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休闲娱乐> 明星八卦> 正文

蒲寿庚背叛宋朝投降元朝,蒲家后人却遭到元廷残酷打压,这是为何(大型连续剧汉宣帝)

因为蒲家后人的势力越来越大,不仅压迫百姓,甚至霍乱朝廷,所以遭到了元朝的残酷镇压。蒲寿庚是阿拉伯后裔,也就是回族人。他最开始只是一个商人,后来投降元朝才涉足朝政。蒲寿庚是一名十足的汉奸,生前背弃南宋投靠元朝,虽然荣华富贵显赫一生,但后人却遭遇了灭顶之灾,也算是报应了。

蒲寿庚祖上是阿拉伯商人,一直定居泉州,做香料生意。当时泉州附近的海域基本上都是蒲寿庚说的算,而且他还拥有大量船舶。蒲家买卖做得很大,富甲一方,而且结交了不少朝廷势力。南宋濒临灭亡的时候,幼帝宋端宗赵昰被元朝追杀,逃亡到泉州,想要倚仗蒲寿庚的帮助定都泉州东山再起,可蒲寿庚拒绝了,并且将宋端宗一行人赶到了泉州旁边的一座小岛上。

蒲寿庚的此种做法激怒了南宋少保张世杰,他偷了蒲寿庚400多艘船,带着宋端宗继续逃跑。而另一边蒲寿庚也是气得够呛,直接投降了元朝,并且对宋朝残余势力大肆残杀,一口气杀了南宋六、七千人。元朝见蒲寿庚如此忠诚便封他做了镇国上将军,从此以后蒲家人在元朝风光无限。

好景不长,仅仅几十年时间过去,蒲家后人越来越有钱,并且越来越嚣张。他们参与朝廷势力争斗,甚至联合穆斯林海商压榨泉州百姓,最后百姓怒起反抗。元朝早就知道蒲家后人尽干坏事,所以借此机会出兵泉州,既镇压了反抗也屠杀了蒲家人,自此蒲家后人永远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中。

谢邀,关于这个问题子渊曾经专门讲过,不过标题并不准确,蒲氏后裔并未受到元廷打压,打压他们的乃是明太祖朱元璋。究其原因,主要是蒲寿庚的叛国行径太卑劣,所以成了反面典型,最终招致打压。看到这个问题,许多读者或许会好奇,这蒲寿庚是何人呢?这还要从南宋时期的繁华海运说起。

▲蒲寿庚蜡像

熟知历史的朋友想必都知道,元朝时马可·波罗曾为泉州的富庶繁华所惊叹,其实在南宋后期,泉州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大都市。在泉州当地,蒲氏家族可谓是首屈一指的豪门。公元11世纪时,源自阿拉伯地区的蒲氏家族移居泉州一带,主营船舶。

▲元代泉州建筑遗址

蒲寿庚继承家业后,将逐渐败落的家族产业经营得风生水起,很快就成了当地最大的海商。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蒲寿庚凭借着海上的得力优势帮助宋军击败海寇,因功被授予福建安抚沿海都置制使,获得了极大的海防统领权。

借助手中的权力,亦官亦商的蒲寿庚开辟了规模庞大的香料贸易,并凭着官员身份攫取”合法“关税收入,使蒲氏家族垄断泉州香料贸易30余年。两年后,南下的蒙古军队直逼南宋都城,作为色目人后裔的蒲寿庚眼见南宋大势已去,就萌生了转投元朝的想法。

▲左起为张世杰、杨太妃、赵昺、赵昰、陆秀夫

同年11月,南宋将领张世杰、陈宜中等人携小皇帝赵昰(shì)、杨太妃等人逃至泉州南郊,并想要将泉州作为新的都城,继续抗元。定居泉州的赵氏宗室意欲接应他们,但因蒲寿庚拒不开门,一行人无奈之下只得继续撤往广东一带。临走时,张世杰强征蒲氏海船400余艘并抄没其货物。

