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那时花开(2002)

那时花开(2002)

又名: Where Have All The Flowers Gone

导演: 高晓松

编剧: 高晓松

主演: 周迅 夏雨 朴树 李明 舒耀瑄 田震

类型: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02-05(中国大陆)

片长: 90分钟 IMDb: tt0385893 豆瓣评分:7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他们的故事发生在大学期间,最美丽的岁月和最难忘的画面,都在迅速铺开。高举(夏雨 饰)在女朋友出国后迎来了一个乐队合伙人张扬(朴树 饰)。他们生性自由散漫,一天在礼堂顶上看着刚入学的新生,遇见了欢子(周迅 饰)。欢子在人群中耀眼的美丽让他们倾心,并开始了攻势。高举出于友谊第一的考虑,同意只在周六才和欢子一起。三人之间依稀的感情始终在青葱岁月里暗暗流动,他们在青春里,或许都有自己随心所欲的率性和幻想。

演员:



影评:

  1. 疼痛焦躁得想要死的时候,就想起了这部电影。我也不知道为什么。隐约记得他们三个人有过约定,谁违反了就要死去。当时我无论如何搞不明白有什么事会这么重要。现在终于知道了。是青春啊,青春就是让人疯狂、让人虚妄、让人不惜粉碎一切、燃烧一切的事,它让人痛苦、让人迷惘、让人不顾一切狂奔,一直奔向死亡。

    张扬、欢子、高举,朴树、周迅、夏雨。他们三个最后谁死了,我一点都记不清楚。这部电影在我记忆中早已支离破碎,只剩下几桢色彩鲜艳的画面。欢子旷野上的大床,废弃的铁轨,散落满地的面具,高举穿着长衫,片头的黑白默片……而每一个碎片又能轻易的牵扯出无数隐秘的记忆:

    1.雷雨夜晚和朴树苍白的脸
    电影开头有一段甜蜜的默片,黑白。朴树黑的礼服,周迅白的婚纱。在一个旧的院子里,朴树笑着抱起她,在她耳边说话。跳出黑屏,手写体的字幕。大约是说着“我爱你”的话。
    后来就跳转到这个雨夜,她暴烈执拗,走的义无反顾,朴树站在窗口,闪电下定定的脸。他承诺她任何时候都可以回来,而他自己从此不再走出那扇门。

    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他们违背誓言换来的爱情。在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小院落里,这爱情曾甜美丰盛,让他们不再孤独。可哪怕是用死换来的爱也不能持久,在敏感脆弱的时代,只有不断的爱、背弃、逃离,在不断的得到和失去中,尝到纵情的苦涩和散场后的茫然。

    2.欢子旷野上的家
    周一到周五,欢子属于张扬,周六,属于高举,周日,属于她在旷野上的家。金黄的田野,蓝沉沉的天,燥热的空气,没有门的门框,欢子在田野中间有一张床。红色的格子床单,布娃娃,风筝,她摆成大字形仰面躺着,穿着花裙子尽情玩耍。

    直击心底的生存感和直击心底的孤独。无限敞开又拒人于千里之外的世界。她在人前欢笑、哭泣,她爱着并且被爱,可她还是要回到这片孤独之中,做个无家可归的小女孩,等待天压下来,等待植物焦渴的生长。
    等待一个人到来。

    3.假面舞会,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高举丢失了欢子和张扬,他大喊,狂奔,很久以后找到了他们,遇见了这场假面舞会。阴冷的天气,荒僻的景象。《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郑钧诡异慵懒的声音,带有一种摄人的魔力。人们梦游般的跳舞,轻轻摇摆。高举站在人群中寻找,所有人都是同样的笑脸,隐藏在面具后面的世界中,只有高举是暴露的,无措的。人们双双起舞,又不知何时离开,散下满地的面具,和凌乱的被践踏的高举的记忆。

    4.录影
    他们三个在一起的时候录了很多影,把DV放在前面,三个人一起在镜头里说话。欢子总是最活泼,她大笑,介绍他们每一个人,她说张扬可以用很多种语言说我爱你,朴树就轻轻的说je t'aime。后来她和高举要自杀时也录影,穿着他们多年前的衣服。高举说如果我死了你没死那你怎么办,她说我就去找张扬。

    又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青春一定要死。
    答:因为青春充满了漫无边际的孤独。我们寻找爱,寻找温暖,寻找一个能进入自己世界的人,也寻找能进入别人世界的入口。有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找到了,我们安定下来,互相拥抱,歆享无尽的甜美,纵情的亲吻和歌唱。但转身之后,唯有孤独。欢子的孤独,张扬不能泯灭;张扬的等待,是时间静止的绝望;高举的现实和疯狂,走向没有尽头的旅程。当所有人在原地消失,记忆也慢慢风干,关于青春的碎片燃烧成灰,什么都不曾发生过的时候,又有新的人在演着他们的故事。

