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风吹柳树静 بید مجنون(2006)

风吹柳树静 بید مجنون(2006)

又名: 垂柳 / Beed-e majnoon / The Willow Tree

导演: 马基德·马基迪

主演: Parviz Parastui 罗亚·泰摩瑞安 Afarin Obeisi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伊朗

上映日期: 2006-09-23

片长: 96分钟 IMDb: tt0415607 豆瓣评分:7.8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幼年时,在一场烟火大会上,一颗滚烫的烟花掉入了尤瑟夫(Parvis Parastui 饰)的眼中,导致他视网膜受伤,失去了视力。就这样,尤瑟夫漫长的下半辈子都笼罩在黑暗之中。然而,坚强的尤瑟夫却并没有自暴自弃,他努力读书不懈深造,最终凭借着自己的实力成为了一名德高望重的大学教授,不仅如此,他还收获了爱情,迎娶了美丽的妻子罗亚(Roya Taymourian 饰)。

演员:



影评:

  1. 伊朗电影Beed-e majnoon,被译成“风吹柳树静”。虽然很有诗意,却不算贴切。英文名字THE WILLOW TREE则平铺直叙。需要一提的是,整部电影没有对柳林的特写。

    这是一部探讨人性的电影。恢复视力前,尤塞夫生活在四间房子一个水池的天堂里与书为伴,唯独一个心愿未了,就是想看看这个世界,这个从他8岁以后就只能听见的世界。他单纯,孱弱,需要照顾;恢复视力后,尤塞夫看到斑斓的尘世生活,对自己过去的固陋和满足感到可笑可耻。心目中天使一般的妻子如此平凡。双目失明时期建立起来的想象王国土崩瓦解,一个年过半百的人觉得自己的前半生都白活了。于是他疯狂。

    从内心深处来说,他从童年到恢复视力前生活在一个十分单纯的环境里,他的眼界和一个8岁的孩子没有多大区别。从他看到小偷惊恐疑惑的眼神就可以看出,他还没有成年(成年人要么闭上眼睛装睡,或者大喝一声抓小偷)。这也是人们常说“见多识广”。视力的障碍阻滞了他的心理成熟。

    人,从来不会渴望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所以单纯的环境会让人欲望减少,也就容易有满足感。小的时候,吃颗糖就会美滋美滋的,因为还不知道有巧克力;后来,吃到巧克力了,也很开心,因为不知道有哈根达孜;后来,吃了哈根达孜了,可惜这个时候,只有看到大把大把的人民币才能维持几天好心情。。。失明让尤塞夫过着相对简单的日子,让他对妻子的付出心存感激。住院期间当他把女儿录制的磁带弄坏时,手足无措,十分凄惨。这时候的他,只要有妻子和女儿的爱,就可以活下去。恢复视力后,他追求佩里,把妻女气回娘家,顺便还气死老母,无非是因为想要“不一样”的生活。

    生活的本质真的会不一样吗?还是同样的皮萨撒了不同的酱料而已?人的欲望是盲目的。大千世界变幻无常,每一种幻象都可能诱发一个欲望,在这样的诱惑下,没有健全的心智,就会疯狂,这就是尤塞夫。

    所以,要想幸福:首先生活的单纯一点,所谓见多识广饱经沧桑的人没有几个不抑郁的;其次,安于现状,不要奢求一些东西,因为你永远想象不到是否有能力承受它。

    心静自然凉。柳林就在心里,跟眼睛没有关系。尤塞夫失去了他的伊甸园,它的柳林。
  2. 说起来,这电影有些奇怪,讲一个盲人作家的故事,却没有说他怎样身残志坚创造奇迹,或者怎样宁静淡泊看透红尘,而是讲他真的恢复了视力!但是在这奇迹发生之后,他的生活完全难以继续。

