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情留半天(港) / 爱在黎明破晓时(台) / 日出之前
导演: 理查德·林克莱特
主演: 伊桑·霍克 朱莉·德尔佩 安德莉亚·埃克特 汉诺·波西尔 卡尔·布拉克施魏格尔 特克斯·鲁比诺威茨 埃尔尼·曼戈尔德 多米尼克·卡斯特尔 海蒙·玛丽亚·巴汀格 哈拉尔德·魏格莱因 汉斯·魏因加特纳 彼得·艾利·休默 休伯特·法比安·库尔特勒 约翰·斯洛斯 克里斯蒂安·安科维奇 亚当·戈德堡 保罗·波伊特
上映日期: 1995-01-27(美国)
片长: 101分钟 IMDb: tt0112471 豆瓣评分:8.8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人物:一男一女;时间:相遇之后,天亮以前;地点:维也纳;事件:一场漫无目的游荡,所有的一切清晰直白没有任何想象空间,无关乎情节,只关乎细节。 而他叫什么名字?她又叫什么名字? 似乎这也只是在最初两人在维也纳下车后出于习惯象征性的告诉对方他叫杰西她叫席琳时随口提到。而这也并不重要,因为在这个不眠的夜晚,这个没有人认识他们的城市,他们不需要用名字来确定彼此的存在,他们只需用坦白来见证彼此和自己的生活,这种坦白让他们不再属于一个名字,一个社会符号,而是只属于自己,属于彼此。 在这个坦白的夜晚,他们诚实的面对,没有假想,没有防卫,不但真实的面对彼此,更是直截了当的面对自己,甚至针对自己,那些隽永的对白,不是为了讨好对方也不是卖弄深沉,而是一次次全面的自我探讨,一次次默契的展示。他们说给自己听,然后有足够好的运气遇到一个听得懂的人,所以杰西说,我常常不敢面对自己,逃避自己,但跟你在一起我觉得放松,觉得在解放自己。 两人在咖啡馆里设置的给各自的朋友打电话的场景最能强化这种坦白。他们假装对方不存在于这个空间,假装自己在对某个不相关的人谈论身边这个女人或者这个男人,谈论自己对这个男人或这个女人的感受。这是无关痛痒的对话吗?不如说这是面对自己直觉的自白和面对对方间接但绝对真实的表白。 这场相遇的意义就在于这种坦白,在交谈中间暗含着一种自说自话从而完成一次和自我的对话。基于这种坦白,这个夜晚来的比他们相遇之前的几十年以及相遇之后的几十年都要深刻,因为这一个夜的坦白是以他们前几十年不见以及后几十年的分离为代价的,这个夜晚独一无二,是时间的特定点,不属于过去,不属于以后,只属于现在。 由于这种坦白赋予这场相遇的意义,这个夜晚也就出奇的大容量,不仅对话的广度不断的延伸,涉及死亡、愤怒、命运、时间、男女的社会角色,涉及内心深处最细微的感受,仿佛要把一生的喜怒哀乐生活感知统统都说出来都说出来,而且遭遇了了各种各样的隐喻:算命的神秘女人,写诗的流浪汉,等等,而他们的似乎无心之语,却往往成了事件的发酵剂,成为了某种暗示。 这场相遇的另一种意义是发展成为一场爱情,但即使发展成为一场爱情,它最初也只是一场相遇。尽管男女之间的相遇总天然的带有一些暧昧的情感成分,但这场爱情也只从属于这场相遇,是这场相遇的一次无主题变奏。就像两人看到的画展海报上的一幅画,席琳说她喜欢那幅画,喜欢画中人物和背景近乎融合的感觉,周围环境比画中人还醒目,他们也深谙此种相遇和相遇种种情愫应有的程序和结局,把行为和情感努力的嵌入这个作为大背景存在的相遇框架之下,可以现在一起看这幅海报,却不能一起看八礼拜之后的正式展览。 席琳说她最害怕人死之前那最后几秒的意识,因为你知道你绝对死定了。但他们的相遇不也是一种有明确意识的死亡吗?从一开始他们就心照不宣他们的分离,但这种明确意识到的分离仍然不能阻止她跟他聊天,跟他下车,跟他分享自己的经历,跟他尝试彼此的沟通喝了解,跟他跟他像真正的情侣,以至于到最后甚至要改变这种只是作为过客身份的初衷想象以后的见面。 