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旅游出行> 旅游> 正文

国中之国是指什么(国中之国是成语吗)

  • SK丨小汝SK丨小汝
  • 旅游
  • 2023-03-11 21:28:02
  • -
解放军解放北京城第一件事 捣毁 国中之国

世界上的“国中国”是哪个国家

一般认为世界上仅存在圣马力诺、 梵蒂冈、莱索托三个国中国,但部分人认为马耳他骑士团也属于国中国。

1、圣马力诺共和国(意大利语:Repubblica di San Marino)

简称“圣马力诺”,是世界上最袖珍的国家之一,位于欧洲南部,意大利半岛东部,整个国家被意大利包围,所以圣马力诺属于国中国。

2、梵蒂冈城国(拉丁语:Status Civitatis Vaticanae;意大利语:Stato della Città del Vaticano)

简称“梵蒂冈”,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西北角高地的一个内陆城邦国家。也是全球领土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国家,其国土面积只有0.44平方公里。由于四面都与意大利接壤,故称“国中国”。

3、莱索托

全称莱索托王国(索托语:Mmuso wa Lesotho,英语:Kingdom of Lesotho,意为“说索托语的人们”),非洲南部国家之一,英联邦成员国之一。

莱索托位于非洲东南部,为内陆国家,地处南非高原东缘德拉肯斯山西坡。莱索托1966年10月4日从英国中独立。因其国土完全被南非环绕,故被称为“国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国中之国。

4、耶路撒冷、罗得岛及马耳他圣约翰主权军事医院骑士团

简称“马耳他骑士团”,是联合国观察员,具有“准国家”性质,没有领土;是最为古老的天主教修道骑士会之一,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微型国家之一。

扩展资料

圣马力诺的国中国历史:

公元301年,由一位来自达尔马提亚北部拉布岛、名为马力诺的基督徒石匠,为逃避罗马帝国皇帝戴克里先对基督教徒的迫害而创立圣马力诺。

当时,在法律上是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圣马力诺的创建不符合其法律实体。最初,圣马力诺实行族长管理。

1243年,圣马力诺确立了两个执政官联合执政的制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共和国。1263年,圣马力诺制定共和法规,成文宪法。

1503年,圣马力诺被切萨雷·博吉亚占领了7个月。1739年,圣马力诺又被阿尔贝罗尼红衣主教所占领。1740年2月,圣马力诺重新独立。

1797年,拿破仑统治时期的法国承认了圣马力诺的国家地位。1815年,在维也纳会议上,其他欧洲国家也承认了圣马力诺的国家地位。虽然是一个主权国家,但圣马力诺在各个方面仍旧依赖意大利。

圣方济各教堂

是圣马力诺最古老、最富艺术性的建筑。位于首都圣方济各门右侧。建于14世纪。教堂正门上方悬一石匾,刻有公元1361年1月动工兴建等字样和一只头戴王冠、展翅欲飞的雄鹰浮雕,其旁还有一戴冕头像的浮雕。

教堂的主祭台上,有十分珍贵的14世纪木刻耶稣像和建于1405年小巧而精美的古钟楼。在带有拱顶的回廊上有14、15世纪的仪仗十字架,13世纪的圣骨匣及其他宗教器物、墓碑、壁画和各个时期的绘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国中国

为何说以身许党许国?

意思:把自己的身体献给国家。指尽忠报国,临难不顾。

词目:以身许国

拼音:yǐ shēn xǔ guó

解释:许:奉献。 以:把。把自己的身体献给国家。指尽忠报国,临难不顾。

成语典故

【出自】:清·林则徐《家书·给妻郑夫人书》:“盖以身许国,但求福利民,与民除害。 ”

示例:人民战士在祖国解放事业中;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的伟大精神。

对党绝对忠诚,“以身许党”既是对组织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对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要求,更是对组工干部个人行为的根本要求。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忠臣名垂青史,奸臣遗臭万年。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都是广为传颂、脍炙人口的佳话,成为立德、立言、立功的楷模。

扩展资料

成语辨析

【近义词】:舍生取义、以身殉职、肝脑涂地

【反义词】:苟且偷生、苟且偏安 、贪生怕死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造句:

1、他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决定以身许国。

2、为光颜多谢相公,光颜以身许国,誓不与逆贼同戴日月,死无贰矣!

