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旅游出行> 旅游> 正文

云南的人文资源介绍(云南的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

  • 冷月冷月
  • 旅游
  • 2023-04-06 03:29:02
  • -
坐火车逛梯田嗦米线,带娃去云南,这样才更好玩

云南地理条件 最好从地形,气候,人文环境等方面答,

云南的地理位置 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 云南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相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隅紧倚西藏自治区,西部同缅甸接壤,南部与:老挝、越南毗连.从整个位置看,云南北依广袤的亚洲大陆,南临辽阔的印度洋及太平洋.云南省与邻国的边界线总长为4060公里,其中中缅段为1997公里,中老段为710公里,中越段为1353公里. 云南省气候特点 云南地处低纬高原,由于大气环流的影响,冬季受干燥的大陆季风控制,夏季盛行湿润的海洋季风,属低纬山原季风气候. 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高原气候区共七个气候类型.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 其主要表现为: 一是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 二是年温差小、日温差大 三是降水充沛,干湿分明,分布不均.在我国,每个省的名称,都有独特的历史地理渊源.云南之名虽然出现得早,始于西汉,是全国省名中最早的一个, 但其最初为县名,后为郡名, 唐代中央王朝封南诏王为“云南王”,“云南”一词才成为较大地域的名称,元代正式设立了云南行省后,正式成为省级行政区名称. 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朝在今祥云云南驿设云南县,属益州郡.县名来历有二:一因山得名,即县西北百数里有终日与云气相连的云山,县在其南,故名云南;二因祥瑞征兆得名.传说汉武帝梦见吉祥彩云现于白岩(今弥渡红岩),县在其南,故名云南. 蜀汉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三路进军南征,“杀高定,降孟获,会师滇池”,改益州郡为建宁郡,继而置祥云郡,治所在云南县(今祥云云南驿),以今祥云一带为中心,辖青岭(今大姚)、弄栋(今姚安)、邪龙(今巍山)、叶榆(今大理)、遂久(今丽江)、姑复(今永胜).西晋时又合并了永宁(今宁蒗)和云平(今宾川)两县.在300年里,云南县一直是滇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937年,南诏亡,段思平建大理国后设云南睑、品甸睑.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设云南行省,改云南睑为云南州,属大理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降云南州为云南县,在今祥云米甸一带设土司世职12关长官司, 隶大理府.1914年, 因云南县名与云南省名相重,借“彩云南现,人以为祥”之意,改云南县名为“祥云”. 虽然从“云南”改称“祥云”已有80年,民间仍称祥云为“小云南”,以有别于作为云南省的“大云南”. 历史学家有充分理由称今天的祥云一带为 “古云南”.这不仅因为从公元前109年到1914年,这片土地以云南称谓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而且,1964年在祥云大波那出土的世界闻名的木椁铜棺说明,早在战国时代,这里的人们就过着定居生活、使用铜器且冶炼和铸造技艺已达到相当高超的水平了.1976年至1980年,又在距县城23公里的禾甸先后出土了铜钺、矛、钅尊、锄、鸡形杖头等距今2100多年的西汉早期遗物200余件,为研究云南古代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1961年,考古工作者还从距祥云县城3公里的清华古洞内发掘出了新石器时期古人类使用的石刀、石斧.这更说明早在7000多年之前,这里就有了 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 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以磨光的石器作为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了. 云南迄今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 除在滇池周围的昆明、晋宁、安宁、 禄丰等地较为集中外,范围更广地集中在祥云、弥渡、宾川、大姚、大理、洱源、剑川、永胜、宁蒗等历史上云南县境内或相邻地区(史家与“滇池地区”相对应,称其为“洱海地区”).这说明,历史上的云南县和云南郡在云南历史上举足轻重. 从前109年汉武帝设云南县到1382年明太祖降云南州为云南县的1491年间,历史学家称为“古云南”和民间说的“小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距今祥云城15公里的云南驿.今祥云城旧称云南城.《蛮书》记载:“今云南城乃品甸,即品澹;亦曰澹睑,亦曰波州、亦曰波大驿,皆一地也.”937年,大理国主段思平虽设品甸睑,但与其同“级”并存的云南睑仍以今云南驿为中心. 纵观祥云云南驿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其2000多年的历史中,其政治经济地位是越来越下降,但它的名称却越来越受重视,包容性越来越广,最终发展成为省级行政区的名称.这一发展过程和演变现象,在整个中国所有省级行政区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二、人口状况

