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第一夫人 Jackie(2016)

简介:

    影片讲述的是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在1963年11月22日遇刺身亡的前四天时间里,发生在前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身上的故事。娜塔莉·波特曼将出演杰奎琳,也就是Jackie。据该片的全球联合出品方和制片方熙颐影业透露,对于主创团队选择娜塔莉·波特曼出演杰奎琳·肯尼迪,业界并不感到惊讶。除了她精湛的演技之外,更是在于她独特的知性气质。

演员:



影评:

  1. 《第一夫人》是今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提名电影,我观看这部电影的动机是因为它还获得了去年威尼斯影展的最佳剧本奖。但是看完全片,发现这又是一部完全围绕明星打造的演员奖电影,北美媒体喜欢用“明星专属”(star-vehicle)这个词来概括这类电影。区别是,这类电影大概在1980年代大片热潮还没有兴起之前,主要是为商业票房驱动,随着特效技术的突飞猛进,明星票房价值的愈发式微,明星经纪人的地位却越来越重要,近年来这类电影的主要趋势愈来愈指向奥斯卡奖项,由奥斯卡奖的肯定再来反哺电影的票房。

    《第一夫人》的导演帕布罗•拉雷恩(Pablo Larrain)来自智利,其人本来比较擅长处理政治化的题材,批判现实主义是他过去作品的主要风格。《第一夫人》是拉雷恩第一部在好莱坞拍摄的英语电影,但是这部电影完全看不到拉雷恩的任何个人风格,整个剧作的立意彻底就是为了展示扮演第一夫人的女星娜塔莉•波特曼的演技。约翰•肯尼迪总统从去世到葬礼这段日程,成为了波特曼展示第一夫人起伏不定人生状态的表演背景。从世俗化的角度而言,波特曼的表演代表了她日渐变化的演绎轨迹,她渐渐的摆脱昔日设定的玉女形象,由《黑天鹅》、《爱与黑暗的故事》开始一步步走进那些内心复杂的角色。在《第一夫人》中,波特曼几乎出现在每一个镜头,非常擅长制造时代气氛的拉雷恩用了黑白、彩色以及粗颗粒画质的不同视觉风格来区隔化的打造第一夫人的形象。拉雷恩还不断的用各种超特写镜头,近距离的贴住波特曼的身体与脸庞,表现其最细微的仪态,说话的动作幅度。这种表现的目的性实在太直接明确,与伯格曼在《假面》中的那种特写相比完全是两重境界。拉雷恩的目的就是为了展示波特曼的演技,那种带有强烈演员工作室-方法论色彩的演技。《假面》的特写镜头却是直接对准了肉体与灵魂的巨大冲突,完全与演员演技无关。

    《第一夫人》这种高度功利化的美学构成如今已经成为了好莱坞“冲奥”传记片的范例。每年或多或少总会有类似的电影。有些电影甚至还直接因此让演员称帝称后。埃迪•雷德梅尼(Eddie Redmayne)就是凭借《万物理论》拿下了奥斯卡影帝。《万物理论》本身是一部极端平庸的电影,本来拍摄活人传记片就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又是霍金这样一个奇人,编剧能做的也就是鸡汤励志煽情。而演员之所以会接这个题材,还是因为角色本身所蕴含的巨大戏剧性。仅仅是残缺的身体,就足够雷德梅尼好好发挥了。于是影片最终变成了一场近乎于演员选秀的综艺节目,影院观众的身份更接近游乐场、马戏团的游客:我们来好好欣赏下雷德梅尼是怎么演活残疾人的吧!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与梦露的一周》将镜头对准了时代偶像、性感炸弹玛丽莲•梦露,但这并非一部完整的历史传记片,它只是选取了梦露的某些人生片段(参考《林肯总统》《乔布斯》《第一夫人》,这种做法是近年好莱坞传记片的一种套路)。影片最重要的趣味、立意是选择一位与梦露气质相差较大、明星气质并不显露的演员米歇尔•威廉姆斯扮演梦露。目的是寻求、捕捉一些反偶像、去魅化、凡俗化的梦露形象。但一切也都仅此而已。仅仅凭借这点创意创造出来的只能是一部平庸的电影。《福斯特对话尼克松》花了整整两个小时的篇幅,就是为了表现美国电视史上最重要最精彩的访谈之一,尼克松在水门事件之后接受英国记者福斯特的专访。影片用了近似纪录片的风格,让二位演员竭尽所能的还原历史人物的真实感。举手投足间,二位演员的表演着实精彩细腻,两个小时下来,观众对演员的表现自然无可挑剔,但仔细回味一下,却觉得可能还不如直接看当年的电视片来得更真实,因为整部电影除此之外一无所有。甚至有些个人风格极端强烈的戛纳系导演在这种奥斯卡机制的助涨下,也会拍出类似的电影。身为同志的格斯•范•桑特那部同志题材的传记片《米尔克》,让西恩•潘二度拿下奥斯卡影帝。很明显,原本作者风格极为强烈的桑特在这部电影中只能退居其后,尽全力配合西恩•潘塑造一个同志政治家的形象。而过去一贯以阳刚直男形象示人的西恩•潘,在此片中也不负众望,塑造了一个并非简单的女性化、柔弱倾向的同志形象。平心而论,《米尔克》是一部水平尚属可以的传记片,但也只是仅此而已,影片的目标还是太明显,让西恩•潘好好过一把戏瘾。这与范•桑特之前执导的《大象》、《迷幻公园》的风格取向有着极大的落差。简单总结,这些电影中的演员都是企图在这类有平庸化倾向的电影中奉献一次伟大的演出。

