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关于你的想法 / 概念中的你 / 所有想法
导演: 迈克尔·肖沃特
主演: 安妮·海瑟薇 尼古拉斯·加利齐纳 艾拉·鲁宾 安妮·玛莫罗 瑞德·斯科特 帕芮·马费尔德 乔丹·亚伦·霍尔 玛蒂尔达·吉安诺普洛斯 Meg Millidge 奇克·曼诺哈 Ray Cham Jaiden Anthony 维克托·怀特 Dakota Adan 罗克茜·里韦拉 格拉汉姆·诺顿 格蕾丝·朱诺 Jon Levine Demián Castro 特雷弗·戴维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24-03-16(西南偏南电影节) 2024-05-02(美国网络)
片长: 115分钟 IMDb: tt9466114 豆瓣评分:5.9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本来不写影评的,但看到有人说这是女权电影真把我惹火了。
整部戏到底哪里女权主义了?
女主从头到尾都没有去成想去的单人露营,生活被那个比她小十多岁(但比她丑很多)的男主和不知所云的前夫塞的满满当当。
前夫的戏码纯恶心人,女主一直不快乐是因为忘不了前夫出轨,心里一直在乎前夫出轨,去露营都是为了做到前夫做不到的事情。直到男主出现,治愈了前夫带给女主的伤害——是的,我们女性就是如此软弱,我们极易被伤害又无力自愈,一定要由一个男的才能治愈另一个男的带给我们的伤害,哈。多么女权的表达啊!
女主一沾上男主脑子就飞走了,一亲吻就“嗨”了,一摸就“到”了,这些违反女性生理常识的情节女权吗?这部电影是想表现年轻男的几把其实是仙丹,女的尝到了不用打保适妥也能回春?
整部戏女主把自己的事业抛在一边,像个行李一样被男主拖着满世界跑——她的工艺品商店真的不用管理吗?货都被男主买走了诶?不用赶紧去跟艺术家朋友social搞新货?她跟男主在欧洲喝咖啡游泳的时候她的店怎么办呢?店里不盈利她靠什么生活呢?不会是刷男主的卡吧?全程看不出她到底哪里热爱艺术了……看着抽象画发呆就是热爱艺术吗?工艺品商店没被她开倒真是奇迹。
还有让人非常不舒服的泳池场景。首先2024还能出现这种纯雌竞画面就是好莱坞的倒退。镜头先拍其他几个女生年轻的身体,再转头拍女主镜中精瘦的身体——哪种女性身体都很美,好吗?女主为什么要表现的那么自卑,穿上跟泳池根本不搭的罩衫出去?接着女主被年轻姑娘mean了几句以后就方寸大乱,需要男主出声撑场——哈,我们女人就是如此软弱哈,年龄的增长没带来任何东西,所以被攻击以后还是不会反击,需要年轻男人的保护,呵呵。
最最莫名其妙的就是女主女儿问男主是不是女权男——我真的生气了!全片最冒犯的地方出现了!你们把女权主义当成什么????!!!一种时尚单品?且不说“女权男”这种伪命题,整个电影中男主到底哪里女权主义了啊?爱上比自己大的女人就是女权?女权是什么需要男性用亲密关系来肯定的权力吗?
这电影对女权的戏谑态度让人愤怒!不管是主题、人物塑造、故事情节都跟女权毫无关系,却偏偏要紧紧抓住女权两个字。可是女权不是一种tag,拒绝对女权主义的符号化!
