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1994)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1994)

又名: I Have A Date With Spring /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电影版

导演: 高志森

编剧: 杜国威

主演: 刘雅丽 苏玉华 罗冠兰 冯蔚蘅 吴大维 杨英伟 谢君豪 冯宝宝 毛舜筠 黄霑 黄百鸣

类型: 剧情 爱情 歌舞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

上映日期: 1994-04-21(中国香港)

片长: 86 分钟 IMDb: tt0111739 豆瓣评分:8.1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一代歌后姚小蝶(刘雅丽 饰)自加拿大返港,准备在即将拆除的丽花皇宫进行一场纪念演出,这里是当年她和露露(罗冠兰 饰)、莲茜(冯蔚蘅)、凤萍(苏玉华)三名姐妹歌唱事业起步的地方。六十年代,东南亚的战争阴云对香港也多有波及,此时的四姐妹在丽花皇宫刚刚开始自己的演唱之路,凤萍被烂赌的男友拖累,有孕在身却经常入不敷出,最后消失在混乱的南洋,为四姐妹无忧无虑的日子画上了句号。小蝶属意乐队萨克斯风手家豪(吴大维 饰),但后者意识到小蝶的前途会远比自己灿烂,遂留下一曲《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消失在茫茫人海……

演员:



影评:

  1. 同名电视连续剧是初中时候看的,那个时候的小女生大都一边津津有味聊着“丽花皇宫”唱着“钻石钻石亮晶晶”,一边被身边从爸爸到老师的男性长辈所鄙视。还记得暑假读新概念的时候,老师前脚还说着听写口语什么,后脚就说起了这个片子的电视剧版,说里面的歌非常难听还没他自己唱得好。他撇着嘴说话的样子我一辈子忘不了。

    后来听说这个本是杜国威编写的舞台剧,后来听说上海自己也上演了同名的音乐剧,后来曾经在电视里惊鸿一瞥高志森的电影,后来就是在盗版碟摊头里找到了这张片子。

    完整看了片子之后才知道,电视剧版本里姚小碟唱的歌,其实都是电影版的刘雅丽唱的。听说刘在97以前还是emi的签约歌手,她也是舞台剧版本的《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姚小碟的扮演者。刘会表演,唱功也好,形象高贵气质佳,只是一直很低调不在媒体热烈注视范围内,所以不为人知道。

    电影版拍摄于94年,仅仅是十年前,却感觉怀旧得很。摄像机带着柔光镜,男女主角身上仿佛布满了神光,白色衣服尤其“月朦胧鸟朦胧”。剧中人物闹腾腾的,生活喧闹而又精彩,常常一个巴掌接着一个拥抱。我妈和我同看,看到最后小碟忆起四姐妹情深似海,我鼻子一酸她已经泪水掉下来。

    老片子还有个妙处就是能找到许多大牌年轻时候的样子。扮演金露露的罗冠兰后来在港剧中就露过很多次脸,《笑看风云》里包文龙的妈妈,《鹿鼎记》里的韦春花。最后小碟的纪念演出上,司仪是冯宝宝,小碟的pr是毛舜筠,查了资料发现扮演“Triad”(这个究竟是哪个角色,难道是白浪??)的还是黄zhan,黄百鸣成了丽花的老板,苏玉华(《神雕侠侣》中的公孙绿萼、《刑事侦缉档案》中李忠义的老婆容金枝、《冲上云霄》中的ruby姐姐)是温婉柔美的蓝凤萍。相比之下,扮演家豪的吴大维几乎可以省略不记了(不过似乎很多高志森做导演或者监制的片子都有他)。

    香港电影的妙,妙就妙在里面有世俗生活的热闹,哭也好笑也罢,再俗,也有生活的烟火气笼着。所以,坏人是咬牙切齿的真坏,巴掌是辣勃勃的真疼。
  2. 看完电影版和舞台版的《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百感交集,写篇不算影评的观后感。始终认为观后感应该是不成体系没有逻辑的团团意绪,可以天马行空自由自在。所以,文章杂乱,是感不是评。

    舞台与电影

    很懊恼先看了舞台版的《南海十三郎》《暗恋·桃花源》,结果电影版就看不下去。这次学聪明,《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就先看电影版。

