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问心(2023)

问心(2023)

又名: 赤子之心 / 死者之书 / The Heart

导演: 黎志

编剧: 周艺飞

主演: 赵又廷 毛晓彤 金世佳 陈冲 陈昊宇 周野芒 严晓频 房子斌 赵君 周雨彤 佟梦实 袁文康 马吟吟 王柠 陈玺旭 徐囡楠 张龄心 郑中玉 孙仲秋 潘非佯 汪融 金世康 朱铁 马柏全 方青卓 谭希和 丁文博 刘恩佳 李感 曲国强 郭虹 徐敏 沈丹萍 董晴 赵龙豪 朱研 陈牧扬 余承恩 国歌 王红梅 邱必昌 周德华 何苗 高戈 钱漪 穆丽燕 艾丽娅 房程程 王璇 朱袁员 许愿 林新猛 骆磊 张露 韩姝妹 张圣岳 郑晨萧 朱国煜 李滨 廖学秋 陈抒泽 李印攀 贾顺治 孙新博 马岩 方晓玥 胡原君 祁心蕊 周金凤 赵语彤 吴乙彤 赵让 冯朔 党辉 石强 谢承颖 鞠帛展 包嘉诚 贺琦玉 李斌 郭家豪 黄衍 迟希风 邵芸 迟爱平 赵诗涵 陈荟泽 魏志杰 朱丽群 蒋喆年 杨东兴 郭亚菲 赵书雨 卜雨成 陈燕燕 夏仪斌 张丽 邬倩 李信鹏 李宏磊 郑晓婉 吴健 王丽华 吴任远 马钦承 郑晨 韩民林 李雨璇 张世宏 逢春华 朱立华 朱剑峰 董国周 刘鹏刚 王仪伟 康杰 姜华 段浣洁 薛媛媛 吴吉良 刘红卫 宫耀辉 李呈祥 李龙飞 张迎香 赵慧 马菲 张瑶 杨均柏 王立款 刘自强 于露 宋成钰 任佳恬 马翊泽 刘笑卉 马越也 蒋文琦 张文涛 傅晓明 钟玉萍 张研钧 陈简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23-10-07(中国大陆)

集数: 38 单集片长: 45分钟 IMDb: tt28116207 豆瓣评分:8.5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讲述了周筱风(赵又廷 饰)、方筱然(毛晓彤 饰)和林逸(金世佳 饰)三位心脏科医生机缘巧合下,在东立医院心脏中心相遇。三人因专业背景、职业理念不同而产生摩擦碰撞,随后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逐渐磨合达成默契,最终在生命战场并肩作战的故事。

演员:



影评:

  1. 最近,医疗题材热播剧《问心》引发讨论。它以单元剧的形式集中呈现了医疗领域备受争议的几大议题,将医学伦理、医患关系中的模糊地带再度置于台前。尽管部分角色人设与剧情情节仍存争议,但其对真实医疗问题的触碰仍然使得全剧在豆瓣获得8.3的评分。

    医疗作为国产剧的传统题材,每次都能带来关于生死、众生百态的讨论。医院就像一个小社会,形形色色的人在此登场。随着近年来性别视角普及,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留意剧中女性角色的刻画,医学界同样存在被忽视的性别困境。

    长期以来,女性患者在医疗剧中常常充当家庭关系的“背景板”,即使是《问心》这样的口碑国产剧也不例外。这些故事中女性的病程与救治都是模糊的。当镜头对准男性患者时,展示的是典型的临床表现:例如患二尖瓣病变者面容是什么样的,扩心病发作时的表现等等。但当女性成为患病主体时,她们的患病叙事却与情感关系高度捆绑,而少见对疾病本身的描述。这并不仅仅是剧本的架空,更是源于真实医疗场域中女性患者的体征、信息长期隐身。

    “我们的现代医疗体系正在辜负女性。”在《性别攸关》中,美国知名性与性别医学专家艾莉森·麦格雷戈(Alyson McGregor)证实了这一现状。在积累多年临床经验后,她越发感觉到现代医学体系是高度男性中心化的,其中的许多研究发现并不适用于女性患者。“如果你是一名女性,你就有更大风险被误诊、接受不恰当治疗或出现并发症。”即便很多时候,医生并非有意。

    《性别攸关:男性中心的医疗体系如何伤害女性健康》

    这套以男性为中心的医疗体系是如何形成的?这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诊断结果和治疗效果?如果短期内这种医疗模式难以根本扭转,作为个体的女性患者又该如何提出正确的问题,引导整个就医过程朝着更有利于自身健康的方向发展?今天这篇文章从《性别攸关》出发,结合更多资料,聚焦医疗领域的女性健康。改变的第一步,往往先从察觉开始。

    撰文|申璐

    女性的患病表现与男性不同

    在《问心》中,患者杨贵兰的设定颇有代表性。快七十岁的杨贵兰是心脏科的“常客”,由于定期来检查,她和住院区的病人都很熟悉,甚至还会偶尔配合护士照料其他病人。即便住院后,她也总是偷偷藏酒喝,把各种油腻的零食藏在床头柜,是整个院区最不像“病人”的存在。直到观众看到,某个深夜里她独自落泪的侧影。她的丈夫和儿子都在一场地震中丧生。

    杨贵兰患有“应激性心肌病”,又叫“心碎综合征”。这种病常见于女性患者,且病情触发机制和各类应激事件密切相关,患者体内的应激激素水平短时间迅速上升,引发左心室膨胀,严重时可能会使得整个心脏无法搏动。但即便如此,这种病症在临床上很容易被忽略。

    一方面,常规的血管造影检查并不是为了它而设计,在成像中往往无法观察到血管狭窄等明显特征;另一方面,这种病“来得快去得快”,通过恰当的治疗,患者会在数天内好转,但只要造成应激的原因仍然存在,就随时有可能引发下次心衰。且由于它与应激激素相关,临床中很容易被误诊为“焦虑症”而错过医治时机。剧中杨贵兰的手术虽然基本顺利,但却没有撑过术后危险期,病逝于一系列术后并发症。