总结一下,这部电影就完全不知所云,离谱的情节一个接一个,剧情逻辑是稀碎的,人物是没成长的,激情戏是脱离现实的,但女权主义和反年龄焦虑的标签是要贴的。烂片二字已经不足以形容the idea of you,最后做个四字点评:令人恶心。
补充:不是说这部戏里有什么女权内容,而是这部电影用女权作为宣传点,安海和男主都多次在宣传中提到女权、女性主义,甚至有粉丝称这部电影为女权电影。对了,安海还提到这部电影是反年龄焦虑——姐,你在这里面看起来比你女儿还年轻还美丽啊,有车有房有事业有人爱,到底有什么年龄焦虑……
另外,这部电影本身质量堪忧,一开场女主要读的那本书,在男主坐她车的时候也出现了,但是封面崭新,一看就没翻过。结尾男主在访谈,女主躺在沙发上还是还刚刚翻开这本书,可能还在读目录部分。几年了没读完一本书,这符合女主的文青身份吗?这就是制作的时候不用心的问题了。
短短两小时不到的片子其实还有很多剧情bug,这里就不一一指出了。哪怕是糖水片,也不能如此粗制滥造吧?这种烂片全靠消费安海的美貌,哪怕不谈女性主义的问题,影片质量也只值一星。
因为在本片的宣传和影评中都出现了一些提到类比《诺丁山》的内容,本《诺丁山》无脑吹闻风而来,激情开麦,如有得罪,绝不会改。
注:以下文中提到的《假结婚》
《恋爱假期》
和《诺丁山》
一样都是我非常爱的romcom。
废话不多说let’s一起喝糖水~觉得齁还是甜自己判断哦~
关于romcom中最重要的meetcute:
本片中,女主在没认出男主的前提下与男主相遇,然后两人上演了一段非常复古(aka过时)的觉得彼此都很单纯很不做作的一见倾心(aka见色起意)桥段。
后面第二次见面的时候男主坦言“我很难遇到你这样(脸盲)的人,(不好意思括号里的两个字是我加的),因为大多数人都认为他们非常了解我,但是那不是真正的我。只有你看起来根本不在乎我是谁。”可是说真的,这有啥值得感动的啊?人家都不认识你当然不在乎啊。比如我大姨就不认识也不在乎提莫西查拉梅,哪怕有天能在街上偶遇了估计也只会感叹这孩子真瘦得多吃点饭。也不知道提莫西查拉梅会不会觉得我大姨很特别。
对比之下在《诺丁山》里,男主从一开始就非常清楚女主的大明星身份,在偶遇之后因为过于紧张而在女主面前说了些不着边际但又十分接地气的话,比如吐槽蜂蜜泡杏子,这让女主认为“这个人虽然认识我,但是他会把我当普通人来看待”而产生的好感显得比较合理。
关于感情发展:
本片中一见钟情的表面原因那肯定是因为双方都长得好看,深层原因就不深究了,因为我不知道。
两人在极其短暂的暧昧拉扯期聊的话题基本上停留在“大学专业”“工作经历”“家庭关系”这类求职面试必答题上,等到女主泪眼朦胧地讲述完三年前前夫出轨给自己带来的伤害,男主脸上的表情好像是“你的20年我心疼,你的言语还爱他”,但由于自己作为当红偶像都已经撩到这一步了,所以还是硬着头皮继续往下撩吧。
然后可能因为男女主都是事业成功人士,办事效率极高,第二次见面亲,第三次见面睡,中间再穿插几条不是在回味亲亲就是在酒店约见这种看起来很像会被我国公安机关提示有诈骗风险的短信,然后bang~真爱了! 接下来就是穿插着演唱会、旅行逛街、酒店亲热、海边度假的蒙太奇,建议追星的小伙伴可以跳过这一段,要不然可能会破防,不追星的小伙伴也可以跳过这一段,因为这个顶流男团的歌也就那样。(其实这整部电影都可以跳过……)
关于男女主人设:
本片里男主人设仿佛从隔壁星条红剧组穿越过来的(性向除外),娱乐圈天龙人,连换衣服这种小事都有专人负责,人生伤痛大概只有两个:一是从小父母离异(虽然这也不能说不痛,但是也就真的没有很稀奇好不咯……);二是害怕自己一辈子只能当10岁孩子的偶像,成为别人的笑柄。我说哥们,你都顶流了,格局能不能打开一点,怎么还瞧不起10岁孩子了?看看我们华语乐坛天龙人陈奕迅,手握N首热单也照样对儿歌《孤勇者》骄傲自豪,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OK?
