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视频版链接: ]
《心跳漏一拍》第一季我只当作是甜甜的下饭剧看,我欣赏它的反狗血套路和对待酷儿群体的考虑周全,还有不偷懒地关爱经常被隐形和误解的 Bi 的心情,希望这样的剧可以多一点。
等看到第二季时,它竟然让我眼前一亮,没想到小甜剧的质量可以做得这么好,比第一季更好了。不仅甜度继续保持,而且各种情感的心理细节更丰富了,就像一个温柔的医生在一寸一寸地修复伤疤。Charlie 因为曾经被霸凌过所以想守护 Nick 的出柜过程免受任何伤害;Nick 因为心疼 Charlie 的过去而想治愈他的现在和未来;Darcy 终于不用再维持完美和积极向上;Elle 结识了更多懂她的新朋友;Isaac 发现自己是无性恋后那种舒畅的自由;Olivia Colman 真是好到我想喊妈;以及整部剧讲出——「出柜」不是酷儿必须马上要向所有人履行的义务,真的是只有对酷儿生活有多方面体悟的人才能写出来的剧本。
这个系列的编剧和漫画原作者 Alice Oseman 是一位公开的无性恋者,从她的笔触中可以感受到她的贴心,其实剧本初稿中是含有大量脏话的,但是为了面向更年轻的观众,Alice 选择把它们删除了,因为她觉得现在针对更年轻观众的描绘积极酷儿关系的作品依然很少很少,所以能确保这一点更重要。但尽管我们在故事中看到主角们喝奶昔而不是吃小药丸,也丝毫不妨碍它描写酷儿生活的黑暗面,包括原生家庭的毒素、霸凌对人的侵蚀、Bi 的焦虑、出柜压力、心理创伤、进食障碍、自残行为等等,这些细密的伤疤反而在奶昔包裹的甜腻中显得更令人心疼,就好像梵高用痛苦的颜料为你捧上一幅向日葵。酷儿们的生命力就是可以在最垃圾的世界里顽强地自我治愈和互相治愈。
下面我想展开聊聊这部剧里我比较有感触的几组关系:
我还能说什么呢?哪来的这么神仙的爱情啊,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亲密关系,你甚至可能觉得他们的处事方式成熟得不像是青少年,比较连大人都没几个能在恋爱中学会像他们这样沟通。但也许正是因为他们如此年轻,没有被成人世界腐朽的价值观和男子气概所侵蚀,反而愿意满怀憧憬地相信爱和呵护爱,才发出如此温暖的光,治愈了前来看剧的失落大人们。
这一季摆在 Nick 和 Charlie 面前最大的问题是「出柜」,也因为他们花了一整季仅仅讨论这个话题,所以提供了一个非常立体和细腻的出柜情境。
对于 Nick 来说,「出柜」就像一个必须完成的项目,一方面他感到一种表达自我的需要,另一方面他感到一种对 Charlie 的责任,第三方面又感到一种作为酷儿对其他人交代的义务,出柜这件小事,变成了同时有三种既主动又被动的意义叠加态,对于刚刚发现自己性取向的 Nick 来说,无疑产生了很大压力。但到了最后,他们从出柜这件事里学到的是,出柜其实并不是一种酷儿必须立刻向顺异履行的义务,酷儿有自由去决定什么时间、向谁出柜,这个过程应该是关乎自己的,而不是关乎别人。我们需要确保出柜的主体性是掌握在酷儿本人手里的,而不应该在各种社会意义的裹挟下,让出柜变成一场汇报演出,让明明是主角的酷儿本人,在这场演出中变成被他人审视和评判的客体。我开始想,或许「出柜」这个词在新世代的语境下已经需要更新了(不包括保守地区语境),它不应该是「我必须走出去接受你们的审阅」,而是「我邀请你们进来我的世界」,更加了解我,如果你是友善的那我们可以成为朋友,如果你讨厌我那我不欠你一个证明。在剧中,酷儿小队邀请 Imogen 来参加派对并在过程中帮助 Nick 向她出柜,就是一种很健康的实践。
对于 Charlie 来说,他深知出柜的不易和可能导致的毁灭性后果,同时内心深处又明白出柜这件事的重大意义,因为这意味着可以光明正大地恋爱,因此他对于 Nick 的出柜既满怀期待又呵护有加,他就像淋过大雨的人,想要为别人撑起雨伞,把自己的惨痛经历化为经验,为 Nick 的出柜之旅护航。这个过程中他变成一个战士,我们看到,当两人的爱情遭遇外界的阻碍时,比如来自家长和 Nick 他哥的负面反馈,Charlie 本来想对 Nick 说“ I'm sorry”,但很快把它删掉,改成了“I'm so ANGRY.”