    《问心》剧照。

    实际生活中,这种情况并不少见。据《美国心脏协会杂志》研究显示,女性死于严重心脏病发作的风险高达男性的三倍,而因心脏病猝死的女性中有64%先前并没有症状。

    正如麦格雷戈在书中介绍,传统医疗文献中,女性的心脏病症状经常被描述为“不典型”。男性可能会表现出放射至左臂的疼痛,胸前区压榨感或其他“典型的”心脏病症状,而女性经常仅仅表现为轻微的疼痛和不适,相关症状更为弥散,且可能伴有疲惫、气短以及“什么地方出问题了”的强烈感觉。

    不难想象,在诊室门口成排的患者群中,症状不那么“明显”的女性心脏病患者的优先级很容易下调,加上血管造影等成像看起来“没什么问题”,心脏问题在诊断过程中常会被误诊为“心理问题”。

    这种性别差异不仅影响诊断初期的效果,也会限制救治手段的选择。在医疗剧中,我们常常能看到心脏病患者被推进急救室,然后通过“电击”以恢复正常心律,这是一种常见的抢救手段,医学上称之为“除颤”。医学研究还发现,通过冷却垫等方式给室颤患者降温,会极大改善预后效果。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当心跳完全停止,也就是心电图呈“直线”状态时,是不能除颤的,治疗手段就只有肾上腺素和老式的心肺复苏。遗憾的是,女性发生心脏骤停时,更多表现为这种心搏停止。

    “以男性为中心的思路创造了一种针对男性的新疗法,却没有惠及女性。”麦格雷戈在书中写道,类似的事情非常普遍,这些研究起初依照男性模式开展,后续再通过测试逐渐应用于女性患者。但在那之前,许多女性已经失去了获得医治的可能性。

    除心脏病领域外,现今医疗体系对女性的许多身体疾病都无法给出准确判断。临床实践中,不少医生只能根据“经验”判断患者病情,通常将看起来最合理的假设当成诊断结论,并用空泛的术语加以包装,“大而全”但缺乏具体的参考价值,比如“经前综合征”。

    那么,这种以男性为中心的医疗体系是如何形成的?为何此类明显的性别数据缺口在医学界内部长期得不到填补?

    “男性化”的现代医疗体系

    当我们说起“女性健康”,很多时候会将其自然等同于专门的“生殖健康”,似乎直接指向的就是乳腺疾病或妇产科问题。实际上,女性健康涉及女性作为整体所面临的从肉体到心灵的各种问题。

    然而,在医学领域,女性同样也长期以“第二性”存在——作为占人口二分之一的群体,却被另一部分人代言。在《看不见的女性》中,佩雷斯提出这种男性默认的偏见至少可以追溯至古希腊人。他们开创了把女性身体视为“残缺不全的男性身体”的潮流,认为雌性是“里外长反”的雄性。卵巢是女性的睾丸,子宫是女性的阴囊。它们之所以在体内而不是长出体外,是因为女性“生命热”不足,男性的身体是女性无法企及的理想。

    《问心》剧照。

    即便在与女性健康直接相关的妇产科,女性也经历了被集体赶出产房的边缘化历程。意大利学者西尔维娅·费代里奇在《凯列班与女巫》中还原了这场篡权的终始。曾经,未来母亲的床边围绕的是一个女性群体。然而自17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重商主义的兴起,对人口增长的需求急剧上升,国家对性行为、生育和家庭生活的干预也随之而来。

    《凯列班与女巫》

    这一时期,为了保持理想的人口基数,社会层面以“猎巫”的名义尝试打破女性对身体和生育的控制。产房之外,女性的任何节育或非生育行为都被妖魔化。一墙之隔的产房之内,为了确保十月怀胎的妇女无法终止妊娠,产婆被边缘化,男医生集体进入产房,开始被视为真正的“生命赐予者”。而原先的产婆如果还想继续执业,她们就不得不成为国家的间谍,及时上报所有新生儿的数据。

    尽管启蒙运动以来,整个医学领域在逐渐向科学化和专业化转变,越来越多的女性医护人员重回这一领域,但这种男性中心的偏见并没有根本扭转,而是隐藏于从研究规划、基金支持,到门诊和住院患者诊疗实践各个层面的运行逻辑中。

    以拥有全球领先医疗体系的美国为例,1974年《国家研究法案》的出台确立了医学研究中的基本伦理原则,它将“育龄女性”明确列入受保护的对象,但这反而使得女性受试者数据在各项有益于健康的医学研究中被“名正言顺”地忽视。

    麦格雷戈在书中披露,在实际的医学研究经费审批中,用于男性受试者的研究更容易获得资助。从研究的效率导向看,女性每月的月经周期是很难处理的不可控变量,其间荷尔蒙的波动会引发一系列的体内激素数据变化,为确保研究数据的精确度,研究人员不得不在每个研究阶段确认女性所处的月经周期段,但这些都会增加研究成本。更遑论在孕妇身上进行研究。“女性被认为是复杂的,因此她们被排除在外。”

    《问心》剧照。

    实际情况却是,医学研究大可以堂而皇之地绕过女性,可疾病本身却并不会放过女性。这种性别数据缺口直接导致大部分时候,女性只能自己承担药物不良反应带来的风险。

    据麦格雷戈称,以孕妇为例,她们现今所服用的治疗哮喘、高血压、焦虑症的药物都可能对胎儿构成风险,但她们对此一无所知。甚至即使是“泰诺”这种被认为在妊娠和哺乳期间唯一“安全”的止痛药,实际上也从来没有在孕妇身上进行过对照研究。更遗憾的是,这只是开始。

    在研究结束后的后续流程中,这种男性偏倚被层层强化。医学研究大多都借由期刊发表触达更多一线医护人员。但这一层面中负责审核评议的期刊编辑目前仍然以男性为主,他们会有意无意挑选对他们而言重要或有启发的研究。当这些成果发表后,在医学课堂和临床问诊中,最初的缺口常被忽略不计表述为“同时适用于男性和女性”。

    个体如何避免沦为医改的代价?