▲泉州宋代海船模型

火冒三丈的蒲寿庚便将怒气撒在定居泉州的皇室宗亲身上,据不完全统计,蒲寿庚杀死的赵氏宗室及南宋官员达3000多人。之后蒲氏家族公开宣布投降元朝,并将手下船舶悉数交给元军,这一做法直接导致了日后小皇帝等人的悲惨结局,南宋随之覆灭。

▲元世祖忽必烈剧照

蒲寿庚降元后,因功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重用,担任福建行省中书左丞,其后人在元朝也长期执掌市舶司,泉州迎来了所谓的” 伊斯兰黄金年代"。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对蒲寿庚卖主求荣的举动极为不齿,遂下令将蒲寿庚掘坟鞭尸,其后裔均充入贱籍,男者为奴女者为娼,永世不得开豁。

蒲寿庚把南宋宗室弟子斩尽杀绝,自然得到了元朝的高度肯定。元将董文炳率部抵泉时,立刻解下身上所带的金虎符,赠送给蒲寿庚。后来,元朝封蒲寿庚为昭勇大将军、闽广都督兵马招讨使兼提举福建广东市舶等官职。

不过,蒲家人并没有得意多久。明代史料《丽史》曾记载:“是役也,凡西域人尽歼之,胡发高鼻有误杀者,闭门行诛三日。”“凡蒲尸皆裸体,面西方……悉令具五刑而诛之,弃其哉于猪槽中。”

那为什么蒲寿庚背叛宋朝投降元朝还遭到元廷残酷打压呢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蒲家后人控制了泉州港,让元朝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害。虽说蒲寿庚曾为元朝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那时候,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元朝哪里还去考虑这个贡献呢?加上蒲家后人不但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还加入了元朝朝廷的权力斗争中,有染指政治的嫌疑。因此,元朝朝廷才会对蒲家后人毫不客气。不知道这是不是蒲寿庚背主投元的报应。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也对蒲家后人毫不客气。《丽史》记载,洪武七年,明太祖大赦天下。不过,他在大赦天下的诏旨中,特别提到:“独蒲氏余孽悉配戎伍禁锢,世世无得登仕籍。”可见,对蒲家后人的打击,到了明代的时候,还在持续。

因为蒲寿庚的后人在泉州一手遮天,而元朝无法从中获益,自然要除掉这个家族。当时蒲家人还有染指政治的意图,还参与了政治斗争,元朝岂能容之。


南宋京城被元军占领之后,帝王、太后均被俘虏,而张世杰等人带着两位小皇子逃了出来。他们想为大宋保留最后一点血脉,立了其中一位小皇子为宋端宗,本想逃到泉州以求庇佑,但是却遭到了蒲寿庚的拒绝,甚至是追杀。蒲寿庚是泉州有名的富豪,此人是商人,有自用的船舶。蒲寿庚拒绝帮助宋端宗,张世杰便强行征用蒲寿庚的船。蒲寿庚本就不愿意帮助落难帝王,便带人追杀小帝王。张世杰等人带着小帝王脱离蒲寿庚的魔爪之后,蒲寿庚怀恨在心,便下令追杀逃难的宋室子弟,资料记载蒲寿庚杀了上万名宋室子弟。


泉州在当时是一个富庶之地,张世杰等人还是想把都城定在泉州,方便以后对抗元朝。但是事与愿违,元军派兵前来援助蒲寿庚,张世杰非但没能拿下泉州,还损失了不少兵力,只能退居崖山。蒲寿庚后来还援助元军,将张世杰等人置于死地。走投无路之下,陆秀夫带着小帝王跳海,张世杰率领的宋军也跳海,真的是历史上非常惨烈的一幕。