也许这就是情感中最难解的结,一方面我们想象并真切的希望一生一世,同时又惧怕时间带来的厌倦最终会将爱情沉淀成一种习惯连同曾有的美丽一起抹掉,人有时在在某种极度快乐的情况下会真挚的狠狠的祈求让这一刻停留,与其说这是珍惜现在不如说是恐惧以后,因为我们没有勇气以后还可以有这种快乐,但另一方面情感因子的作祟却又让人欲罢不能,无法彻底断那种关于天长地久的念想,这对男女在深入的了解中不断就以后见与不见的问题的进行纠缠大抵缘于此。杰西说他总觉得假如我能接受事实,接受他那种天生就很艰难的命运,他可能就不会那么愤怒那么痛苦,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是他根本不甘心接受。对于爱情不也是如此吗,心存怀疑的同时心怀希望,即使不完全相信还是忍不住祈祷。 因此当杰西发出人们为什么总觉得感情一定要维持一辈子的疑问,而席琳也附和说那很傻的时候,二人想必是有些吃不到的葡萄就干脆说它是酸的心理,到底还是带着说不清的艳羡和不甘心的吧,直面这个问题时还是不能真的有那种LET IT BE 的豁达,还是会依依不舍,还是会一边强调不喜欢刻意维持情感一边不停的絮叨再次相见的日期。“这真的是我们最后的一夜吗?”“我们以后真的不会再见了吗?”问问题的人,都是放不下的人,可是人之所以为人不就是因为这种放不下吗? “你之前提到过以后几年的光景,一对夫妻会开始厌恶对方,对彼此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因此而感到厌烦,我想我会有相反的发展,我对一个人越是了解就越是能真正的去爱他,他会梳某种头发,他会穿哪件T恤,他在某种场合一定会讲的故事,我相信那会是我爱一个人最真实的境界。”这是席琳在离别之前对杰西表明的对于爱情的态度,隐约透着细水长流的朴素情感和某种继续的可能性,让人单纯而怀着美好祝愿的相信爱情的至高境界是平淡的。随着而来的火车站的别离则更加深化了这场由相遇派生出的爱情会有进一步发展的余地,因为他们像所有离别的人一样琐碎,舍不得放手。 但是他们在困惑于要用见或不见来保持一份感情,来封存一种美好时,他们忘记了另一种让爱情失去最初鲜红颜色的可能,就是,他们回到各自的生活,遇到各自生活中的人,然后顺理成章的忘掉对方。也许这一刻他们认为这场相遇的绚烂会让他们终生无法忘怀,可是大多数时候我不明白我哪里来的这种自信,自信记忆力可以和时间和生活抗衡,自信情感的重量抵得过时间的重量。 《挪威森林》那样一场樱花飞舞刻骨铭心的青春,人到中年的渡边也只能伴着beatles的老歌暗暗对自己坦白:“我得花上一段时间才能如此这般地忆起直子的脸。而且,随着岁月的消逝,时间花得愈来愈长,尽管很叫人感到悲哀,但却是千真万确。最初只要五秒钟我便能想起来的,渐渐地变成十秒、三十秒,然后是一分钟。”而那时哀婉幽怨的直子何尝不是说“我希望你永远记得我,永远记得我这个人”。在一起害怕惯性的破坏力,分离害怕遗忘的侵袭,感情到底有一个什么样的出路? 影片最后的几个镜头慢慢的扫过他们共同走过的那些地方,埋葬着无名死者的公墓;狭长的走道里他们曾倚窗坐过的圆凳;遇见算命女人的喷水池;将无数水中的尸体冲到岸上的寂静河流;喝酒看星星的青草地以及草地上空掉的酒瓶。那时我忽然想,如果这些固定的场景有记忆,他们是否比我们的记忆更加能够抵抗时间的冲刷,更加持久;如果有一天这些建筑物也耐不住时间最终腐朽倒塌,是不是我们还会记起那个某一个街道上我们有过的脚印,某一个河流里飘荡过我们的情思。 相见的可能性最终有一个续集来兑现,这样的续集合情合理,就像他们没有预料到会有这样一场相遇,谁也不能预料以后他们能否再次相遇。只是续集之后的续集呢?是再一次的告别之后选择最后的遗忘,还是真的如同河水中的树枝,一起携手趟过时间的河流。多年前看过的电影里有这样一句台词:电影有结束的时候,但人生还得继续。时间和爱情到底谁胜谁负,不是能由得一场电影来决定的。 “别让时间欺骗了你,你不能战胜时间,在烦恼和担忧中,生命模糊的逝去,时间自会有它的喜好,明日或今朝。”时间对于这场相遇的裁决,让我认清情感在其面前的脆弱不堪,也许是这场相遇的另一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