    -----------------------------------------------
    印象里,高晓松说,这部电影原本是写给老狼和郑钧的,结果等到拍的时候,他们两个都不再是青春年纪了。所以就成了朴树和夏雨。

    2002年,老狼发行《晴朗》。专辑最后一首歌《月光倾城》。我喜欢的要命。同时喜欢的,还有专辑里老狼的话:“感谢所有的朋友,日子和等待”,和“有一天,当所有的碎片成灰,我们重来”。
    2004年春天,我折了很多纸飞机,把这两句话写在翅膀上,从教学楼最高的窗口扔出去,忧伤的等待青春到来。
  2. 如果没记错,我应该是在三年前在一个午后看过这部片子。
    从阳光灿烂的下午一直看到暮色四合。
    三遍。

    白色的婚纱。黑色的礼服。手写的对白。

    —我爱你。
    —我也爱你。
    —我也是。

    —我没想到最后会嫁给你。
    —我也没想到。

    当张扬低头说对欢子说我爱你的时候 ,我被感动的一塌糊涂。可是,当他说我也没想到时透过玻璃看到的冷漠让我在那个温暖的下午不禁打了个寒战。深情款款还是冷漠严峻,到底那个是真实的张扬?
    雷雨交加的夜晚,高举和欢子在窗前拥吻,那么激烈的吻,要把对方揉进彼此的身体里。透过闪电,欢子看到了浑身湿透的张扬站在门口,表情冷到吓人。我以为张扬会去揍高举,可没想到欢子依然在和高举拥吻。
    欢子笑容满面的说:“他俩是情敌,因为我。”

    三人曾经的快乐而单纯的时光。我相信。
    多年以前,我如欢子一样,身边两个好朋友。仅仅不同的是,和爱情无关。那时的我们根本理解不了那些风花雪夜的事情。

    昨晚一夜翻来覆去睡不踏实。一早起来,心里多次打退堂鼓。忽然不知该以怎样的姿态去迎接和面对。
    我还在四处张望寻找,你已拖着箱子出现在我面前。
    四年未见,即使近在咫尺,我却不敢相认。
    一定是因为还不适应高跟鞋,所以才会一个趔趄没站稳。
    你拥我入怀,低声唤我宝贝。如年幼一样,你宠我如宝。
    我说,你完全被西方教育给腐蚀了,越来越开放和大胆,可以公然占女孩子便宜。
    你笑,便宜十几年前早都占完了,现在还有什么好占的。

    十六年前。
    当六岁的我,遇到十一岁的你和林。人生的第一个三角关系就开始了。
    林唤我丫头,你唤我宝贝。多年未变。
    我知道你们待我真心好。你们给予我那个年纪你们可以给予的一切。
    六年的孩童时期,你们伴我一路走来。那个时候的你们在我眼里是那样的博学并且伟大。
    林去北京读大学,你去多伦多读大学,我刚刚迈入初中生的行列,满脸写着幼稚和向往。
    林即将大学毕业,你也考上了研究生,我开始了漫长的高中生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
    林换了新女朋友,你找了一个外国妞,我还是固执喜欢同一个人,小心翼翼又全力以赴。
    那个时候,我们还可以一年至少还可以见一次。三个人的约会。
    你们还是唤我丫头和宝贝,还是放我在手心,不管那个时候我觉得自己是多么难看,也不管别人再怎么欺负我,在你们面前我骄傲如公主。
    非典来了,林死在北京。至此以后,再也没有三人约会。你也两年都没再回来。
    我开始拒绝别人对我好。我觉得那不过是幻觉,不管多美好终究也会消失。即使现在,我也本能的在排斥一些对我好的人,我害怕得到后再失去。从天堂到地狱,一次足矣。
    高考在即,虽然我对自己早已毫无信心,你却飞回来替我加油。你告诉我,你打算继续读书。墨尔本大学的博士,要我也努力。
    我很听话,在大学混的风生水起,你也轻松的考上了博士。虽然完全不了解你的专业,那一连串的长名字我也记不清,但我真的替你高兴。你一向聪明,读书是你的专长。林考试从来没考过你,我也一样。

    你说,成熟了好多,高跟鞋都穿上了,不愧是上海的小白领。
    你说,比上次见你胖了,看来对自己不错。要忌口减肥,不然穿不上好看的婚纱。
    你说,是长大了,心思都多了很多,开始有秘密。
    怎么可以不成熟,经历了事事非非,我岂能还如幼童一样天真烂漫。
    不努力对自己好,怎有勇气独自面对一切。
    不学会心底藏秘密,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伤。
    多年前的那个小女孩已经不复存在。
    你不也一样。
    当初晕车晕船晕机的你,现在足迹遍布大大小小的国家。
    当初那个经常会脸红的腼腆男生,已经长成干净利落处事不惊的西方绅士。
    当初的蒋乐,即将变成蒋博士。
    当初的徽州男人,即将变成澳籍华人。

