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在一个时代里,一生都要面对怎么与这个时代默许的价值观和谐共处。表面看来,是自己做了很多选择,实际上背后是一些看不见的“规训”在做推手。
无论什么年代,最吃亏的都是那些没有野心和欲望的人。这些人对需要通过人与人的竞争而得到上升机会的事情不感兴趣,更不愿意为挣得一点钱财而费尽心思。
不仅如此,他们甚至还期望让生活有一点「内容」和「诗意」。这样的人,每个时代都多少存在着,也毫无疑问一边犹疑张望着一边被迫妥协着。
在现代语境里,追求诗意更像是一种不合时宜的叛逆。这种“背道而驰”的愿望让最后这点诗意,都变成了失意。
如老舍先生所说:“这世界不断要求所有人妥协,苦闷哪分什么时代。”
上世纪三十年代,老舍先生就写了这样一类人的生存故事,这本小说叫《离婚》。它没有《茶馆》《骆驼祥子》那么耳熟能详,但却是老舍先生自己最满意的一部作品,它的价值是远远被低估的。
老舍的很多小说都改编成了电影或者话剧,但这一部同名电影《离婚》直到1992年才被拍成电影上映,影片讲述了上世纪初一个苦闷年轻人的故事:在北平机关单位工作,与单位和家庭生活都格格不入又不得不融入,还心怀“诗意生活”愿望的小科员。这个人就是——老李。
老李是那个时代有思想有学识的精英,他看不惯机关单位里那些虚情假意、溜须拍马的同事,他怀疑形同虚设的机关单位存在的意义,他心心念念那点说不清道不明的诗意的美。
他要的诗意,远不是现实意义上的阳春白雪。
身处过去那个包办婚姻的年代,他娶了乡下的一位妇女,生了一儿一女,他去北京工作,儿女家眷生活在乡下。
他苦闷,是来自对婚姻的思索:我的苦闷,不是由婚姻不得意而来,而是这个婚姻制度根本要不得。我并不想尝尝这恋爱的滋味,我只是想追求一点点诗意,我要,哪怕是看一看她,一个还未被实际教坏了的女子,朴素、安静、独立,能不言不语的明白我。”
他需要的是能够在精神层面与他交流的良人。这点理想落到世俗生活里,变得摇摇晃晃。
世俗的力量是强大的,它可以压倒一切。
而把老李带入世俗的助推者,正是在这世道里混的风生水起的——张大哥。
张大哥是怎样一个人?
电影的开头,伴随着留声机流淌出来的欢笑声,一对新人敬拜着介绍人——张大哥。
他是老李的同事,在衙门里财政所做事,他一生都在为毫不相干的人忙碌,大家敬重感激他,个个称他为大哥。
他充当热心的社会稳定建设者,他这一生要完成的神圣使命:做媒人和反对离婚。
在他眼里,自由恋爱和离婚是这世间不应该存在的产物。
张大哥说:“我呀,总觉着,人呐,只要娶个好媳妇,他就不闹和了,要是家家婚姻都如意,天下不就太平了?这就叫以婚治国。”
他和老李是“上下”完全不同的人。一个瞭望星空,一个只看脚下。他觉察出老李有离婚的思想,劝说老李把太太和孩子接来,过一过真正世俗的生活。
这无疑加速破灭了老李对诗意的幻想。打从第一天起,老李就对不体面的李太太不满意。
她不懂礼数,不知道让帮忙搬家的人在家喝杯茶吃顿饭;她嗓门大,说话像是要全北平人都听得见;她不会打扮,穿着不合身的旧式的棉袄。
老李尝试着改变她:他带着她去买新布料,做新衣服,他晚上读书给她听。老李不明白,她根本听不进去,对她来说家务事要比听书重要的多。
老李在家里面对没有共同语言的太太,在单位面对一群虚情假意、阿谀奉承的同僚。里外都像是一个怪物,要把自己吞了去。
论学识能力,他比其他人都要好,但性格怯弱,又不太会说话,不会敷衍,又不敢拒绝。面对同事小赵对乡下来的太太的戏弄,只会默默隐忍。
现实里通常是那些不愿意违背内心玩儿表面功夫的人,得不到该有的厚待,还常受欺负。他们真实坦诚,平时也许沉默寡言,但到了关键时刻,他们会为了做正确的事而变得坚韧勇敢。
老李就是这样。
