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休闲娱乐> 明星八卦> 正文

绢狸与女须砧(郢都)

绢狸为狸变化的砧,砧的本意则为捣衣石。这样说起来砧有了灵性幻化为绢狸,自然会想要去找与之配套的绢衣。

“这桶衣裳就由我来洗吧!”只见一位长相明丽的女性站在一旁对正在整理衣服的丫鬟说道。此人便是女须。

听了小姐命令的丫鬟端起屈原的衣裳交给女须。她一把接过衣桶,拿起一旁的洗衣用具,就匆匆来到濯缨泉溪对面。

看此情形,作为贵族小姐的女须对洗衣这件事是早就已经习以为常了。不过,只有洗弟弟屈原的衣服。

这里个中缘由,则是因为女须作为大屈原10岁的姐姐,自母亲死后便对屈原百般疼爱,所以经常代替仆从为屈原洗衣,借此来查看下人有没有好好照顾屈原。

溪畔地势浑然天成得高高隆起一块块,宛若巨大的捣衣石,周遭的妇女常常到此处洗衣服,此溪由此得名“捣衣溪”。

清晨,天还透着蓝,照映着清澈的溪水也是蔚蓝色的。然而,女须到达时这里已然处处是秭归县里的妇女正在捣衣溪捣衣,砧杵敲打砧石,发出清脆的砧声,声音或是此起彼伏,或是阵阵齐鸣……如同多声部合奏一般。真可谓是“秭归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妇女看到女须,虽知女须是贵族,但是女须向来没有贵族的傲气,与大家总是和和睦睦相处。于是,一见到女须就齐声招呼,女须也是微笑礼貌问候。

一位妇女洗好衣裳准备离开,便招呼找位置的女须来这里。女须见此也不推脱,绑好下裙,挽起裤腿,提着水桶,踩着石坡,便下到溪水里,站在浸入水中的石头块上。

四更天的溪水格外冰凉,刺激着女须一激灵,随即就适应了。女须拿起木桶里的上衣,先是仔细检查,看看有没有破损的地方,避免遗漏掉仆从是否照顾好弟弟的证据。

正反两面详细检查,完后女须并未发现一点儿照顾不周的证据,脸上露出欣然的表情。然后,女须便将衣服沉入水中浸湿,之后放在巨大的捣衣石,抹上皂荚粉,拿起棒槌反复敲打……一系列动作顺畅下来是极快的,可是一桶衣服却不少,需要多次重复此动作,更何况女须又需要多次检查。这样下来等到所有衣服洗完后已经是五更天后了,周围的妇女早已回家为家人烧饭,县里户户上空飘起柴火烧就的黑烟。

洗完时,女须的整双手因冰凉的水充血通红一片,起了血红的疮疤。爬上陡峭的石破时难免磕磕碰碰,疮疤被刮破,滴滴答答地流了下来,为了防止血滴到衣服上女须还换了个手提木桶,血便滑落滴到了捣衣石上。

女须的背影越来越小,离开捣衣溪越来越远。此刻太阳升起,万物生光辉,阳春布德泽,女须的鲜血沁透那块捣衣石,在朝阳的照射下发出微弱而又温暖的光亮,似若神意;不一会儿,光亮渐渐暗了下去,乍然一看此地的巨大岩石消失不见,两块岩石的夹缝处竟然透出一双大灯般得眼睛,原来是狸猫啊!

捣石溪除了妇女晨时洗衣,鲜有人迹,再加上漆黑的狸猫躲在岩石夹缝的黑影处便更令人难以发现。于是,狸猫一躲就躲了一天,直至半夜才钻出岩石缝,一瞬间遁入树海中,茫茫树海被一只狸猫惊醒,鸦雀离了枝头,飞上天空。

秭归县里劳作一天的人们并没有被树林里的声音吵醒,依旧到处灰暗。狸猫顿了一下,就刷一下闯进县中。闯入者的速度非常快,却小心翼翼未发出一点儿声响,硕大无比的眼睛在此时依然明亮,在黑暗中也能看清楚四周。

狸猫一下子便到了女须的宅邸门前。不过,它没有立刻闯进去,反而东闻闻西闻闻,似乎是在确定方位。

女须的屋子是在宅邸的前方,然而狸猫却绕了一圈,绕到宅邸的后方围墙,爬上围墙,跳进宅邸的一个院子。

院子里放置着许多的晾衣架上,架子上还挂满了清洗完的各种衣物,没想到这个院落是仆人整理与晾晒衣物的地方。

狸猫未多停就朝着一个地方前行,在衣服下来回穿梭,直至衣架中央。衣架上赫然挂着女须清晨时洗干净的屈原衣物。狸猫轻轻扯下衣服,扯完一件便穿上。一下子就穿完一整套屈原的衣裳,整体一看居然毫不突兀,除了那张狸猫脸。穿上屈原衣服的狸猫不再是普通的狸猫,变成了人身一样的狸猫,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绢狸……

这一系列的过程没有发出任何声响就出了女须的府邸。绢狸走在街上引来黑风阵阵,心里想着:贤德的女须血数次沁入让我早一步幻形,又穿上文曲星下凡的屈原衣服,我已然增进百年功力,只要躲进深山老林里修行,假以时日我定会得道成仙……

晨曦时,绢狸已经穿着屈原衣遁入深山之中,然而女须起床打算为弟弟收衣服时衣服居然不见了。幸而大户人家的屈原宅并不在意几件衣服,这却在女须的心里留下了一个长久的谜,以及捣衣溪旁的那块捣衣石的去向……

话说自此以后,捣衣石又名唤“女须砧”!而绢狸就诞生于这块女须砧。

屈原与女须的深厚姊弟情在当时的贵族里实属难见!说起来,屈原有那么大的成就离不开自小的良好的教育,自然也离不开如此贤德,代行母责的姊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