    先有舞台剧后有电影的,剧本、表演设计统统都是舞台气质,最适合平面演出,亮点往往也在于现场的一颦一笑大众呼应。改成电影之后,电影里不免要带着舞台剧气质。毕竟是两套语言,电影导演不是要拍舞台纪录片,而真是要拍成电影,于是两套语言彼此消解稀释,胶片色泽下居然是舞台味道,明明舞台风格却偏要推拉摇移的电影姿态记录,或许能成为另类清新被眷顾,也可以沦为四不像而被漠视。《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电影版开始,柔光镜打得浓得化不开,姚小蝶在似梦似幻的化妆间忆当年。电影可以通过镜头及一些特效来做到怀旧与时空交错,而舞台剧的手段很少,且没有画面切换这种最容易调度的方式,只在平面里展现,最重要是靠演员表演,从少女新人到功成名就的退役歌后,服装有限道具有限,端看演员七情上面。这点来说,舞台表演更纯粹,但是电影表演更细致——有技术来烘云托月十足完美。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电影版似真似幻,周遭环境都有戏剧感觉,布景虚实结合——并不是因为知道舞台剧改编而看出来的,和电影《虎度门》一样,其天生的舞台感来自于剧本给养,也和电影《茶馆》类似,原著就是封闭环境,拍成电影也没有外景必要,而棚景里的喜怒哀乐与舞台差异又有多少呢?《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电影版我还是喜欢,因为光影里记录剧本传递的沧桑并没有过火滥情,亦未用电影努力消解舞台“阴霾”,还能看出舞台的节奏,是幸事。

    舞台要求现场笼络或者催眠,即设计要抓住观众使之在短时间内入戏,剧本与演员表演节奏都要“使劲”而近乎疯狂,这听上去更像一场有组织有预谋的广告营销,但看戏就是看的这种“使劲”和阴谋。演员和观众是面对面,表演是现在进行时,完全可以受到观众的反馈甚至被其反应所左右情绪,如果舞台不主动,掌握主动权的观众不再是看戏,而是发挥其影响演员表演的意志来干预戏剧进行,变成一场巨大的错位悲剧。而电影是已经完成的作品静态记录与胶片与观众见面,表演不是现在进行时,观众与演员不能面对面交流,即观众干预不到正在放映的电影进程,所以电影不需要太过迁就“现场感”,起承转合需要自然流畅,手法多变,不需要太过“使劲”,就可以完成任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常可以听到说某某演员有话剧腔,那时候话剧在影视表演里腔意味着过火和虚假,这种以影视表演为标准的评价似乎不公正,但也确实点出了两者的差异,尽管这种差异是因为两种艺术形式本质区别所决定。我喜欢舞台剧的过瘾,就在于这些因为笼络或催眠现场的“使劲”设计,如《我和春天有个约会》舞台版的金露露为了防止大笑起来的鱼尾纹而用两手卡住眼角,在戏剧开始时其子已经向姚小蝶(其实是观众)曝光这个习惯,观众一笑,只是觉得好玩,但场景转到回忆阶段,四女打牌,金露露大笑时确实如其子所言两手卡住眼角,观众是哄然——前面伏笔在此已经开花结果。这种小设计放在电影里就十分夸张且无味,可剧场里就效果十分。两者之区别使得深沉忧郁适合电影来展现千回百转,而火炽劲爆的味道应该给舞台剧洒狗血。可是无论是《茶馆》最后一幕三个老头儿撒纸钱还是《南海十三郎》十三郎身死寒街,我都喜欢舞台剧的沉静怆然,而不是电影版的煽情浓烈。或许仅仅因为是偏见吧,任何审美都是偏见。

    粤语与国语

    香港舞台剧看的不多,最赞《梨花梦》里黑妞白妞“一句句将风云收”的几段唱。粤语好奇怪,古装戏里可以古色古香庄严肃穆,时装戏里可以市井伧俗生活可爱。粤语必须同期声,直接交流没有隔碍,生活便是这样天荒地老至死不渝。方言之好,在于真实严肃的生活态度,普通话里全是官方修正后的彬彬有礼,骂起人来都像摆pose一样。“表演工作坊”是台湾国语,偶有李立群冯翊纲等国语倍儿棒的还是往京片子上贴。正儿八经的普通话似在作假,端着架子教化众生,新闻联播一番。

    看《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无论电影版还是舞台版,粤语声声入耳,起码在台词上享受,一些俚语可能蒙查查,但是那种生活气质马上就能进入,好像一起成长一起悲喜过来,入戏了。因为陌生,反倒生出认同感,最熟悉的因为太熟悉而失去了新鲜不被承认。如昆曲之好,也在于明清传奇里古旧隔阂的戏词,需用注解才明白确切意思,看文本皱眉,一旦演出却大略明白意思,但惟其因为历史距离,才放心欢喜,如果是如白水老妪可解的戏词,语言的高贵神秘丧失,节奏也松垮,则斯文扫地不堪一睹。