    集这种思路之大成的绝对非迪卡普里奥和斯特里普莫属。今年斯特里普创纪录的第二十次获得了奥斯卡演员奖提名,作为一名演员,如此记录诚然叹为观止,但如果我们细数她近年的一些作品,影片本身质量其实大多乏善可陈。让斯特里普第二次拿下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铁娘子:坚固柔情》,根本就是一部和《万物理论》同质的电影,斯特里普的每一个镜头似乎都是在向观众表示驾驭铁娘子这角色的难度之高。斯特里普彻底将电影表演变成了cosplay游戏。迪卡普里奥职业生涯轨迹,因为《泰坦尼克号》的演员奖失意而改变,从此之后他接演的所有电影,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那座奥斯卡小金人。甚至一些大牌导演如斯科塞斯,在他执导的电影中,也会故意设计一些完全没必要的展示所谓演技的戏码,比如《华尔街之狼》中那狼狈不堪的爬行段落。《荒野猎人》是迪卡普里奥这种心态的登峰造极之作,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彻底沦落为华丽刺激惊险的野外生存真人秀的剧场导演。可悲的是,奥斯卡、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还真的买账了。所以今年再次出现《第一夫人》这样的电影毫不意外。

    奥斯卡的评奖机制当然是这股歪风的根源所在。作为电影产业的年度考核机制,奥斯卡的评奖总是试图将所有与美学有关的参数指标化、数字化或者说量化。这表现在极端区隔化、精细化的奖项类型设计与定位。对于一件产品来说,考核部门为了考核标准化的数据,必须对生产机构的每个部门给予肯定或否定的结论。与这种评奖机制形成截然反差的是欧洲三大影展。以最顶级的戛纳电影节为代表,奉行天才论、作者论的戛纳,从来都是将导演放在第一位考量,导演在戛纳的评奖舞台,是唯一真正的明星。戛纳永远是先肯定电影,之后再考虑究竟颁给这电影、这导演什么名称的奖项合适。以至于到今天,全球大部分媒体还是搞不明白评审团大奖(Grand Prize of the Jury)、评审团奖(Jury Prize)和金棕榈奖,作为奖项本身区别到底在哪里?金棕榈奖难道不是评审团评出来的么?戛纳也有演员奖,《花样年华》让梁朝伟获得了戛纳影帝,但走红的却是王家卫。除了影帝自己,没有人会记得去年的戛纳影帝是谁。戛纳也会出现类似《第一夫人》,主角出现在每一个镜头、从头演到尾的情况,达内兄弟的绝大部分电影都是如此,去年肯•洛奇二度问鼎金棕榈成功的《我是布莱克》也是如此。《我的布莱克》演员的表演非常精彩,将肯洛奇最热爱的工人阶级塑造的完美无瑕,但观众看完电影,记住的绝不是演员的演技,而是角色传递出来的肯洛奇极端痛恨且批判的全球资本主义、新自由主义所带来的恶果。简单总结,对电影构成中的产品属性、艺术属性强调的轻重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欧洲影展和奥斯卡机制对演员奖评选的态度取向。欧洲影展先肯定的永远是与导演艺术直接挂钩的电影整体,以能够量化评估为第一考虑的奥斯卡机制会更注重精细化的单项指标考核。

    如果我们再就表演美学本身来探讨的话,会发现方法论的表演方式也对出现《第一夫人》这种演员表演压倒一切的局面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由苏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转换而来的纽约演员工作室方法论系统,按照法国哲学家德勒兹的解释,其实是另一个版本的美国梦实践方式:如何以改变自己的方式融入新的环境中去。斯坦尼体系的精髓,其实周星驰在《喜剧之王》中的总结基本到位,由外而内,由内而外,说的是外在的环境或者事件对演员产生了压迫,演员随之要调动各种个人生活中与之类似的情感记忆,再将这种记忆通过外在化的方式表达出来,融入环境中去,于是形成一个S-A-S'的类似刺激-反应模式的链条。如果我们再作横向比较的话,与之截然对立、欧洲演员理论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布列松的人模理论。布列松强烈反对演员、表演这个概念,他的名言是,“向你的模特说:‘不要演另一个人,也不要演自己。不要演任何人。’”布列松是将角色内心生活的解释权全部交给了观众。