1.人口规模与分布

据统计,1997年底云南省户籍人口为4158.9万人.云南省人口分布的最大特征是东密西疏.中部纬向带密集,南部、北部稀疏;坝区密集,山区、半山区稀疏.区域人口以及各县人口分布也不平衡,城镇密集,乡村稀疏.

各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类型也多种多样.造成以上特点的原因除了云南特有的地形地貌外,还有其农业生产条件和社会经济水平以及人口因素.此外,云南省还是一个多民族省份,1990年人口普查表明,云南境内共有51个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千万的三个省(区)之一.

2.人口发展历史回顾

建国以来,云南省的人口过程既与全国有一致性,又具有山区、边疆、多民族特征,同时,不发达经济条件下的人口特征在云南表现得十分明显.从1949-1990年,除个别年份外,云南的人口总量一直处于递增状态,净增人口的绝对量逐年加大,到80年代初达到顶点.40多年间,其升降起伏的阶段性十分清晰,以人口总量增长速度描述,可概括为“高速-停滞-超速-高速-平稳”这样五个阶段.与全国人口发展变化趋势相比较,云南人口过程则相对迟缓.其人口过程发生实质性的、有计划地发展是从1979年开始的.

此后,人口增长速度的升降跳跃随年代推移逐渐平缓,显示出政策的逐步稳定和人口发展的逐步适应,“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稳定型人口再生产格局已经确立.

3.人口性别与年龄构成

从中国第一次人口普查到第四次人口普查,云南省的人口性别比一直呈逐渐升高之势,到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已超过100,以后一直在100以上并逐步上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表明,云南省总人口性别比为105.67,其构成仍在正常范围内.但不同年龄组、地区之间以及不同民族之间的性别构成存在一定差异.1997年,云南省4158.9万人口中,0-14岁组人口有1133.8人,占总人口比重为27.26%;15-64岁组人口有2767.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6.55%;65岁及以上人口为257.3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19%.总负担系数为50.26%;少儿负担系数为40.96%;老年负担系数为9.29%.

4.人口生育水平及变动趋势

云南省自80年代以来妇女生育模式发生了很大转变,低龄组生育比重增大,分年龄组的峰值生育率从1981年的262.96‰下降为1989年的234.21‰,生育年龄相对集中.1997年,云南省人口出生率为20.8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2.91‰.根据四种方案预测,云南省育龄妇女未来总和生育率还会下降,但下降速度将慢于80年代.由于60-70年代末长达17年的生育高峰的影响,未来出生人口还将受到育龄妇女人口群的极大冲击.但不论哪个方案,从90年代中期起,未来一个时期之后出生率也将呈下降走向.预计到2000年,云南省总人口将达到4240万人;2010和2020年将分别达到4613.08和4874.43万人,到2040年以后才逐步趋降.

5.人口死亡水平和预期寿命

从1953年起,云南省人口死亡水平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死亡率曲线的变化趋势则与全国是一致的.1990年,云南省人口死亡率为7.92‰,1997年为7.91‰,可见近年来云南人口死亡率处于稳定中稍有波动.其特点是,死亡人口的年龄分布重心向高年龄组移动,婴幼儿死亡率迅速下降,分年龄死亡率曲线从“U”型向“J”型转变.但全省死亡率存在着地区、城乡、民族、性别等差异.其原因在于云南人口年龄构成以及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1990年,云南出生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64.55岁,比1981年的61.62岁提高了2.93岁,主要是由于少儿死亡率下降引起的.但平均预期寿命同样存在着地区、城乡、民族以及性别差异.

