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性、毒品和摇滚乐 Sex & Drugs & Rock & Roll(2010)

演员:



影评:

  1. 会看这部片儿完全是因为IAN DURY
    会给五星绝对不仅仅因为IAN DURY
    居然还有人被片名儿给骗过来看的。
    没有群P镜头没有毒瘾儿幻觉糜烂镜头特给你们失望了么?
    如果IAN说的是““我之所以在这儿,不是要被记住。我在这儿是为了摇滚乐”
    那么快睡着的人们是不是就兴奋了?
    那么我就吐了。
    谁告诉你摇滚就是无ZF就是颓废糜烂摇滚乐就是神?
    仅仅就是做你自个。
    “我之所以在这儿,不是要被记住。我在这儿是为了活着。”
    这他妈的才叫摇滚。
  2. 惠特克罗斯这个白痴!

    这个只有纪录片制作经验的三十岁出头的业余导演意欲“重新发现”伊安·杜利,他真的这么做了,并“顺理成章”的把他拍成了一个励志的摇滚瘸子。

    “人们已经不知道谁是伊安·杜利了”,惠特克罗斯的浅薄的好心更像是愚蠢的野心。在他看来,在这个充满偶像的时代,在这个消费一切的时代,人们已经不知道真正的摇滚乐是什么,更不知何为摇滚精神,于是他需要重提摇滚精神,于是他需要塑造一个榜样。

    他发现,伊安·杜利是这个人。

    这个小儿麻痹症的瘸子1942年5月12日生于伦敦东部的阿普敏斯特,有着操蛋的童年。由于外形一般,嗓子一般,技术一般,于是投身了朋克运动,组了一支叫做The Blockheads的乐队,快三十岁才开始演出,三十多岁才出名。77年发行了一首叫做《Sex & Drugs & Rock & Roll》的单曲,并且是收录在一张叫做《Sex And Drugs And Rock And Roll with Razzle In My Pocket》的单曲集的B side。这首被收录在B side的单曲成为伊安·杜利日后的金字招牌和鲜明的朋克标签。然后就是玩儿姑娘,演出,出专辑,影响新乐队这样的岁月。伊安·杜利后来做过演员,演过《情欲色香味》和《乌鸦2:天使之城》等片儿,据说还做过编剧,主持过电视节目。2000年3月27日,伊安·杜利因癌症在伦敦逝世。

    惠特克罗斯从中看到的是伊安·杜利的成就,他认为这是不屈不挠的意志力使然。为了宣扬这种精神,以及顺便满足自己的好心和愚蠢的野心,惠特克罗斯编辑了伊安·杜利的一生,使伊安·杜利看起来是一个委屈的充满才华的古怪的斗争者,与命运的斗争。这是大家都想看到的,不是么?当然,我们的榜样也是有血有肉的。感情方面,玩儿姑娘这事儿甚至被演绎成了一段浪子回头的蹩脚传奇,当伊安·杜利重新叩响妻子的门时,这个朋克看起来可以和女王喝下午茶。

    那么究竟伊安·杜利是什么样的?他做过大半辈子的朋克,他是个诗人,他有才华并且自恋,他敏感脆弱,他一辈子都没健康过,他是个情种,没负过什么责任,他需要赚钱需要生活,需要偶尔不是一个混蛋,仅此而已。他不需要惠特克罗斯编辑他的生平,更不需要安迪·瑟金斯通过表演赋予他精神和灵魂。如果我们需要通过二手的银幕演绎去了解一个音乐人,这很可笑。

    一如伊安·杜利自己所言“我不在乎人们会不会马上忘了我,我之所以在这儿,不是要被记住。我在这儿是为了活着。”他是为了自己活着,他比其他人更清楚自己经历了什么,错过了什么。

    是谁在消费伊安·杜利?是谁在利用伊安·杜利?以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当看到一个朋克在主流价值下被塑造成一个榜样,除了警惕这一切,我内心还有个声音是 “去你妈的”。朋克不需要榜样,也不需要成为别人的榜样。在被作为榜样利用之前,真正的朋克早就推翻自己或者给自己一个过量了。

    1978年1月14日,性手枪出现在旧金山温特兰,这是他们混乱而又伟大的巡演的最后一站。在《No fun》结束时,Johnny Rotten问:"有没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