    希区柯克曾经对方法派的演员表达过强烈的反感,他与保罗•纽曼合作《冲破铁幕》的时候,发现纽曼总是会不由自主的让自己的身体作细微的抽搐,这其实是典型的方法派表演,细微抽搐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情感记忆,这是一个将角色情感内在化的过程,当这个过程完成之后,他便可以成功的作戏剧化的演出。说白了,这是一种类型化的演出,因为调动起来的永远是类似的经验。它提供的是一种让观众相对可信,演员可复制可永续操作的表演模式、表演维度。演员如斯特里普成为了天下一切角色无所不能演的表演机器。而这种可复制、可批量化生产、同时有极大可能获得学院肯定的表演模式,导致了类似《第一夫人》、《万物理论》这类忽视剧本整体创作、只顾为演员提供演技发挥空间的电影频频出现。我们之所以会厌烦类似的演出,就是因为类型化的东西,总会有令人厌倦的时刻。而一旦当这些电影抽空了剧本,只剩下了演员这种表演方式的时候,我们感受到的恐怕只有空洞无味。

    最后再聊一个非常极端化、无比诡异的有关奥斯卡演员奖的例子。奥斯卡有肯定平庸电影中“优秀”表演的积习,但同样也存在否定伟大电影中“平庸”表演的状况。这方面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末代皇帝》。贝托鲁奇这部史诗巨作,当年获得了包括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剧本在内等九项大奖的提名,并且这些提名最终都变成实质的奖项。从提名来看,这部电影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肯定,唯独遗漏的便是演员奖。如果说学院评委对《泰坦尼克号》中迪卡普里奥表演的否定,是因为角色本身比较简单浅白,尚属情理之中,但《末代皇帝》作为一部绝对建立在个人表演基础之上的历史传记片,演员的表演被全面忽略,实在有点不可思议。具体原因恐怕还是评奖机制造成的,因为演员奖的评选都是由演员评委来投票的,或多或少东方主义的情绪,造成了演员评委对这些东方演员表演的认知障碍。但如果从肯定电影整体价值的角度切入,这部电影中演员的表演绝不可以被忽略。
  2. 文/洛城蓝猫 (微博weibo.com/lazycatlovemovie)
    原文链接;

    想多说几句关于电影《Jackie》。 因为看过本片,估计很多人会跟我一样,忍不住又对肯尼迪感兴趣,把所有关于他的电影和与他被刺有关的内容搜出来看看。这次看了《Jackie》后,也许是影片的拍摄手法,首次将刺杀的画面重新拍摄,而不是用的那个全世界都看过的模糊现场视频,而且拍得还很血腥,再加上那特别震撼的配乐,就莫名产生了恐怖片的效果。然而影片并没有任何关于总统被刺原因或调查的内容,只是展示Jackie经历的恐惧、悲伤和无奈。但作为观众,很显然看完后不得不再度对这段历史感兴趣。

    今年颁奖季太多电影发生在美国的60年代,于是让我重新关注起这个神秘、动荡又充满变革的时期。这个年代的电影好莱坞拍了好多,乐此不疲,主要原因是确实太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情发生,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美国,对现今依然有重要影响。同时,因为当时通讯技术尚未发达,很多神秘的谜团都是到后来才逐渐被解开,而在那个年代出生的人也刚好在现在成为了最有权最有势的一拨人,拥有了可以重新回顾并审视他们父辈当年经历的能力。


    然而60年代的很多大事都离不开肯尼迪家族。从JFK本人,枪杀他的人、到他的弟弟、他的情妇梦露,再到当时监听他的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再到如今JFK的妻子,所有跟他有关的角度都被拍成了电影。这些电影包括,1991年奥利佛斯通的《JFK》、2013年从刺杀当日周围人角度出发的《Parkland》、关于JFK弟弟被刺杀的《Bobby》、,还有2011年推出的电视剧《肯尼迪家族》(The Kennedys),当然还有很多关于刺杀肯尼迪的各类电影、纪录片。不过如果没记错的话,今年的《Jackie》是第一次如此清晰近距离地展示了刺杀的血腥场景。是的,观众甚至清晰看到肯尼迪的头被打破,脑浆和脑盖溅出,而Jackie则还试图用手去把爆开的那部分头皮合上。我们也是首次看到Jackie站在镜子前,一边哭一边洗掉她头发与脸上的血和脑浆。但她拒绝换掉那个被血染红的粉色套装,并就这样一边抽泣着参加了副总统约翰逊的就职宣誓。



