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妻子结婚了 아내가 결혼했다(2008)

妻子结婚了 아내가 결혼했다(2008)

又名: 我老婆要嫁人 / My Wife Got Married

导演: 郑允秀

编剧: 宋惠真

主演: 金柱赫 孙艺珍 朱相昱

类型: 喜剧 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 韩国

上映日期: 2008-10-23(韩国)

片长: 119分钟 IMDb: tt1329470 豆瓣评分:6.5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在别人眼里,仁雅(孙艺珍 饰)到目前为止的人生绝对都是完美的令人嫉妒。想法奇妙,又是狂热球迷的她却有一个大家公认的好好丈夫德勋(金柱赫 饰)来包容和宠溺。对于德勋而言,妻子是世界上最好的女人,拥有众多追求者的仁雅最后却选择了他,让他甘愿包揽所有的家务事,尊听妻子的话,给予她最大限度的自由。可这些无边无尽的包容却似乎还是抵不过妻子的好奇心。终于有一天,妻子颇为严肃的对德勋说,我想要再婚!听到这句话的德勋经历了从“愣住了”到反思自己的过程,最后不得不帮助妻子实现她的重婚计划……

演员:



影评:

  1. 传说中的2008年韩国电影“话题之作”。
    老实说,挺长时间没看韩国电影了,提不起兴致。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韩国电影飞速崛起俨然貌似不争的事实:或画面精美动人,或题材立意崭新,面容姣好的女明星更是层出不穷,声势之大几令号称“东方好莱坞”的香港电影黯然失色。但看多了之后就发现,真正值得回味的韩国电影实际上并不太多,灵光闪现之作固然不是没有,可大多其实都“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
    《我的老婆要嫁人》多少算是部让人有那么点惊喜的作品。

    令人惊喜之处倒不在于这部电影的画面精致、配乐流畅、节奏明快,甚至也不在于演员表现细腻圆熟、细节处理不露痕迹。因为说到底,这些东西岂非应该只是一部电影“合格”的基本要素而已?只不过,我们的很多电影,这些都做不到,却还要苛求观众“多看几遍”以看出“意义”来,委实本末倒置得够可以的。
    《我的老婆要嫁人》的“话题”之处在于故事的“内核”,其讲述的是一个“一妻多夫”、最后竟然还“三人行”得挺圆满的故事。据说,很多男人看了电影之后,不免有种被响亮地扇了一个耳光的感觉。是啊是啊,这年头,“男女平等”之说固然貌似早已深入人心,“男权至上”这种体系也貌似早已土崩瓦解,但实际上,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男人想要一朵白玫瑰一朵红玫瑰这种事情,法律上虽不认可,心理上却仍然视若平常,而女人想要这边有鱼那边有熊掌,则依然不啻于天方夜谭。
    电影最大的“颠覆”之处在于,竟然可以把生活中概率几乎为零的事情演绎得坦然自若,竟然可以把一个理论上说应该“不可饶恕”的女人讲述得可爱动人。最经典的场景是,“妻子”抱着孩子负气离开后,俩个“丈夫”竟然因为都无比痛苦、无处可去而聚在一起喝酒看球了,这个“丈夫”问那个“丈夫”,你明知她已经有丈夫,为什么还要跟她结婚?那个“丈夫”就反问这个“丈夫”说,那你明知她又跟了别人,为什么不跟她离婚?然后两人就相顾无言了。

    其实,关于“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早就有过一个“世界级”的辩论。
    大约是在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一个英籍贵妇在某宴会上问堪称“史上最古怪教授”的辜鸿铭说,“辜先生,您曾为中国的纳妾制辩护。可是从普遍的人性来说,为什么一个男人可以娶许多女人,而女人则不可以反过来有很多男人呢?”辜鸿铭回答说:“道理很简单。男人好比是茶壶,女人恰如是茶杯,夫人见过一把茶壶配四只茶杯,可曾见过一只茶杯配四把茶壶的?”
    辜鸿铭的这一“茶壶茶杯”辩词后来流传甚广,被很多人认为“妙不可言”、“难以辩驳”。但陆小曼和徐志摩结婚后,却有力地回击了这一说辞,她说,“志摩,你不是我的茶壶,乃是我的牙刷;茶壶可以数人公用,牙刷只允许个人私使。我今后只用你这只牙刷来刷牙,你也不能再拿别的茶杯来解渴呢!”
  2. 我在上一篇《聚光灯下的女主角》里提到同在2008年,电视剧上映半年之后,年末,孙艺珍凭电影《妻子结婚了》里的周仁雅一角拿了08年的韩国电影青龙奖和百想艺术大赏电影部最佳女演员奖,双奖封后,登顶摘星,这一年,她才26岁。今天就来写一写这部很有意思的电影。