“我很抱歉”,这是一种相对消极的态度,它背后的心理机制来自于对现实阻碍的无能为力,有一种“只能这样了”的潜意识,也许在过去 Charlie 自己被霸凌时,就是这样忍下来的,但是现在,Charlie 从“我很抱歉”到“我很愤怒”完成了一个积极的转变,他敢于表达生气的情绪了,同时他想要成为 Nick 坚强的后盾,和他一起战斗。而他也确实是这样做的,我们在后面的剧情中看到他越来越勇敢,不仅帮朋友们怼了 Harry,还反击了曾经伤害自己的 Ben ,这种愤怒的表达,对他来说也是疗愈的一种。我们看到一份健康的爱,让 Charlie 变得更勇敢、更强大。
Charlie 和 Ben 则呈现了一份不健康的爱可能给人带来的负面影响。现实生活中,像 Nick 这样能拥有健康阳光爱情的酷儿是少数的,像 Charlie 这样经历过霸凌和糟糕亲密关系的酷儿却大有人在,对于霸凌者来说,他们总以为多年以后拉下脸来道个歉就可以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包括很多影视作品也有这样的倾向,道歉了,就圆满结束了,但其实对于受害者来说,这是一种长期的腐蚀性的伤害,《心跳漏一拍》正视了这个问题。虽然剧集没有拍出 Charlie 以前被霸凌的过程,但这反而更可怕,因为你无法从旁观中去评估他受到的伤害,你只能从这些事对他的影响中去想象他曾受过的伤害,这也是 Nick 和朋友们的视角,就好像过去已经死去了,但过去的幽魂却始终留在 Charlie 身上,甚至阻碍着他迈向新的生活。
酷儿的亲密关系中同样可能存在诸如情感勒索、道德绑架、精神控制、甚至暴力等行为,而这些隐秘的伤害又因为酷儿的身份而更难向人倾诉,受害者甚至可能会出于拯救情结而去不断包容加害者,这种毒素会慢慢侵蚀受害者的自我价值,而加害者的道歉并不能瞬间消除这一切,受害者需要付出漫长的时间和努力去慢慢康复。所以 Charlie 对 Ben 说的那番话实在是非常解气,相信经历过有毒关系的酷儿都深有同感,我们真的不欠烂人一个原谅。
Darcy 是一个很让人心疼的角色,她刻画出了一种拉拉的真实处境。追求完美的情结在拉拉中是更容易存在的,因为同时身为指派女性和性少数,那种来自原生家庭的「你永远不够好」的魔咒是双倍的, 所以 Darcy 总是想做到最好,她爱 Tara 的方式就是想给她最完美的东西,最完美的恋爱,最完美的生日派对,也包括最完美的自己,她不断地说“为了你我一定要完美”,但在内心深处她又知道这只是一种需要拼命维持的理想状态,她呈现的样子越积极越美好,代表着她所隐藏的现实越痛苦越负面。这种矛盾的张力不断在她身上拉扯,让她越来越疲惫。白天在学校当一个全世界最乐观自信的拉拉,晚上要独自面对最负能量满满的家,任谁都很难真正开心起来。也正是因为这种割裂感,让 Darcy 更难向人敞开心扉,慢慢地她会出现认知失调,觉得无法真正做到完美乐观是自己的问题,是自己没有办法处理好家庭关系,是自己不够勇敢,甚至可能最终把那个坚强的阳光的自己看作是假的,把遭受痛苦的自己当作是真实的。这就是同时身为女性和性少数的拉拉们在原生家庭中,极易被推入的一种有毒陷阱。但我们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部剧拍了出来,我觉得很好。
Darcy是幸运的,因为她有Tara。
Tara 一开始也以为 Darcy 是一个充满阳光的人,以为她不回应“我爱你”是因为确实不爱,但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永远是沟通。在 Nick 和 Charlie 的影响下,Tara 试着跟 Darcy 沟通,当她发现 Darcy 一直以来背负的压力后,她没有滤镜破碎,反而很温柔地接住了她,对她说你根本不需要完美,没有人是完美的,哪怕是一团糟也没关系,重要的是两个人一起面对。这真的很治愈。相信最近看过《芭比》的观众更能理解,原生家庭和社会文化给女性(尤其是拉拉)施加一种无形的观念,就是你被尊重和被爱的权利是需要去争取的,你必须要做得很好很好,成为一个对别人很有价值的人,才能争取到那种爱,而在东亚地区尤为慕强和奉行优绩至上的文化氛围中,这种枷锁更加根深蒂固。但《芭比》和 Darcy 的故事则是在说,其实你是你本身就已经「足够」值得被爱,我们被尊重的权利不应该是需要成为最完美性少数才能求来的赏赐。