蒲寿庚有多可恶呢?南宋还没灭亡的时候他就用钱买了个官,好歹算是南宋的朝廷命官,但是他拿着朝廷的俸禄,却背叛了朝廷。假如他让张世杰等人留在泉州,那南宋可能还有一线生机,但是他却亲手将南宋推向了灭亡。宋室子弟又何辜?他要下如此毒手,将一万多条生命毁灭。


蒲寿庚做出如此不仁不忠不义之行,他的后人也遭到了报应。因为蒲家人在泉州一手遮天,元朝不满便找了个理由出兵泉州,非常残酷地将蒲家人给杀死了。明朝的时候朱元璋还规定蒲姓是贱籍,蒲姓人世代不得为官。

因为元朝对叛军没有丝毫的好感,而且蒲寿庚也是不怀好心。 蒲寿庚背叛宋朝投降元朝,为元朝做了突出贡献,却遭到元廷残酷打压,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蒲家后人控制了泉州港,让元朝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当年元军攻陷临安,俘获宋恭宗和谢太后以后,朝中大臣带着两个小皇子南逃到泉州,打算据此开展抗元行动,但是富商蒲寿庚却拒绝两位小皇子进入泉州,防止战争扰乱市场,影响生意,遂双方发生激烈冲突。

据说,蒲寿庚曾追杀当时的宋朝皇室,一共杀了宗室子弟三千多人。南方被平定后,蒲寿庚得到了元朝的重用,被受以高官职位。蒲家后人元朝也是身居要职,然而好景不长,泉州爆发了“亦思巴奚战乱”。元朝趁机派兵进入泉州,对泉州的西域人,尤其是蒲家人,进行了残酷的绞杀。

追根究底,元廷残酷打压蒲家后人,还是因为其势力过大,控制了当时泉州的经济命脉,影响了元朝的利益。

谢邀,关于这个问题子渊曾经专门讲过,不过标题并不准确,蒲氏后裔并未受到元廷打压,打压他们的乃是明太祖朱元璋。究其原因,主要是蒲寿庚的叛国行径太卑劣,所以成了反面典型,最终招致打压。看到这个问题,许多读者或许会好奇,这蒲寿庚是何人呢?这还要从南宋时期的繁华海运说起。

▲蒲寿庚蜡像

熟知历史的朋友想必都知道,元朝时马可·波罗曾为泉州的富庶繁华所惊叹,其实在南宋后期,泉州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大都市。在泉州当地,蒲氏家族可谓是首屈一指的豪门。公元11世纪时,源自阿拉伯地区的蒲氏家族移居泉州一带,主营船舶。

▲元代泉州建筑遗址

蒲寿庚继承家业后,将逐渐败落的家族产业经营得风生水起,很快就成了当地最大的海商。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蒲寿庚凭借着海上的得力优势帮助宋军击败海寇,因功被授予福建安抚沿海都置制使,获得了极大的海防统领权。

借助手中的权力,亦官亦商的蒲寿庚开辟了规模庞大的香料贸易,并凭着官员身份攫取”合法“关税收入,使蒲氏家族垄断泉州香料贸易30余年。两年后,南下的蒙古军队直逼南宋都城,作为色目人后裔的蒲寿庚眼见南宋大势已去,就萌生了转投元朝的想法。

▲左起为张世杰、杨太妃、赵昺、赵昰、陆秀夫

同年11月,南宋将领张世杰、陈宜中等人携小皇帝赵昰(shì)、杨太妃等人逃至泉州南郊,并想要将泉州作为新的都城,继续抗元。定居泉州的赵氏宗室意欲接应他们,但因蒲寿庚拒不开门,一行人无奈之下只得继续撤往广东一带。临走时,张世杰强征蒲氏海船400余艘并抄没其货物。

▲泉州宋代海船模型

火冒三丈的蒲寿庚便将怒气撒在定居泉州的皇室宗亲身上,据不完全统计,蒲寿庚杀死的赵氏宗室及南宋官员达3000多人。之后蒲氏家族公开宣布投降元朝,并将手下船舶悉数交给元军,这一做法直接导致了日后小皇帝等人的悲惨结局,南宋随之覆灭。