        在恢复视力之前,一株柳树,一台录音机,女儿的一段话对他都是视若珍宝的,但是在恢复视力见到世间万象之后,这些的重要性一落千丈。扑面而来的视像就是群魔乱舞的欲望,原先他珍视的小小伊甸园被发现不过是一个牢笼,陪伴了他半生的妻子也不过是个黄脸婆,年过不惑的他忽然发现自己营建了半辈子的世界在这个新的世界中显得那么可怜,还有他惊讶地望着正在行窃的小偷的眼神,暴露出他心智的幼稚,他在这个新的世界中。原先在盲人学校教书的他再次踏进教室,发现一双双看不见的眼睛扭过来望着他,他惊恐得奔出门去,再也不回来。他在学生的论文中夹着一朵玫瑰,准备追求女学生,却看见女孩和男朋友出双入对……在这一切面前,他幼稚地像个小孩,但是他的年龄,却已经将近半百!所以这个电影讲的其实也是人生问题,当一个人成人由于视界的突然扩大或者环境的改变进入另一种生活,这种转变可能是一种撕裂,让人难以承受的灼伤。

        前阵子看过一篇文章一个人说他出身湖南的父亲虽然工作从北京调到长沙,但是坚持让他们在家里说普通话,其原因她日后才知道,就是因为他父亲当年在家乡是青年才俊,星光四射,而到了北京之后却因为普通话不标准,变成了一个唯唯诺诺很少说话的土包子。我还记得初中的时候,一位我很喜欢的语文老师,受当时下海的风潮影响,几次南下闯荡,还在整个学校老师都说着土话的环境下努力学习普通话,还带着我们学习。我最初对语文的兴趣就是受他影响,他给我们朗读过艾青和梁晓声,还说学普通话的最好办法就是唱歌,带着我们唱骆宾王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当时只是觉得他不安分,和农村的其他人不一样。和很多我们读到的故事不同,他最后没有能够在外面闯出名堂来,还是回到家乡,在中学里当一名老师。前年又遇到他,他因为喝酒太多,又和领导不合,被调到小学去了。我还记得他说过他的理想就是写一本能够被人记住的书。而前年我坐在他的摩托车后座上,谈到他不争气的儿子,他又说,人的一辈子最大的事情就是为了传宗接代。我现在才可以体会到,为什么他那么想脱离跳到外面的世界,而在那个世界中,他又遇到了多大的麻烦。在看到遇到那么多新鲜的事情之后,他又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回到家乡。我不知道他有没有适应,有没有放弃努力,那次,我还听说,他又去了一次北京,还带了一个小的施工队,不过又回来了。他说话中透着自傲,有着吹牛的语气,他说他一天挣50块的活干过,一天挣1000块的也干过了。他说他还会再去的。在读过很多故事,看过很多电影之后,我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压力,又都以自己的双手和双肩扛着这无形的重担,在这双肩和重担接触的地方,就是我们时刻都能感觉到和必须经历的生活的痛楚。

        (我想并不是每个人都理解和感受这个比喻,我少年的时候一边上学,周末在家就帮着干农活,最让我发怵的就是挑水了,我身子单薄,两桶水加起来有几十公斤,担一两次还挺新鲜的,但是农活不是一两担水就能搞定的,一亩地的庄稼都要一颗一颗的浇水。等挑了几十担之后,才知道铧是铁打的,肩是肉长的。虽然左右可以互换,双肩都被压得发红,扁担搁上去就会像火烧一样。所以我对这种感觉记忆犹新)

        这个电影的另外一个奇怪的地方是有点费解。我不太明白导演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从小开始的语文训练影响了我对于所有文艺作品的理解,总想从中总结出什么东西来。我一直很不善于总结“中心思想”,虽然觉得有些文章写得很好,但是却很难说清楚作者的意图,很难用几句语文课本上那么经典的话总结出来,而且所有的中心思想无不带有政治说教的味道,什么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啦,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啦,表现了青年男女对封建礼教的反抗了。老师每次提问我,我都不知道要说什么,只能按照发下来的参考资料念。我想其实很多语文老师也是看了教学参考才知道中心思想是什么的。长大以后,终于不再被迫去总结中心思想,终于可以自己去感受,反而读出很多乐趣来。其实文章就是为了好看,能触动人,除此之外的功能,都有别的替代品。文本就像一条河,不停地从你面前流过,你从来不知道流水是什么味道,但是有一天你舀起一瓢来,你知道了这一瓢水的味道,但是你不能因此推断整条河流都是这个味道,也不能判断每一天它都是这个味道。但是这瓢水的味道只有你知道,别人从来不能体会到,除非他也舀起一瓢来喝,他尝到的味道,只要是好的,令他高兴的,又何必和你一样呢。