6.人口婚姻状况及家庭规模与类型 从80年代以来,云南省15岁及以上人口的早婚现象已普遍减少,20岁以前未婚率普遍提高,分年龄的男女未婚状况变化不均衡,且男性未婚率明显高于女性,各年龄组未婚人口均呈现男多女少,未婚人口性别比为两头低中间高,终生未婚率较低,且男性高于女性,全省总人口的未婚率有所下降.1997年,云南省3025.1万15岁及以上人口中,男性为1522.3万人,女性为1502.7万人,其中未婚男性为377.5万人,未婚女性为251.7万人;初婚有配偶男性为1024.8万人,女性为1055.6万人;再婚有配偶男性为46.7万人,女性为45.6万人,;离婚男性为16.4万人,女性为14.5万人;丧偶男性为57.0万人,女性为135.3万人.

从家庭规模和类型来看,近20年来,云南省总人口的增长得到了有效控制,而总户数却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而迅速分化并增长,因而家庭户户均人口规模也日趋缩小.但家庭户平均规模的存在城乡、地区、民族差异,少数民族家庭比汉族家庭规模大.随着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城乡家庭平均规模和构成也将日趋接近.从家庭户类型来看,全省家庭以二代户居多,三代及以上崐户家庭仍占一定比重,且家庭户类型城乡差异显著.总之,家庭结构小型化,核心家庭逐渐增加.1997年,云南省家庭户规模为户均3.95人.

7.人口老龄化状况

1990年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云南省的人口年龄结构已经达到成年型,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67%,此后逐步向老年型迈进.随着人口控制的继续及长寿水平的提高,云南省老年人数量和比重还将增大,预计到2008年左右,全省老年人口将达到477.0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0.42%,届时云南省将进入老年型社会.

8.人口文化素质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表明,全省人口总体文化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与1964年人口文化程度相比,26年来全省人口文化程度发展了巨大变化.每10万人口中拥有各种文化程度的人数都有所增加,人均受教育年限和各种文化程度人口的比重均有所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有了较大发展.

1997年统计,云南省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达46.5万人,高中文化的达220.9万人,初中文化的达799.0万人,小学文化的达1844.0万人.但是,云南省人口的文化素质还远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还应切实抓好15-44岁青壮年的扫盲工作以及提高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和在校生的巩固率,杜绝新文盲的产生.

9.人口迁移与流动

1990年普查结果,1985-1990年5年间,云南省际人口迁移量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按由多到少排列,仅占第20位,而云南省总人口排第14位,迁移人口量明显偏低.在全部迁移人口中,省际迁移为53.18万人,占总迁移量的42.07%,属于省际迁移比重较高的省区之一.其中外省迁入25.43万人,迁往省外27.74万人,迁出大于迁入,净迁出人口2.31万人.在省际迁移中,各个大的地区之间差别很大.西南地区是迁入云南人口最多的地区,其次是中南和华东,迁入人口最少的是东北地区.省内迁移仍是人口迁移的主体部分.人口迁移的最重要原因是经济活动,男性更倾向于经济型迁移,而女性则更倾向于社会型迁移.1990年人口普查结果,云南省流动人口为90.7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61%.云南省人口的迁移与流动表现出经济不发达地区的许多特征,与东南沿海及内地省区有较大差距.随着西部地区开放步伐的加快,与周边国家边境贸易的扩大,云南省的人口迁移与流动必将加快扩展并表现出新的特征.

