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休闲娱乐> 明星八卦> 正文

如何评价电影《摩纳哥王妃》?(法国为什么不吞并摩纳哥)

我很喜欢看。影片讲述了当年好莱坞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Grace Kelly嫁给了摩纳哥大公雷尼尔三世之后的故事。电影给我的感受就是,好莱坞巨星嫁入了皇室,但并非代表两个人的爱情开枝散叶,开花结果,相反正因为美国人和欧洲人价值观的不同,自由独立和注重形象的皇室而产生了矛盾。
影片中格蕾丝最一开始虽然息影,但没有彻底的放弃好莱坞的艺术事业,心中矛盾不堪,痛苦非常。虽然尽力的去做好王妃的角色,可作为自由的美国人,她接收到的教育却与王室需要的礼仪格格不入。她自己也并没有真心的去感受如何做一个王妃,因为这时的她心里其实也只有她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嫁入皇室,作为一个王妃的意义。
影片中期,矛盾显现出来,疑似内部的篡权,外部有法国给予的巨大压力,本来为全世界称道的爱情也近乎支离破碎,无法转圜。
但主角的光环迫使她领悟到,这些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于是她用美国式方式去改变这些,去捍卫一个内属于自己的家庭和国家。

《摩纳哥王妃》内外兼修场面华丽内容深刻。不仅王妃的迪奥礼服再现了60年代的欧洲王室风情,卡地亚珠宝也复刻了当年格蕾丝最爱的胸针与项链。各种精准考究的细节,勾勒出一位高贵大气的倾世王妃。在富丽堂皇的外在背景下,影片的核心围绕一个女性运用自身智慧,在多重困境与危机中做出最终抉择展开。(m1905电影网授权刊载)
《摩纳哥王妃》勇拨当下“颜控”潮流,用积极的正能量给了当代女性一个榜样:用心做自己,让这个“看脸的世界”去了解真正的自我。该片用格蕾丝·凯利现身说法,这位1956年的奥斯卡影后,固然风华绝代,明艳不可方物,但选择帮助自己的丈夫,为法国总统戴高乐设下“鸿门宴”,并不是仅仅靠容貌和外在来解决问题,而是靠自己的智慧运筹帷幄。在事业与婚姻、家庭间的两难抉择的格蕾丝正是当代女性的缩影,为当代女性树立了好样板。(m1905电影网授权刊载)
影片达到的效果神奇地呼应了妮可·基德曼的气质。妮可的“冷”带一点僵硬,一双“反八字”挑眉让眉眼之间有硬硬的紧张。在一段又一段脸部特写中,一个女人的孤独,寒江带雨尽显眉梢。好莱坞一直很喜欢用她演绎那种压抑、沉闷,终至爆发或者覆灭的女性。(大众网) 影片给格蕾丝设置许多“障”,但“人为”的痕迹过于明显。格蕾丝想回好莱坞的渴望,并不像是对电影的热爱,而是一种生活的逃避。她的烦躁、厌弃、孤独,都更像是女性天然弱点的集中爆发,而并非生活实心沉坠的块垒。基于格蕾丝本尊非常收敛的气质,影片对于“自我”和“皇室”之间的冲突描述,甚至远比不上《茜茜公主》这样老套又半童话式的电影动人。(大众网)
电影《摩纳哥王妃》是过度提纯的政治童话。不仅影片对王妃和白马王子各自的情人部分完全剔除,还以童话之名开场,其间除了基于政治的家庭冲突,并无浪漫或悲剧的爱情童话可言。影片将法国与摩纳哥的摩擦上升到法西斯式武力威慑的高度,并放大王妃的政治作为,已然超出了历史的范畴,只能说是个政治童话。(京华时报)
《摩纳哥王妃》是平淡无味的流水账式电影。该片缺乏戏剧冲突以及张力,仅仅只是平铺直叙,讲述这位伟大摩纳哥王妃的生平,但却没让观众看出她有多聪慧伟大。此片给观众最深的印象,大部分只流于妮可·基德曼频繁的脸部大特写,以及“老掉牙”的灰姑娘式蜕变,却没有更多感动人心的地方。(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