        不好意思,我又跑题了,其实我拿中心思想做例子,是想说在这部电影中,导演的意图虽然存在,他让这个作家在结尾又回到黑暗之中,但是很难讲清楚是为什么。是因为面对诱惑忘记了当初对上帝的感恩和虔诚而惩罚他,还是因为不忍心看他被撕裂而怜悯他,又或因为视觉刺激了欲望而让他重回伊甸园,还是干脆说,命运就是无常,既然有奇迹,就会有不幸。很难说清楚。但是导演把主角也把我们置于这样的事件中,得到什么感受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我想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最好的作品都不是简简单单的说教,因为这样的说教远不如政治宣传单和思想品德课本来得直接和有效。像格萨尔王传和伊利亚特、堂吉诃德这样的故事,也很难讲是表现了什么中心思想。像这部电影一样,这又让我想到布列松说过,生活本身是不透明的,就是说生活现象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导演必须自己去组织,让影像产生意义,但是在组织的时候,应该尽可能的用真实的视觉语言,而不是发明另一套符号系统。所以像苏联蒙太奇学派那样用镜头意象来表达观念,试图影响对某一事物的看法,是不应该和不可能的。人已经有了语言,不再需要另一种语言来表达意思,即使像电影和建筑这样有一定的媒介传播作用的东西,其实质性也不在于用类似于语言学的方式来表情达意,而是建立在自己的介质本体之上,电影是影像,建筑是物质空间,就是这么简单。如果硬用语言学的帽子来套,我们已经看过了后现代主义在建筑上的闹剧,和政治电影在人们眼界开放之后的迅速没落。

        再次回到电影,我看完之后,在豆瓣上给了它五星,我很少给五星,并不是说他特别被感动,恰恰是因为我看完之后有些疑惑,很费解,但是让我想到了很多,所以我知道这是一部好的电影。

        所以我也不应该起这么一个名字,因为这电影不仅仅是关于奇迹的,只是因为我刚开始以为这电影是讲奇迹与生活的关系的。但是我又不能把题目搞成“看完风吹柳树静的五点看法”之类的,“……之后”这样的句式也比较开放,什么都可能发生。实际上也是这样,奇迹发生之后,生活还要继续。

        我忽然想到圣经中耶稣医好的那些人,那些复明的盲人,复生的死人,重新行走的残疾者,他们在圣经中好像只是证明耶稣神性的道具,但是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有自己的故事的,在经历了奇迹之后,他们的生活变成了什么样子?他们怎样来适应生活中的这个突变?我们不可能知道,因为圣经虽然号称是为所有人而写,主角却只有上帝和耶稣一个。

        谁是主角,谁被记住,其实是最最重要的事情。今天我们很难说帕里斯和阿喀琉斯是善的还是恶的,也很难说堂吉诃德是好人还是坏人,但是他们被记住了,被无数人谈论过书写过。我想这也是为什么胡慧珊纪念馆被官方查封,禁止开放,就是因为他们懂得话语权有多重要,谁被看到,谁被记住,实在太重要了。他们怎么会允许一个普通通通的少女,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和英雄事迹的少女,进入大众的视野,进入博物馆被纪念被展览呢。普通人,不能表现“中心思想”的人,没有当主角的权利。

        迄今为止,我发现我这篇所谓的影评其实处于不断的跑题之中,而且犯了话痨的毛病。好了,我决定结束它。我记得主角穆罕默德在巴黎期间,手术之前,那个叫“莫特扎”的人问他是不是很兴奋,他说他很兴奋,也很害怕。莫特扎问:“是害怕看不见?”,他说,“不,或许是害怕看见,我在另一个世界中生活了38年。”这个奇迹,将要改变他已经过了38年的生活。
  3. 当安拉在童年时让你去接受灾难,你的生活中必然会失去很多欲望——俗人的欲望,甚至不曾祈求能再看一眼这个世界——一个必然的因果关系。

    而当你35年的黑暗生活突然有了色彩,随之而来的欲望,甚至可以说是35年来想都不曾想过的欲望:看看这世界的斑斓色彩,竟然实现了,却必然又带来更多的欲望。

    如果你用心地以男主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那么这诱惑实在实在是太大了,所以电影中的描绘并非夸张,甚至离到位还差那么一些些。