10.人口与资源环境

从耕地状况来看,云南省已成为一个人多地少的省份.尽管水资源丰富,但由于时空分布不均和水土资源组合不合理等关系,不少地区仍有“水荒”之患,加之近年来水资源污染范围扩大程度加重,进一步减少了水资源的可利用量.草场退化,牧场日益缩小,自然生态环境不断遭受破坏,人为乱捕滥杀,许多珍稀动物濒临灭绝.此外,尽管粮食总产持续上升,但人均占有量却徘徊不前,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粮矛盾十分尖锐.为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要,植被和土地资源遭破坏,能源供应紧张,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许多地方水质、大气污染严重,生态平衡趋于失调,各类自然灾害发生频率、程度、受害面积都有增大趋势.

11.少数民族人口

云南省少数民族人口数居中国第二位,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千万的三个省(区、市)之一.1990年普查结果,全省少数民族共52种,人口达1235.81万人.由于民族种类繁多,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化、宗教派别等也种类繁多.婚姻家庭形式多样,人口发展和人口类型的基础也迥然不同.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具有多样性和变化发展,其格局越来越向散居和交错杂居的方向发展.少数民族出生率和妇女生育率高于全省汉族以及全国平均水平,而整体文化素质却低于全省以及全国水平.家庭类型以二代户和三代户占绝大部分.少数民族的职业构成较汉族落后,但其向现代经济要求方向的转变则比汉族快. 云南气候特点 云南气候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具有低纬气候、高原气候季风气候的特征.省内各地由于地形复杂、海拔高度差异悬殊,致使各地气候千差万别.省内从南到北出现北热带、南亚热带北亚热带、高原气候区(北温带) 等七种气候带类型.云南有湿润、丰湿润、半干旱三种水份类型区.在低纬度、高海拔地理条件综合影响下,受季风气候的制约,形成了云南四季温差小、干湿季分明,垂直差异显著的低纬高原季风气候的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温年较差小.冬干夏雨,雨热同季.冬干夏雨,雨热同季.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云南省气候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地区差异悬殊,季节分配不均匀,年际变幅较大,气象灾害频繁.光能资源丰富,光合生产潜力大.热量资源充裕,作物生长季节长.雨量充沛,年内季节变化大.云南气候资源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多样性、有效性、多宜性等几个方面.云南气候类型复杂多宜性等几个方面.云南气候类型复杂多彩,气候资源丰富多样,为云南工农业生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自然环境.

谁可以介绍下云南的人文特点?

···随便说说吧云南,即“彩云之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因为在祖国的西南边陲嘛。相邻的省区有四川、贵州、广西、西藏,云南省的3个邻国是缅甸、老挝和越南。北回归线从该省南部横穿而过。昆明是云南的省会,你去云南哪玩呢都可以先到昆明做个调整计划然后再出发! 云南人总得来说还是很淳朴的,不会排外。吃得口味是滇味。接近川味,不是很辣。特色呢是各种民族美食。云南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风大,如果沿海来的会明显觉得很干燥。 旅游风景呢很多,丽江大理香格里拉,德宏思茅西双版纳等~希望回答的你满意~

将起未起 的红河,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介绍一下云南的人文特色和自然景观

普洱茶属于黑茶,因产地旧属云南普洱府(今普洱市),故得名。现在泛指普洱茶区生产的茶,是以公认普洱茶区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有生茶和熟茶之分,生茶自然发酵,熟茶人工催熟。“越陈越香”被公认为是普洱茶区别其他茶类的最大特点,“香陈九畹芳兰气,品尽千年普洱情。”普洱茶是“可入口的古董”,不同于别的茶贵在新,普洱茶贵在“陈”往往会随着时间逐渐升值。

翡翠,也称翡翠玉、翠玉、硬玉、缅甸玉,是玉的一种,颜色呈翠绿色(称之翠)或红色(称之翡)。是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由硬玉、绿辉石和钠铬辉石组成的达到玉级的多晶集合体。产地珠宝市场上优质翡翠大多来自缅甸雾露河(江)流域第四纪和第三纪砾岩层次生翡翠矿床中。它们主要分布在缅甸北部山地,南北长约240 km,东西宽170 km。1871年,缅甸雾露(又作乌尢,乌龙、乌鲁)河流域发现了翡翠原生矿,其中最著名矿床有4个,它们分别是度冒、缅冒、潘冒和南奈冒。原生矿翡翠岩主要是白色和分散有各种绿色色调及褐黄、浅紫色的硬玉岩组成,除硬玉矿物外还有透辉石、角闪石、霓石及钠长石等矿物,达到宝石级的绿色翡翠很少。