我很幸运,很早就学会了自我肯定和自我赋权,现在已经是一个很懂得欣赏自己的快乐拉拉,所以,我觉得 Darcy 的故事很有意义,对拉拉群体是重要的,我很希望更多的拉拉可以摆脱那种「你永远不够好」的陷阱,获得心灵的自由。
Isaac 的无性恋探索过程我也非常喜欢,提及这个群体的影视作品非常少,甚至电影工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还喜欢给所有影片加入性爱场面。在这样一个爱和性高于一切的世界里,无性恋者感受到的难以适从和格格不入,在确认自我的那一刻得到解放,很多人喜欢说身份认同不重要,我只同意一半,的确,这些标签本身是毫不重要的,你可以完全不了解酷儿理论的各种术语但却了解自己,理论是我们了解自己的工具而不是目的,重要的是你手握的不是问题而是答案,你知道你自己的答案,那个让你自由的答案。身份认同就是这个答案,因此,标签不重要,但身份认同,重要。
包括 Nick 的 Bisexual 认同,他总是在出柜时反复强调他是双,就是因为这种认同总是被人忽略掉,别人通常只在意弯的部分,或者觉得双是一种占便宜的不稳定的取向,被排在鄙视链的末端,但 Nick 想表达的是,双就是双,不是又直又弯的叠加态。而且尊重他的身份认同,和尊重其它类型的身份认同一样重要。
这些细微的酷儿心情,剧集都很有耐心地呈现和照料,不以为小。所以在观看的过程中我感到很舒畅,不仅仅在于小情侣们的感情实在是甜到爆炸,更在于幕后创作者对酷儿群体事无巨细的尊重。
除了爱情,剧中的友情也相当令人艳羡,我几乎每集都像他们的同学一样夸赞他们有这样的朋友圈。之前我在《香港 Pride Parade 纪实》那期视频中也有谈到社群的重要性,一个小小的酷儿社群是我们在这个世界抵御风雨的避难所,是我们能够乐观面对生活的充电站。我很能理解酷儿观众看完这部剧后内心巨大的失落感,因为如此美好阳光的日常生活,就是我们从未拥有过的青春啊,我们习惯于黑暗的眼睛,被这五彩斑斓的幸福灼伤了。不过没关系,就像剧中老师说的,探索自我的美妙之旅几岁开始都不算晚。至少我们还有《心跳漏一拍》。
作为一个酷儿,我很想感谢 Alice Oseman 创造了这些治愈人心的故事,新世代的酷儿们值得更健康的成长环境,尽管现实和银幕中的理想相去甚远,但是真心希望那些支持酷儿群体的创作者、电影人、音乐人们,不要停止创作。去创造,去播撒,去爱,这个世界受困于黑暗角落里的酷儿,会因为你们的创作,而触碰到光。
这原本是一个视频影评,但在 Bilibili 和微博全部未过审。《心跳漏一拍》是一部非常阳光的关爱酷儿青少年的作品,我觉得当中探讨酷儿心理健康的部分非常有价值,因此做了很用心的视频,详细地讲酷儿青少年在生活中可能遭遇的精神伤害、如何应对以及更勇敢地生活,但是最讽刺的是,Bilibili 给我的判定理由是「含有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的内容」,看来他们认为酷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不算健康。互联网将世界的空间和时间一并拍平了,当我们在观看《心跳漏一拍》这样的剧集时,当我们沐浴在这疗愈的虚构阳光下短暂地喘口气时,现实却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这个群体距离「存在」还有很远,我们距离像这样被「尊重」还有更远。
经过再三修改和上传,视频版终于发出去了。过审方法:把所有酷儿相关词汇替换成英文词汇(因为不想使用谐音和缩写这是我最后的倔强),等到午夜过后再上传。视频版链接:
Bilibili:
微博:
本文提到的相关视频:
第一季书单:
第二季内容搬运和整理自 ,
(文章进度:不包含书推导的人物分析,法国书店购买的书单不完整)
你可曾好奇 Isaac 剧中的书都是如何被挑出来的?