    不少读者可能在获知上述事实后仍有困惑,觉得即便整个医学界的偏见根深蒂固,但具体到临床实践,患者并非被动的承受者,她们难道不能主动和医生讲明症状和用药困惑吗?但凡曾去过医院就诊的女性可能或多或少都有过类似的体验,她们说得很清楚,感觉自己哪里不对劲,但医生不相信。麦格雷戈在书中分享了一个实际接诊中的真实案例。

    确诊子宫肌瘤的莉迪亚在40岁时接受了子宫切除术,当时手术保留了她的卵巢和宫颈。几个月之后复诊时,她询问医生为什么还是时常觉得疼。医生却回答说:“这是子宫痛幻觉,就好像有人失去了肢体,但依旧能感觉到它的存在。”

    莉迪亚愤怒反驳说:“我有子宫的时候也从来没疼得这么厉害过。”之后她又陆续去看了几位专家门诊,终于有一位愿意为她做剖腹探查手术,发现她患有IV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于是这场手术中,莉迪亚又失去了她的宫颈和输卵管。但疼痛仍然没有消失。

    第二次手术后的几个月,莉迪亚持续排出血凝块。她觉察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于是争取第三次检查,结果在手术室中,医生发现她的一侧卵巢有巨大的脓肿感染。最终,莉迪亚不得不把卵巢也切除了。

    《问心》剧照。

    这并非个例。临床中,当女性讲述她们的症状时,更容易被怀疑是心理类疾病,甚至连英文中“歇斯底里”(Hysteria)这个词都源自古希腊语中的“子宫”(Hystera)。延伸至医疗领域,人们也下意识觉得女性容易出现不合逻辑、不可理喻的情感暴发。

    于是当女性患者更“大声”地谈论疼痛时,医生们往往会反射性地“调低音量”,这在医学上被称为“燕特尔综合征”(Yentl Syndrome)。但其中的死循环在于,当一个处于疼痛中的患者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时,ta就越会放大自己的声音,这恰恰越会导致医生认为ta脆弱,笃定事情没那么严重。

    相同境遇下,男性则更容易忽视自己的症状。《问心》中63岁的老王在得知自己有心梗风险后,仍然选择趁医生不注意偷偷离开医院,觉得自己没大事,“每天在朋友圈步数排名第一,这只是以前骨折的后遗症”。另一位病例庄家顺,因隐瞒病史导致手术失败离世,他一直说“自己没病”。这种男性特有的“嘴硬”很大程度因为他们都曾经是或正在是“家中的支柱”,男性就应该“坚忍且克制情绪”,不能大惊小怪,简言之“要像个男人”。

    此前曾有不同研究证实,女性对疼痛的耐受度比男性低。从这个角度而言,这其实也意味着女性对可能导致生命危险的征兆更加敏感,这使得她们能比男性更容易在症状首次出现时就积极寻求治疗。只是整个医学界需要纠正自身的偏见。归根结底,医生应该治疗的是病人所承受的痛苦,而不是医生认为病人应该承受的痛苦。

    在全书结尾,麦格雷戈坦言这场变革已经开始,但整个过程仍然缓慢。她呼吁患者要尽可能与医务人员进行有建设性的对话。这并不是为医疗体系免责,而是在漫漫医改的过程中,个体如何最大程度避免沦为医改的代价。“你要变得更强势。当你掌握了主动权,你就会享受主导自己的健康决策和路径的快乐。”

    最后,书评君根据《性别攸关》这本书,整理摘录了一些你在下次就诊时可以尝试向医生提出的问题,这些或许能够帮助你得到基于个人情况的最佳治疗方案:

    1.“对于我这个年龄段的女性来说,最新的建议是什么?

    ——乳腺检查

    ——巴氏涂片

    ——其他常规检查

    2. 作为女性,这项检查/操作有什么需要我特别关注的副作用吗?我的避孕措施/哺乳/激素替代疗法会影响这项检查的结果吗?

    3. 请告诉我这种药会有什么效果?基于我的性别、年龄、体重和健康状况,目前开出的服用剂量是合适的吗?

    4. 如果你被开了处方止痛药,请询问医生:这是一种阿片类药物吗(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包括呼吸抑制,且存在明显性别差异,相同剂量下,女性更容易出现相关副作用症状)?

    除了阿片类药物和其他有成瘾风险的药物,你能开一些替代方案吗?

    5. 我观察到,自从我开始服用新药后,感觉有些不同。我担心它的代谢可能不如我以前的药物效果好,是否还有其他的我可以负担得起的备选?


    本文内容系独家原创。作者:申璐;编辑:荷花;校对:杨许丽。封面图片为电视剧《问心》剧照。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2. 我们的电视剧主要有2个流向,一是表达爱情,二是借爱情表达时代。但凡脱离了这2个流向且有质量保证的电视剧,都值得4星。职业剧,无论是医疗、法律、警察/刑侦、军事、政治,正好就在这第三分类中,本身就带有先天优势。

    但是这些职业剧被骂的也不是一部两部,尤其在医疗、法律这两个重灾区。我们也不是没有人能写出好的故事,就是不知道工作流程上哪里出现了漏洞,总能让一些偶像爱情泡沫在职业剧的第1集后20分钟冒出来,并且充斥全程,让外人觉得影视作品对这些职业充满不尊重与低俗幻想,让行业中人气愤至极有贬低自己劳动价值之嫌。

    我也是这么看待《问心》的,但毛晓彤在《云襄传》里太像一个女侠,赵又廷有家庭滤镜,看一眼总是要看一眼的。5集看完,目测,这个电视剧从制片、导演、编剧,到每一个主演、辅演,都奔着高目标去的,赢得了我,一个默默无闻的躺沙发观众的尊重。