女主人设是独立自主事业有成的单身母亲,但是本片中拍出来的女主对女儿的养育仅限于开车送女儿去音乐节、开车接送女儿去夏令营、开车接送女儿去学校,除了最后的分手剧情,我是没看出女主为了养育孩子有多焦头烂额。(当然,观众可以说,凭什么大美女养孩子也要焦头烂额,母职惩罚是吧)如果说跟男主谈恋爱之前还能在女主身上看出来一点成熟女性的独立自主,那跟男主谈恋爱之后就真一点都看不出来了。坐男主私人飞机、去男主演唱会后台、睡男主酒店度假屋、全身上下行头都是由男主造型团队提供,妥妥比弗利娇妻节目组新加入的卡司一枚。(当然,观众可以说,难道大美女谈恋爱还要掏钱倒贴吗,谈的又不是抠门男,是会把女主画廊的艺术品全部买下的霸总诶)
关于恋情公开:
本片里恋情公开是因为被狗仔拍到,然后男主给(已经在we were on a break阶段的)女主发了个茶里茶气的短信“我不知道怎么会这样。”Hello?你真的不知道吗??不是你自己拉着姐姐满世界跑,大白天跟两个T台模特走秀似的逛街,大晚上跟两个T台模特下班似的在满是顾客的餐厅大亲特亲吗?高调成这样狗仔还不拍难道是想把这个月KPI送给你俩随份子吗?幸好你们这宇宙里没有全世界的街溜子中国人,要不然随手一个偶遇照片发到社媒上,还没等到你俩在餐厅结完账就能喜提8个微博热搜。
关于配角:
一部好的romcom里是一定要有几个精神状态美丽,喜剧效果拉满,最好还能兼顾给主角们牵线搭桥或者修复感情的配角的。《诺丁山》里有一众虽然普通但重情重义又乐观坚强的亲戚朋友,《假结婚》里有rapper奶奶,《恋爱假期》因为有四个主角,把配角戏份压缩到很少,但是最重要的配角退休编剧也是能拥有自己完整的故事线的。
相比之下,本片里的配角好像全部都是男女主的挂件,只能跟男女主配合出场,单拎出来没有一个出彩的。
戏份最多也最关键的应该算女主女儿,但是这姑娘除了长得确实没太拖爸妈后腿,其他方面就是10部美剧里9部都会有的典型美式teenager,属于扔到《亢奋》剧组也完全不会溅起什么水花的普通角色。
前夫哥的设定倒是个大活人,本来以为他能贡献更多的狗血和冲突,但是也不知道编剧是懒得写还是怎么,这位在《致命女人》里出演过绝世渣男的男演员在本片中既没有渣出水平,也没有渣出风格。
男主朋友圈里的配角除了阴阳女主也没别的作用,人品看起来也没有比前夫哥好多少,所以到底谁会相信男主是这个圈子里出淤泥而不染的纯爱战士啦?
关于分手:
要不怎么说这个片子的风格很不伦不类呢,前面所有人仿佛都活在梦里,做事风格都是想起一出是一出,结果最后20分钟的时候突然如梦初醒似的开始被现实捆绑住手脚了?说好的梦女电影呢?就不能把梦做得彻底一点吗?现实:我也是你们play的一环吗?