▲元世祖忽必烈剧照

蒲寿庚降元后,因功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重用,担任福建行省中书左丞,其后人在元朝也长期执掌市舶司,泉州迎来了所谓的” 伊斯兰黄金年代"。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对蒲寿庚卖主求荣的举动极为不齿,遂下令将蒲寿庚掘坟鞭尸,其后裔均充入贱籍,男者为奴女者为娼,永世不得开豁。

蒲寿庚把南宋宗室弟子斩尽杀绝,自然得到了元朝的高度肯定。元将董文炳率部抵泉时,立刻解下身上所带的金虎符,赠送给蒲寿庚。后来,元朝封蒲寿庚为昭勇大将军、闽广都督兵马招讨使兼提举福建广东市舶等官职。

不过,蒲家人并没有得意多久。明代史料《丽史》曾记载:“是役也,凡西域人尽歼之,胡发高鼻有误杀者,闭门行诛三日。”“凡蒲尸皆裸体,面西方……悉令具五刑而诛之,弃其哉于猪槽中。”

那为什么蒲寿庚背叛宋朝投降元朝还遭到元廷残酷打压呢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蒲家后人控制了泉州港,让元朝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害。虽说蒲寿庚曾为元朝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那时候,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元朝哪里还去考虑这个贡献呢?加上蒲家后人不但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且还加入了元朝朝廷的权力斗争中,有染指政治的嫌疑。因此,元朝朝廷才会对蒲家后人毫不客气。不知道这是不是蒲寿庚背主投元的报应。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也对蒲家后人毫不客气。《丽史》记载,洪武七年,明太祖大赦天下。不过,他在大赦天下的诏旨中,特别提到:“独蒲氏余孽悉配戎伍禁锢,世世无得登仕籍。”可见,对蒲家后人的打击,到了明代的时候,还在持续。


因为蒲家后人的势力越来越大,不仅压迫百姓,甚至霍乱朝廷,所以遭到了元朝的残酷镇压。蒲寿庚是阿拉伯后裔,也就是回族人。他最开始只是一个商人,后来投降元朝才涉足朝政。蒲寿庚是一名十足的汉奸,生前背弃南宋投靠元朝,虽然荣华富贵显赫一生,但后人却遭遇了灭顶之灾,也算是报应了。

蒲寿庚祖上是阿拉伯商人,一直定居泉州,做香料生意。当时泉州附近的海域基本上都是蒲寿庚说的算,而且他还拥有大量船舶。蒲家买卖做得很大,富甲一方,而且结交了不少朝廷势力。南宋濒临灭亡的时候,幼帝宋端宗赵昰被元朝追杀,逃亡到泉州,想要倚仗蒲寿庚的帮助定都泉州东山再起,可蒲寿庚拒绝了,并且将宋端宗一行人赶到了泉州旁边的一座小岛上。

蒲寿庚的此种做法激怒了南宋少保张世杰,他偷了蒲寿庚400多艘船,带着宋端宗继续逃跑。而另一边蒲寿庚也是气得够呛,直接投降了元朝,并且对宋朝残余势力大肆残杀,一口气杀了南宋六、七千人。元朝见蒲寿庚如此忠诚便封他做了镇国上将军,从此以后蒲家人在元朝风光无限。

好景不长,仅仅几十年时间过去,蒲家后人越来越有钱,并且越来越嚣张。他们参与朝廷势力争斗,甚至联合穆斯林海商压榨泉州百姓,最后百姓怒起反抗。元朝早就知道蒲家后人尽干坏事,所以借此机会出兵泉州,既镇压了反抗也屠杀了蒲家人,自此蒲家后人永远消失于历史的长河中。