    舞台版里莲茜说凤萍:“你冇咁糯米屎忽啦。”意思是不要死呆在椅子上扭捏犹豫。第一次知道这个典故是詹瑞文《万千师奶贺台庆》“选举香港师奶”环节急智问答,有句“糯米屎忽磨烂席”,形容客人死缠烂打不离开。这种俚语用的好生活化,如姊妹谈天的真实。黄霑便说过有些粤语神来之笔国语翻译传递不出来,确实如此,方言胜于普通话细小的表现力。比表意更深一层的会心传神,非要土生土长的语言不可。

    但六七十年代的香港流行曲是国语,粤语歌因其俚俗而不登大雅之堂,只是小调流传。《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夜总会承袭老上海的时代曲风格,《梅兰梅兰我爱你》《偷偷摸摸》《忘不了》等等。《偷偷摸摸》歌词极好,忍不住录下来:

    你为什么偷偷又摸摸呀
    偷偷摸摸跟人去拍拖呀
    你瞒着我呀你躲着我呀
    可是你又遇到我
    难道你还不认错
    什么叫做偷偷又摸摸呀
    偷偷摸摸难道就算错
    你自己想呀 你自己说呀
    你若不是去拍拖
    怎么你会遇到我
    你拍拖呀 不许我拍拖
    你还要骂我错
    我没错呀 你也没有错
    拍拖呀算什么
    香港地方哪个不拍拖呀
    哪个不是偷偷又摸摸
    我也不说你 你也不说我
    姐妹两个都不错
    明天一块去拍拖

    “拍拖”是粤语,音译英文partner,谈恋爱的意思。这首国语歌里却放进了“拍拖”的词汇,标志着两种文化的交汇融合,或者时代曲开始香港化。当时香港的中上层除了港英政府,便是上海移民,上海话和普通话都有市场,邵氏与电懋都是国语片,精良过“七日鲜”的粤语片(七日鲜形容粤语片七天就可以拍一部,极为粗陋)。国语时代曲的流行我以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香港本土意识的未萌发,粤语只能作为生活语言交流,不够足以承担文化形式的实力。如古时的正经文体永远是文言,话本小说因为是白话文而不登大雅之堂,不被纳入得到肯定的文体形式里,到了市民文化勃兴的时代才有一席之地,最终成为文化主流。而粤语可以谱曲成歌也是这个发展轨迹,由许冠杰开创的粤语鬼马俚语歌曲始,粤语歌发端,到了TVB剧集《啼笑姻缘》顾嘉辉写主题曲,粤语歌才成为了一种可以上升为“文化”的艺术样式得到被承认为有品质的流行。然而基于老上海“靡靡之音”血脉的“时代曲”也只能有国语包办,和粤语无缘,那种市民社会纸醉金迷国际性大都会的繁华绮梦,只有铿锵激昂或柔情百转的国语可搭配成双,互相成就一个乱世回忆。《我和春天有个约会》里大唱的时代曲是一个记忆,歌女们说着粤语,却唱国语歌,这就是时代,而今一个轮回,似乎又是这样了。

    当年与如今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是1994年出品。剧情内容是回忆1967年。我是2011年看了这个电影和舞台剧。时间的三个段落,我在2011年看1994年时怀旧1967年故事,是百感交集么?

    方大同翻唱1976年关菊英的《狂潮》,生生听出满是疲累的回望沧桑,而关菊英原版却有七十年代一致的水平单纯(抑或单薄)。可以说关菊英版太老了,我却觉得老的是方大同。时间是单向不可逆的,可关于时间的感知你有一个标准吗?曾经过去的年月是新还是陈,唐代的中国是老旧还是年轻?七十年代的风格今日看来固然老了,但为什么不是初长成的青葱岁月而年轻幼稚呢?七十年代的香港文化于我看来是朝气蓬勃奋发向上,一切的积淀来源于那十几年的百花齐放,关菊英的《狂潮》可能单薄如水,却是七十年代的忠实记录,她无意总结,就像照镜子,现在进行时里痛快的唱歌。而方大同却是对七十年代的一个回顾,远远跳出来,带着崇敬或悲悯,不是照镜子,而是在看一幅七十年代图画,也不是现在进行时,而是过去完成时里的向经典致意,于是七十年代至如今的岁月隔阂全都因为这个致敬而“沉渣泛起”涌动如潮,重新编曲配乐演绎七十年代的顾嘉辉风格,底色是黑白的老旧沉静。