    1. 爱情不会是这个医疗剧的主线。就这一条,就胜过了同类型的99%电视剧。毛晓彤蹦蹦跳跳着出现了,崇拜着看着赵又廷,我想这不会就是一眼万年的爱情的开始吧?后来发现他们是同一个母亲,又想,不会这个剧是想突破人伦底线吧?稍微再往后看一点,感受到了这个故事线的精妙,高。那就是:

    2. 链路奇特。它的第一主线真的就是心内心外科医生的生活,为了让故事有深度,让人物立住,它没有选择爱情推力,而是用了家庭。电视剧里几乎以亲情为支点的剧,最终都会升华到大时代中,以小见大,这是小学生写作文都知道的道理,我们都从小学生时期过来,对这种手法习以为常,不知不觉都会惯性在这个通道里思考。可是这个故事,从亲情出发,走在了一个职业画像的路子里,让人意外,充满期待。

    3. 主线就是职业线。我对医生生活一窍不通,里面说的专业术语一个都听不懂,但是出现的一些病例情况倒是见过,比如排队2小时看病5分钟,不开药觉得白来了;比如相信微信运动第一名=绝不会生病;比如好好的一个人突然就倒了。而且金世佳在手术台上和外的差异,赵又廷绷脸谨慎沉稳的执刀风格,让我愿意相信,我们国家还有很多很多这样有着救死扶伤情怀的好医生,愿意相信,他们都是真的活在现实生活中的人。

    手术台上的展示时间很多,干净利落,让人对医生职业不自觉发起景仰,导演用心了。

    每一个患者身上都有着矛盾与冲突,且几乎都有着以下3项中的2项:医患关系中的冲突,患者内部家庭中反映出的当代争议话题,三位主线医生之间因为内部家庭线的原因起的合理矛盾。相当于比寝室4个人建6个群更悬妙的是2个人建了5个群,难道你不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建起来这么多群的吗?患者身上有矛盾,医生身上有矛盾,医患之间还有冲突,三方冲突会和在一起产生了强劲力量,让人哭一会儿笑一会儿,代入一会自己,又忍不住接着看剧。就连腾讯视频投票都由91开变成55开,观众的选择伯仲之间,凸显了冲突设置的高级与巧思。

    在捋患者故事时,又发现每个病例的分配时间不同,有轻有重,可见导演功力。

    4. 家庭线是逻辑线。毛晓彤,赵又廷,金世佳每个人牵引出来一条不尽相同的家庭背景,让他们的思考方式的差异化如此合情合理,让他们看待问题时的争执都如此有力,有着亲密亲子关系的人自然愿意去照顾关心自己在意的人,被母亲遗弃的人怎么可能会相信亲情的坚韧,最爱且有生命危险的哥哥是自己的全部剩余的一切自然都低于自己的执着与原则。他们,一个想要去寻找亲人间误会与遗憾的修补药水,一个要突破单亲家庭带来的心灵禁锢,一个因为要与时间和基因竞赛让“救人”成了一种刚性信仰。他们,都有自己被世界善待的部分,又有需要敌对世界的挑战,且都不一样,交织在一起,真实地让职业内外的冲突无比拨动人心。

    5. 虽然爱情不是主线,可是它并没有缺席。金世佳和王传君一样,都想进入艺术殿堂,都不喜欢《爱情公寓》里的自己。但是这次展博性格在金世佳身上的再次绽放,让人格外惊喜,他可太适合这类的角色了——阳光开朗大男孩,且还有手术台上的沉稳作对比,保证了演技,又进入了自己完全拿捏的天分区,很好阿,人敢于在适合自己的区域不断尝试,比挑战不同的表演角色更需要智慧与勇气。非常看好头发乱蓬蓬(可能都是金世佳为了还原真实的设计)和可爱毛晓彤的爱情线发展。此外,《阳光开朗大男孩》还是一首rap歌曲,歌词写的也很像金世佳本人的感觉。

    昨天又看了2集新更,其中金世佳转身走的时候,手臂甩起来了,这种有点傻憨憨的阳光开朗脾气冲的前锋性格,从这种细节处冒出来,让人拍案叫绝。好家伙,小臂都在演戏。

    找不到截图了,但是截了一段他俩的对手戏,挺逗。

    突然请我吃面包喝赞助商牛奶,你想干嘛!
    又开始拍我马屁,难道以为我林五岁没有一点点防备心理嘛?
    阿阿阿阿阿阿,但是我不得不说,这位同事说的确实很对,我确实技术过硬,人又帅。她说的有点东西阿!?
    哎呀,你这个同志,很善于发现嘛!?
    不对!
    糖衣炮弹,非奸即盗。你想干什么到底!你有什么目的!
    太可爱了。
    请的姿势也太诚恳了吧!?
    好啦!就去看看她要搞什么鬼。
    走走走,烦死。☺️
    说走就走,啦啦啦啦。

    6. 赵又廷的普通话说的越来越好,剧中角色=人间压抑就找赵又廷。

    7. 毛晓彤越来越出挑,灵气的很。立旗子:她演的之后我都要去搂2眼。

    8. 30多岁还能演出年轻人在两性关系中的5岁状态,是本领,是演员本人对现实保留疏离与天真的结果,是一种难得与超然。别再抗拒了,你真的很适合。虽然我的喊话很单薄,可是还是想最后补一句对金世佳的感受。

    当一个演员在演这个角色时,让人实在想不出来谁还能比他更合适这个角色,他就是演成功了。林医生就是这样的例子,他被演成功了。

    9. 毛晓彤剧中人设真可爱,相信亲情,想要让亲人变得更温暖。一个妹妹对哥哥的崇拜依赖被她演的干干净净又浓情满满。这个电视剧胆敢最后来个什么其实哥妹没有血缘关系的逆转,我就手撕豆瓣评分到1星。

    现在出现了的【患者案例】及矛盾指向:

    1. 60多岁陌生大爷,命悬一线,死活不信医生,不想留院治疗。

    患者内部矛盾:一向健康,根本不信自己有重大疾病。

    医生内部矛盾:不同家庭背景的医生的价值观不一样,遇到一个必须救下一个,患者太多每个人都要公平对待,观点1v1,真是让人不知道谁对谁错。

    而且这还是一个非常高级的双标设计。如果我们不是这个大爷的家属,就会觉得,是他自己不珍惜生命,医生要对更多的患者负责,怎么可能一直盯着一个人!如果我们代入大爷本人、家属的身份,又会觉得,我只是无知,并不是不想活,医生就应该在我身上多花时间,说服我,让我活下去!