我在原著作者 里发现了蛛丝马迹(叫我列文虎克)。
注:Goodreads - 世界最大书评平台,国外版的“豆瓣读书”。
打开,你会发现剧中一些出场的书赫然在列。
比如第一季的《Gender Explorers》:
所以经我观察,Isaac 读的书主要来自:1. 对Alice Oseman 有深刻影响、特别是留下评论的书;2. 呼应当集剧情、因地制宜挑出的书(二者非排除关系)。
所以,下面介绍本季小胖Isaac读的18本书时,能检索到 Alice Oseman 阅读记录的,都会附上。
同性青少年漫画小说,讲述两个女孩间的朦胧爱情。
豆瓣读书链接:
酷儿青少年悬疑惊悚小说,涉及霸凌与少数族裔问题。
豆瓣读书链接:
同性青少年小说,讲述女主如何缓慢接受祖父的离世、并处理友情与爱情的故事,关于抑郁与归属感。
豆瓣读书链接:
这是 Isaac 本季所读书单中,唯一一本出场横跨多集的书。
文学经典,王尔德戏剧选。
包含王尔德著名讽刺风俗喜剧《不可儿戏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及《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温夫人的扇子 Lady Windermere’s Fan》,《理想丈夫 An Ideal Husband》,《莎乐美 Salome》共四部戏剧。王尔德在其中讽刺了维多利亚时代社会的虚伪,展示了他审视社会的道德礼教、性与阶级的智慧。
豆瓣读书链接:
当代酷儿诗集。
越南裔作家王鸥行的第一部诗集,关于家庭、人际关系、悲伤、浪漫、记忆、战争和忧郁的当代酷儿诗歌。2016年,王鸥行因此书成为史上最年轻的艾略特诗歌奖得主。
豆瓣读书链接:英文原版 ; 繁体中文版
异性爱情小说,两个爱书人的浪漫故事。
讲述干练的文学经纪人 Nora Stephens,在夏日的北卡罗来纳州阳光瀑布,不断与来自城里的编辑 Charlie Lastra 偶遇,并产生爱情的故事。
法国文学经典。
以法国为背景,讲述了冉阿让等人的悲惨遭遇以及冉阿让被卞福汝主教感化后一系列动人事迹,关于爱与救赎。
法国儿童文学经典。
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
文学经典。
讲述了艾德娜·庞德烈陷入了一段窒息的婚姻并发生外遇的故事,是一个打破传统女性桎梏与当时的道德斗争的故事。
法国文学经典,存在主义文学代表作品。
以主人公莫尔索这个行为惊世骇俗、言谈离经叛道的“局外人”形象,展现了这个世界的荒谬性及人与社会的对立。
(呼应本季Isaac感到格格不入、并发现自己性向的过程?)
趣味读物,视觉发现类游戏书的鼻祖。(法国旅行消磨时间的好玩物哈哈)
The Great Picture Hunt 是此系列的第六册,以博物馆和艺术画廊为背景(呼应剧中参观法国博物馆与艺术画廊的剧情)。
小彩蛋:
Isaac 是 Charlie 在博物馆晕倒后、第一个大喊“Found them! 找到他们了!”并带老师来的人。所以这本领是不是看《威利在哪里?》练出来的?
跨性别青少年爱情小说。
讲述 Morgan (女) 与 Eric (男) 因同一时间出生而结下了不解之缘,随着 Morgan (女) 逐步发现自己困在混乱的身体里,他们一度渐行渐远,但最终认识到他们互为归属。一个关于身份、初恋和命运的令人心碎的故事。
豆瓣读书链接:
法国文学经典。
讲述主人公因与朋友打的一个赌,要在80天内环游地球一周回到伦敦,而克服路途中的艰难险阻的故事。(呼应本季旅游剧情?)