【近似成语】:

国中之国:指一个国家内不受中央政权统辖的政权或地方

国之干城:干城:批御敌的武器和工具,这里比喻捍卫者。国家主权的捍卫者。

国事蜩螗:蜩螗:蝉鸣扰人。形容国家处于纷乱不堪的状态

国色天香:原指牡丹花色香俱佳;后又指女子容貌出众。

国困民穷:困:贫困。指国家贫困,人们穷苦

寻觅隐匿的国中之国

为什么把帝国主义在我国的租界称为国中之国

1854 年,工部局设立,租界完全脱离中国政府的行政管理范围取得独立地位,租界成为“国中之国”,租界居民取得自治。

在长达百年的时间里,租界作为列强侵略中国的跳板,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谁知它的出现,竟然是一名英国领事和一名中国地方官交易的结果。

英领事"挤"进上海城

《南京条约》签订后,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条约签订之初,散居在上海的英国商人和传教士只有25人。但参加条约签订的英国侵略军头子璞鼎查却认定中英贸易会迅速增长,来华英国人将大幅增加。于是,他决定预选英国人在上海的居留区。

1842年12月,璞鼎查推荐巴富尔上尉为首任英国驻上海领事,并把寻找定居地的任务交给了他。

1843年11月,巴富尔从南京赶往上海,拜会上海的地方官——道台宫慕久。在和宫慕久商定了上海的开埠时间后,巴富尔不露声色地说道:"能否请大人帮忙在城内物色一块地供建领事馆之用。"他琢磨着在上海县城内觅一上好地皮,建造气派的英国领事馆。

宫慕久想,如果华洋杂居,难免会闹出乱子,到时朝廷怪罪自己可担待不起。他强压心中的不悦说道:"上海县城素有‘小苏州’之称,人口众多,城内已拥挤不堪。如果领事不嫌,我倒愿意代劳在城外替领事寻觅。"

宫慕久的拒绝让巴富尔很是懊恼,但他哪肯罢休。他一边派人在城内四处寻找出租房,一边对宫慕久施压。正当双方谈判陷入僵局时,一名中国商人主动找到巴富尔,愿意出租其房屋给巴富尔作领事馆用。巴富尔马上就租下了这座有52间房的老宅。

谈判持续两年

巴富尔在上海安身后不久,就发布通告宣布上海于1843年11月17日正式开埠。不久,11家洋行涌入上海滩,英国传教士、领事馆人员、各地赶来的冒险家、商人等也纷至沓来。

然而,一些洋人仗着清廷软弱,到处滋事,华洋之间摩擦不断。

一次,一位姚姓基督徒因为非作歹被捕,巴富尔竟威胁出动军舰迫使清政府放人,事情最后以宫慕久放人并道歉收场。

事后,巴富尔不失时机地来拜会宫慕久。"道台大人,我们之间的很多不愉快都是因为我们没有一块自己的居留地。我看中了县城外黄浦江边的那块荒滩,不知大人能不能卖给我们作居住用?"

其实,为避免纠纷,宫慕久也有华洋分居的想法。听罢巴富尔的建议,他摆了摆手说道,"按照大清律例,土地只能租给你们。"

经过两年的谈判,双方就租地范围、手续、外侨应遵守事项等达成谅解。

1845年11月29日,宫慕久公布了《上海土地章程》第23款,划定了面积为830亩的租界,规定每亩年租金1500文。章程的出台标志着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租界——英租界的出现。

租界成为"国中之国"

据记载,在租界出现两年后,外侨人数仅有134人。随着来沪的各国侨民不断增多,英国领事开始酝酿扩大租界面积,并谋求更多权力。

1848年11月,中英双方订约将英租界面积向四周扩为2820亩。

太平天国起义期间,很多洋行生意清淡,他们利用闲散的资金在租界内造了800多幢简易住宅,供中国难民居住,做起了房地产生意。

随着人口和资金的流入,英租界出现了繁荣景象。同时,英租界当局趁局势动荡之机,逐渐夺取了对租界内华人的司法管辖权。

此后,英租界当局多次单方面修改《上海土地章程》,权力不断扩大,租界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政府无权制约的"国中之国"。

在租界内,华人备受洋人凌辱,洋巡捕甚至拿中国人当活靶子,练习射击。娼妓、赌博、贩卖毒品等也成了受租界当局保护的公开行当,租界成了罪恶的代名词。

继英租界后,法、美等国也先后在中国设立租界。直到1943年,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才通过谈判收回了租界,结束了这段长达百年的屈辱历史。

[img]沦陷时期的燕大 成国中之国 曾推不进城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