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大概概是七八个短片的形式,像极了这几年连续上映的我和我的祖国and家乡,尽量让这么如此庞大的老年艺术家群体都展现出来。黄宏作为电影的总导演来支持四位年轻的导演完成他们的短片作品,其中还有他自己的女儿,四位导演通过一上来的短暂讲述来浅显的勾勒出各自短片的;在电影最后的片花之中,将老艺术家们当时的成名作轮番播放出来,对于8090后的观众来说,这些影片都太过久远,有些只认其名,有些只吻其面,只晓其作,对于亲情。
第一篇故事显然是从另一个角度,姥爷没有去过什么地方,但却有着一颗不曾老去的心,在这其中,门口静静等待着宿命的老头起到了画龙点睛之笔;第二个故事是关于亲情,小孩的每一次跌倒都是成长路上的必经之路,而最终老人的跌倒。所演绎的一段孩子与母亲转换身份的老年痴呆,刘佩琦这种年龄段的在电影之中只能算是中生代的演员,回想起小时候妈妈对他,似乎转眼间就变了身份。
要说最搞笑的肯定就属雷恪生的那段,前面一直都在欢乐,没有年轻人的出演但依旧出彩,直到雷老所饰演的人物彻底的离开,情节急转直下,看是飙泪。于兰,引入了当下海底捞的外卖形式,电影之中的讲述方式是有形式但没有内容,没有一个晚辈来问候,仅仅是送花的快递小哥和餐饮的外卖小哥,是年轻人所说的仪式感,年青一代都在奋力的满足对方的仪式感,但殊不知年长的人们对仪式感却更为看重,依然看到了张艺兴这种流量小生的参与,简直是一部让人泪崩的电影,虽然没有很悲壮的镜头,但就是一件小小的被褥体现了老人对孩子无尽的关怀。
个人推荐指数:⭐️⭐️⭐️⭐️⭐️
? “干嘛呢?”
“等死呢。”
“我呢,想到咱们祖国各地呢,去看一看,转一转。”
? 父母将子女抚养长大,
然后
子女离家闯荡天涯
直到父母老去、离开尘世
想再回头遇见他们
却发现已来不及
? 虽然您不记得我了
但我记得
您是我的母亲
我得照顾您
就像您以前照顾我那样
虽然我不记得你了
但我偶尔还是
会想起你小时候的样子
? 我们生活在一起
我很庆幸
你们理解我的怪异举动
? 父母可以不是我们想象的样子
他们可以活泼、好动
参加派对、去攀岩
也可以跟随时尚潮流
做一个微创美容
? 我独自一人生活
生日那天
我精心打扮
等待儿子来接我去庆生
可门铃响了那么多次
都不是你
我很伤心
? 我们之间的言语
只有我们能懂
毕竟我们共同生活了大半辈子呀
可我依旧“嫌弃“你
不管你是否离我而去
? 我没能承认你离开的事实
我每天去ICU病房找你
日复一日
? 最美不过夕阳红
你们的爱情富有诗意且浪漫
? 爷爷奶奶老了
他们不会很多东西
但他们会爱你
01
《亲爱的安德烈》中有这样一句话:
“所谓父母,就是那个不断对着你的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父母如此,爷爷奶奶更是如此。
当看到张艺兴满脸泪水,背对着爷爷奶奶越走越远时,我哭了。
爷爷不停的喊孙子学习微信,是为了等孙子出国留学,和孙子视频,避免他想家;奶奶操着针线,即使眼睛已经看不见针孔,也依然想把杯子赶紧缝完,是担心孙子冻着。
一针一线里,缝的都是爱。
当孙子被问的烦了,摔门不出时,老两口有一瞬间沉默,这段沉默让人感觉到他们的小心翼翼,让人心疼无比。
生命有时候确实残忍:孙子慢慢长大,老两口却像是数着日子活。
02
作家夏七夕在《后来的我们都哭了》中写道:
“父母,是这个世界上最孤独的人类。”
白发苍苍的母亲一大早对着镜子抹上口红,戴上戒指,穿上崭新的衣服,打扮的漂漂亮亮,眼睛里是藏不住的快乐。
今天是她生日,儿子说了,要带她逛超市,买东西,吃火锅……
结果,门铃不停响,先是银行的花,再是保险的花,最后是儿子点的外卖火锅,一只熊陪她。
儿子隔着电话唱生日歌,说工作忙,回不去了,让熊代替他陪着母亲。
母亲要的哪里是熊?她要的是自己亲生儿子的陪伴,要的是一家人热热闹闹,而不是这一屋子的冷清。
03
看过黄磊的一个视频:
如果按照现在父母50岁算起,假如到80岁,我们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大约是210天……同时这个数字会越来越少。
如果按照在外地工作,一年只春节回家的3天,那剩下陪伴父母的日子还不过百。
无论何时,母亲最心疼的就是孩子。
小时候陪孩子玩耍,儿子摔倒了立马抱起来哄。
长大后,儿子考上大学,外地工作,母亲也只能不停的走到大门口,看看儿子什么时候回来。
小时候,儿子摔倒了有母亲抱,还能爬起来;长大后,母亲摔倒了,却没人扶,并且,再也站不起来了……
时间一停不停,母亲和孩子,则就像是两条越走越远的平行线。
结语
《目送》里说过这样一段话: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们的缘分就是在今生今世,不断目送他们的背影渐行渐远,而他们用背影告诉你,你不必追。”
年轻时候,你未曾懂其意味深长。
直到有一天,当书中那些字句,成为了你生活中的一个缩影,浮现在自己的人生里。
你才顿时明白,这一生和父母的缘分真的不长。
出发点和立意是好的,但选材不敢恭维。 十来个故事,大部分非富即贵,忘了在中国的广大农村还有远远多于这个数量的老人更需要关注,他们不是没有辛勤努力才如此,而是历史、时代和时事造就的,甚至是做出了很大牺牲的,为了其他的……才如此。 并不是影片里的就不应该关注,如果只有一两个甚至三四个故事也罢,可十来个居然没有一个,还号称是中国首部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推荐影片(能代表中国的老人吗?),忽略了多数老人群体,实在说不过去。 也许,自带光环的编剧和导演们确实没有经历或面对过。也许,“他们”根本就没有真正关注和在乎过。 想起了当年,想起了曾经。 再看看现在……
更理解了那个人,还有深深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