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休闲娱乐> 明星八卦> 正文

邓榕:爸爸长得又矮,二叔长得又高,根本不像,邓小平怎么说(李鹏女婿)

拍摄于1989年的邓小平家庭录像中,邓榕坐在邓小平的身后,俯下身对邓小平说,“我们小的时候,就觉得 你长得又矮,二叔长得又高,根本不像 ,现在看才觉得有点像。”

邓小平抬起手,回应道,“我矮,是正在成长的时候吃苦,在法国。我们家人都比我高。家里讲起来也是, 小时候吃苦是在十六岁,十六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

1997年5月15日,邓小平去世不到三个月,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应邀访问中国。在这次外交活动中,他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这是希拉克当选法国总统后的第一次访华,他究竟带来了什么,能够担起国礼的重任?

1919年,当时邓小平正在念初中,每学期要交10块钱的寄宿费。在重庆工作的父亲邓绍昌,托人给邓小平带来了一个天大的喜讯。 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通过半工半读方式,公开招收学生 。这个选择对于家庭的困难,勤奋好学,对外面世界充满向往的邓小平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很快邓小平就终止了自己在广安县中学的学习,进入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并在一年后顺利通过留法资格考试。

与怀揣着对法国的憧憬,对外面世界无限向往的邓小平不同,邓小平的母亲再也难掩不舍,她明确表示,不同意邓小平出国。两个人的争论,各不相让。母亲坚决反对,害怕到国外以后,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邓小平磨破嘴皮子就是讲不通,最后,他把心一横,上了楼梯, 门一关不吃饭,两天时间不下楼不吃饭 。母亲一下子就慌了,不得不让步。邓小平用倔强的坚持打动了母亲。

1920年,邓小平的父亲变卖了家里的几亩地,筹到了一些钱,母亲给邓小平张罗了一桌送行酒。

在到达法国马赛港的第三天,邓小平来到了距离巴黎200多公里的小城巴耶,开始求学生活。学校内有一排整齐的校舍,校园里不时有阵阵的鸢尾花花香飘过。邓小平和同学们,享受着在这些闲花野草中散步温习的时光。

但命运弄人,这段愉快的求学经历,仅仅维持了五个月,就嘎然而止。

1921年初,最初资助邓小平等人留法的华法教育会,发出通知,表示不再继续资助中国的留法学生。 所有人都必须自谋生路,如果想继续留学需要自己支付费用 。这意味着,只有那些能够自己负担各项开支的学生,才有机会继续读书。尽管邓小平省吃俭用,带来的钱全部用来学习,但对于家庭收入有限的邓小平父母,依然无法负担他在法国的各种费用。

离家时的踌躇满志,在这一刻,化为了泡影。

没有了任何资助,邓小平不得不辍学 。为了能够继续留在法国,邓小平开始四处寻找工作。他希望通过劳动挣钱,用攒下来的钱,继续读书。

此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两年,法国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已经不是像一战期间那样紧迫。同时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工人失业, 社会 动荡,萧条的市场迫使财政紧张的法国政府大量发行货币,结果 通货严重物价飞涨,一年内面包的价格涨了近六倍 。

邓小平几乎陷入了绝境,而在法国的1,000多名中国留学生,能够找到兼职工作的不到总数的1/4。

1921年4月,绝处逢生,法国最大的军火工厂施奈德钢铁厂录用了邓小平。在这里, 邓小平填写了人生中的第一张工卡 ,姓名:邓希贤,注册时间:1921年4月2日,年龄:16岁,服务部门:轧钢车间,日薪金:6法郎60生丁。

薪资微薄,但不要紧,邓小平认为,有了这张红卡,他就有希望能够继续留在法国。

1997年5月10日,法国总统希拉克第一次访华,他带来了这张有特殊意义的工卡。

邓小平没有技术,只能从最底层的轧钢开始。轧钢工作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非常危险,更要命的是, 辛苦换来的薪资,每天连饭都吃不饱,更谈不上攒学费 。远超出年龄的高强度劳动,无法支撑理想的薪资,恶劣的工作环境,让邓小平做出了离开的决定。

之后邓小平陆续做过很多杂工,饭馆招待,码头搬运工,清洁工,但窘困拮据生活依然没有改善。 正在长身体的邓小平,经常每天只吃两顿饭 ,而食物也只是简单的面包和自来水。

1989年,邓小平日常的家庭聚会上,邓榕回忆起小时候,说到,“原来我们小时候就觉得你长得又矮,二叔又高,根本不像,现在看起来才觉得有点像。”

父亲邓小平脸转向女儿,“我矮,是正在成长的时候吃苦,在法国。我们家人都比我高。家里讲起来也是,小时候吃苦是在十六岁,十六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1995年,邓小平的外孙女,16岁的卓玥,要出国留学。临行前,爷孙俩依依惜别。爷爷叮嘱卓玥,小羊子你不要哭,爷爷也是16岁去的法国,爷爷16岁去法国勤工俭学条件非常差。你现在的条件非常好, 出去呢,好好学习,以后回到国家 。回到中国来呢,要做一点事。