    《妻子结婚了》

    电影的故事情节很简单,一个平凡又普通的上班族男人卢德勋,他公司里有个美丽过人可爱俏皮的女同事周仁雅,所有的男同事都被周仁雅吸引,但私底下也都觉得她作风前卫,衬衫里没有穿胸罩,光是这一点就让一大半的普男望而却步。卢德勋才要表达爱慕之心,周仁雅就去了别的公司,他只好把那份仰慕藏在心里。

    周仁雅作风前卫,衬衫里没有胸罩

    一天熬夜看西甲联赛,上班迟到,眼看地铁门在脸前关上,一只穿皮鞋的脚插进感应门间,门重新打开,卢德勋挤进地铁,发现为他挡住门的正是前同事周仁雅。顺理成章地,卢德勋白天请周仁雅喝咖啡,下班后请周仁雅喝夜酒,聊起西甲来有说不完的共同话题,滔滔不绝喝到酒吧打烊,夜深了送仁雅回家,仁雅请他进去喝杯咖啡,这一留就留成了情侣。

    卢德勋白天请周仁雅喝咖啡

    下班后请周仁雅喝夜酒

    一男一女成为情侣,前面只有两条路,要么分手,要么结婚。周仁雅有颗游荡的心,卢德勋只好选择分手。分手之后太痛苦,又只好回头请求结婚。周仁雅在韩日世界杯现场数万观众锣鼓喧天的热情渲染下,脑子一热就同意了。婚后不久,周仁雅说遇到了另外一个与她相似的人,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未来,因此征求卢德勋的同意,她要和那个男人结婚。卢德勋也愤怒过、也困惑过、也反对过、也坚持过,但所有的挣扎都敌不过周仁雅的娇媚,卢德勋只能投降,任由周仁雅和在京在庆州组建另一个家庭。

    又不是要你给我摘星星摘月亮,就是想再要一个丈夫,你都不答应

    这种状态直到周仁雅生了女儿,女儿智媛满了周岁,在首尔和德勋家人举行了抓周仪式,又赶回庆州和在京举行另一个抓周仪式,德勋的不满达到了顶点,他尾随仁雅和在京到了智媛抓周的现场,当着在京家人的面宣布仁雅是他的妻子、智媛是他的女儿。仁雅气怒交加,抱了女儿决绝而去,彻底消失在两个男人的生活中。

    仁雅抱了女儿决绝而去

    两个男人找不到妻子女儿,烦闷之余倒成了朋友。两三年后,德勋收到仁雅从西班牙寄来的信,里面有两张巴萨(巴塞罗那俱乐部)的球票,德勋和在京飞到巴塞罗那,走进诺坎普球场,和仁雅、智媛现场观看小罗的进球。

    两个男人找不到妻子女儿

    烦闷之余倒成了朋友

    德勋和在京乘飞机前往巴塞罗那

    失踪了两三年的仁雅,这个时候的神情、装束、肤色、气质,已经和一个西班牙女郎没有什么两样了。

    片尾的仁雅,是一个热情的西班牙女郎

    长卷发长项链

    红黑相间的大摆裙

    这是属于嘉尔曼的欢笑

    我看这个电影看到一半的时候已经笑得不行,当看到最后孙艺珍的造型、片尾的西班牙女郎身穿的红黑舞裙、踢踏舞鞋,就知道作者朴贤旭是个调皮的人。

    西班牙女郎

    红黑舞裙、踢踏舞鞋

    欢快的音乐,这是嘉尔曼的灵魂在舞蹈

    什么这部小说“把足球和人物的心理巧妙地结合起来,通过妻子宣布要重婚,丈夫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向眼下的婚姻观念提出挑战”,全都是见鬼的胡扯,写出这种片儿汤话评语的人根本就没看懂这本小说,朴贤旭这是翻写的法国现实主义作家梅里美的名篇《嘉尔曼》。