一开始支持女主恋情,痛骂网友网暴亲妈的女主女儿在现实生活中遭到同学霸凌,我以为剧情的处理会girl power一点,但是女儿的应对方式居然是疏远女主?女主作为家长在孩子遭遇霸凌的时候居然没有选择跟学校一起硬刚霸凌者,而是直接向现实低头跟男主分手?男主被分手后的第一反应居然是“我可以退出娱乐圈”?前面说的不想只当10岁孩子偶像的事业心也是装的是吧?10岁孩子:我还不如回去喜欢奥特曼,至少打怪他是真打啊。
关于本片镜头:
说实话这个电影整体的阳光明媚的镜头风格还是蛮让人舒服的,充满甜蜜的恋爱气息。
《诺丁山》里有个名场面镜头是男女主短暂分开之后,男主一个人穿过经历春夏秋冬的街头,身边路人不断在成长变化,只有他自己的心境却始终停留在原地。
这种用镜头转换来体现主角心境的做法在本片中也有一个(差不多算吧,如果不算就当我想多了)。在本片男女主分手之后,在最后一个长达一分钟的依依不舍的亲吻里(真的亲得太长时间了啊喂……),灯光从黄色变紫色又变红色又变蓝色的,让我搞不太懂这到底想表达啥?是想表达“灰色是不想说,蓝色是忧郁”这样吗?反正我只感觉女主家灯泡是不是坏了。
总之,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喜不喜欢这部电影都没问题,只是本心眼极小的《诺丁山》粉丝实在不能接受这部电影是性转版《诺丁山》的说法。吐槽完毕~love and peace~
?我承认给本片打分虚高,但该片评分也不至于一些人打的1分2分如此之低吧 还评论什么安妮多大年纪了还接这种糖水剧。观众超低评分果真是印了电影里那句“people hate happy women.”
?为什么40.50往上的男人找一个20多岁女生大家觉得很正常,性转却就指指点点——这就是电影里想表达的女性主义的点呀!包括女主女儿 女主前夫 乐队成员的 学校家长指指点点 就很真实 基本盘就是会对女性有很大恶意
?你们说女主是40岁恋爱脑 为爱走千里 Nah! 没有发现这段关系的启动 和提出分手 和提出复合 和5年约定都是女主吗?她非常清楚自己要什么。女主不是在被白嫖好吗 她最早就是想的要年轻的肉体来服务于她 剧中她给女儿也说了就是要sex experience 字幕打错了写的this experience
?质疑电影的评论说女主在欧洲玩没有收入 不用管工艺品商店吗?拜托 那是art gallery 画廊!不是随意被评价为“工艺品商店”她是画廊创始人诶!画廊有工作人员帮她经营 老板时间很自由不代表不工作啊 她在欧洲也可以远程看画廊的事情。艺术作品卖光之后,画廊代理的艺术家确实需要时间重新创作,奶狗说得很对。电影翻译成艺术馆/美术馆 也很不准确 art museum是非营利性机构 gallery画廊是要盈利卖作品的。基本概念哈
?因为电影女权/女性主义标签就破放的受众,可能也给 #可怜的东西 打了很低的分数吧
?看到一个评论说 这就是#不够善良的我们 里面Rebecca该有的样子 exactly!