    1978年1月19日,Rotten在纽约宣布性手枪解散。这一天,朋克死了,就是这样。
  3. (芷宁写于2010年5月19日)
       显然这是一部主演的精湛表演成为全片绝对焦点的影片。
       不用被电脑技术缩小为《魔戒》里的小“咕噜姆”,也不必被夸张成《金刚》中的悍然巨猩,年纪已不轻的英国个性演员安迪·瑟金斯终于以他的“真面目”酣畅淋漓地诠释了那个性格倔强执着的已故朋克音乐人——伊安·杜利。只是,这次的表演因杜利小时患小儿麻痹而导致部分身体瘫痪,瑟金斯需要安装弯脚器来演出。而这一辅助器材的使用,似乎也被瑟金斯用以塑造人物的行为特质和心里特点,实属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在片中,安迪·瑟金斯的演技可谓出类拔萃,他给出了杜利精神和魂灵,少时因残疾被父亲遗弃的阴霾以及在残疾儿童院里的悲惨生活,如梦魇般始终纠缠着他,他二十多岁在酒吧驻唱,直到35岁时才和他的乐队The Blockheads(笨蛋们)出了第一张唱片《New Boots and Panties》,这期间诸多不为人知的努力、等待、中伤、愤懑、被漠视和不屈不挠,都被安迪·瑟金斯赋予杜利的各色性格展现了出来。观影时,观众往往会会产生一种错觉,一如《每日镜报》所言的那样——“安迪·瑟金斯用自己近乎完美的表演重现了伊安·杜利走向巨星的征程。我们有时甚至无法区别在银幕上的是瑟金斯还是演员还是杜利本人。”
       更重要的是,安迪·瑟金斯不仅给出了一个朋克巨星的历程,他还表现出了一个残疾男人的尊严和情感世界,他张狂他咆哮他谩骂他思考,他幽默他诙谐他讥讽他谐趣,他恋爱他结婚他多情他生活,其中杜利和联合国负责“残疾人日”的官员的对话令人感触,该官员在乎的不是残疾人真实的生活和感受,而是需要一种和谐的象征和口号,他找杜利为“残疾人日”做宣传歌曲,因为他是残疾人,而且恰好是个有口碑有声望的音乐人。对于官员的修改要求,杜利愤然表示,“生活没有同情心。”的确,生活没有同情心,它并不因为你残疾就让你少受一点尘世负累,其他正常人遭遇的一切,残疾人一个也没逃脱,而且更加艰辛难耐,唯有意志坚强、不屈不挠才能走出漫长的黑夜,看到一抹吝啬的曙光。
       以前总拍摄纪录片的导演马特·惠特克罗斯这次拍起了剧情片,他选择讲述音乐人杜利的故事,准确地说是将一种执着追求的精神带到银幕上,而且手法远离了他以往擅长的路数,截取了杜利人生中的片段,以具有代表性的事件碎片来代替全景式的讲述,并且涵盖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内心的欲望躁动和不安惶恐,全片流畅充沛,详略有致,很多场景具有一种蓬勃激昂的气势,令人过目难忘。
       可以说,这部影片拍得及时,在如今这个偶像蜂拥而来各领风骚两三年的时代,知道伊安·杜利的年轻人已不算多了,按照如今娱乐圈的观点来看,杜利大叔长得不够型男美男,歌喉也不算出众,还没有多少演唱修饰和技巧,只是在“嘶吼呐喊”人生的窘境和现实的不堪,然而,能做到如此的“嘶吼”和“呐喊”,对一个朋克音乐人而言,已经是一种境界,至少这是对人生有过思考的结果。
       片名出伊安·杜利的同名单曲《性、毒品和摇滚乐(Sex & Drugs & Rock & Roll)》,作为一个对流行音乐做出过重大影响的人,杜利曾经给一个时代留下了震撼性的创意,包括他的夸张装束和个性做派,他的音乐扩展了摇滚的思路和可能性,疯狂乐队的麦克弗森曾赞扬他“是摇滚艺术家,但更是一位诗人“。片尾字幕时,辅以现实中杜利和家人、和乐队的黑白照片,看到那张杜利和儿子一起立于商店橱窗前的照片,结合片中曾出现的这个场景,以及杜利对儿子生活态度的影响,不禁莞尔。
  4. Axl Rose and Izzy Stradlin
    Axl Rose and Izzy Stradlin

    Kurt Cobain
    Kurt Cobain

    Elvis Presley
    Elvis Presley

    Billie Joe Armstrong
    Billie Joe Armstrong

    John Winston Lennon
    John Winston Lennon

    Freddie Mercury
    Freddie Mercury

    Bob Dylan
    Bob Dylan

    Robert Plant
    Robert Plant

    Axl Rose
    Axl Rose

    Brian Harold May
    Brian Harold May

    Bob Dylan
    Bob Dylan

    寻求爱好摇滚(民谣)的朋友,需要乐队主音,吉他手,贝斯手,鼓
    寻求爱好摇滚(民谣)的朋友,需要乐队主音,吉他手,贝斯手,鼓

    Kurt Cobain and Frances Bean C
    Kurt Cobain and Frances Bean C

    Nirvana
    Nirv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