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不要谈论这些女人 / All These Women
导演: 英格玛·伯格曼
主演: 毕比·安德松 哈里特·安德森 伊娃·达尔贝克 卡琳·卡夫利 耶特鲁德·弗里德 莫娜·马姆 芭布洛·约尔特·阿夫·奥纳斯 艾伦·埃德渥 耶奥里·丰克奎斯特 卡尔·比尔奎斯特 亚尔·库勒 扬·布隆贝里 拉尔斯-奥弗·卡尔贝里 阿克塞尔·迪贝里 Doris Funcke Göran Graffman 乌尔夫·约翰松 Lars-Erik Liedholm 约斯塔·普吕塞柳斯 Jan-Olof Strandberg
类型: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瑞典
上映日期: 1964-06-15(瑞典)
片长: 80分钟 IMDb: tt0058124 豆瓣评分:6.8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伯格曼你当你是戈达尔呢?第一次用彩色真是一次彻彻底底的失败。
我要是和杰昆菲尼克斯所饰演的小丑一样具有癫笑症,哦不,不是我,而是人类,我部伯格曼风格的神经喜剧或许就能使人发笑了吧。
插入的默片式文字阐述,仿佛就像祖父蹩脚的帕金森手指,以极其可笑的姿态迎接着这个彩色时代的到来。更别说那段所谓的“纯属巧合”与“为了审查掩盖性场面”(倘若戏剧具有其自身规范性,不同于电影能表达一切,但却不能展露一切这一律法,那么伯格曼在这里就如同矛盾的综合体,戏剧的风格配合上电影的形式,最后用抽象化的手法展露性场面)就仿佛那些中学生想要往自己腐烂的作品里粘贴符号所臆想出的糟糕处理手法,难不成是被戈达尔那股劲儿感染了?一次次故弄玄虚,倚老卖老,打破第四面墙与叙事连续性被彻底弄巧成拙。
伯格曼的风格仿佛就和小学门口贩卖的速食小汉堡,在贪得无厌的制造商中被抽的只剩下枯燥的面包皮。本身《恋爱课程》与《夏夜的微笑》所一脉相承的那如同受精卵戏水时为了尝试那新风格而产生的“幽默”戛然而止,只剩下一位表演卖力,和一群空洞虚伪形象的扮演者的女性在观众面前表演起了整整80分钟的影史灾难。
伯格曼最糟糕的电影,比《魔笛》还要糟糕,幼儿园学前班的小孩都能拍的比这好。
如果要伯格曼直接坦诚的说,他也许会这样表达这部电影所想表达的:所有那些女人、传记作家、经纪人们,那些围绕在艺术家周围对他感慨仰慕的,都只是惺惺作态的小丑,并且侵蚀着艺术家的纯洁。 这是伯格曼的第一部含彩色电影,我本以为会是一部回到早期关注男女关系的荒诞喜剧,却没想到伯格曼其实丝毫没有放弃他内心所想的真正的表达——这也是一个倔强艺术家所保留的操守吧。 在伯格曼部分自传中有感到他与影评人之间的矛盾,但从这部电影出发,伯格曼是对依附于艺术的功利的一切进行了大声斥责。影片中的艺术家最终坚持了自己的操守,保留了艺术家最后的傲骨,而现实中的艺术家是否也如此了呢? 到这里就很容易联想起,塔可夫斯基所言“为功利的事情而暂时牺牲艺术的人,从他制造出那个作品的那一刻起就再也无法制造真正的艺术了。”(希望我没曲解) 这种艺术家对艺术纯洁性的坚持与操守,现在的我还只能很片面浅薄的理解,或是想象。 这部电影的制作来看,甚至可以与今天所谓“无厘头”划归一类,而那是我认为这部电影糟糕的地方,那些刻意搞笑的镜头丝毫无法引起观众发笑的欲望,似乎拍摄这部电影时的伯格曼相当漫不经心。 总之,从电影最直接的内容层面,这是一部彩色电影的商业尝试,却又因为伯格曼本人的傲慢,在大部分镜头与时间里被拍成了一部十分劣质的商业作品。 但从伯格曼依然表现在电影之中的,也许是来自他自己所见所感的:艺术家的堕落、寄生于艺术的虚伪的“那些女人(小丑们)”等,我的语言实在匮乏不知怎样形容,伯格曼将他的愤怒与鄙夷表达的十分透彻,他的那些思想情感,就像一场梦一样自己钻进了我的大脑。 尴尬的是,当我写这个“观后感”的时候,也许我自己也成了“那些女人”中的一员了。
CC伯格曼套装,8.2~8.3分。伯格曼首部彩色电影。
这是真正的喜剧,充满了对默片的借鉴(滑稽配乐与快进动作),但个人猜测可能给伯格曼更多启发的,应该是1963年充满恶搞意味的汤姆琼斯(尤其中间用字幕卡隐去Cornelius和Bumblebee做爱的那一段,真是致敬得彻底。要知道伯格曼对于将其他导演优秀段落用于自己作品中是从来不介意)。借助喜剧,通篇伯格曼暗示的内容仍然不少:
1,评论家和创作者的关系,继《魔术师》之后,再一次将这样的紧张关系呈现在观众眼前。以及艺术家如何长存(仅仅有作品留世也会被遗忘?)这样的宏观问题也被提出。
2,伯格曼自己和女人的紧张关系
影片里众多的女性无法不让人联想到伯格曼自己混乱的女性和婚姻关系,让女人在剧中和Cornelius偷情,是伯格曼对于自己背叛那些女人的忏悔?
3,伯格曼的恶趣味
如之前提到,此片看起来受到汤姆琼斯非常大的影响,中间Cornelius掉落的雪茄(还用闪回)点燃火药线,造成豪宅上下一锅乱的桥段,将恶搞发挥到了极致。
还有一处性意味十足的镜头,伊索尔德躺在地上,左手摩挲摸着水壶柄头,暗示女仆的性幻想或是性行为(不得不感叹,审查制度对于这种表达真是无可奈何啊)
4,值得铭记的镜头
开场特色的长镜头仿佛致敬了罗生门审判:各个女性对着摄影机悼念她们共同的亡夫。音乐家至始至终在此片中从未露面的手法,可以在现代电影中看到更多的实例,最后音乐家脸部的“马赛克"打得漂亮。
Cornelius和Jillker谈话提到暗杀,接着Cornelius走出门,滑倒,又配上响亮的枪声,真是十足漂亮的蒙太奇,电影艺术的真谛。
5,出色的摄影/艺术/服装,此片不仅是伯格曼御用班底女演员们的大集合,男主Kulle更是贡献了卓别林般的神级表演。尽管对于习惯了伯格曼高冷的观众而言,此片显得太过特殊,太不伯格曼了,但这从另一方面展示了大师驾驭喜剧实在具有相当水准。
总之,不可否认此片电影性的出色,哪怕它有地方都是“抄”来的,但正如喜剧的内核就是让人发笑,大师生平中为了赚钱也无所顾忌拍喜剧(伯格曼生活中本来就没有那么严肃),我们也就不用较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