蒲氏后裔并未受到元廷打压,打压他们的乃是明太祖朱元璋。蒲寿庚家族除了配合蒙古人家族最后灭宋、尽杀泉州南宋宗室之外,在亦思巴奚战乱、反明活动中也都有蒲寿庚家族的身影存在。最终导致了朱元璋对蒲氏深恶痛绝,建立明朝后,下令将蒲氏族人充军流放,为娼为奴,不得登仕籍。

历史有三层含义:

1、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2.、沿革,来历。

3、过去的事实。

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多数时候也是对当下时代的映射。

如果仅仅只是总结和映射,那么,历史作为一个存在,就应该消失。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扩展资料:

释义

广义狭义

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

人类历史在社会的演变过程称之为“历史”。神人记丑,烧给冥界,一般是指人物所发生过的事。

历史学:与历史的概念相对应,历史学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上,“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在哲学上,这种含义下的历史称为历史本体,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鸟类历史等等。

自然史。

一般来说,历史学仅仅研究前者,即社会史。

值得注意的是,历史随时产生,是人们在过去自由活动的如实记录。它存在的意义是,让人们总结过去,充实未来的生活,以史为鉴,借古论今。

对于大多数人,所知道的历史多半局限于中学的历史课本。以应试为最终目的的历史教育只是强行灌输历史事实和历史结论,推荐看看英国著名史学家卡尔的著作《历史是什么?》,来体会一下更深层次的“历史是什么”。

历史并非经验主义意义下收集材料、提出规律的过程,而是根据经验获得假设、提出解释、并不断修正解释的过程(类似于现代科学),因此历史处于事实和解释的螺旋运动中(“历史是历史学家跟他的事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是现在跟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问答交谈...并不是抽象的孤立的个人之间的对话,而是今天的社会跟昨天的社会之间的对话。”)。

历史学家通过了解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而反思自身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对历史进行评价所依赖的目标和价值只能处于历史进程之中而并非绝对和超历史的,而避免相对主义的方式就在于对于其目标而言、解释是否有重要的意义;最后,历史是进步的,不同于生物学意义的进化,进步是无限但并非单一的社会-历史过程;自近代以来,人不断提高了对环境和自身的理解与控制力,并懂得如何避免以此带来的不良后果。

历史事实从来不是“纯粹的历史事实”,历史总是通过记录者的头脑中折射出来的。并非所有的过去的事实都会成为历史事实,历史事实的选择取决于历史学家自己。历史学家的偏好、研究意图、研究方法和偶然因素都会影响历史学家选择历史事实。

所谓“历史”,它包含有三层意思:人类社会过去的发展过程;对过去的事的记载;人的历史认识。本文论述了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的区别,并阐述了历史科学概论课程的结构。

我们在学习和研究历史。“历史”这个词,在我们口里和笔下不知出现过多少遍。但是,我们真的清楚“历史”这个词的意思吗?我们清楚地想过“历史”是什么吗?

什么是历史?

我们常说、常写、常想的“历史”这个词,实际上不止一种意思,但我们常常不大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随手举几个词典上的例子:英文的History,《牛津大词典》有九种解释;中文的“历史”,《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有四种解释;《辞海》和台湾的《中文大词典》、日本的《大汉和辞典》均有二种,我们不去一一列举了。我们通常的用法中,“历史”一词大致有三种意思,第一种是指过去的事,第二种指对过去的事的记载,第三种是人们意识中的过去。

(1) 先说第一种,历史是过去的事。

这种用法,例如: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历史——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占有一段时间,也就是说都有其历史。不仅限于人类,大至宇宙(现在认为它有120—150亿年),小至基本粒子(10-6—10-23秒),都占有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也就是说都有其历史。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这就是人类的历史了(个人、群体、地区、民族、国家、世界)。

雇佣劳动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这里说的不是一个事件,或事物,而是一种现象,一种关系。