云南的风俗多的很,给你一个最简单的回答,看一下云南十八怪就了解了。云南十八怪版本很多,给你一种看看。第一怪:背着娃娃谈恋爱,这是云南少数民族试婚习俗的遗留,一般是女方有了小孩才能到男方家举行婚礼。 第二怪:东边下雨西边晒,云南是高原气候,正所谓十里不同天。 第三怪:姑娘叫老太,有的少数民族叫小姨为舅老太,所以得名。 第四怪:鸡蛋栓着卖,云南众多民族聚居地都是在边远地区,交通不发达,货物通常靠人背马驮,鸡蛋易碎要买卖很不方便,于是机灵的人就把鸡蛋用草裹起来,拴成串,这样既方便又安全。 第五怪:火车没有汽车快,一来因为山高路陡,二来原来云南的火车是法国人的米轨小火车,行驶速度不快,因此不如汽车跑得快。 第六怪:青菜叫苦菜,仅仅因为习俗不一样罢了。 第七怪:三个蚊子一盘菜,云南是动物王国,三个蚊子一盘菜虽然夸张了些,但个头也比一般的大,来云南旅游可得备好药品哦! 第八怪:萝卜当作水果卖,云南气候干燥,萝卜清热降火,多吃对身体有益。 第九怪: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这早已经成为历史了。 第十怪:草绳当裤带,这云南的边远山区都已经很少见了。 第十一怪:竹筒当烟袋,水烟保留了烟味又沥悼了烟油,既有乐趣又不伤身体,很受云南少数民族的喜爱。 第十二怪:草幅当锅盖,云南少数民族多用干草制作样子象斗笠一样的锅盖,这种锅盖保温好,而且做出来的饭菜还有一股草香,实在是方便实惠。 第十三怪:老太爬山比猴快,云南少数民族善良、勤劳,妇女在劳动中同男人一样吃苦耐劳。 第十四怪:粑粑叫饵块,好象只有云南才这样叫。 第十五怪:姑娘叼烟袋,各民族的风俗以及审美观不同。 第十六怪:娃娃出门男人带,云南模范丈夫多。 第十七怪:石头洞里有村寨,蔗风避雨,天然石洞是最好的处所。 第十八怪:小和尚可以谈恋爱,傣族少年都要进佛堂学习,佛堂即学堂,并非大乘佛教里小和尚的概念。

[img]

云南民族文化的特征500左右的描述

云南民族文化博大庞杂,精彩纷呈,为了便于认识,我们姑且将云南民族文化资源概括为以下的一些特点:

第一:云南民族文化由于历史的沉淀深厚,因此而带有珍贵的稀有性。

云南地处边疆,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再加上山高水远,交通不便。直到20世纪50年代,还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状态之中,因此许多极为原始的,极为古朴的民族文化资源,得以在各个民族中保留。例如:云南独龙族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公社制,摩梭人的母系制的家庭结构和阿注的婚姻,傈僳族“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普米族的“见者有份”的平等分配方式,拉祜族奇特壮观的大房子,哈尼族的“有饭同吃”,纳西族的东巴文字,洞经音乐,沧源彝族的壁画,剑川的石窟艺术等等,其古稀度、真奇度之高,可以说是“举世无双”。此外,在云南的许多少数民族中,至真、至纯、至善、至美的人与人相处的人际关系,也是一种少有的原始遗存。比如公平无私的分配制度;尊老爱幼的民风民俗;我为大家;大家为我的道德风尚;心心相印,质朴诚信的交往习惯;夜不闭户的山野客站,来者都是客的农家竹楼;不计较价值的无人交换等奇风异俗,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具有令人神往的吸引力。这些文化资源,一是具有“你无我有,你有我优”的区域优势,二是带有令人不可琢磨的神秘性和古朴性。从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角度来讲,文化资源的古稀度、珍奇度越高,越具有世界级的观赏和保护价值。