    医患冲突:其实产生了,但是由沟通能力化解了。但是电视剧在这里应该还是有美化,医生毫无失误的可能性,能有多少呢?

    2. 上面说的排队2小时看病5分钟,对比医生苦口婆心解释了20分钟(不太信这种情况会在真实生活中出现)。

    医患冲突:你用心的反而说不定会看不见你的心。

    前面还有一个更年期不舒服,总觉得自己有病的。后面还有几个这样的闪现门诊案例,来反应社会共性,有一定共性。

    3. 70多岁的大爷要做大型开胸手术。

    患者内部矛盾:这个年纪是要有尊严地走向死亡,还是在眷恋自己的家人身边咬牙挺过来。

    医生内部矛盾:前面的医生就算误判了,后面接手的医生是不是应该为前面的兜一下底。

    医患冲突:在第7集浮现出来,护士有2%的发脾气和90%的尽力,家属要用什么方式反应问题?真实生活中,估计也没有通道去反应这么细碎的问题。但是这个案例抻的时间有点长,可能导演比较珍惜这一家三口3位演员吧。

    4. 28岁已婚年轻女孩,面对着20多万的治疗费用。

    患者内部矛盾:爱侣与父母,究竟哪个才是把自己凌驾于他们生命之上的深爱?

    医生内部矛盾:按步就章,还是因为是天才就可以网开一面?降低前期风险保障后期安全,还是一头冲进大雾的高速公路?

    赵又廷插臂站在后面,在1.5倍速的播放画面下,我都跟着无比紧张。

    看预告,这个女孩的父母最后时刻还是赶过来了,他们几个人手交汇的一瞬间,爸爸妈妈对小孩的天然的爱,让我直接崩出2斤泪水。不是爱情不可靠,而是在面临着釜底抽薪的金钱拷问下,父母是人心的最后一道防线,爱情,还是往前排排吧。

    5. 晏晖

    这个病例时间久到,我把病人的名字都记住了,有点太久了,从第8集开始,11集还没结束,同期还没有别的独立案例进来。

    但是这位在《狂飙》里说香港粤语的湖南人的东北口音太像东北人了,活灵活现,总能让我噗嗤噗嗤笑出声,也就一路看下来了。员工在大院里喊,董事长觉得他们多此一举,又忍不住站在窗边挥手示意,把这个年龄段居高位又自认谦虚的男性形象,刻画地栩栩如生。

    患者反常:这个电视剧很高明的地方,就是在这里打破了对富人阶层的固有印象——玩弄感情不得好死。董事长虽然有钱,但是董事长拉不到发妻的手就心慌;董事长虽然不迷信,但是在接过发妻的祝福手串后天天盘。甚至还有一个电视剧插曲专门演绎了他们夫妻的牢固情感,有点感人。

    医生内部矛盾:接盘与背锅的艺术。

    医患冲突:有钱人是否可以打破规则?

    7. 双胞胎的哥哥

    患者内部矛盾:母亲对儿子的深爱与抚养不易。但是我还是觉得这个有点夸张,一个母亲在医疗事故中失去一个小孩后还会把剩下唯一的小孩送到同一家医院?

    医生内部矛盾:林主任在这里发生了弧光,人物成长了,懂得了配合。

    医患冲突:后者对前者的信任度。

    8. 蔷薇

    患者内部矛盾:与上一对年轻夫妻相对比,这边是至死不渝的爱。另一半没了,剩下的也不想活了。

    医患冲突:医生是否为了要救治患者而先描绘出一份虚幻的希望?我不认为会有医生这样做,因为患者那么那么那么那么多,谁又能有300%的精力对不在乎自己人生的人负责呢?

    9. 杨贵兰

    她坐在床边,以一个汶川大地震幸存者的身份,和20多岁死志坚决的小姑娘说着自己的家常。一夜之间死了丈夫与儿子,什么都没了,死,容易,可是丈夫和儿子一定是希望她能把他们的人生也走完的阿。挚爱彼此的人,怎么可能盼着身上承载着自己深爱的人也走向生命终结的那条路呢。杨阿姨说“我儿子说课本里写着‘孔雀东南飞,可是我没见过孔雀,它是怎么飞的阿?’我要替儿子去看一看。”

    蔷薇绷不住了,开始大声哭泣。我也跟着掉眼泪。

    只有年纪大了,才可以接受这件事:人生中那些陪了一段就不能再陪的人,我们只能放手让他们离开。这里面的心酸、伤心、绝望,需要一点点尝到,重压生命,无法喘息,之后才能走到释然的区域,才能明白放手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否则带着绝望上路,太辛苦了,那是生命中最最沉重的重量。

    电视剧片尾曲《问心》响起:

    你想忘的,千方百计,回避了反而,更不舍。
    想挽留的,倾尽所有,最终还剩下,些什么。
    回忆总萦绕身侧,太多孤单却活着。
    生死离别,若不由,人选择。
    那就向前走。

    歌词写的多好阿,已经无法陪伴我们的人,感谢他们同我们的这一路陪伴,然后放手,继续往前走。前面可能会有更多的困难,但是就像杨阿姨说的,再苦的一天也一定会有笑一下的时候,为了这一下,也要活下去阿,这是对曾经的陪伴的一份回应,也是对未来的希望的一份尊敬,我们都会从不好中一点点好起来的。

  3. 采访导演:

    1、您最初接触这个剧本的时候,最打动您的点是什么?