这座房子的历史不长——物体。

医生要了解病人的病史——某个人某些方面的状况。

历史的经验——从人们对某些历史事实的认识中总结出来的东西。

总之,大大小小,方方面面,各色各样的事物都在时间中占有一段或长或短的地位,在时间已经逝去的那一段,就是它的历史。

历史是过去的事,这是一种简单的直观的表述形式,也是一种对“历史”的最早解释。在中国古代文字中,甲骨文中“史”作“”是象形字,象一只手拿着一个东西,和“事” 或不分或略有区别()。史、事相连。甲骨文中有“历”字,作“”,指经历、历法,表示经历的一段时间,下面是一个人脚印,似乎是指人的经历,即今天繁体字的“历”。历、史连用,事再注入时间观念,成了一个词“历史”,指经过的事。历、史合为一辞,似乎晚出。《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书》,吴主孙权“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史和历史,意思一样,但史的意思更宽一些,还包括了写史的人。甲骨文的史,是人名,是记事的官。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史,记事者也。”这个记事者,也是人,即史官、史家。

说历史是过去的事,这是一种简单的直观的表述形式,不错,但并没有完全表述“历史”的内涵。“事”通常被看成是“事件”(event),那是历史中有头有尾,轮廓清楚而且是显眼的东西。但历史中的有些东西不好说是事件,例如关系、现象、心态、过程等等。所以说历史是过去的事,应该包括了过去的事件、事物(物体现象)、事态(形态、结构、过程)、事情(包括非物质的心理现象)等等。

但是,这样讲也许还不够,尽管历史的“历”已经显示了时间的因素,但人们往往注意的是“过去的它是什么”,而不一定注意到“过去的它是什么”,即在某一个时间段内它是什么。换句话说,我们常是从静态的角度如同看照片那样看历史事物,而不是从动态的角度如同看电影那样看历史事物。换言之,历史的事物是在某一个时间段内活动,而不仅是 在某一个时间点上存在着。因此,我想,比较更确切的提法是:

历史是过去的事物活动的过程。

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历史,但我们通常说的历史是人的历史,因此,也许更应当说:

历史是人类社会过去的发展过程。

这里包括了大至社会形态、国家、民族,小至个人生活的喜怒哀乐的无穷无尽的、各色各样的、此起彼落的事件,事物、事态、事情的形成、发展、转换、变化、结束的过程。

这里所说的历史,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或者可以叫做“本来的历史”(历史是不是客观地存在过,是不是仅在我们的意识中存在,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我们就这样认定了,也有人会反对,这里先不去讨论)。说它叫“本来的历史”,那就有“非本来的历史”,下边马上就会讲到。“非本来的历史”与“本来的历史”是相对而言,它也是一种客观存在。

我们还要注意,这个客观存在的“本来的历史”,是已经过去了的东西,历史的东西处在过去的时间段上,时间是不可停止,也不可逆转的。“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我们无法使它再现(这也是一个问题,历史会不会重演?这到以后再谈)。换句话说,对我们来说,那个客观存在过的“本来的历史”已经不再存在了。(这又是一个问题,作为一个过程来说,本来的历史不存在了,但现实生活中、历史的东西还以这样那样的形式或多或少、或隐或显地存在着。它不仅影响我们的现实生活,而且是我们认识过去历史的一种极重要的资料和手段。这点我们下边再说)。我们必需也只能依据我们所能接触到的它的“载体”(不是它本身),或者说,经过一种中介来认识它。这就是有关历史的记述及今天留下来的过去的遗存。这中间最重要的是文字记载下来的过去的历史,我们可以把它统称为“写的历史”。这样,我们就有了不是本来的客观存在的历史的“非本来的历史”。这是“历史”一词的第二种意思。即:

(2) 历史指对过去的事的记载。

或者说,历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发展过程的记载。

这种用法,例如:

我们读历史。

我们在上历史课。

这里不是指我们在读那一去不复返的客观存在过的历史,它已不存在了,那是没有法子读的。我们读的是记载那一去不复返的“本来的历史”的历史书。或者是听教师讲那一去不复返的本来的历史的历史课。