张大哥的儿子被误以为共产党抓紧牢里,谁也不知道被关在哪里,连人脉广博的张大哥也无计可施。一个人瘫软在家里,没了儿子,活着没了希望。
这时候衙门里那些称兄道弟的邱先生、孙先生们,唯恐避之不及,谁也不愿意祸及自身。
只有老李,为了张大哥奔波,他跑去求平日里最恨的小赵,小赵的门路最广伎俩也最多。老李和小赵谈条件,一改往日的卑怯,为了救张大哥的儿子,甚至把自己全押出去给小赵。
张大哥帮别人一辈子忙,平日里周遭热热闹闹,身边都是围着要求他帮忙的人。可自己遇到了事情,其他人都不见了踪影,反而是两个最老实怯弱的人帮了他:老李救了他的儿子,丁二爷救了他的女儿。
张大哥的女儿秀真,丁二爷从小带到大,知道诡谲钻营的小赵看上秀真,担心年轻小又单纯的秀真上当受骗。为了报答张大哥收留的恩情。
他鼓起勇气,撒了这辈子第一个谎,骗小赵来到荷花塘边,把他推进河里,淹死了......
丁二爷,一个悲苦的老实人,寄人篱下,平日唯唯诺诺,他把这一生的勇气都用在了报恩上,这是他认为最值得做的事情。
那些没有勇气的人,他不会思考昨天发生的事情本身不合理,认为今天需要改变,而是为了延续昨天的习惯,今天发生的事情让人感到不适,要掰回和昨天一样,不能变。
为了省力,省心,最后大家都“混”成了一模一样的日子。
张大哥如此,老李那些同事的太太们一样如此。
张大哥的儿子一回来,他就立刻恢复了往日的神气,就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宴请了出事后对他避之不及的同僚们。
邱太太知道邱先生“鬼混”,嘴上坚定不移的说要和邱先生离婚,但因为没生孩子,心里没底气闹,又因为自己是文学士,自有包袱在身上,不能闹的太难看。闹到最后:大家混吧,不必较真了。
吴太太开始为了吴先生纳妾也吵着要离婚,责怪自己没儿子,堵不住男人的嘴。吴先生被辞了官,吴太太却到李太太面前搬弄是非,说是老李使了手段。最后,当吴先生在教育局谋的了职位,她竟高兴地跑到李太太那里去报喜。
吴太太不过是要一张饭票:“离婚,说的容易,离了婚吃谁的呀!反正我也想开了,不就是混吗?何必呢?”
李太太呢,她不解风情,还担心老李对隔壁的马太太动情,跑到马太太门前痛骂,又容易亲信他人,和老李吵些没来由的是非。她也害怕老李丢了官职,自己和两个孩子没了吃喝。
住在老李隔壁的马太太不一样,她美丽,纤细,又温柔,说话轻声细语,是老李“诗意”的具象。
她因为爱情,不惜和家人闹翻,和马先生结婚,但没几个月,马先生就抛弃她找了别的女人。老李以为她对他也有意,可最后当马先生带着那个女人回家,两人争吵过后,又回归平静。他意识到,马太太也一样回到了“不就是混”的生活。
老李不想过这种生活,自从有勇气反抗过一次,他变得更加无所畏惧,不再愿意踏进这混沌的日子里。他带着家眷和孤苦无依的丁二爷回到了乡下。
归根结底,老李所追求的诗意,是人能真实的面对自己,人与人能坦诚相待和一点生活的美感。
这是老舍在接近一百年前写的发生在北平的故事,他写的虽然仅仅是老李和他身边的同事以及夫人们的家庭矛盾,但这些矛盾却透露出那个年代市民个性里的通病,放到今天一样具有一种普遍的现实意义。
老李之外的先生太太们对待生活的态度是,敷衍、平庸和苟且。
在今天似乎看起来情况好了一些,但又没有太大的进步,我们活着活着,稍不留神就变成了故事里的某一位先生或太太。
我常常觉得不可思议,这个时代里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看似合情合理,实际上根本经不起推敲。
怕惹来麻烦、怕被唠叨、怕被别人当做怪异的人,怕丢了一张饭票。活的没有一点骨气。
做一件事也不是先思考它理想应该怎么做,而是别人也这么做,就这样吧还能怎么样?我又能怎么样?