酷儿诗集,作者 Richard Siken 因此荣获2004 年耶鲁大学青年诗人奖。
评价:
“西肯以电影般的光彩和紧迫感描写了爱情、欲望、暴力和色情,这使得这本书成为当代最好的诗歌书籍之一。”——维多利亚·张,《赫芬顿邮报》
Richard Siken 的 Crush,是一部由痴迷和爱情驱动的强大诗集。西肯的写作充满了凶猛,他的读者也与他一起不可阻挡地冲刺。他的诗歌是自白的、同性恋的、野蛮的,并且充满了暴力的色情色彩。在美国诗歌界,西肯的声音引人注目。
同性回忆录,关于身份、信仰和家庭。
讲述了浸信会牧师的儿子Garrard Conley深深融入阿肯色州小镇教会生活的故事,年轻的Garrard Conley对自己的性取向感到恐惧和矛盾。
注:2018年同名改编电影
酷儿回忆录,黑人族裔。
讲述了记者兼LGBTQ+活动家George M. Johnson探索自己的童年、青春期和大学时光,以及在黑人和酷儿双重身份下成长的过程。从五岁时被恶霸踢掉牙齿的记忆,到与祖母的关系,再到第一次性经历,这些故事讲述了成就与悲剧,涵盖了性别认同、有毒的男子气概、兄弟情谊、家庭、不平等等主题。
- 《人物》杂志夏季最佳图书
- 纽约图书馆 2020 年最佳图书
- 芝加哥公共图书馆 2020 年最佳图书
酷儿穆斯林回忆录。
讲述了Samra Habib作为一名在巴基斯坦长大的艾哈迈迪耶教派穆斯林,经常面临伊斯兰极端分子威胁。当她与家人作为难民来到加拿大时,她遇到了一系列全新的挑战:欺凌、种族主义、贫困的威胁和包办婚姻。
于是,她开始了对信仰、艺术、爱情和酷儿性行为的探索,这段旅程将带她到地球的遥远角落,去揭开她内心深处的真相。这是一部关于宽恕和家庭的回忆录。
酷儿青少年小说,aroace女主(无浪漫情节无性恋者)。
讲述17岁女孩Rumi在妹妹因车祸丧生后,被母亲送往夏威夷与姨妈住在一起。Rumi艰难应对失去妹妹、被母亲遗弃以及无法接触到她热爱的音乐的痛苦。最终在身边邻家少年Kai和老人的帮助下,Rumi试图找到回归音乐的道路,写出她和妹妹从未有机会完成的歌曲。
社会科学/心理学书籍,一本无性恋指南。
记者Angela Chen以自己作为无性恋者的自我发现之旅,结合采访、文化批评和回忆录,探索无性恋者的身份与欲望,挑战性吸引至上的社会观念,引导读者透过无性恋的镜头审视世界,反思同意、关系和社会结构问题。
本季 Isaac 读书的类型包括:流行畅销小说、文学经典、儿童文学、诗集、戏剧、回忆录、社科、漫画、趣味游戏读物。相对上一季,文学内容占比提升,且呼应剧情加入了几本法国作家的书。
书籍涉及的主题,包括:Gay、Les、Trans、Aroace、非二元性别、黑人种族问题、穆斯林宗教问题。
Isaac 读的书总结物料(Credit: claraslights推文,注意遗漏了画本Where's Waldo?)
Read with Pride - LGBTQ+ Books Recommended by Us
按环形展台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的顺序:
① Ace: What Asexuality Reveals About Desire, Society, and the Meaning of Sex by Angela Chen
(同前文,略)
② The Kingdom of Sand: A Novel by Andrew Holleran
小说/畅销文学,著名同性文学作家所著,讲述老年Gay的生活故事。
概要:
一个关于欲望和恐惧的凄美故事,这位无名的叙述者是一名同性恋者,他在艾滋病流行期间搬到佛罗里达州照顾年迈的父母,并发现自己在他们去世后无法离开。他以残酷的幽默记录了在小镇上变老的难堪历程。
小说的核心是他与厄尔的友谊故事,他在当地的船坡道巡游时遇见了厄尔。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他一直拜访厄尔,一起观看经典电影并批评邻居。厄尔是镇上唯一一个他可以真正做自己的人。现在厄尔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我们日益厌世的叙述者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事实:一旦厄尔去世,他将变得完全孤独。他通过在色情视频商店的性接触和参观沃尔格林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他一直在分享对疾病和死亡的思考,这些思考既有趣又令人心碎。
Holleran是同性文学的著名作家,此书是一首对性的挽歌,也是对孤独和对人际关系的无尽需求的极其诚实的探索,尤其是当主角的生命不断被按下倒计时的时候。
获奖:
A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EDITOR'S CHOICE PICK 纽约时报书评编辑精选
ONE OF THE LONDON TIMES' TOP TWENTY-SIX FICTION BOOKS OF THE YEAR 《伦敦时报》年度二十六本最佳小说之一
LA TIMES 5 BEST BOOKS OF 2022 《洛杉矶时报》2022年5本最佳书籍
BBC CULTURE'S 50 BEST BOOKS OF 2022 BBC文化2022年50部最佳图书
LONGLIST FOR THE MARK TWAIN AMERICAN VOICE IN LITERATURE AWARD马克·吐温美国之声文学奖入围名单
(摘自Book Detail from Macmillan)
③ 100 Queer Poems by Mary Jean Chan
酷儿诗集。获《卫报》年度最佳诗歌书籍。
概要:
《100 Queer Poems》涵盖了过去几十年酷儿诗歌的蓬勃发展,以及先驱诗人们的突破性作品。书中收录了Elizabeth Bishop、Langston Hughes、Wilfred Owen、Charlotte Mew、June Jordan等经典作品,以及当代核心人物如Mark Doty、Jericho Brown、Carol Ann Duffy、Kei Miller、Kae Tempest、Natalie Diaz、Ocean Vuong等,同时还包括了Chen Chen、Richard Scott、Harry Josephine Giles、Verity Spott、Jay Bernard等令人激动的新声音。(摘自Penguin书籍页)
④ 未知 ?