第二:云南民族文化,由于什村的地理环境特殊,因而具有极其博大的包溶性。

云南民族文化的包溶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云南虽然地处边陲,但它气候温和,资源丰富,再加上山高水远,开发程度低,因此,自古以来就成了多个民族共居共存的一块宝地,到目前为止,一共25个少数民族生活繁衍在这块红土地上。悠久的历史沉淀、古老的民族习俗、浓厚的高原气息、封闭的社会环境,使得云南成了多民族生活的摇篮;二是云南虽然地处中国的西南边疆,但又位于中国半岛的北端,这样使云南成为中国边缘文化交汇区,早在公元前4世纪,存在于西南地区的南方陆上丝绸之路就成为中国和南亚、东南亚文化交往的传输带。在云南不仅汇聚着汉族为主的儒家文化,而且也汇聚印度的文化,东南亚文化,这么多的文化资源共生共存在这块神奇的红土地上,这在全世界也是极其罕见的,同时也生动地说明了,云南民族文化资源,本身所具有博大的包溶性。

第三:云南民族文化,由于民族种类构成繁多,从而形成极其丰富的多样性。

云南民族文化资源的多样性表现在多方面。从宗教文化资源来说,云南除了本土的原始宗教,还传入了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就本土的原始宗教而言,有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灵魂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巫及巫术等七个方面内容,这些宗教信仰,在云南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宗教文化信仰。从语言文字资料来说云南境内的25个少数民族,除通用汉语外,其他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从风俗习惯来说,云南25个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古老而庞杂,几乎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各个民族有生产劳动方面的习俗,有宗教信仰方面的习俗,有出生丧葬方面的习俗,有衣食住行方面的习俗,有婚姻恋爱方面的习俗,有节日庆典方面的习俗,真所谓“十里不同风,百寨不同俗”。从民族服饰来说,民族服饰是从外部区分一个民族的主要表征,由于支系不同、区域不同,服饰又各具特点。从民族音乐舞蹈来说,乐器共二百种之多,可谓全国乐器之冠,被人称为“乐器博物馆”,在云南收集到的民族舞蹈有533字,四千一百八十多个舞种。以上的叙述中,我们就可以看出云南民族历史文化资源是何等的丰富,令人数不胜数。

第四: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它与人文资源的融合,又构成了云南民族文化资源的一大亮点。

云南悠久的历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是云南独特的风景名胜资源融为一体的,从而使云南的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显示出广阔良好的前景。

云南的人文地理

云南驿:古道千年,话“彩云之南”沧桑

--

云南驿古镇,属云南省第三批历史文化名村镇,位于大理州祥云县城东19公里,南侧为楚大高速,北侧为滇缅公路即今320国道3094公里处,距昆明车程约三小时。云南驿是古今之交通要冲,两千多年来先后有蜀身毒道、灵官道、五尺道、博南道、茶马古道、明清官方驿道经过或者汇集这里。二战期间,滇缅公路、中印输油管和驼峰航线云南驿机场(全省三个战略机场之一)更使得云南驿蜚声海内外。