    整个影片人们都能深刻感受到Jackie的悲伤。但影片其实没有仔细地讲述Jackie的生平和她的其他遭遇。当然,眼看着丈夫头部被打爆已经是够悲剧了,但如果仔细去研究她的生平,发现这个女人真的是“悲剧女王”。自从与肯尼迪相识以来,悲剧就没停止过,身边不断有人死掉。当然,也可以说是肯尼迪家族太悲剧,而牵扯到了她。怪不得她在肯尼迪死后说,当初真的不应该嫁给肯尼迪。虽然她在丈夫死后已经做到仁至义尽,但我同意,她其实对这段婚姻充满了后悔,只是一直在逼着自己忍耐下去、演下去而已。甚至影片中所有回忆片段都没有任何关于夫妻二人感情的描述,可以说这就是活在媒体上的一段婚姻,早已名存实亡,又或者从未真的存在过。但最讽刺的是,他们被认为是美国领导人里最养眼的一对,是明星版的总统和第一夫人。

    让我们看看Jackie为作总统夫人究竟经历了哪些悲剧:

    ---Jackie与肯尼迪有五个孩子,但只有两个活下来。一个流产,一个胎死宫内,还有一个早产,出生后两天去世。怀孕过程中最可能的三种婴儿死亡方式都让她赶上了。

    ---肯尼迪的风流韵事始终没断过,梦露更是电话都打到白宫威胁要上位的顽固小三。Jackie显然都知道,却一直忍耐,并因为肯尼迪始终没有与她离婚,她也不想闹事,就安安静静地作她的第一夫人。这就跟我朝古代的皇后一样,懒得跟小三、小四、小五一般见识。

    ---肯尼迪反战的宗旨,对古巴危机和越战的温和态度和处理方式让一些保守派不满,激怒了很多人,也让Jackie感受到压力

    ---小三梦露突然去世,作为好莱坞明星,这事闹得沸沸扬扬,关键是没人相信她是自杀,总统与总统夫人也成为八卦的中心

    ---刚刚经历了丧子之痛,却在同一年,丈夫也被刺杀,还是在她身边,然后几天内就要卷铺盖被迫离开白宫。

    ---丈夫死后她最信任的支柱、肯尼迪的弟弟Bobby(罗伯肯尼迪)也在竞选中被刺杀。

    ---她为保护孩子决定离开美国,嫁给了希腊船只富豪,也因此饱受诟病

    ---好不容易觉得可以重新生活了,二婚不到五年,船商的儿子,也就是她的养子不幸飞机失事,船商受到巨大打击而病倒,隔年去世,第二段婚姻才长达六年

    ---更悲催的是,这船商死前居然签署了离婚协议,也因为之前有婚前协议,Jackie拿不到他的遗产,只得到了一笔千万元的settlement。

    ---多年后,她的儿子在39岁时也因飞机失事去世。

    哈利路亚,人生简直就在不断地奔丧中度过,难怪衣橱里一堆黑色Chanel 。



    所以再回头看娜塔莉波特曼在《Jackie》里的演出,那整部影片弥漫的悲伤就很容易理解了,这样一个女人,内心承受能力得多大啊。特别是如果留意,就算她在丈夫生前,在电视上介绍白宫的重新装修时,虽然满脸笑容,却依然透着一丝丝无奈和凄凉,几乎没有看到她真正快乐过。然而她却一直没有在世人面前展示出来,永远保持着那份优雅和高贵的气质。Jackie才是真正的奥斯卡影后啊。

    回头再来说,关于肯尼迪被刺。《Jackie》里没有提到关于这方面的讨论,因为她本人其实对此并不是很上心,反而给丈夫弄个体面的葬礼才是那几天她最关心的事。因为Jackie曾表示,就算找到凶手也挽回不了肯尼迪,而她很清楚丈夫之前得罪了很多人,有仇人并不奇怪,对她来说,更重要的是在丈夫死后,维护他的尊严、成就和事迹。这也是为何在新总统要求她不要找媒体的情况下,她还是单独约见了片中出现的《Life》杂志记者,并形容肯尼迪政权就像是亚瑟王的王宫(camelot),代表着变革和勇气。自此之后,人们都用camelot来形容肯尼迪王朝。



    关于肯尼迪被刺后的调查,最值得重温的当然还是1991年奥利弗斯通的《JKF》,汇集了凯文科斯特纳 、茜茜斯派塞克、汤米·李·琼斯、加里奥德曼 、凯文贝肯、唐纳德萨瑟兰等一众优秀演员。这些人当年还很年轻,但汤米·李·琼斯、唐纳德萨瑟兰、凯文贝肯已经展示出了相当出色的演技。

