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有家小店叫永久(2011)

有家小店叫永久(2011)

又名: A Grocery Called Forever

导演: 吴念真 Nien-Jen Wu

编剧: 吴念真

主演: 李永丰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台湾

片长: 5分钟37秒 豆瓣评分:7.8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连老邻居都去隔壁的7-11买饮料了,过沟乡下的“永久”杂货店生意冷清清,到底要不要把店给收了,老人和儿子用一个打赌来决定!吴念真是台湾最多人认识的欧吉桑,并以出色的剧本获得多座金马奖肯定,跨足电影、电视、广播、广告、舞台剧,亲切的主持风格与广告演出,家喻户晓。

演员:



影评:

  1.    微电影讲述的是新式的便利店与旧式杂货店的冲突,7-11的到来,让非常具有台湾特色的杂货店渐渐消失。
       不仅仅是台湾吧,在hk,在大陆同样存在这样的情况。杂货店代表的是旧时的一种生活方式,一个时代的标志。
      片子中婆婆的永久杂货店有很多的意义和功能。
      1 村民的聊天,聚集中心。婆婆的腿受伤,邻居们到杂货店看望她。杂货店富有十足的人情味,这是7-11无法办到的。
       2 杂货店代表着中国的一种生活方式,可以买到在新式便利店无法买到的东西。比如说婆婆店里卖得樟脑丸,纸钱等。所以婆婆就怕如果店关了,邻居买不到东西怎么办?
       3 旧式的杂货店可以赊账,片子虽没有体现出来,但确实可以的。7-11无法做到,也是一种人情味的表现吧。
        前几天无意中,看到吴念真在港大的演讲,同样讲到了这个永久杂货店,他说演员就是永久杂货店的老板娘,邻居是邻居,儿子是儿子,可以说是本色演出。全片拍了两天,婆婆的戏份全部一次就过了。里面儿子与母亲打赌的事情真实发生。
        婆婆不舍得永久杂货店,一方面是希望守着丈夫的店,像守住丈夫一样;另一方面就是人情味了。
        一直觉得吴念真的作品都很好,一个非常会讲故事的人。
       
  2.         “10+10”是台湾在一百周年时由金马影展发起的一部电影,这部电影由20部5-10分钟左右的微电影组成。20位著名台湾导演发挥了他们的才华及影响力,反映了在台湾100年内的变化,大到时代变迁小到家长里短……
            吴念真导演的“有家小店叫永久”是“10+10”中一部极为“闷骚”的电影。故事讲述了“永久”商店的一个“赌局”。由于邻居都去了7-11,永久商店面临是否关张的问题。于是老板娘与儿子打起了赌。三天之内如果有人来买东西,那小店就能继续开,如果没有,那就只能收拾收拾关门大吉。

    电影以一个长镜头开始,用一辆车作为引子,环境色彩昏暗。交代了时间、地点、背景及主要人物。车子高速通过景色幽美的高速路,驶入镇子里,停在了小店门口。

    车上儿媳妇担心地回头与老人的困倦交代了老母亲身体不适。

    车子停下后邻居们都在小店门口迎接老太太回来。

    在老太太看病时,邻居代替经营小店,但小店收入甚微。镜头以一个高机位拍摄,颇有窥视的意思。体现出更多的是小店家长里短的特点。
    <图片5>
    这里是特别要说的,这是第一次7-11出现在电影中。用的是低机位,将儿子与7-11框在一起,给人一种7-11高大不可侵犯的感觉,鲜明的颜色占据了主要色调。与永久小店形成鲜明对比。
    <图片6>
    这里是赌局出现的时候,儿子将虱目鱼婶与乌鱼婶弄混。随着时代的发展,邻里关系越来越疏远。杂货店明显与现代不接轨了,而被代替的更多则是7-11这种快节奏、服务更冷冰冰的快捷商店。
    <图片7>
    这句话既说出了村庄老一辈的邻里关系密切,也说出了儿子一辈的对邻里的疏远。儿子觉得理所应当,而母亲却认为邻里亲情十分重要。
    <图片8>
    这里一个远镜头,将主角永久小店与高高在上的7-11照在一起,一个路灯将二者隔开,宛如敌对双方。随着永久小店的灯慢慢亮起,给人更多的则是实力的悬殊,但是却给人一种7-11无法比拟的安逸与舒服。永久小店并没有7-11那样明亮的霓虹灯,但是靠的却是邻里间的口碑与习惯。

    和7-11一样同样是高机位,但逐渐的下移给人一种亲和力,褪色的招牌有着7-11没有那种历史与沧桑。老人逐渐推开的门预示着永久小店的正式开张。

    这里的老照片解释了为什么叫小店叫永久。同样也解释了为什么老太太会对小店如此用心。

    这个镜头真的很高……旁边的车体现了现在的人都是更快节奏的生活,这与7-11一样。而老太太一瘸一拐的走进7-11,仿佛与其格格不入。这个镜头给人一种压抑、高高在上的感觉。而永久小店呢?
    <图片12>
    一句“下午去找你聊天”发生在了7-11里,仿佛是对永久小店的一种嘲讽。因为这种小店本应是邻里间唠唠家长里短的地方,而现在却无人问津。
    <图片13>
    老人落寞的背影以无需再多说。

    虱目鱼婶按约定来聊天,但是老太太不愿开门,老太太更多的认为,像是老友的虚情假意。


    这里7-11的门庭若市与老太太孤单的吃着晚饭形成了鲜明对比。

    夜深了,老人的一个焦急的眼神,充满了失望和期待。
    <图片18>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寂静,小孩来买冥币。小孩满头的汗表现了东西需要的很着急,事情发生的很突然。由此可见小店虽然比不过7-11但是却有许多7-11没有的东西,冥币就是其中之一,当然还有很多……
    <图片19>
    这里的构图真的很美,光线由右至左逐渐变暗,中间一部分更亮的光源,但不抢镜,更趋于和谐,这就是永久小店。
    <图片20>
    最后……
    杂货店
    在日益发展的时代中,杂货店渐渐被7-11这种快捷商店所取代。而这更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杂货店是一个村民们聚集的地方,平时聊天什么的都会聚在这里。电影中老太太看病归来,村民们在一起接老太太,一起聊天,人情味十足。7-11更多的则是拿东西,付款,走人。或许你会全程低头,连店员长什么样都不知道。这就是一种时代悲哀。
    老的杂货店买的东西有很多是7-11买不到的,如电影里的冥币、樟脑。永久杂货店卖的是生活方式。如果关门,邻居要买东西去哪?这也是老太太不肯关门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原因就是小店是老人的丈夫开的,守着店就如守着去世的丈夫一样。是一种念想,也是一种坚持。
    现在问问你自己认识隔壁邻居么?小区里有没有关系好的邻里?或许我们现在应该开始重视保护仅剩不多的这样的小店,不光是为老人,更为我们。我们住在冷冰冰的楼宇里,而温情却藏在渐渐消失的小店或是书报亭中,不是在手机,更不是在摇一摇中。
    最后特别要说,这部电影是真人真事,永久小店真实存在,赌局真实,主人公便是本人。吴念真导演的电影总是这样,白描性的叙事,不需修饰,真实而动人。
    微电影就是这样,简单闷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