    如今对于当年的解构分析对当年不会产生任何影响,感动的只是如今的对当年的观望态度。每个时代对于过去的回忆都会走样,于是过去不断的被掺杂的价值洗的走形。1994年的《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编剧导演演员“讲番啲陈皮老姜”可能只是要做到“温馨怀旧至意难忘”(《南海十三郎》舞台剧台词),感觉单纯统一,花俏都实在可爱。如今再次怀旧已经到了网络时代,网络时代的主力怀旧不会到六十年代尾,即超出了他们(或我们)的存在范围,且怀旧的方式和理念都有重大变化。《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南海十三郎》是九十年代的香港回头望,如今的香港再次回头,不会再有这两部戏的风格神髓,取而代之另一种语言系统。无所谓进步或退步,我看《我和春天有个约会》,说不清是怀旧六十年代还是九十年代,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当年与如今永远纠缠。

     

    再过多少年看这些感觉,又是一层灰尘,又能一腔感觉。

  3. 本来是想要找绮贞歌曲的伴奏,结果因为没有找到多少,有些沮丧。
    就顺带翻了伴奏的歌手目录,看到个熟悉的名字,刘雅丽,和熟悉的歌曲。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你你你为了爱情》。

    想起来小时候的那些迷恋,那部电视剧,《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那时候还不知道纸醉金迷这个形容词,只是觉得那样的一个舞厅那样的一个舞台,多么的闪亮。
    女子总是有着好看的裙装,而男子定是把头发梳得油光发亮。
    女子总是唱着好听的歌,而男子的萨克斯风吹得深情不已。
    那时候也还不知道原来所有的歌都不是演员自己唱的,只是看着屏幕看着他们唱歌的样子,天真的觉得好听。
    灯光忽明忽暗,女子站在台上,唱的大都是听不懂的粤语歌曲和咬字不准的普通话歌曲,如《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玫瑰玫瑰我爱你》。
    还记得很喜欢片头的那首《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为了能够把歌词完整的抄下来,每日准时守在电视机前,拿着本子等待。
    片头曲响起的时候总是很紧张地抄写,一句一句歌词。
    偏小学生写字都是一笔一划,很容易就跟不上下一句,于是只能一集一集地等,一天一天地等。
    不像现在,网路上一搜,歌曲歌词剧照剧情简介,3秒内全部出来。
    等到最后终于全部抄好,却又不会粤语。
    依旧是每集每集地看,然后用心记住一个一个发音,再沾沾自喜地模仿,唱出来。
    还记得唱《玫瑰玫瑰我爱你》的时候,那个带着港腔的“最”字,也一定要声音低沉。
    而《你你你为了爱情》,最后的那个音一定要唱高并且决绝。
    是属于小孩子的一份单纯的喜好,四个不同性格女子间的友情和和男子间的模糊的爱情。
    看的过程总是欢喜,一遍一遍。丽花皇宫,古老的街道,小食店,背景不断转换,故事在此间发展。
    从开始的因误会而变成欢喜冤家,到后来的在意和彼此喜欢,到最后的无疾而终,看得迷迷糊糊。
    那时候总是不明白为什么最后小蝶和家豪没有在一起,也不明白那个结尾究竟是什么意思。
    有疑问却又没有心思追究,只是觉得好笑,一些其它的小小的细节。
    如平时视若仇家的白浪和莎莎在唱歌比赛时给婉碧却有惊人一致的评价,那句“鬼才给你一个吻”;如小蝶替露露上台时唱《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时对家豪的那种挑衅的眼神;如露露又犯了杂七杂八的糊涂,那些夸张搞笑的表情。
    也有感动得时候,四个姐妹结义金兰,红黄蓝白,各自挑选了一种颜色。又或者是小蝶和家豪站在同一个舞台上的时候,彼此间的默契。
    也在很多地方留下了眼泪,凤萍的苦命,和命运对连茜的不公,小蝶和家豪最后的没有结果。
    其实现在想起来,那些歌曲都是老到不能再老的歌曲,故事的情节也有些老套。那些女子的浓妆看上去多少有些不实,而男子的头发更是好笑无比。
    可是在那样的一个年代,就是喜欢得不得了,并且这样的喜欢的感觉,延续到了现在。每当想起来的时候还总是感慨颇多。
    总觉得美好,关于生活,友情和爱情。