    从刚开始看剧本的时候就情不能自持,这个情感共鸣其实是很大的,因此我在呈现剧本的时候,反复强调的就是里面的真情实感。就单个案件来说,这个节奏是一茬接一茬,一波接一波的,当你还沉浸在前一个案件的情绪里的时候,新的又出现了,让人觉得这个节奏是很舒服的。

    从观赏的角度来说,在单元案件里我看到了百态人生,同时又有一个主线的三个主人公各自的案件贯穿其中,始终拽着我往前关注他们的命运。这个剧本的大架构是十分吸引我的,然后再加上阅读的过程中,当我一开始以一个纯粹的读者身份在阅读时,我得到了一种情绪价值,所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吸引我的项目。

    2、观众反馈《问心》是目前最良心的医疗剧,剧中在展现医生的抢救手法、手术过程等镜头时都感觉演员很专业,据了解咱们邀请了很多医疗顾问,可以介绍一下他们吗?此外,还做了哪些其他的功课呢?

    首先,大家在剧里看到演员呈现出来的那些专业技能,跟他们真实在现场呈现出来的还要大打折扣。因为我们为了让节奏快起来,我拍摄的时候会把镜头剪碎掉,比如我原来拍林逸的时候本来是从他的手摇到他的脸上,他的手就真实地在打结,那个速度已经不亚于一个真正的医生了。但是为了让速度节奏更快,那个打结的动作是被剪碎的,所以他们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和练习。比如缝针、打结,甚至在手术台上医生交接时候的动作用什么姿态,因为错身过去可能一个转身动作不对就会污染了,这个都会在现场做大量的练习,并且他们都已经非常熟练了。但是在目前的剧里呈现的,我说实在话,观众其实并没有看到他们付出的全部努力和能力。

    关于顾问,我们的编剧老师在上海那边有一年多的田野调查和资料搜集及案例整理的过程,他在那过程中有100多位顾问给予过她帮助。我这边拍摄的时候,顾问主要是在青岛,一个是我们能够在字幕里看到的刘旭老师,他是青岛青医附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心外科副主任。我们还有很多职位高高低低的顾问,除去主任医师以外,我们在实习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主治医生,包括实习医生我们都建立了联系。我们拍这个戏呈现医院的环境和细节的时候,真的不只是复杂的案例,还有医生的生活、医生的工作环境的细节我们都会去咨询。

    3、既然剧名叫《问心》,剧中也必然会有许多展现医生“心理活动”的镜头,您是如何拍摄这种情绪场面的呢?

    首先我觉得很多时候演员之所以有他独特的魅力跟光彩,就是他的每一个微表情就能够准确地传达出很多的情绪的那个情绪跟情感。所以我首先最需要的就是在镜头里能够将演员的情绪和情感传递出来,然后也会通过一些镜头景别和场面调度的选择。我其实特别看重的就是以景抒情,把它放置在一个什么环境里,在这个情感表达之后,我要接一组什么样的空镜头,一组什么样的景色镜头来延宕演员身上所产生的情绪后续,让这个后劲再持续一步。

    4、这是您第一次接触医疗剧,在拍摄上是否存在一些难点?是怎么克服的?

    这部剧最困难的就是专业领域的困难,这个领域困难不光是我,整个团队都是医疗行业的门外汉。整个剧集不仅是我,美术、道具、服装,包括我们所有的部门都需要在这个医疗领域做文章。所以,这个专业领域的真实呈现首先是一个要跨越的第一个难题,这是一个基础难题,要在基础层面上做到真实。

    另一个层面是专业性的逻辑,怎么能够用视听语言的方式,怎么能够用影像化的方式让普通的观众也能看懂,比如说这场手术的这个手势到底在做什么啊?为什么要有这样的一些过程?然后怎么紧张起来?这些东西我觉得都是需要用我们影视独有的表现方式去表达一个医疗的行业和题材的那些专业知识,所以这个都是在拍摄之前去要做大量的准备跟案头工作的。

    5、听说在拍摄的时候有搭建医院的实景,采购租赁了大量专业设备,这个大概花费了多少时间呢?为什么这么用力用心?

    大概花费了80天,两个多月,我们拍摄的时候其实还有一部分没有完成,我们是先拍了这个区域,剩下的区域还要继续搭建,因为我们赶时间。那个场景大概有8000平米,这个景不是内景,而是一个内外兼有的景,就是三栋楼围起来的一个医院的花园,花园里还能停车,楼里面也有许多独立使用的空间。我们的诊室、医生的办公室,住院部、监护室、胸痛中心、抢救室,所以是一个非常多区域的公共空间。而且我们每一个区域基本上都拍尽了,过道也用上,比如有一场戏,林逸跑出去在过道上可能只有一场戏,但是那个过道我们也拍上了,我们觉得很过瘾,每个角落都拍了个遍,因为那个景搭得真的很好。

    6、无论是医疗剧还是其他现实主义题材的都市剧,如果拍摄不成功就会被扣上“悬浮”的帽子,您认为医疗剧要如何“去悬浮化”呢?用怎样的细节表达才能让观众信服,有代入感?