    影片长达三个多小时,推翻了当年判定的Lee Harvey Oswald是杀害肯尼迪唯一凶手的定论,认为Oswald只是替罪羊,而以副总统约翰逊(因肯尼迪之死立刻成为了总统)为手的美国政府才是杀害肯尼迪的真正凶手,其中涉及FBI、CIA和达拉斯警局、德州政府的串通配合,是一场策划已久的惊天阴谋。

    当时,这个电影虽然讲的很详细,各种疑点都摆出,并做了论证,还有多个证人,但因为针对的是美国总统约翰逊,涉及的“高层”人物太多,还是有很多人反对,成为当年争议最强的影片。也因此,它虽然入围多项奥斯卡,却在最佳影片上输给了当年一部低成本恐怖片。这部恐怖片就是《沉默的羔羊》。

    个人觉得,并不是《JFK》配不上最佳影片,而是“政治上说不过去”。讲述美国总统被杀与指责美国总统是凶手还是两回事,肯尼迪可能是杀害梦露的凶手但至今也没人敢拍这样一部电影还拿奥斯卡最佳影片。就算有太多人同意影片里的推测,影片还是无法得到最高荣誉,因为奥斯卡最佳影片就算关注真实发生的事件,却往往需要事件有明确的结局和证据支持,不能只是推测。所以《JFK》归根到底,变成了一部政治惊悚片,却始终没人敢说它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就算里面用了很多纪录片的手法和新闻内容。

    不过,又过去25年了,不断有新的证据出来证实《JFK》中的推测,也因此这部电影到目前为止依然是最靠近事实真相的一部。很多此事件相关人士都已过世,有的“意外”死亡,有的病逝,但也有不少在死前说出了真相。比如一些FBI当年参与本案的调查人员。甚至有人直接肯定了当年副总统约翰逊有参与,也同样肯定了《JFK》中的猜测,有其他FBI、CIA及政府人士配合。肯尼迪虽然在国际上得罪了很多人,但最终还是因伤害到了美国一部分人的利益(比如石油财团、想靠战争发财的人)而被干掉。这个就不重复了。详情见:

    不过也正如《JFK》和《Jackie》表达出的内容,肯尼迪不是一个人所杀,他的敌人有很多,会想杀他的人很多,只是有的有特权可以轻易逃脱而已。与《JFK》类似的文字分析这个总结写得满详细:

    至于《Bobby》,2006年那部群星电影拍得不咋地,大部分人物都是虚构的,但确实反映出了罗伯肯尼迪在当年的美国有多受欢迎,他同时也确实做出了不少变革,为停止越战、为种族斗争做出了努力。今年颁奖季的《Loving》里那对黑白配夫妻从一开始不被法律接受婚姻,到最终合法,也是Bobby在背后做出的贡献之一。


    另外一部关于肯尼迪被刺的电影《Parkland》也值得一看,讲述的是肯尼迪被刺杀当日及之后三天内,群众、医院医护人员、特工及嫌疑犯家属等人经历的一切。特别是可以看到当时肯尼迪死后从医院运回华盛顿过程的一些细节。他其实在中枪时已经死亡,但还是在医院里被抢救了很久。特工们更是手忙脚乱,临时找棺材,运上空军一号时也要临时把座位拆下来,甚至要砸坏墙才能把棺材放入,因为他们完全没这个心理准备会发生这样的事,而且总不能把总统与行李箱放在一起。影片也首次描述了那个拍摄下肯尼迪被刺过程的路人所遭遇的一切。当时摄影机才被使用不久,还没有很多人有,甚至连放映设备都很少,跑了好几个地方才能看到。这也是为何当年这类刺杀可以发生,换今时今日就算政府自己搞刺杀,有警察和特工配合,也会有很多百姓拍摄下各种细节,很快就发微博、推特、youtube了,远不可能如此容易就隐藏真相,至少真的要有人为此挺身而出主动作替罪羊。


    言外之意,新任总统被刺的可能性很低,除非他真是搞砸了,得罪了比他还厉害的人。不过川普不一定会得罪大人物、大财团,因为他显然不是肯尼迪和他弟弟那种可以给美国带来变革的人,没有变革就不会拉仇恨。他也就是能每天在推特上跟百姓打打嘴炮而已。


    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今年关于60年代美国的奥斯卡热门还包括《Hidden Figures》和《Loving》。其他曾在颁奖季中受到关注的以美国60年代为背景的电影包括2014年的《Selma》,2011年的《J. Edgar》,2011年《The Help》、1979年《 Apocalypse Now》,1986年《
    Platoon》等。