汉廷打通了连接云南驿的三条道路:灵官道:起点为成都,经四川西昌地区和云南楚雄地区,终点到达云南驿 尺道:秦代蜀郡李冰开创了两大工程,一是都江堰,二是五尺道。五尺道从四川南部的宜宾启程,过金沙江,经滇东北的昭通市(朱提)、曲靖市(味县)到达昆明市(滇池)。 博南道:博南道以翻越横断山脉的博南山(今永平县)而得名,属于蜀身毒道和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部分。博南道起于云南驿,同灵官道、五尺道相连,向西经过大理市,越博南山,渡澜沧江,到达保山市,从腾冲或瑞丽出境。 茶马古道的起源于唐代,宋代达到鼎盛,以宋代交易量最大的两种大宗商品——西藏输入的茶叶,内地输入的马匹而得名。后世泛指滇川藏之间或者中国西南和东南亚、南亚之间的马帮运输路线。云南驿地处滇藏茶马古道的重要位置,同时也从这里连通着川藏茶马古道。茶马古道经过的地区,山高谷深,气候多变,即便是马帮运输也属异常的艰难,运输多以藏族地区必需的茶叶、布匹为主。 一九九九年,上个世纪的最后一年,楚大高速(楚雄—大理)和广大铁路(成昆线的广通—大理)同时建成通车

云南风土人情的简单介绍

云南:

1、云南,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简称云(滇),省会昆明。位于中国西南的边陲,东面是广西和贵州省,北面是四川省,西北面是西藏自治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全省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辖8个市、8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常住人口为4770.5万(2016年末)。

2、云南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是2013年为止发现的中国和亚洲最早人类。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云南即“ 彩云之南”“七彩云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 云岭之南”而得名。

3、西汉元封二年,武帝开西地南夷,置县24,云南为其一。殷周时期,云南被称为“百濮之国”。前3世纪,楚国大将庄蹻进入滇池地区,建立滇国。1926年11月,中共云南特别支部在昆明成立。1949年,卢汉于率部在昆明起义,云南宣告和平解放。

4、境内拥有:丽江古城、三江并流、石林、哈尼梯田、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玉龙雪山、洱海、滇池、抚仙湖、梅里雪山、普达措国家公园、噶丹松赞林寺、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等旅游景点。

5、云南是一个资源异常丰富的省份,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民族文化聚宝盆”等诸多美誉。如果我们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化趋势来看,文化资源则是云南最重要、最可宝贵的资源。可以说,云南是一个文化资源富矿,而且这些丰富而独特的资源正适应和吻合了现代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特征、要求、方向及趋势,蕴藏着极高的经济价值,是我省塑造巨大的文化力和全新的形象力的无穷宝藏和财富。

云南适合旅游的景点:

1、滇池

滇池风光秀丽,为中国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四周有云南民族村、云南民族博物馆、西山华亭寺、太华寺、三清阁、龙门、筇竹寺、大观楼及晋宁盘龙寺、郑和公园等风景区。

2、石林

石林特指中国云南石林,位于昆明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距市区80公里。石林是2亿多年前的海底石灰岩层,经地壳运动、海水和风雨浸蚀形成的自然奇观。

3、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位于云南西部,又名叶榆城、紫城,属于国家AAAA级景区。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为其新都。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古城始建,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1982年,被列入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

4、苍山

苍山,是云岭山脉南端的主峰,由十九座山峰由北而南组成,北起洱源邓川,南至下关天生桥。苍山十九峰,巍峨雄壮,与秀丽的洱海风光形成强烈对照。

5、洱海

洱海古代文献中曾称为叶榆泽、昆弥川、 西洱河、西二河等,位于 云南大理郊区,为云南省第二大 淡水湖,洱海北起 洱源,长约42.58公里,东西最大宽度9.0公里,湖面面积256.5平方公里,平均湖深10米,最大湖深达20米。

6、虎跳峡

虎跳峡,以“险”名天下,是中国最深的峡谷之一。虎跳峡有香格里拉段和丽江段和之分,而香格里拉虎跳峡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它包括上、中、下虎跳峡,高路徒步线,其中虎跳峡徒步线被誉为“世界十大经典徒步线路之一”,主要由高路徒步线和中虎跳峡徒步线两大部分组成。

厉害了 云南21个县将被 国家命名 ,有你家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