    没有办法通过某一个细节就让观众觉得不悬浮了,我觉得这是一个整体的效果。我不管其他剧集怎么拍的,但是我在拍《问心》的时候是对于真实性非常苛求的。一方面体现在外部形态上,比如我们的空间和环境,林逸的哥哥是一个常年患病的状态,因此他的家里堆满了医疗器械,家里的钱也不多,收入也不高,因为都拿来给哥哥看病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那个家是很封闭拥挤的。他们家只有一个卧室是给小侄子住的,林逸是住阳台的,这个家实际是一个很压抑的空间,很难创造出拍摄的角度,甚至机器推进去,基本上也很难调度。这个场景我们可以搭得更大,但是为了保证这个真实感,我们依然要和美术沟通,要拍出这个空间的味道。另外就是医院的过道,也可以搭建得更宽敞,镜头可以更舒展,但是我们走访过所有的医院,都没有那么宽的,过道一宽就假了。所以即便不方便拍摄,但是为了要保留真实感,我们也一定要这么搭景。还有监护室的戏,医生在监护室里是必须要戴口罩的,这对于演员的表演是极大的折损,这个真实性与我们的创作会产生极大的冲突,但是为了追求真实,我们宁可舍弃那个部分。

    另一方面,我们追求逻辑的真实。很多观众看完林逸之后会觉得不真实,一个有年资的医生怎么会这么不管不顾,不顾医院的规章制度?后来我接触了很多医生,发现其实我们对于医生的了解非常有限,这个族群里有很多丰富多彩的人物存在,因此我们要拷问的不是这个人物是否符合我们的逻辑,而是是否符合这个人物的逻辑。林逸之所以有这样的行为,是因为他有家族遗传病史,他的父亲当年就死在了医院里,父亲被从手术室里推出来,医生跟他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对不起,我们尽力了”。因此他不希望做一个跟病人讲“对不起,我们尽力了”的医生。因此有如此丰富前史的人,观众再去看林逸做出的这些行为,就会觉得完全在情理之中。我觉得只有做到了这两点,基本就能解决你说的“去悬浮”的问题。

    7、《问心》里也有丰富的医生生活和一定的情感戏作为副线,如何与病患关系的主线相融合呢?这个节奏是怎么把控的?

    这是我们在剧本层面探讨故事整体叙事策略的时候就在讨论的问题,我们不是一集一个案子,然后全是疑难杂症的剧,我们看的不是那种奇观的发病状态,我们不是这样的医疗题材,我们的出发点还是希望在单独的案例身上,以及主人公的这几位医生身上看到普通人的影子。我们的几位主人公,他们作为普通人的那些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也是一些重要的看点,至于单元案件,我们的节奏是有变化的,前面可能是几集来了两个,后面可能一集来了三个,可能你所熟悉医院里的像隔壁邻居一样的人,后来也会变成单元案的主人公。

    8、在选角上是如何考虑的?

    因为合适,因为贴脸。我们每次进行casting工作的时候,都有一部分是我们的主动性,一部分是命运的安排。这个东西很玄妙的,我们当然希望所有的演员和创作团队都是双向奔赴的过程,我们觉得他合适,他也认可这个角色,我们才能碰撞出火花。很幸运的是,这三个演员都喜欢这三个角色,我们很快情投意合,在筹备相当长的时间跟我们一起去医院实习,去观摩手术,去练习细节,这个时间甚至比我们的项目时间还长。

    9、您在这部剧中想要传达怎样的理念?是否有加入自身对于医疗行业、对自己生活的一些思考?

    首先我们在剧本层面上是高度一致的,就是我们希望这部作品像一面镜子,重新审视医患关系,审视我们每个个体和医生这个族群。我不希望在这个剧里去高度赞扬谁或否定谁,而是希望在镜头里和一个个故事里重新审视,这些医生在脱掉了白大褂后会遇到什么问题?作为导演,我希望作品可以到达观众层面的诉求,当然有时候导演会夹带私货,但那是细节问题,在理念层面上我还是希望所有主创可以高度一致,这样才能保证作品的完整性。

    采访编剧:

    1、医疗剧的同质化非常严重,《问心》的切入口和叙事体系有什么新意呢?

    医疗剧的同质化的确很严重,我在创作的过程中其实很理解同行们在做医疗剧的时候,我们遇到的问题是一样的,就是大家为什么都写外科不写内科。因为外科好写,就像打仗一样,内科就是要运筹帷幄,特别难以用戏剧化来呈现。我自己在写医疗剧的时候,就会明白同类剧是基于什么样的困境做出的取舍。我们最开始并不清楚我们要做一部什么样的剧,后来是在采访中慢慢摸索,后来我也和柠萌团队达成了共识,就是大道至简,思考在同一个赛道中,你是不是可以做到更真实?你的思辨是不是更有深度?你的人间伦理、人物关系是不是更有共鸣?只有每一个方面都尽最大的力量,整体才能加分。

    2、这部剧无论是患者、家属还是医生的形象都非常丰满,请问这次的田野调查工作跟以往有什么不一样吗,是否有代入真实的医疗案例?

    以往做《小舍得》的时候,我们采访过很多老师、校长、学生家长之类的,因为毕竟每个人都上过学,在学校里待过漫长的十几二十年,对整个学校的环境或形式都是了解的。但是对于医疗来说,你几乎完全不了解,而且专业性又高,你不能出错。所以对于医疗题材的创作来说,你需要把一半的时间花在剧本创作之外,而且并不是你认识了这个医生请他喝咖啡,就会得到我想要的信息。你需要付出大量的真情实感和情绪价值,让他拿你当朋友,他才会给你惊喜。所以,做这个项目活生生把我这个社恐逼成了社牛,我去参加他们医生的酒局,因为我酒精过敏,我真的是端着矿泉水打圈。然后在这么多人里面,有可能就会遇到你的采访对象,第一是他有分享欲,第二是他能提供给你你想要的东西,所以要花很多时间去做这个事情。

    包括我们当时有三个剧本顾问,这三个顾问是我从很多医生里挑出来的。首先他们专业业务足够强,三位都是主任医师,年度也蛮高的。第二就是他们有情怀,有医疗情怀。第三是他们有戏剧思维,这个可能真的要想点办法。