一百多年前因为太多环境的限制,很多人心怀诗意却无法实现,现在有了更好的环境,但很多时候我们却自己给自己加上了一百年前的枷锁和限制。
心怀理想和诗意,不是不接地气,这恰恰是更需要勇气的事情,因为要对抗的是平庸的大多数。
一直以来不都是这些有理想有勇气的人,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吗?
看了原著,深深地被老舍入木三分的描写折服,正好看到有改编的电影,想看一下书中的人物被包装到荧幕中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但看完之后还是有点失望的。
看书之后,影片肯定都能看懂,可如果单看影片,却只是书中片段的集合,原著因为有心理描写和景物烘托显得一气呵成,但影片中没有交代没有表达,只剩了一些跳跃式的对话和场景的转换,看起来支离破碎、不明就里。
最大的看点莫过于看到了那么多老戏骨年轻时候的样子,不过郭冬临的出场我是真没注意,最后看字幕才看到,看评论才知道是包外室归来的马先生。自我感觉演得最自然的是李明启老师饰演的张大嫂,很有老北京人家长里短的烟火气;最贴合原著的是丁嘉丽饰演的李太太,在那些歪瓜裂枣里真的有一种不加修饰的美,尤其是被小赵坑了第一次出席全科聚会的那场戏,孩子磕着后打地的那一场让我一下子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很生动。两次科里的饭局,也是我觉得影片中还原度最高的场景。
最后,吴太太、邱太太来家中做客,老李的那两句反问“你也不离婚了”,算是很好的点题,归来的马先生和马少奶奶在窗户纸上的剪影,暗示了他们也不离婚了,折腾了一圈,老李发现生活没有那么多明显的做或不做的界限,对浑浑噩噩的官场和城市生活心生厌倦,带着并不由衷喜欢的妻子、两个可人疼的孩子回到了乡下。城里的衙门、科员依然表面和气、互嚼舌根地生活着,不知道老李回了乡下,是否真的就能放下了那些文人包袱、享受田间地头的清淡日子。
以下都是碎碎念
原来一直不感兴趣中国近现代的任何作家的任何故事,直到今天我不知道为什么,在b站刷着剪辑就特别想看这部,或许是缘分到了,乘兴而至。
每个我爱的作品好像都是这个样子,喜欢不喜欢,头五分钟就知道了,这个也是。之前主要看的是外国的电影,有些电影会有很多对白,虽然我渐渐开始理解一些对白的作用,但遇到长对白——尤其是没有什么剧情作用只是塑造人物的,总是会小跑一下神。这次看这部,里面也有很多对白,但每个我都能沉浸他们的对话中,并且听得津津有味。可能这就是有同样的文化背景的缘故吧,他们所说的话,所体现的人物形象,都是我在现实中见过的,甚至可以说这些人物对白都是现实中一些人对话形象的精粹提取,当然这也多亏老舍的笔力。
老舍这部几个月挤出来的作品,他很满意的一气呵成的作品,真的让我第一次体会到中国近现代作品的魅力。真真的写出来了什么是众生相,什么是当时老北京的风味,老北京的人物事儿。当然这也多亏是上个世纪拍的,老北京的味儿还有演员的味儿还没有被现代都市气息给打磨掉。 我真遗憾为啥没能早点看这些作品,可能也是在世俗里经历的不够。从这个就能看出来,每个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现实中的不同类型的人,不能说一个人物让你一辈子不忘,就像说到斯嘉丽冉阿让林黛玉孙悟空之类,但看这里每个人物,都能让你看到中国社会,是一个社会的剖面。