又如:

《史记》、《宋史》,信史。

这里指的是某一历史著作,有当时人写的,也有后世人乃至现代人写的。被西方人称为历史学之父的古希腊的希罗多德,他的关于希腊波斯战争的著作就叫《历史》,西汉司马迁写的从黄帝到汉武帝的中国通史名字就叫《史记》[2](历史记载)。《孟子·离娄上》:“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即用文字把齐桓晋文之事记载下来,这种对齐桓晋文之事的文字记载就是史,象《春秋》之类。前述《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裴注引《吴书》,“博览书传历史”,这里历史和书传一样,都是“览”的,指的是书,即历史的记载。

在中国,历史和历史记载是一个词,英文也是,都是History。在德文里则是不同的词,称过去发生的事为“Geschichte”(历史),而撰写的历史则为“Historie”(历史记述)。

过去的历史已经不存在了。我们就是根据对过去历史的记载来了解那个真实的、客观存在的、本来的历史的。换句话说,我们是通过别人的眼睛来看过去历史的,是通过别人对历史的认识来认识过去的历史的。这是一种间接的认识,即通过一种载体、中介来认识本来的历史。

说我们是通过历史记载来认识历史,如果仅仅指文字还不够全面、准确,还需要做三点补充。

第一,我们说的历史记载,不仅包括文字,也应包括图象和语言,如口头叙述、录音、图画、照片、电影、电视、光盘、数码等等。

这种历史的记载,除了有目的的以历史为对象的记述外,还应当

包括当时人们并非以传述历史为目的而是应现实生活需要而记录的东西,如档案、帐册、公文、契约、书信、日记,乃至书籍、文章、文学、艺术作品,它们有的以原来的实物形式留存下来,有的以传抄、印刷、复制的形式传留下来,这些东西是当时人作的,而不是后人写的,也没有经过后人意识的加工,与专记历史的书不一样。它们在反映历史的真实程度上,往往超过后来对历史的撰述,即属于所谓的第一手材料。

第二,历史记述之外,还有实物,即留存下来的过去的遗物。如遗址、墓葬、建筑、器物等等。这些东西上有些有文字和图象,那就兼具记述和实物两种作用了。留存的历史实物,不是那活着、运动着的过去历史,但可以反映那活着的过去历史的某些东西,也是认识过去历史的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第三,除了上述两类,我们对历史的认识还通过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就是现实生活中历史的东西。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实际上是基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获得的知识、认识能力、认识方法和认识技术,这些知识、能力、方法和技术是历史地积累形成的。这里先不讲它,以后在讲历史认识论时还要提到。在这里要说的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历史的东西,它们是现实的一部分而不是历史的一部分,但它们又确是历史在现实中的存留、延续和变形,这是我们可以直接接触、认识和体验的。可是,谈认识历史时常常容易忽略了这点,以为我们对于历史的认识就只是来自过去历史的东西。这个问题很复杂,不容易讲清楚,我们到讲历史认识论时再说,这里只提一下。

这样,过去历史的“载体”或认识过去的“中介”,就从“写的历史”或“历史记述”扩大到包括过去遗留的实物和现实生活中的历史的东西,即把记载的“载”,不仅理解为文字的记述,而含有“载体”的意思。它们都是认识历史的凭借资料,可以说它们都是“史料”。

我们是生活在历史之中,每个人都有一段历史的经历,这是我们自己记忆中的历史

历史是很难定义的两个字,有很多不同分类方法,从相对的层面来讲,有学术历史与通俗历史,有历史哲学与历史考据,有正史和野史。

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

——————《说文解字》

历史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更是我们承续祖先遗志的载体。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马克思主义提出唯物史观,其学说认为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

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野史即所谓的与正史相对的民间编纂的历史,其大部分是根据传闻、神话等编写,有的具有真实性,而有的则有待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