做工从来不是邓小平在法国的初衷, 他的愿望是 探索 新知,学成归国 。在施耐德及其后的种种杂工,残酷的工作经历,并没有让邓小平停止求学的脚步。找工作,攒钱,回学校读书,带着坚定的信念,邓小平继续寻找工作。

1922年的夏天,邓小平来到了巴黎南部的蒙达尔纪夏莱特市, 旅欧中国留学生共产主义组织的发源地之一,他的人生也从这里开始转变 。

不久后,邓小平进入哈金森橡胶制鞋厂,找到了一份计件制鞋的工作。哈金森的工作枯燥而劳累,一般的工人一天只能做10双胶鞋,而心灵手巧的邓小平一天可以做20双。

此时,在俄国十月 社会 主义革命的影响下,法国工人运动蓬勃发展,马克思思潮广为流传。

18岁的邓小平,在这里结识了26岁的王若飞和21岁的赵世炎。通过他们,邓小平了解了越来越多的马克思主义学说,也逐渐有了参加革命组织的要求。

1923年6月,邓小平在巴黎正式加入了共青团组织。

1923年,邓小平结识了年长他6岁的周恩来。此时的周恩来任职委员会书记,是邓小平的直接领导。

1924年7月,邓小平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共产党。那一年不满20岁的邓小平, 已经明确了自己的终身理想和奋斗目标 。

1925年6月,因为声援五卅运动,邓小平上了法国警方的黑名单,警方决定驱逐邓小平等人出境。

时光荏苒,1975年应法国政府邀请,71岁的邓小平正式出访法国。 当年被法国警方驱逐的中国少年,如今已经成为新中国的重要领导人 。

1997年,希拉克以法国总统的身份,第一次访华,邓小平在法国的第一张工卡,是他为新中国精心准备的礼物。这张小小的工卡,不仅仅是邓小平的第一份工作,也不仅仅是邓小平在法国的一段经历。 他见证了中国一代伟人,从窘困少年,到坚定的 社会 主义革命者的蜕变 。

1952年7月,根据中共中央决定,邓小平被调至政务院工作,和家人离开重庆,去往北京。

1978年初,刚复出工作的邓小平,参加外事活动路过成都。两天前,他刚刚结束对缅甸的访问,第二天还要前往尼泊尔。尽管时间紧张,但这次他特意取道成都,因为他的心中还牵挂着一件重要的事。 他点名,要求见一下来自家乡广安的代表 。

时任广安县委办公室主任的邓欲治,在金牛宾馆忐忑地等待着邓小平。张宝忠说,现在邓小平没空,等一等,你们等一等。邓欲治,也不晓得自己能不能见到邓小平。

终于下午4点,忙碌了一整天的邓小平抽出时间来,和家乡的代表邓欲治见了面。

没寒暄几句,邓小平就直奔主题,我在报上已经看到了, 广安的粮食生产情况,前几年情况有点差 哦。

邓欲治汇报道,1976年,广安的人均粮食人均是288斤,1977年增产,人均377斤,1978年争取亩产800斤。

善于算账的邓小平,立刻掰着手指头算了起来。他直言不讳道,那是原料,那不是米, 米才多少? 口粮不够,过不了关 。邓小平直接提出了目标,广安过去的人口是六十万,人多土少,粮食亩产800斤肯定不高,要亩产千斤。

对县里情况了如指掌邓欲治,听到邓小平说广安有60多万人,脱口而脱口而出,广安有80多万人口。

邓小平斩钉截铁,我说的是广安过去,是60万人口,是我离开的时候。

邓欲治当时都愣住了,邓小平离开广安58年,这一路走来不仅仅是忙碌,但对于家乡的人口,他却记得这么清楚。

邓小平接着提出实际的指导意见, 你们要建种子基地,要抓种子,人家外国都是有种子公司的,也是有种子基地的 。我们要尽快把农业搞上去,解决大家的温饱问题。

邓小平的指示,极大地鼓励了当时生活困难的广安人,广安人按照邓小平的思路狠抓农业。从闭塞的小县,一跃成为了面积6344平方公里,总人口约470万的川东重镇,而广安的老百姓,也过上了邓小平心心念念的小康生活。

广安市委书记侯晓春在接受采访时说,邓小平深知,广安这一块土地老百姓的生活状况。 他心中的理想是,我们广安人和全国人民都富起来了 ,自1920年离家,从未回归广安的邓小平一定要回家。可惜这个愿望定格在了1997年2月19日。

根据人民网信息,1914年到2014年的100年间,中国大陆的男性和女性,分别长高了11厘米和10厘米。中国男性平均身高171.8厘米,女性159.7厘米。

农业农村部数据,截至2022年,中国国家级的种子基地,已经超过了200个。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1年粮食产量,谷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也已经远超800斤。

小个子,大气魄,他是令人折服的中国领袖邓小平 。

我是南西,专注名人故事及热点事件,感谢您陪我一起走到文章的结尾。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