欢迎列文虎克们提供线索
⑤ When You Call My Name by Tucker Shaw
同性青少年爱情小说。获GAY TIMES杂志“今夏最有力量的LGBTQ+小说”奖。
概要:
《When You Call My Name》是Tucker Shaw创作的一部令人心碎的小说,讲述了两名同性恋青少年在1990年纽约市HIV/AIDS流行病高峰期的成长故事。
影迷亚当今年17岁,第一次被人邀约,而且那个人很可爱。心跳加速,亚当欣然接受了邀请,很快就像电影中所承诺的那样,与卡勒姆坠入了爱河。时尚爱好者本今年18岁,在他母亲发现他隐藏的同志杂志后,他刚刚离开了州外的家。当他来到纽约市,本开始感觉自己的性取向不再是一个秘密,而更像是一种荣耀的标志。
然后,卡勒姆突然消失了,让亚当心碎不已,而本发现他的新世界比他想象的更为封闭。当亚当终于找到卡勒姆时,他才得知所爱之人的病情严重。在一次偶然的医院附近的相遇中,本和亚当走到了一起,永远改变了彼此的生活。随着两人逐渐拓展对同志爱情和生活可能性的认知,他们领悟到有时唯一能够帮助你的人,恰恰是那些真正了解你的人——他们可以看到你所有凌乱而光辉的一面。
这部小说是对纽约和同志友情解放力量的情感赞歌,《When You Call My Name》充满了对我们青春重要时刻的痴迷,这些时刻虽然令我们心碎,但最终由那些帮助我们重新凝聚心灵的人将它们再次连接起来。
⑥ My Shadow is Pink by Scott Stuar
酷儿儿童读物,关于孩子与非传统二元性别论。
概要:
"My Shadow Is Pink" 是一本精美写作的押韵故事,涵盖了性别认同、自我接纳、平等和多样性等主题。作者受到了自己儿子的启发,他喜欢公主、仙女和一些"不适合男孩的事物"。在他父亲的支持下,他很快学会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阴影,有时他们会觉得需要隐藏起来。这本书对于新一代的儿童(以及成年人)来说非常重要,它体现了无条件的爱、尊重和积极的育儿理念。
* 这是一本重要且及时的书,用其强有力的信息赋予了LBGTQ儿童和更广泛的社区力量。
* 鼓励自爱和自我接受。
* 教导儿童多样性、平等和包容的概念。
* 创造了开放讨论和学习的机会。
* 强调了当前有关性别认同的主题。
小彩蛋:原作者Scott Stuart被粉丝告知作品出现在了剧中,发了一条Tiktok
⑦ Bi: Bisexual, Pansexual, Fluid, and Nonbinary Youth by Ritch C. Savin-Williams
双性恋社会科学书籍,展现双性恋青年对当今性别和性取向的见解。
概要:
尽管LGBTQ人群在美国文化中越来越显眼,我们对双性恋的理解仍然相对肤浅。然而,自认为双性恋的人数是自认为同性恋或女同性恋的人数的五倍,而且估计有多达25%的人口是双性恋。在《Bi》这本书中,知名青少年性取向领域学者Ritch Savin-Williams将双性恋置于中心舞台,正值Z世代和千禧一代的青少年和年轻成年人越来越多地彻底抛弃传统标签。
通过对来自不同种族、民族和社会阶层的双性恋青年进行访谈,他向我们展示了双性恋者如何以自己的话语定义自己的性取向和经历。在这本书中,Savin-Williams揭示了双性恋青年的声音。他表明,很多自认为双性恋的年轻人经常在自己的定义中挑战传统观念,质疑错误观点,并在实践和认同方面重新构想性取向。
他总结说,许多年轻人在性吸引、浪漫情感以及性别表达方面的经历是复杂而微妙的,这些方面很少是静态的,而是在他们的生活中波动不定。通过这本书,Savin-Williams为我们提供了对双性恋作为一种取向、行为和认同的全新理解。
《Bi》向我们展示,双性恋作为一种合法的性别认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受认可,为我们提供了及时且迫切需要的洞察力,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双性恋青年本身复杂而迷人的经历。
⑧ Beyond the Gender Binary by Alok Vaid-Menon
非二元性别社科/心理书籍,阐述性别二元论与非非二元性别。