    你暖着我的手说,还是老样子,一到冬天手凉的好像死人手,也不记得带手套。
    鼻子发酸。可能是感冒了。当初是谁惯出我这恶习?看来大家都忘记了。
    你问我,我们现在看起来像不像情侣。我笑,我和很多男人看起来都像情侣。
    像并不代表是。我可以扮演别人需要的任何角色,但那不是我。
    即使双手紧握,即使相拥在怀,即使亲密无间,我们也还是感觉到彼此的陌生。
    有些事情就算都刻意闭口不提,但它还是硬生生的存在,存在我们的心里,无法回避。
    三个人的三角关系,少了一个,注定不再牢固。
    再厚重的感情也敌不过时间。
    一辈子的记忆都可以被时间消磨殆尽,更何况我们单薄无力的过去。没有现在也没有将来。
    我借口说,我爸让我去送一个人到车站。
    这是实话。我爸安排的变相相亲,他知根知底的同学的孩子。家境良好,学业有成。
    但事实是。那个男生昨天已经离开上海,麻烦我姐姐去送的行,我没见。
    看吧。在很多时候,实话和事实并不是一样的。
    所以。我相信你的实话,但我不相信它是事实。

    你说。待你千好万好,比不上他的一句问好。
    我说。有时间去看你,一定带我去黄金海岸。

    电影的最后,我相信那喜庆的镜头是一场梦境或者幻觉。
    谁死了?谁活着?一切早都不重要。
    他们有共同的回忆。他们有各自的未来。
    谁也不必责怪谁,青春作伴,老来各散。

    《月光倾城》
    月光下的城城下的灯下的人在等
    人群里的风风里的歌里的岁月声
    谁不知不觉叹息叹那不知不觉年纪
    谁还倾听一叶知秋的美丽
    早晨你来过留下过弥漫过樱花香
    窗被打开过门开过人问我怎么说
    你曾唱一样月光
    曾陪我为落叶悲伤
    曾在落满雪的窗前画我的模样
    那些飘满雪的冬天
    那个不带伞的少年
    那句被门挡住的誓言
    那串被雪覆盖的再见
  3. 这款软件是很多人气之星的制胜法宝。
    岁月有着不动声色的力量,可以把一切ps的朦胧美好宛若幻境。

    多年后重新翻出这部片子来看,在图书馆满座的时候,我看电影,遭人白目无数。

    终于看懂了,我想是的。

    幻境和现实能否并存,毕业那天他们一起失恋失业,约定永不相见。
    可是,如今已经被证明的六度原理,我们之间不用几层就可以兜兜转转再相见。
    在这年年扩张的北五环六环或者会七环到河北的城市里,我们,终究还是难逃命运。

    欢子的大学只有他们俩,其余的人都是一概忽略的塑料模特,那年的周迅和朴树恋爱,一个在北师大退学的满脸痘痘的男人,和一个靠自己出位的江浙女孩,以及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夏雨。

    高乐,高举,有什么分别,能够呼吸的就不能够放在身旁。

    与其说他们因为毕业而分别,不如说,是迟早会来的现实压力,他们开始要生活,要琐碎。


    欢子一直试图找回的,是那种失去不再来的青春,差两个月才十九岁的欢子。

    而高举高乐不过是她的时间机,带她回到过去。

    这部电影是爱情还是友情,是生活还是梦境,它只是一种青春的表达。

    青春难以抓住,难以具象的表达,如同这部片子。

    十年后的朴树在名声大振和刘璇对唱,他的妻子来现场,主持人试图制造气氛,让朴树说些肉麻的话,朴树这些年真的变了很多,从当年的愤青到如今的已经可以商业化,只是他低头不语,好不买账,只说,我们好好过,云云,看缘分了。
    不会多爱,也会珍惜。
    她的妻子,看着台词唱着野花
    于是那些朴树生命中的野花们纵然曾经灿烂美好,也只是过去。