说实话我这些感慨不应该写在这里,应该在书那边,可我确实还没有看那本书,但我想它作为我开始喜欢上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契机,写到这应该也是可以的。
不知所云了很多,因为很久没有写过这种类似读后感的东西,也很久没有写点什么了。那再回归电影说一些。
中国这些老电影我原来真真的就是感觉纯粹的在叙事,还是不精到的叙事,更遑论一些电影镜头美学等等的工艺了。但是这个拍在上世纪的片子,我再想我那些自大的言论。是否只是我们真正的电影的井喷式发展还没有到来,还只是需要一些些耐心和每个人的努力,我们只是还在探索,每个人都在。
这部片子,其中的李夫人真真让我感觉到一个乡下妇女的角色立了起来,不是一个浅薄的形象。她也知道自己跟在城里做官的丈夫有天壤之别,丈夫不喜、旁人嘲笑,她一开始就听着丈夫“指导”,不大声说话,即使此时应该按礼回房东老太太的问候答话。她也想听听丈夫的风花雪月,当丈夫愿意给她念文章,她小心翼翼,欣喜又有点不敢置信地在那听。可是孩子被子没盖好,可是水已经开了再不倒就要溢出来了!丈夫怎么一开始就跟她念一些主观色彩很强烈、很重视精神世界的一篇散文呢?如果丈夫真的想教她,真正把她看成一个没有机会也没有选择受过教育的人,正经想教她想让她收到熏陶,怎么应该开始就跟她念这个。她关心眼下该关心的事,她听不懂你说的,却反倒嫌弃她。老舍刻画的真好啊,这几个场景一下就出现了两个人物。
还有个特别有意思的是小赵。其实一开始我很脸盲,根本没有把每个情节跟除了主角之外的人对上号,小赵经历了什么,哪些是他的经历,我直到张大哥儿子遇事求到小赵身上,他之前那些事及他这个人才在我这立起来。他的角色扮演者选择,真的特别符合我对一些八面玲珑的老北京人的想象:瘦瘦的,一双眼睛透着机灵,哼着小曲,泡着澡堂。
他这头在你面前八百个鞠躬诚心,那头就跟你卖掉了。这头跟你打着机锋算计着金钱地位女人,那头却会是像个毛头小子在喜欢的姑娘面前说笑、听到姑娘的名字眼睛一亮眉毛一扬、不顾同僚说好的邀约去找姑娘。他喜欢钻营到处搞营生门路,却也有着一颗还会萌动的心。
对于旧时的婚姻与家庭刻画入木三分。女人大学文凭好像只成为了取得更好夫家的投门砖,夫人的交际圈跟丈夫的同僚圈挂钩,疑心这个女人,说那家的闲话,丈夫不愿沟通不在平等地位,丈夫面对爱情母亲和家庭永远会选后两者,都是混着过。
除了主角的家庭,张大哥和他夫人也格外出彩。一开始张夫人在那摆弄着菜肴站在一边,我还以为是他们家的女佣,没想到下一秒坐了下来,跟张大哥一迎一合劝着老李接媳妇。张夫人去看老李媳妇的时候,穿着一件大衣,打扮的不同吃饭时的旧中式,接人待物极其舒适又活泛。当儿子说要让她去找张大哥要钱时,她不愿意感觉说不出口也难要到,但当儿子说你跟他什么关系时,还会羞涩说我们什么关系。
最后说说导演。虽然很多人都说导演很多镜头都很生硬,但是我真的感觉到作为一个女导演,在上个世纪能做出的做努力的探索,也能感受到女导演独有的细腻。不论是导演作为编剧对剧本的处理,还是每个拍那个有男主诗意承载的女子——马家媳妇的镜头。多些宽容吧,站在时代背景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