    对了,还有《X战警》前传,因为JFK被刺杀时疑点之一就是那个magic bullet,如果真是一个枪手开了三枪很难解释怎么一个子弹造成了七个伤口,只有万磁王出手才能办到了 ^_^。


    期待更多关于美国60年代的电影陆续出来。。。。It’s a fascinating time, so many conflicts, so many lies, so many dirty secrets,.
  3. 深谙传播学,精于形象管理,强大到无敌,有种狮子座女生叫杰奎琳。

    最近有部电影《Jackie》中文名译作《第一夫人》上映,讲的正是杰奎琳肯尼迪,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第一夫人。

    我更喜欢电影的英文原名《Jackie》,这部影片以女性视角真实还原了杰奎琳生命中最重要的那四天,为我们还原了一段历史,一个真实的杰奎琳。

    对于杰奎琳,我的少女时期曾研究过她,对她充满了好奇。因为,她对于很多象我这样容貌平常的女孩来说,有很多可借鉴的地方。单从五官和身材来说,她真的很平淡无奇,没有她妹妹五官精致,小腿也有些粗短,平胸,也不象很多女明星那样身材玲珑有致。

    她的脸型宽且短,棱角分明的方,而双目之间也有些距离过长。但她硬是通过严格的自制力和形象管理,凭着优雅的气质和良好仪态,将自己平淡无奇的容貌拉升了好几个层次,成为了别具一格的美女。

    首先她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发型,能够很好衬托自己的脸型。同时,她精于身材管理,看她的仪态,任何时候都挺拔、优雅,从走路的姿态,到表情管理,应该是都经过了长时间有目的练习。单看她上臂的线条就知道她有多么强大的自制力。可不仅仅是瘦,在生育了几个孩子以后,她的上臂线条依然清晰有力,如果不是常年运动,根本不可能保持如此好的状态。

    同时,她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妆容和衣着,将法式风情和职业女性的硬朗典雅巧妙的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杰奎琳风格

    重要的是,她爱读书,学识满腹 ,精通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等多国语言,满身的书卷气和典雅气质如果不是多年浸润,是模仿不来的。

    但她能成为第一夫人,来自于她的内心。她从小就知道自己要什么,她不愿甘于平淡,她只想要举足轻重,征服世界。她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有一天能够实现这个目标。(这一点,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纸牌屋》的克莱尔)

    她出生于1929年7月28日,是典型的狮子座女郎。她的家境富裕,从小就是按照上流社会淑女培养,一岁就开始学骑马,上幼儿园就开始参加儿童赛马比赛。亲老爸家族在美国东部算是赫赫有名的家族,老爸是个花花公子,当时她老爸任纽约股市的董事局董事,20年代时股市红火,收入丰厚。

    在她13岁时,老妈带着她们姐妹俩改嫁,嫁给了标准石油公司的继承人,这下家境比之前更优越了。继父虽然待她和妹妹不错,但是未来遗产也不会分给她们半分。而父亲那边因为股票投资失败,家道早已中落。

    她明白,她谁也靠不上,只有靠自己。她喜欢芭蕾,诗歌和绘画,她中学毕业时在未来志愿上填的就是:“绝不做家庭主妇”。那个时期女权运动还没有开始,家庭主妇是很多女性的选择。

    她在大学 期间交往了一个男朋友,是一位银行家的儿子,和继父家是世交。长相、家世、人品、学识无一不好,如果说有缺点的话,那就是这男朋友并不想征服世界。这可不行,杰奎琳要找的男人一定要是站在权力和财富的中心,既然不是自己想找的那一款,杰奎琳果断分了手。

    大学毕业后,杰奎琳进入《华盛顿先驱时报》成为一名记者。她在一次宴会中认识了约翰 肯尼迪。对方大她12岁,身边女友不计其数,是知名的花花公子。按理说,自己的生父就是花花公子,母亲因为受不了才离的婚,杰奎琳应该最为反感这种男人才是。

    可牛人都和普通大众想的不一样,以现代的眼光来看,杰奎琳是以产品经理选择产品的标准来看待肯尼迪的,相貌堂堂,谈吐有物,哈佛毕业,是年轻的议员,有从政的野心和基础,同时家境优越,整个家族走到这一步,为了扩大影响力,是要倾尽全力打造一位总统的。

    所以,我知道你想要什么,不管你身边此时有多少女人,只有我能帮你得到你想要的。

    两人交往不到两年后,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阅女无数的花花公子肯尼迪愿意娶杰奎琳回家一是她家境良好,家世清白,也很有魅力。二是杰奎琳对政治天生有敏锐的嗅觉,当时的肯尼迪在政坛上属于黑马,资历并不出众,那时电视刚刚兴起,之前的政治人物更多是通过广播、报纸来展现形象,而在报社工作过的杰奎琳深谙传播学和形象管理。一个单身汉的形象在重视家庭的美国人看来,是不如一个结了婚,成熟稳重的男人的。