    至于病例,有一些是从教科书里翻出来的,但是你要跟顾问去沟通,比如张雨熙的病例,她是A型主动脉夹层,所有教科书里都会提到这种病症的发病是什么情况,发病后需要哪些特征去确诊,以及需要做什么检查,什么样的手术,手术时长是多少,要不要体外循环,心脏要不要停跳?但是这是常规情况,然后我就跟顾问说,这样不行,这个病人不能做完手术就拉倒,她要有点波折,我需要让她用上ECHO(一种医疗仪器),我就问顾问,什么情况下需要用上这个,医生说在监护室发生感染。有时候我觉得我有点无理取闹,让他们硬想办法,还有就是我希望我剧本里有个病人做完心外科手术死掉,但是这个主任就说,让我做这个手术他不会死,我说我需要有几个病人死掉,然后他说那他回去想不想。他们答应做顾问是因为对影视行业比较好奇,但是没想到工作量这么大。

    3、这部剧的人物关系是比较有看点的,尤其是周筱风、方筱然这对同母异父的兄妹,在这对人物关系上是如何考虑的呢?

    一方面周筱风这个人物的底色太苦了,我们需要给他一些治愈的力量,就是我们希望有这么一个人物可以抚慰他,也抚慰观众。另一方面,我们三个主人公之间,除了要有专业上的勾连以外,也需要情感上的勾连。我实在不想写一个两男争一女的桥段,用这种亲情戏作为戏剧驱动力我觉得是很有新意的,并且看反馈之后大家也确实很喜欢。这种亲情关系可以将人物拧紧,不管是专业驱动力还是情感驱动力就都有了。

    4、医疗案例总是会有一些社会争议,比如这部剧中也有妻子去看病,丈夫首先考虑到的是妻子以后能否生小孩这种容易引起“性别对立”的话题,那么您在故事的设计层面是如何处理的,才能缓解观众在观剧后产生负面情绪呢?

    我首先觉得观众产生这种负面情绪是正常的,因为每个观众都有观剧后诚实表达自己真实感受的权利。关于张雨熙的病例,这种夫妻之间的矛盾在医院里见的特别多,金钱是最考验人性的,不管是夫妻、情侣还是父母,所以没有刻意回避这个话题。但是我们后面也有写到关系很好的情侣,一些很正面正能量的情侣关系,或者夫妻守望相助的病例,我们都是有的。

    5、这部剧的剧本大概修改过多少遍,大体改了哪些部分?

    这个剧本我们在前期花费了很长时间,从策划到大纲就半年多,然后大纲花了5个月,分集大纲也是,每集大概三四千字,体量不是很大,但是我们五集五集的磨,磨了五个月,等分集确定好了,架构也清楚了,进入剧本是很快的。写剧本我差不多固定25天5集,不到半年的时间剧本就全写完了,然后修改了大概三四轮。如果完全从头到尾捋的话是两三轮,中间还有一些单元情节的修改,这个工作一直持续到杀青。这个阶段不是特别折磨,只要你的团队有一个成熟方法论的话,就不会走弯路。

  4. 点开这部剧的原因很单纯,只是为了支持一下毛晓彤,但没想到这次没有半途而废,难得让我有看下去的欲望。其实对于一个外行来说,我看不懂医学的专业知识,但我看的,是这些医生们治病救人的心,医者人心,也是医者仁心。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

    这世上万般哀苦事,无非生离死别,然而生老病死不可避免,幸好我们还有医生。

    先说说周筱风吧,在医术上,他绝对的优秀,不需要医疗机械的检测,便可以听诊出患者的二尖瓣脱落症状,让患者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将看诊效率最大化,这样一个稳重优秀的人也会遇到棘手的问题,在王老爷子这件事上,他确实完成了应尽的告知义务,却因忙碌而疏忽了通知家属的责任,在医患关系紧张的现在,家属的理解反而加重了他的懊恼与后悔,而这份共情,让周筱风显得更加有血有肉了。

    而他做事循规蹈矩的风格,不苟言笑的性格,是因为从小与母亲分别,独自长大,面对妹妹的示好,他抗拒接受,但他不是无法直面妹妹,而是无法直面孕育出妹妹乐观阳光性格的、自己梦寐以求的那份母爱,原生家庭的痛楚,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来治愈。

    再说说林逸,他与周筱风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常说感同身受,可哪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呢,病患若有十分的痛苦,旁观者往往也只能品得一分。但林逸不一样,因从小全家饱受心脏疾病的折磨,他既是病患,也同为病患家属,他是唯一能够与患者感同身受的人,所以相对其他医生的沉着冷静,他更接近于病患家属的全身心的情感投射,在他眼中,病人大于一切。

    所以在患者生命垂危时,他在未做CTA的情况下强行对患者进行手术,这代表他以及整个手术团队要承担巨大的风险,可他顶着压力一意孤行,就是因为在他心里,病人大于一切,他冲动却善良,不够完美,但足够纯粹,一点一点扭转了我对他的看法

    还有科室小太阳方筱然,温柔、活泼、可爱只是她的外表,聪慧机敏才是她的内在,在周筱风被患者家属指责时,她第一时间想到通过查找监控还原事件经过;在患者不适时,她用轻快安心的话语来安抚每一位被疾病缠身的人。 她就像是一汪温水,处在冰与火之间,让人舒适又惬意,除了是周围人的暖心朋友,也是周筱风和林逸之间不可缺少的调和剂。

    这样三个人身处在同一医院,周筱风像木,沉稳踏实;林逸像火,热烈又有些冲动;筱然像水,能温柔的安慰抚问,他们之间性格迥异,但他们的相同点就是有一颗治病救人的心和一身救人的好本事,我不止一次想,如果他们也存在于现实之中就好了。

    故事伊始,他们还需要成长,周筱风要敞开心扉,要改变对亲人逃避的态度,要以更周全的视角稳固大局,林逸则需要更冷静更沉稳的心态面对这个盛满人间疾苦的地方,筱然在磨练下想必会更加成熟,他们要走的路还很长,就像这医学之途,路漫漫其修远兮,期待看到他们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