    1830年七月革命前夕,梅里美到西班牙旅行,1834年5月,梅里美被任命为历史文物总督察官。他担任此职后,成了一位杰出的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在发掘、整理和保存法国古代文物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从此时起直到1860年,梅里美走遍了整个法国,对历史文物进行考察,编制散失于各地的古物的目录。梅里美因其在文艺领域的成就,1843年11月当选为法国碑文和美术学院院士,次年3月14日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845年10月,中篇小说《嘉尔曼》发表。

    我在初中就读过《梅里美中篇小说选》,对《嘉尔曼》的故事熟悉得要死,因此看到一半就知道《妻子结婚了》这个故事是脱胎于《嘉尔曼》,儒家文化熏陶下的伦理社会产生不了周仁雅这样的风流女郎,仁和雅是她欺骗世人的伪装,在那美丽温仁文雅可爱的皮相下,是波西米亚人不羁的灵魂在歌唱。

    周仁雅的性幻想,是在雨中做,听雨声在身边落下

    在那温仁文雅的皮相下,是波西米亚人不羁的灵魂在歌唱

    与孙艺珍扮演的周仁雅美丽跳脱得出奇、离经叛道得让人大跌眼镜的形象相对,导演特地挑选了金柱赫这个平庸得可以淹没在人群里的男人演她的丈夫、以及一个更平常的男人演她的情人,用平庸、平凡、平常、普通的大众化的男人形象,来烘托周仁雅的美丽、热烈、独立、自我、不羁,和奇绝。

    庸常普通的在京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女人形象,即使放在150年前的欧洲,放在出产斗牛士的西班牙,嘉尔曼也是特立独行的不屈灵魂,西班牙战士为她生为她死,法国文学家为她树碑立传,文学史上有她不朽的精神,音乐史上有她惊世骇俗的爱情宣言,她的名字誓将彪炳千秋,傅雷先生将她的名字译作嘉尔曼,挑选了两个汉字中最美的字眼为她赋咏,嘉是美好,“其孔新嘉”,出自《诗经》;曼是曼妙,“娥眉曼睩”,出自《楚辞》。世俗之人不能理解这个人物其嘉其曼之处,遂称她为“卡门”,她的自白人人皆知:“爱情不过是一种普通的玩意,一点也不稀奇;男人不过是一件消谴的东西,有什么了不起。”

    当明白《妻子结婚了》其实是一出歌剧《卡门》,就能明白为什么周仁雅面对生活和爱情是这样的理所当然,为什么她是巴萨的球迷,为什么她要把女儿的名字取为智媛。

    仁雅说给女儿取名叫智媛

    德勋说女孩要取个更好的名字

    德勋是皇马和齐达内的球迷,智媛和“Zidane number one”的打头和最后字节的发音与韩语相似

    这就是个巧妙的文字游戏
    散布在全欧洲的这个流浪民族,或是称波西米、或是称奚太诺、或是称吉普赛,或是称齐格耐,或是叫做别的名字,至今还是在西班牙为数最多。他们大半都住在,更准确的说是流浪于南部东部各省,例如安达鲁齐,哀斯德拉玛杜,缪西。——法·梅里美《嘉尔曼》