    杰奎琳曾经说过:婚姻成功的决窍在于妻子应该让丈夫去干他应该干、喜欢干、干得好的事情,那样,妻子的满足感也会随之而来。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她给丈夫的选民写了两万多封亲笔信,跟随丈夫一起参加竞选,每场活动都不曾落下,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有很多刚移民美国的人还不会说英语,但是没关系,她能用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跟各种移民聊天、沟通、拉家常。这对那些刚刚移民过来,还没能融入主流社会的人来说,有这样一位亲民的人物来探望他们,还给他们写信,怎能不跟随肯尼迪的脚步,怎能不欢呼,怎能不把选票投给他?选民们爱死了这个姑娘。

    杰奎琳是一个非常注重形象的人,同样在塑造丈夫的形象上也是不遗余力。在丈夫和尼克松那场著名的电视辩论上,很明显肯尼迪面对镜头更加从容,肢体语言和手势明显练习过,着装、发型、领带的颜色都和当时的场地完美契合,年轻、有活力,成熟、稳重,得体。这是最早一批面对电视精心经营的人设吧。

    反观尼克松,那天好惨不惨的西装和背景颜色撞了,而且因为演播室太热,尼克松不停的冒汗,用手帕擦汗。据后来人说,那天从辩论内容上,尼克松显然是更胜一筹,但是在电视画面表现上看,肯尼迪显然更占上风。

    当时的夫妻俩人就是美国人民的青年偶象,后来夫妻俩顺风顺水的入主白宫,出席外交,杰奎琳成了一张美国名片,美国人民发现他们的第一夫人在很多外交场合,甚至比总统都要受欢迎,亲和、幽默、优雅、时髦。

    如果她的表现止于此,很多人也只是认为她是个有野心,有能力,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姑娘。但是她在丈夫遇剌那一刻以及后来的表现,却让世人震撼而敬佩不已。

    1603年11月22日,他们在达拉斯为竞选连任拉票,当时肯尼迪和她坐着敞篷汽车行驶在路上遭遇枪击,三枪全部命中肯尼迪,在后来的图像资料中可以看到,当丈夫中弹倒在她怀里时,她不顾中枪的危险,爬到后面车座上去捡丈夫被打飞的一块头盖骨,当时前面座位上坐的州长也中了枪倒在座位上,情况有多危险,可那一瞬间,她却是本能,所以更见深情。

    还是用电影动图吧,真实图片太残忍,三枪爆头。

    随后她被送上了空军一号,副总统约翰逊在飞机上宣誓就职。唇亡齿寒,到底是什么人敢于光天化日之下暗杀总统?杰奎琳随后的表现让人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智慧,什么是坚强,什么是大义。

    她不肯脱下血衣,她清楚美国历史上被暗杀的总统有三位,可是人们记住的却只有林肯,如果她不做些什么,丈夫的死也会很快被人遗忘,更别想追查真凶,沉冤朝雪了。她一身鲜血的走下飞机,在历史上留下了刻骨铭心的一幕。

    她已经不再是第一夫人,也将很快搬离白宫。她没有时间悲伤,她为丈夫选择了最好的墓地,精心安排葬礼,甚至两个孩子的着装,她也精心做了安排。

    她不忍让孩子穿上黑色丧服,为孩子选择了天蓝色的衣着。从那天的照片来看,一片压抑的黑色中两点清新稚嫩的蓝,简值戳得人心窝子生疼。那时儿子刚刚三岁,在给父亲的遗体行礼。

    她告诉孩子们,你们的父亲去了天堂,那里有你们的弟弟需要照顾,毕竟这里有我可以陪伴你们。(她在生下两个孩子后,曾经流产过一次,第一胎也没有保住。)

    那场葬礼全世界都在直播,全都被她的坚强和勇敢所折服,葬礼过后一个星期,她收到了十万封民众来信。

    她为丈夫所做的不止这些,如何评价丈夫上任三年来的功绩,如何在历史上名垂青史,这些丈夫的幕僚们想破脑袋都没有解决的问题,却被她轻松化解。

    她告诉媒体,肯尼迪最喜欢音乐剧Camelot这一段,那是一段光辉时刻。果然媒体用大标题Camelot来形容肯尼迪在任这一千个日夜,从此各家媒体连续跟进,正直,勇敢,公平、追求真理成了肯尼迪在任三年内的评价。(其实熟悉肯尼迪的人都知道他不看什么音乐剧)