The idea of you
安静的周六的晚上,孩子们终于入睡了,我在亚马逊上为姐姐寻找数学自测题,无意中发现了此片,风采不减当年的海瑟薇与Harry Styles一般的万人迷谈起了恋爱。从他俩排队上厕所到在钢琴上接吻,短短20分钟,两个孩子的母亲从主妇脑切换成了无法自拔的恋爱脑, 反反复复地看,痴痴傻傻地笑,一直凌晨4点,最后不得不取消孩子第二天一早的中文课。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这样的感觉了,需要写下来纪念一下。
作为和海瑟薇同龄的母亲,不得不佩服她的优雅与自信,这么多年,少了一些 <The Devil wears Prada> 里的胶原蛋白,但那种少女感,那头让人无法抗拒的秀发,那双闪着无数星星的大眼睛,那口皓白的牙齿,那性感十足的富有磁力的音色,修长苗条得倩影,走起路来就像在香水广告里的模特,自带风。所以《The Cut》的影评标题就是 ”Anne Hathaway Is Too Hot for The Idea of You“ 是的,海瑟薇太美了,离真相太远了, 对大多数人来说毫无代入感, But对于我这种抛弃恋爱脑太多年丈夫一周三天在异地的妻子,每天忙着孩子们的日常,穿梭在玩具堆与菜市场的妈妈,时不时要为父母各种衰老病症操心的女儿来说,是的,我太需要像海瑟薇那么熠熠生辉的大明星为我撒一把5000大卡的狗粮,可以说这部电影换成任何其他40岁女星我基本都不会看下去,所以第一星给安妮,原你青春永驻。
第二颗星当然要给来自伦敦西区的Galitzine 小哥,他那风味十足的伦敦口音混杂一些Cockney 韵律,那故作镇定的孩子气,典型的英式自嘲与调皮,或许他比不了Styles的帅气,但在他身上的确有一些很自然的不费力的偶像光芒,他蹲在冰箱旁边问” Your Daughter,your daugher is she close to you? , 瞬间让我想起了他,那个和我一起在Hyde Park 草地上高呼 “the night’s not over” 的Bristol男孩,夏夜的风,被啤酒淋湿的头发,震耳欲聋的吉他音效,震动的大地,被掀翻的草皮,泥土的味道,他消失在地铁口的背景, 是我青春的句号。我们最后一次看演出是在HammerSmith Apollo, 1975 ,他们的第一张同名专辑,那是伦敦留给我的声音。Its fucked up, 那是他的口头禅。
第三颗星,要给金曲大神 Savan Kotecha, 这位来自Austin的印度裔音乐人为无数流行歌手,偶像团体打造过金曲,包括Ariana Grande,One Direction,Westlife,Britney Spears ,Katy Perry. 而这个几乎完全照着One Direction 来选角的男团August Moon,居然也有11首金曲,大神真不是盖的,几乎每首都可以单独拿出来打榜,不得不佩服制作方的用心良苦。 打开Spotify 你会发现August Moon 居然真实存在,目前播放量最高的是《Dance Before We Walk》1,633,390 收听率,这首歌若真是拿给BTS,绝对火遍大街小港和健身房。
而Galitzine也是极度敬业的新生,挑战了自己的极限,参加了男孩乐队训练营:他接受了。Eric Vetro的课程,Vetro是Ariana Grande、John Legend、Shawn Mendes和Rosalía的声乐教练;在瑞典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录音室会话,与大神Kotecha学习请教,并且反复研究了男团顶流BTS,感觉这么敬业下去,他也可以成为一名职业歌手。
第四颗星,属于Graham norton, 这种在屏幕中屏幕的客串,太有效太真实,离开伦敦四年了,我最想念的就是玛莎的亲民价甜食和《The Graham Norton Show》,片中他照例嘻嘻哈哈听着阿黛尔抱怨英式幽默无法被美国同胞理解,那也是我的苦闷,慕尼黑人,活得太真实,他们总是那么骄傲,他们不懂自嘲,或许还是我德语太差了吧。
最后再谈谈,引起争议的 “女权” 问题,如今的好莱坞电影都逃不过“政治正确” 和 ”女权“ 这两个主题,大家都慎得慌,有影评写到: ”The fantasy here is not a world in which women’s social power doesn’t depend on their sexual currency. The fantasy here is that a woman’s sexual currency might not depreciate over the course of her 30s — particularly if the woman in question is played by Anne Hathaway, long celebrated for her eternal youthfulness. “ 大意就是 此片由于选用了海瑟薇作为主角,所以一个女人在过了30岁以后她的性吸引力并没有贬值,所以这里涉及到女性能最大限度使用自己的(性以外)权利根本没有任何体现,就像当年马伊琍的《我的前半生》。
此片作为 “女性主义” 的电影来看,那的确是很小儿科的噱头,甚至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确实,其本质就是一部俊男美女的童话故事,但是它并不是一个太劣质的童话故事,还有11首可以用来健身的金曲,它让一个忙碌的母亲,瞬间感觉到了自己已经休眠的少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