作者为非二元性别艺术家、LGBTQIA+活动家。属于Pocket Change Collective系列丛书中的一本,该系列由当今领先的活动家和艺术家、涵盖他们的所思所想。
Winner of the 2021 In The Margins Award 2021 年 In The Margins 奖获得者
概要:
在《超越性别二元论》(Beyond the Gender Binary)中,诗人、艺术家以及LGBTQIA+权益倡导者Alok Vaid-Menon对性别二元论进行了解构、揭秘,并重新构想。Alok Vaid-Menon呼吁世界不要以黑白之分看待性别,而是以丰富多彩的视角来审视。他以自己作为一个性别非二元的艺术家的经历为例,向我们展示了性别是一种可塑且富有创造性的表达方式,唯一的限制就是想象力。
评价: “读这本书时,我感受到的只是善意。”——萨姆·史密斯,格莱美奖和奥斯卡奖获奖歌手和词曲作者 “感谢上帝,我们有阿洛克。我自己也学到了一两件事。”——比利·波特,艾美奖获奖演员、歌手和百老汇戏剧表演者
⑨ All Boys Aren't Blue: A Memoir-Manifesto by George M. Johnson
(同上文,略)
⑩ My Magic Family by Lotte Jeffs, Sharon Dave
展现多元性别家庭的儿童绘本。以一个有两个妈妈的小女孩为主角,这个故事有助于多元性别家庭的孩子初步理解这个概念,同时也能启动家庭中相关话题的讨论。
概要:
有数十亿个家庭,百万种生活方式。但在我的魔法家庭里,有Mama、Mum和我!
让我们讲述我们的家庭故事,为真实的事情增添点魔法,我们将了解谁是对我而言的重要人物,谁是对你而言的重要人物...
在这个令人欣喜和安心的故事中,一个拥有两位妈妈的小女孩分享了她的家庭的魔力,并发现了她所有朋友的家庭也同样充满魔力。这是一个温馨、有趣的适合朗读的故事,非常适合以轻松、富有创意的方式开展关于不同家庭的对话。
⑪ I Wish You All the Best by Mason Deaver
酷儿青少年爱情小说。因非二元性别身份被父母拒之门外的Ben,在幽默风趣的新同学Nathan帮助下心理疗愈、并产生情愫的故事。
概要:
当Ben De Backer作为非二元性别向父母出柜时,他们被赶出家门,被迫搬到与他们疏远的姐姐Hannah和她的丈夫Thomas家中,而Ben甚至从未见过Thomas。在父母的拒绝加剧了他们的焦虑症的困扰下,他们只向Hannah、Thomas和治疗师出柜,并试图在新学校低调生活。
然而,当幽默而有魅力的学生Nathan Allan决定帮助Ben度过高中最后半年时,Ben试图在这段时间内不引起注意的努力受到了挫折。随着Ben和Nathan的友谊不断加深,他们之间的感情也开始发生变化,而最初看似灾难性的事件似乎成了开始更幸福生活的机会。
这本名为《I Wish You All the Best》的书交替展现了心碎和欢乐,既是对生活、友谊和爱的庆祝,也是在逆境面前希望的闪亮典范。
⑫ George by Alex Gino
跨性别儿童文学,以困在男孩George身体里的女孩Melissa为主角,讲述她如何克服困难、向世界宣告自己身份的故事。这本儿童文学可用于帮助类似的孩子和家庭开启对性别认同的讨论和理解。
本书获 2016 年石墙图书奖以及 2016 年 LGBT 儿童/青少年类别的 Lambda 文学奖。作者Alex Gino,美国酷儿作家,儿童读物创作者。
著名同性小说。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其中对同性之爱肉欲与狂欢的大量描写。1988年出版,英美文学界轰动一时的畅销书,曾在畅销书前十位榜单上停留了两个月。
背景设置在1967年同性恋去罪化到艾滋达到顶峰的数十年间,故事聚焦于两个男人的友谊:威廉·贝克威斯,一位年轻的同性恋贵族,过着特权和滥交的生活;南特维奇勋爵,一位正在寻找人来写他的传记并继承他的传统的老人。除了同志生活以外,此书也反映了围绕阶级和种族产生的争端、记录了当时英国的历史风貌。
关于作者:英国著名作家Alan Hollinghurst,布克奖获得者。Hollinghurst是已出柜的同性恋者,几本小说亦以英国同志的生活为题材。