    这个种族就是流浪民族

    他们的名字叫做波西米、奚太诺、吉普赛,齐格耐

    波西米亚人那片流浪的情怀,不知为什么打动了作者朴贤旭那一颗不安分的心,让嘉尔曼远渡重洋来到了韩国,把她的风华绝代转借给了孙艺珍,孙艺珍读懂了作者的小心思,理解了嘉尔曼面对社会束缚的挣扎,演起周仁雅来显得游刃有余,毫不吃力。她是嘉尔曼呀,所以当她说再要一个丈夫时才那么理直气壮,又不是要星星要月亮,不过是再要一个丈夫而已。所以当德勋气得要掐断她脖子的时候她毫不不畏惧。因为嘉尔曼面对何塞的刀时就说过:“你是我的罗姆,可以杀死你的罗蜜,但嘉尔曼永远是自由的。她生来是加里,死了也是加里。”他们加里人,为了少坐一天牢,可以烧掉一座城,可以一言不合,就划花一个人的脸,可以为了爱情不要性命,当不爱了时,就是不爱了,面对死亡的威胁也不皱一下眉头,任何塞在她身上捅几刀,也决不肯跟他合好。死就死,死了也是自由的波西米亚人。

    说彼此的性幻想这一段,明显拷贝的《天外倾情》

    1992年梅格·瑞恩和亚历克·鲍德温的《Prelude to a Kiss》,录相带时代译作《天外倾情》,豆瓣译作《 神魂颠倒第六感 》

    孙艺珍看懂了《妻子结婚了》是在讲什么,导演也看懂了,因此远赴西班牙巴塞罗那,走进诺坎普取景,也要把那份现场的热烈传导出来。青龙奖的评委们也看懂了,他们看懂了原著的原形,看明白了孙艺珍演出了嘉尔曼在爱情和自由间的选择,他们把奖颁给了孙艺珍。从事艺术的人,都有一颗崇尚自由的心,那份默契,是巴别之塔,可以跨越文化、语言,和时间的蕃篱。

    《妻子结婚了》制作发布会,男女主角以新郎新娘的扮相出场

    嘉尔曼站在安达卢西亚平原上回头而笑,海风吹起她的黑色长发。150年前,她为自由而死,后来的人们,哪一个有她这样的勇敢和无畏。

    能够把周仁雅这个有争议的角色演成这么可爱,还能不被保守的韩国观众抵制的,全韩国的女人里也就孙艺珍一个了。哪怕是对剧情的设定完全不明白的观众也会说,因为是孙艺珍,所以她的要求什么都是合理的,宝贝你要什么不给呢,星星月亮什么都行,两个丈夫也没问题。是我们不懂导演在想什么,和珍宝啊你没关系。

    “其孔新嘉,娥眉曼睩”,平凡如卢德勋,哪里是拥有嘉尔曼灵魂的周仁雅的对手

    《妻子结婚了》是孙艺珍早期最重要的电影,这部电影让她真正封后,“爱情片女王”的桂冠牢牢戴在她头上。《爱降》中当然有致敬的片段,仁雅和德勋争执巴萨和皇马谁赢的场数多,仁雅是巴萨球迷,德勋是皇马球迷:

    仁雅和德勋争执巴萨和皇马谁赢的场数多,仁雅说还要加上什么什么什么,总赛事一共是200多场,不是192场

    仁雅胜了,存下一个愿望以后兑现。两人起誓拉勾盖章复印塑封,做足一整套手势

    世丽要正赫不出去喝酒,要喝酒也只在家里,正赫答应。两人起誓拉勾盖章复印塑封,做足一整套手势

    五中队队员们在炸鸡店看球赛,和《妻结》中观众们喊的是一样,都是“大韩民国”。赛后联词,世丽赢了,和正赫击掌庆祝。这个时候,两人都戴着情侣对戒。

    炸鸡店的电视上正在转播韩日对抗赛

    韩国队赢了,朝鲜军人也欢呼

    世丽联词赢了,和正赫击掌相庆

    来炸鸡店之前,两人才在桥上证明前缘

    前一天世丽生日,正赫送上情侣对戒

    这里对应的是韩日世界杯上,德勋用戒指向仁雅求婚:

    德勋拿出戒指

    向仁雅求婚

    现场氛围太热烈,仁雅被感动了

    仁雅说好

  3. 反复看了很多遍,从最初的无法理解到逐渐爱上这部电影。反复看的过程中发现电影的很多小细节,才明白导演如此用心的拍这部电影。很多影评都写的很好,我在这里只想写一些我观察的的小细节。举几个例子,1. 女主怀孕时准备的蛋糕。有四支蜡烛,其中两个各占一角,象征着两位男主,另外两只紧密的贴在一起,象征着她和孩子。此外,蛋糕上还有三个爱心,两个大的,一个小的。两个大的爱心代表着爱两位男主,小的爱心代表着爱孩子。两个大的爱心分别是红色和白色,说明两种爱是不同的,显然红色的爱心是给她第一个老公的,是世俗意义上的爱,而第二个白色的爱心是给男二的。这些镜头都是一闪而过,捕捉到以后才体会到导演的用心。再多说一点,其实大家可以把男二想成是女主自己。我觉得这部片子想说的是女主既要爱情(嫁给第一个老公),同时也要爱自己(嫁给第二个老公,其实就是她自己的载体)。这样就可以更好的理解这部片子了,导演用了很夸张的手法。女主自己也说在京像她的双胞胎,暗示男二其实就是她自己。2,戒指。跟男一结婚的时候是钻戒,跟男二结婚的时候只是一个指环,并没有钻石。这也暗示着跟男二其实不是世俗意义上的婚姻。更有意思的是,后期女主戴的戒指不像是男一求婚时的钻戒,更像是女主将跟男一结婚时的钻戒上的钻石和跟男二结婚时的指环融合成了一个戒指。3,电影开始男一找女主复合的时候,引用了普拉蒂尼的话,女主还笑着说普拉蒂尼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后来男二说普拉蒂尼是他的偶像,这显然不是巧合。4,男一开车送去女主去男二处,男一离开的时候,导演特意给了一个女主长时间目送男一离开的长镜头。我想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想法吧。我很喜欢这个镜头,我的理解是想说明女主是很爱男主的,甚至可能爱男主多于爱她自己。5,电影中有几次女主不断的轻拍男一后背安慰他的镜头,我觉得很有意味。第一次是他俩复合的那次,第二次是男一想强上女主那次。6,男一刚遇到女主时,跟她去酒吧喝酒,女主电话响了不接,然后直接关机,其实表明她一直就是这样的。后来男主跟女主在一起了受不了女主的这些行为,开始不相信女主。另外片头也讲到最初男一打电话给女主约她时,她也没接电话。其实这些导演在片头就给出暗示了。女主说她跟别的男人出去喝酒了上床了,这个应该是故意骗男一的,因为生气他不相信她。7,男主找女主复合时,女主很清楚他们性格的不同,但是还是因为爱男主而愿意而和男主在一起,这其实是对她自己的妥协,但也解释了为什么女主会想有第二个老公(其实是想更好的爱自己)。8,女主明明知道孩子是男一的,但就是不告诉他。还有在起名字以及分享性幻想的时候都明显偏向男主,但还是不愿意直接告诉他。这应该也是有含义的。9,女主说男二不用手机,后来电影中看到男二确实不用手机。在孩子生病时男一还得通过寻呼机留言的方式找男二。10,女主之前经常喝酒到天亮,很晚回家,有了男二以后再也没有以这些形象示人,反而出现的镜头都是在家里做家务,在婆婆家勤快的做各种事情。其实跟男二(她自己的载体)在一起以后,表明她可以更好的爱自己,从而可以更好的爱她的老公(男一)。11,女主性格要强,跟男主分手后,即使很想他跑去偷偷看他,但也不会给他打电话。和好后,第一时间想到帮他清理伤口以免留下疤痕。12,女主跟男一在一起时多以贤惠妻子的形象示人,跟男二在一起的镜头很少,而且基本也是以职业女性形象示人。13,给孩子过生日那天,交接时女主从男一车的后排座位上下来后走上了男二车的驾驶座位,由男二带孩子。

    总结一下,第一次看这个电影时真的被冲击到了,觉得无法接受,但是反复看了很多遍以后却越来越喜欢这部电影,尤其是发现隐藏了那么多的细节。再次强调一下,如果能把男二想象成女主自己,就能更好的理解这部电影其实是爱自己和爱爱人之间的矛盾,影片最后两种爱融合在一起了。男二只是女主自我的一个载体,导演用了很夸张的手法,但是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否则至少我不会去反复看这部电影。另外,真的很喜欢孙艺珍!很遗憾直到2020才知道有这样一位优秀的演员。