    可以说是杰奎琳在独自一个人的努力之下,将肯尼迪推上了历史高位,使其死后哀荣不断,人民也永远记住了这位年轻的总统。

    对亡夫最好的安排不过如此。

    此后,无论是她嫁给希腊船王,饱受争议,还是回到美国,做年薪一万美元的图书编辑,无论别人对她如何议论,她都在追求不同时期她想过的生活。

    她这一生,从来只做自己。

    四十多岁时的她,依然自信爽朗,体态轻盈。

    Ps:她爱读书,也爱扫货,能一年置装费花光总统年薪,后来嫁给船王,也是几分钟内花掉10万美元的人,可比我们双十一能造多了。

  4. (原载威尼斯电影节期间的腾讯娱乐报道)
    1963年11月22日,亚伯拉罕•泽普鲁德手持8毫米家庭摄像机意外拍到的画面,是20世纪新闻史上被播放次数最多的视频之一。

    12:30'30"时,正当肯尼迪总统向人群挥手微笑时,广场上响起了沉闷的第一枪,肯尼迪总统用手捂住了喉部——他被击中了脖子。紧接着又响起了第二枪,由于遭到第一枪枪击的总统此时头部正向前微倾,而致命的第二枪击中了总统的后脑勺,肯尼迪的头猛地向后倒去。更详尽的案情现场描述如此,“第一枪打中肯尼迪的喉部,杰奎琳在肯尼迪受到最后致命的一枪头部爆裂时,直觉反射动作地攀爬到长礼车的后缘,捧回激射而出的脑部组织。她一直捧到医院,交给医师。”

    “世界上很多女人都会失去丈夫,但其中并没有几个的丈夫会被打死在自己身边”,影片《第一夫人》(Jackie)中,扮演者娜塔莉.波曼说到。

    这位以34岁年纪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第一夫人的杰奎琳,当时就坐在1961年产林肯大陆豪华敞篷车后座,总统身边。她是时尚、成熟、上进的标志,是20世纪被拍摄最多的女人之一,也是真正把肯尼迪总统塑造到魅力无穷的背后那个女人。可她偏偏也是当代“最不知名的名人”。

    不久前,我去过肯尼迪遇刺之地——达拉斯埃尔姆大街。其中一侧,枪手奥斯瓦尔德射出致命子弹的六楼(虽然阴谋论者认为他只是个替罪羊),已经成为从历史到事件深度剖析的博物馆。关于杰奎琳的生平也淹没在看似更重要的文献之中,更不会有她把“激射而出的脑部组织捧到医院”这一路上及之后的心路历程。

    因此,智利名导帕布罗•拉雷恩另辟蹊径的,让娜塔莉.波曼以出众演技,展现着杰奎琳在总统遇刺后一周内的举止、反应和心理。表现在外的,是她为全世界所赞赏的勇气,拉着两个孩子的手主持葬礼、在国会大厦与女儿一道在灵柩前下跪、随灵车舱白宫步行道圣马修斯教堂、在阿灵顿公墓点燃墓前长明火。在《伦敦晚报》带着英式自豪感的描述中,她“给了美国人最缺少的一种东西——贵族的威仪”。

    然而,世人也都明白政客永远只能展现出最合适和恰当的一面。看不到的另一面,烟不离口、吐槽丈夫……即便可以在两年后对前来采访的记者直说,但也会跟上一句“我可不会让你写进去,当我没说过”,于是呈现给公众的专访稿,只会是读起来非常带着人性温度的正能量,譬如“肯尼迪如今已经成为一个神话,可我宁愿他还是一个男人”。

    帕布罗•拉雷恩尤其擅长在大时代背景和影响力巨大事件中,展现当事人的焦虑状态和复杂情感。《杀手夜狂热》是皮诺切特政变夺权那阵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出现的连环杀人狂,《智利说不》是国家恢复民主后第一次真正选举时的忙碌竞选广告人。

    这部新片虽然名为《第一夫人》,却并没有展示杰奎琳在肯尼迪去世后情史丰富的岁月——与小叔罗伯特.肯尼迪的浪漫假期、与马龙.白兰度的两夜激情、踢走歌剧之后玛利亚.卡拉斯,与希腊船王奥纳西斯开始第二段婚姻。她的悲伤、痛苦、坚韧和勇气,被90分钟的电影浓缩在一周时间,最多加一些入住白宫时关于装修品位的伪纪录片式闪回,把最纯真美好的部分,留在白宫的2年多时光里。

    肯尼迪遇刺后,林登.约翰逊入住白宫。忙完丧事的杰奎琳差不多得搬回马萨诸塞乡下大宅。电影中的杰奎琳对女佣说,“你可以叫我Jackie了”。本来,这个天性自由却得为政治礼仪束缚的漂亮女人,就从不喜欢第一夫人的称呼,觉得那像匹赛马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