'How To Be Parisian Wherever You Are' by Sophie Mas, Audrey Diwan, Caroline De Maigret and Ann Berest
'The Smoke Thieves' by Sally Green
'The Story Of Art Without Men' by Katy Hessel
'Bold Ventures: Thirteen Tales Of Architectural Tragedy' by Charlotte Van Den Broeck
(太多了,头大,暂停施工)
期待第三集 Isaac 又会读哪些书呢?也许我们可以从 Alice Oseman 的 Goodreads 记录里找到线索,特别是被标记了 Favorites最爱 的这些。
我们几乎所有人都曾经或正在被如何处理性向、自己的不完美、和伤害过自己的人所困扰。而这一季对这些问题,全部给出了答案,并且我认为这些答案是醍醐灌顶的。
1. 关于出柜。很多人觉得自己终有一天一定要向全世界出柜,但其实没有必要向任何人出柜,不管是你的家人,朋友,或者是陌生人。最重要的是要明白出柜的目的是什么。我甚至认为没有必要给自己的性向打上标签。我们可以自由地与任何人恋爱,无论ta的性别是什么。因为爱情中,最重要的是爱。
2. 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一切,包括不完美。我们经常与自己的不完美斗争,但是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也不可能是完美的。有的时候要做的不仅仅是去改变这些不完美,而是接受它。要相信,会有人包容自己的小缺点的,并且也要学会去包容别人。
3. 不要轻易原谅刻意对你造成伤害的人,即使他们向你道歉。这些伤害不是道歉可以弥补的,并且受害者可能要花一辈子的时间去治愈。如果自己曾经给某些人带来伤害,也不要认为自己一定可以弥补。有的时候,最好的弥补方式就是不要再去打扰,并且不要把伤害带给其他人。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 HS 是一部乌托邦且具有教育意义的片子。他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校园爱情片,他适合所有人,不分性向和年龄。剧中的人物几乎“正确”地处理了每一个他们遇到的问题,关于爱情,友情,和性,他们行为背后的逻辑是值得思考和学习的。
我看完这部剧之后感觉生命中好像缺少了什么,只有通过反复观看才能弥补。我想是因为自己的生活太过于枯燥无聊,并且太喜欢剧中的角色了。但是当我意识到,观看 HS 最重要的不应该仅仅是节目中发生了什么,以及它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差距,更重要的是,我应该如何通过这个节目揭示的行为和动机来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寻找自己的自信,并且远离 toxic relationships 后,我开始变得坦然和饱满了。因为它已经成为了我的一部分,它指导了我日后的生活, 给我力量和希望。
最后,分享一个自己发现的小彩蛋,非常动人且扎心。
他们时刻与对方共情,在乎对方的感受,愿意付出自己。我想这是维系一段珍贵感情最重要的品质吧,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两个在一起如此可爱。
第七集:
Ben向Charlie“道歉”,Cha的这段反击思路清晰。暗恋让人受尽委屈,对方无条件被赋予了主动权,他做什么都是对的,合理的,应该被接受的。
这其实是很不平等的关系,还可能会让对方有恃无恐,享受这种“被喜欢”的特权。
这里Ben只是口头的道歉,说什么父母不会接受本来的他,而Charlie是美好的,表面看起来说得过去,但其实并没有真的反思这段关系的问题出在哪里。
果然,良性的恋爱(互相尊重、平等)会让人在这段关系里除了爱对方外也会更加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