  4. 看完这部片已经是半夜一点,本来很困,看完之后脑子里有几个问题却一直挥之不去。

    1、难道背叛是爱情的保鲜剂?
    2、作为一个女人,她是如何可以同时说服两个男人接受她那不可理喻的想法的,只是因为他们爱她吗?
    3、结局太太太把我雷到了,谎言没有被拆穿,居然在明媚阳光下继续存活着,现实中存在这种故事的机率会有多少?

    关于第一个问题。
    电影里的女主同时是两个男人的老婆,两个家庭的媳妇,任劳任怨,锅碗瓢盆,毫无纰漏。在婚前,她的爱情观就是,假若你爱我,那就爱全部的我。即便我跟别的男人上床,也不过只会更爱你。
    男人问:为什么要把你的爱分成两半?
    女人答:不,那只是让爱变成两倍。

    背叛带来的愧疚,能带来更多的容忍与耐心,可是那真的还是爱吗?如果说,以前男人背叛之后,会对妻子面带歉意,那么到如今,恐怕连心怀愧疚的都屈指可数了吧。而女人,报复性的出轨之后,倘若还能回归家庭,心底平静的又有几个?

    心中或许波澜万千,但在背叛和出轨的问题上,男人与女人的机率正在逐步靠近,在某些家庭,甚至到了彼此默认的地步。婚姻真的要靠这样才能抵御失却激情后的死水不惊吗?

    我能理解同时爱着两个人,的确有可能存在。但是,明明什么都知道,却还要默认与另一个男人分享自己的妻子。这不是爱到没有底线,就可以解释的。更匪夷所思的是,她从一开始,就没有想隐瞒任何一个人,光明正大,软磨硬缠,活生生俘虏了两个男人。

    OMG,ORZ。顶礼膜拜。

    第二个问题。
    关于为何会接受。
    在最后,男1和男2见面的时候,男2说这孩子是你的,我们有做避孕,我们各自吃各自的。可是,我就是爱那样的她。这些话说出来,难掩落寞。男1听完,顿时从谷底飘起。他得到了一直想得到的证明,就原谅了全世界,全人类。
    有那么一个潜在的情敌在那,这两个男人居然还能理智地较劲,比工作比床上功夫比爱。他们没有疯癫,慢慢接受了这样的生活方式,甚至承认了在这种方式之下的婚姻,的确更有激情,连带性爱质量都提高了。
    一个理性胜过男人的女人,彻底征服了两个男人,并让他们顺利的开始相信她的爱情观。这种强大的洗脑能力,窃以为除非将来男女比例彻底完全失衡,男多女数倍,才有可能施行。

    其实,倘若男人生下来就必须面对这样的制度,他们真的就会接受。SEE,母系氏族,走婚制,那些男人也都没有疯癫。

    第三个问题。
    最后,男1已经准备破釜沉舟了了。冲到他们为孩子办的满月酒席上,手里握着证据,高声说:这是我老婆,这是我孩子。
    我原本以为那就是结局了。没想到,在球场,两个男人冰释前嫌,男2居然拯救了男1一直不可自拔的不平衡。
    男2比男1更伟大……

    请允许我崇拜孙艺珍MM演的这位女王。
    你坚信着一种信仰,并且成功的让身边的人为之信仰你的信仰。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的。
    但是哪个女人能承担那样的撕扯,是否有女人可以在那样的撕扯中还能理直气壮呢?
    我想象不到。我想象不到会有谁可以做到。
    尽管现实中,有男人用MBA的学问管理他的情妇团队。而古时候,皇后就是那个用智慧管理团队的人。可如今当下并非女权社会,也不是母系氏族。

    据说这部片子在韩国凡响非常强烈。我不相信,同样学历背景阶层之下会发生类似电影这样的故事。但我知,女人关于婚姻和爱情的态度的确业已改变了。那些诺言,那些信仰,以及那些绮梦,都停留在了17岁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