    同时另一方面,导演描绘的男主妻子的性格也促使了甚至决定了男主对自我欲望的放纵。男主的妻子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将一切闷在内心,只会默默行动的女人,而这种女人并没有太高深的为人处事能力,在男主视力失而复得之前,她甚至比男主更依赖对方。导演对妻子性格的描述是成功的,对故事发展也是有关键作用的。

    因此,我认为,导演通过对男主妻子性格的描绘,也是在反思伊朗女性的婚姻问题、前途问题。就像《一次别离》,越来越多的中东电影对他们宗教中的教义体现出人文主义的关怀,这是可喜的一面。

    电影发展到性格沉闷的妻子转身离去,如果就这样结束,或者以男主追求美女失败而告终(和美女合体之类肯定不可能,太滑稽),那么故事明显比例失调:典型的头重脚轻——前半个小时黑眼,后面一个小时都在讲男主心理的潜移默化,未免太平淡。

    因此,把男主再弄瞎,从故事的整体性上考虑,绝对是对主题的一个升华,至少情节安排上完美无缺。

    但是怎么弄瞎呢?怎么同观众去解释呢?其实这导演非常用心,他从两方面解释了,只是可能有些人没有理解到。

    一方面,他从科学上解释——眼角膜移植排斥;另一方面,他从宗教上去寻求解释,我相信理解了这一点,就会理解故事最后男主的那一番坎坷路途的含义了。

    总之,这部电影还是有很多地方不严谨,但是故事框架的搭建以及演员的表演都十分出色。

    不太明白为什么会有人说做作,只能说他们没有看懂而已,没有用心体会导演用意。我倒是认为电影中很多细节上的粗糙是可以容忍的,毕竟是小成本电影,很不容易了。
  4. 海伦·凯勒曾写过一本书,叫《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直激励着许多人。作为天生失明人士,她对光明充满了憧憬,并对有光明的日子做了细细的安排。这本书确实读后确实让人感动,为海伦的不幸,也为海伦的自强。当然,海伦最后并未得到三天的光明,黑暗伴随了她一生,她的许多理想并未能实现,不过她这一生过得却很充实,也可以说无憾。

    对于一个盲人来说,光明对于他们来说确是梦寐以求,然而如果一个盲人真的得到光明,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呢?伊朗影片《风吹柳树静》就探讨了这个问题。一个从8岁就失明的教授,有着幸福的生活,娇妻爱女,庭院深深。在盲校里也让人敬重,虽然心有遗憾,但对目前的生活倒也知足。一次法国之旅,让他眼睛重见光明。复明改变了他的生活,使原有的平静而安稳的生活,陷入漩涡之中。

    我们能理解已经失明近三十年的他,在复明之后的狂喜,明白他那种世界于我皆新鲜的好奇,他拚命地享受着光明给他带来的种种乐趣,想将过去所失去的东西都能够找回来,这是人之常情,大家皆可理解。不过,影片中的盲人教授却是觉今是而昨非,对以前的生活进行了彻底否定,认为自己的前半身等于白过,因为那是非自己意志所选择的生活,甚而要求对自己的过去有所补偿,觉得周边所有的人,甚至是整个的社会都有欠于他。

    以前温暖的家,于他不再温暖;以前他引以为傲的职业,让他觉得羞辱;他对温柔的妻子不再有兴趣,而去追求年轻的女学生。新鲜而有趣的世界在他的面前展开,让他目不暇接并贪婪享受,也让他对过去的生活及周围的一切顿生反感与愤怒。复明对于他与这个家庭是件好事,却让这个家庭矛盾重重阴云密布。本来应以感恩之心来看待这一切的,应该珍惜着这偶得的恩宠,生活也会更加的甜美,但激荡于他内心的那种不平衡想要补偿的心理,却让他做出了疯狂之举。

    上天给予你的,也会随时拿走,这是不易的真理。珍惜眼前的一切,怀着感恩之心,过好每一天,恐怕是人生应该遵循的原则。人生是无法补偿的,生活也是无法重新来过的。过去的生活即使再艰难,再无乐趣,亦是你值得珍视的经历,也是最弥足珍贵的回忆。盲人教授想要补足自己的遗憾,上帝却让他重回黑暗。也许在那个时候,他才明白光明对他意味着什么,才会想清楚在光明中他会如何做。

    假如给你三天光明,你又会如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