在,聚美已经走过了7年的时间,7年里,聚美用3年时间将10万变成60亿,又用了3年的时间将57.8亿美元跌为4.33亿美元。而聚美和女生们之间,也产生了“七年止痒”。现在的聚美,基本看不到出路。

上市三年市值缩水九成;陈欧网红CEO的光环逐渐黯淡,妄图从共享风口获利,又遭网红小王嘲讽;研发智能硬件推出空气净化器也无疾而终。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网购红利的消失

电商发展的几年时间里,各大平台的电商纷纷使出杀手锏,促销、正品保证……都是为了吸引用户,但随着网购红利的消失,平台转做更深层次的留存,着力培养用户使用习惯和忠诚度。前有淘宝、京东等几大综合电商在美妆行业的渗透,后有小红书、考拉等新起之秀的步步紧逼,聚美市场份额出现大幅萎缩。

2、假货风波

先是被娇兰、DHC、兰蔻等国际化妆品大牌打脸,紧随其后又被曝出第三方手表业务售假,而后又是天涯社区自称聚美员工的假货爆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但就如当时刘惠璞说的那样,聚美的流量在增加,但销量在下降。虽然真假难辨,但消费者不再买账,即使聚美不惜花大价钱留住顾客,收益也是甚微。

3、商业模式的骤变

在假货风波后,聚美开始断臂自救,砍掉了曾经最赚钱的第三方业务。将电商平台转为聚美自营,再是布局新业务“极速免税店”,完成由垂直美妆电商到跨境电商的转型。这一系列转型,仅仅只是随了电商行业发展的大流,不能产生绝对的优势。

在互联网的快速更迭下,流量、人口、营销红利最终都会消失。带来流量的广告会随时间流逝被人淡忘,具有人口红利的用户会逐渐被其他平台分流,而采用营销带来的销量也不是长久之计。

商业的东西最终会回归商业本质。对于用户来说,参与商业的本质是购买产品质量和服务。但对于聚美来说,这些并不是聚美优品体系里优先级最高的东西。

可以看见的是,聚美股价一路走低发生在假货风波之后,产品质量让用户失去了信任,但还不至于让聚美一蹶不振。在对事件的处理上,聚美应对策略、公司价值观都会参与其中,没有做到服务体系的完善、杜绝假货,才是聚美跌落神坛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前几年火遍全国的聚美优品现在倒下站站不起来了,因为它里头有伪劣产品,所以导致了他的产品不再是优美品质。 消费者不是傻子卖假货,可以像拼多多那样做批发但是不要去仿牌。商品走向灭亡的就是仿牌。

聚美优品的“消亡史”,曾是美妆零售平台第一,如今市值缩水96%

聚美优品刚出现在人们视野的时候,就像春日里齐放的百花一样热闹:陈欧体被人广泛模仿、传播,年仅4岁的聚美成为中国第一个赴美IPO的垂直电商,31岁的陈欧成了纽交所有史以来最年轻的CEO。各种光环加身,陈欧带着聚美一路走上神坛。

我们回过头来看聚美的发家史,成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1、先发优势

聚美的前身叫团美网,专注女性化妆品团购。在那个中国电商行业还不是很发达的年代,这种专注一个领域的垂直电商是典型的小而美,只做一个细分领域,专注发展的深度,正是因为这样的优势,所以比阿里这样大而全的电商扩张得更快。

2、精准营销

聚美一开始只是推出几款打折产品,后来开始玩限时折扣和秒杀。在“双十一”还没有现在这么火的时候,聚美已经会撩拨消费者的心弦,引导、刺激消费。事实上,聚美的价格并不是那么美丽,但女生们依旧乐此不疲,天天守在电脑前准点秒杀。原因就在于聚美在2011年推出的“100%正品”,“30天拆封无条件退款”美妆届最高售后政策。

3、广告新颖

即使今天聚美已经没有了当年的盛况,“我为自己代言”的广告却依旧被人津津乐道的。正是这支充满正能量而且猛扣年轻人心门的广告,使得聚美的品牌形象得以快速塑造起来。而拍摄微电影,进行软广植入,这种新型的广告方式,不仅增加了品牌知名度,也直接促使聚美植入的产品被抢购一空。

然而,从10年成立到现在,聚美已经走过了7年的时间,7年里,聚美用3年时间将10万变成60亿,又用了3年的时间将57.8亿美元跌为4.33亿美元。而聚美和女生们之间,也产生了“七年止痒”。现在的聚美,基本看不到出路。

上市三年市值缩水九成;陈欧网红CEO的光环逐渐黯淡,妄图从共享风口获利,又遭网红小王嘲讽;研发智能硬件推出空气净化器也无疾而终。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网购红利的消失

电商发展的几年时间里,各大平台的电商纷纷使出杀手锏,促销、正品保证……都是为了吸引用户,但随着网购红利的消失,平台转做更深层次的留存,着力培养用户使用习惯和忠诚度。前有淘宝、京东等几大综合电商在美妆行业的渗透,后有小红书、考拉等新起之秀的步步紧逼,聚美市场份额出现大幅萎缩。

2、假货风波

先是被娇兰、DHC、兰蔻等国际化妆品大牌打脸,紧随其后又被曝出第三方手表业务售假,而后又是天涯社区自称聚美员工的假货爆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但就如当时刘惠璞说的那样,聚美的流量在增加,但销量在下降。虽然真假难辨,但消费者不再买账,即使聚美不惜花大价钱留住顾客,收益也是甚微。

3、商业模式的骤变

在假货风波后,聚美开始断臂自救,砍掉了曾经最赚钱的第三方业务。将电商平台转为聚美自营,再是布局新业务“极速免税店”,完成由垂直美妆电商到跨境电商的转型。这一系列转型,仅仅只是随了电商行业发展的大流,不能产生绝对的优势。

在互联网的快速更迭下,流量、人口、营销红利最终都会消失。带来流量的广告会随时间流逝被人淡忘,具有人口红利的用户会逐渐被其他平台分流,而采用营销带来的销量也不是长久之计。

商业的东西最终会回归商业本质。对于用户来说,参与商业的本质是购买产品质量和服务。但对于聚美来说,这些并不是聚美优品体系里优先级最高的东西。

可以看见的是,聚美股价一路走低发生在假货风波之后,产品质量让用户失去了信任,但还不至于让聚美一蹶不振。在对事件的处理上,聚美应对策略、公司价值观都会参与其中,没有做到服务体系的完善、杜绝假货,才是聚美跌落神坛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