    十年后的夏雨和袁泉两个人分分合合,高圆圆介入其中,多角恋情扑朔迷离。
    看到刘星,仿佛昨日夏雨。

    十年后的周迅,一连多部电影卖座,被人说脾气臭,和男模好过,和李亚鹏好了分了,有了李大齐,有了事业。

    他们都好吗

    他们在哪里啊,幸运的是我,曾陪他们开放。

    只是偶尔念及,生活仍然要继续

    到底欢子和高举死了没有呢,高晓松不是冯小刚,不懂得黑色幽默的来个买到假的毒药。
    或者他也不是李碧华,写一个如烟多年后寻找十二少的传说。

    喜庆的乡下,娇羞的欢子和傻气的高举,那是梦还是现实呢


    那是青春的故事,青春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感情,他会慢慢流逝。

    鲁豫有约里面,高晓松,叶蓓说起大学生活。

    有句话在我的签名档里很久很久
    我觉得足够表达我所有的情愫

    成长是憧憬和怀念的天平,当它已倾斜得颓然倒下时,那些失去了目光的夜晚该用怎样的声音去抚慰。那是一个白衣胜雪的年代,四周充满了才思和风情、骠悍和温暖。你们让我快乐,也让我难过,让我放歌,也让我沉默,别怪我。

    在这现实的杆秤上,我们努力去平衡

    谁也不必责怪谁,青春作伴,老来各散。
  4. 1。这个电影比我想象中好很多

       我原先以为这是一个无病呻吟的,矫情做作的片子
       但事实上这个电影很有趣,也很有内容



       做作的不过分


    2。浪漫和滑稽只有一线之隔。。。

       浪漫是个很难拍的东西
       有一点不入眼的东西,就会让人觉得很滑稽

       这个电影,滑稽的不过分


    3。塑料人显然是一个符号
       我看到很多人喜欢这个符号--觉得寓意丰富。。。
      
       而我觉得,塑料人只是代表“其他人”而已
       青春是唯我独尊的
       除了我们所爱的人---“其他人”是那么的没有特点和没有意义---

       所以电影里很多配角都只有画外音而已

       我们是那么的不在乎其他人的存在
       ---以至于非要把这一点着重的表达出来不可---

       但是,尽管如此,我真的不喜欢塑料人这个道具
       因为塑料人实在是不好看


    4。这个剪辑到剪辑师手软的电影。。。究竟讲了个什么事呢?---
       其实很简单,

       高晓松想讲的就是---这就是青春

       那个爱情大于一切的青春

       那个为了浪漫的名义可以轻率的去死的青春年代

       那个这一刻的感觉大于一切的青春

       那个没有吃喝拉撒睡这种恶俗事务的青春。。。

       世界的一切就是3人相互纠缠的一生。。。

       残酷也是一种爽。。。。。。。


       呵呵

       故事,是不真实的,也没必要去较真
       (相信晓松也没有想过去跟观众解释“他们为何会如此守约”这样的问题)


       但是这种感觉却是真实的

       这是我们曾经真实的冲动


       要不叫“青春祭歌”呢


    5。总体上觉得,这个故事的背景是中国的话,感觉上稍有那么点不对路

       因为就中国的大环境来讲
       还没有浪漫到这个程度的气氛和土壤

       所以,稍微有点别扭

       以前这么个浪漫法的,似乎只有法国片里有
       所以我个人暂时还一下子不太适应

       最不合时宜的---恐怕不是草地里的小床和海边party
       而是目前的中国哪个大学也不会开明到让学生作这样胡闹的毕业论文---还得到教授的支持
       要不说中国没土壤呢


    6。第一个镜头老狼的歌就极好

       影片一开始的默片风格,一下就抓住了我

       然后是夏雨称体重---给人1角钱---那人很诚信的说“找不开”
       ---开始有趣了

       然后是有求必应卡,呵呵

       然后是“三个郁闷的家伙”----哈哈。。。很逗啊
       ---因为名为“三个郁闷的家伙”的玩偶只有两个
       (郁闷这个词真是百搭啊!)

       。。。

       好玩的地方好像还有几个


    7。那个在海边挖坟坑的老家伙很讨厌

       太做了


    8。“为什么那天你让我吻你”的那个男孩更讨厌

       看得我一身疙瘩

       太做了太做了太做了太做了



    9。开头和结尾的火柴我极不喜欢-----------好像喜欢的人还不少

       原因是点燃后被放大无数倍的疙里疙瘩的火柴头---模样实在恶心


    10。我想结尾的意思,应该是周迅死了,而厦雨没死吧

       这样比较有意思

       周迅死之前有点小感动

       除此之外不是很能投入


    11。想想。。。周迅凭什么让两个小伙这么为她折腾呢?。。。

        但是周迅的个人感觉非常是这个意思

        简直是量身定做
        
          
    12。电影里面一提到假面舞会

        我就知道里面有隐喻

        所以本能的很反感

        而这个电影里出现了N次。。。

        最反感的是第一次

        就是田震做梦梦到了假面舞会
     
        我大胆的说一句,这是不可能的

        假面舞会没有流行到这个程度

        还是那句---中国没有这个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