    BT还在孜孜不倦地爬,突然就很想把这40集的老故事重温一遍,连同守在电视机前的那些童年时光。





    2006/6/27 3∶36
    于厦门大学漳州校区
    *————————————————————*
    夜阑人静处响起了
    一厥幽幽的saxophome
    牵起了愁怀于深心处
    夜阑人静处当听到
    这一厥幽幽的saxophome
    想起你茫然于漆黑夜半
    在这晚星月迷蒙
    盼再看到你脸容
    在这晚思念无穷
    心中感觉似没法操纵
    想终有日我面对你
    交底我内里情浓
    春风那日会为你跟我重逢吹送
    夜阑人静处当天际
    星与月渐渐流动
    感触有如潮水般汹涌
    若是情未冻请跟我
    哼这幽幽的saxophome
    于今晚柔柔的想我入梦中
    它可以柔柔将真爱为你送
    若是情未冻始终相信
    我俩与春天有个约会
    i have a date with spring
    *————————————————————*
    早上起来开始看,开头是一点一点慢慢看,后来变成了一点一点快进,晚上看到后面的时候索性就直接跳到了第40集。
    只是想快一点温习完一遍,寻找回当初的那种感觉。却在看完以后写不出任何的字,暂时。
    是因为有太多的话要说,有太多的记忆涌起,也突然的发现原来无形之中忘记了这么多的细节和事情。
    开始的时候总是美好而富有趣味,而后来在快乐中总是带有悲伤,从凤萍离开香港开始的吧。
    因为不适合看这些悲伤难过的情节,因为太容易难受起来,所以才希望看得快一点。
    那时候的结局,在今天看来也依旧是个迷。
    更是偏爱开始的那段,开始有了小喜欢的心情,彼此间的默契。
    一起赶场,一起在同一个舞台上,她唱他的歌,他为她吹着萨克斯风。
    是最美好的时刻,彼此的心灵相通。
    然沈家豪始终是太过于太男子主义的人,永远太过于冷静。



    2006/6/28 0∶07
    *————————————————————*
    P.S:因为也是突然想起突然想看,而之前在写的时候多半是凭很多年以前的记忆,有些失真,所以也不大敢说算是一个评论。
    是用一种怀旧的感觉写出来的。
  4. 读初三的时候和我妈追着这部电视剧,后来因为学业繁忙,竟然没有看到最后一集,只辗转打听到小蝶终究还是未能同家豪一起,为此竟唏嘘不已。

    直到三年以后,高中的某个暑假突然看到电影版,其实是从半当中看起的,一出场就是露露的儿子(貌似叫波比是吧)穿着一条短裤加一件西装在大街上追着小蝶。不是说邓萃雯不够好,而是觉得刘雅丽的扮相才更符合我心目中的那个小蝶,清丽优雅,有一些小执着,却让人大感动,邓的举手投足总觉得线条太刚硬,不像是那个年代的人会有的举止。而家豪的扮演者,吴大维正经起来也是不错的,可惜不够帅气,江华帅则帅矣,又浮于流气。至于其他三姐妹,罗冠兰和蔡晓仪各有千秋,当然蔡更明艳动人;商天蛾似乎把莲茜演绎得更深刻些;万绮雯楚楚可怜的模样本就是个悲剧的典范,但苏玉华得演技更胜一筹,哀而不伤。

    然而最让我心动还是结尾的那场戏,那场我唏嘘三年未曾见过的重逢戏,在电影里,有了更好的诠释。

    露露对小蝶说,这四只蝴蝶就是我们四姐妹,飞得最高最远的就是你了。

    于是,小蝶飞到了万众瞩目的舞台上,翩翩起舞,观众只道她沉醉在自己的世界其乐无穷,却不料她此刻也是思绪翩然,纷飞不止,那一段尘封往事轻轻掀起一角来,是带着甜蜜与苦涩的酒酿,年轻时匆匆一饮而尽,未解其中味,如今细细品酌,才知万千愁绪,一杯离索。

    幽幽的Saxophone响起,感触有如潮水般汹涌,轻叹,低吟,转身——
    霎那,时光冻结,思想停顿,多么熟悉的面容啊,只是沾了眼角眉梢的沧桑,染了鬓间唇边的风霜。那温柔的笑意慢慢漾开,漾开,眼底的湿润也跟着渐渐涌上,涌上。

    然后,他伸出了手,缓缓地朝向她,然后,她一步一踱,走向他,迟疑却又坚定,浅浅地吐出那一句情深意浓,I have a date with spring...

    从此我不去想,已然老去的王子和公主是否能够幸福地在一起,因为,转身,一切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