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播出后,根据网上的反馈,节目的关注度果然不低,应该达到了预期,然而评价却并不像《圆桌派》推出时那样“好评如潮”。虽然豆瓣上还没有显示出节目的评分,但从网友的评价情况看,评分应该在7分左右,远比不上两季《圆桌派》分别获得的8.9和9.2的高分。
所以为什么呢?在我看来,主要原因在于多数观众还是怀着一份看“锵锵”的期待去观察这个新节目的。因为这是“锵锵”停播后文涛的第一次亮相,而文涛的公众身份即是“脱口秀主持人”。
在官方的介绍中,这是一档“创新形态的文化探寻节目”。所以它的特点在于“创新”,并不能被归类为某一类电视节目。它既不是脱口秀(如《见字如面》),也不是真人秀(如《爸爸去哪儿》),更不是纪录片(如《客从何处来》),而是他们的混合体。文化探寻的主题让它有了人文关怀,而旅行和生活体验为主的内容给它带来了娱乐性,作为“锵锵”主持人的窦文涛又让聊天这个本行成为了节目的亮点。所以我说,他们三个人只要坐下来,就变成了移动版的《锵锵三人行》。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感受。
首先,赞助商的阵容给了我第一个惊喜。作为一个以读书为主题的非综艺节目,能够在市场上获得如此多的关注和认可,并且在深圳卫视黄金时段播出,实属难得。当然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窦文涛”这个品牌的价值,不只因为他在《锵锵三人行》里19年所积累的观众人脉,还因为《圆桌派》的热播,向市场证明其实他并不只是小众群体的偶像。
《圆桌派》不仅是“看理想”系列中最受关注且播放量最高的节目,《圆桌派2》还在不久前被《新周刊》评为了“2017年度最佳脱口秀”。《圆桌派》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对《锵锵三人行》节目形式的复制,只是由三个人变为了四个人,甚至嘉宾阵容都与《锵锵三人行》相差不大。在话题方面,《圆桌派》选择了另辟蹊径,没有紧跟时事热点,而是向生活方向倾斜,这样便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目光。再加上精心的布景、独特的拍摄手法以及对氛围的营造,共同把《圆桌派》打造成了独一无二的文化盛宴,节目的真实、幽默、有深度给观众带来了惊喜。聊天的确是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的文化传播形式,也很难找到另一个同类型的节目,至今也没有出现。
不过《一路书香》旨在“走出去”,就很容易变成“生活体验类真人秀节目”。从第一集来看,的确有些像。体验环节要做的出彩,就要有好的策划和导演,就是使情节生动,如果没有好的情节,至少要有擅长即兴发挥的演员。从第一集来看,节目组策划的体验情节故事性偏弱,刻意增加的“挑战”又因极易完成从而使体验失去了部分真实感,也很难达到吸引观众眼球的目的。为什么大多数体验类节目都设置有比赛环节,甚至不断给嘉宾出难题,就是为了增加节目的悬念和戏剧性,以免变得过于平淡,如同真实的生活一般。而第一期实在过于平淡了,这一点当然也与三位嘉宾的临场表现有关。三个人都不是演员出身,难免会有些拘谨,张星月表现得最为明显,常常无所适从,不过相信几期之后会进步一些。
另外,第一集被吐糟比较多的是后期制作。后期增加的动画效果包括弹幕未免有些低龄化的感觉,其实是为了突出轻松诙谐的气氛,这里采用的却是一般真人秀的技巧,而忽略了节目的主旨和受众的期待,于是产生了不小的违和感。
第一集里,“体验”的成分大于“聊天”,体验部分不能算成功,但相比之下,最好的部分还是聊天。在三个人的谈话中,文涛依然是引起话题和掌控节奏的那一个,高超的聊天技巧、丰厚的知识积累和人生阅历也能够从谈话中清晰地体现出来。那个《锵锵三人行》里的窦文涛,那个“国内最好的谈话节目主持人”,此刻就在这里。
遗憾的是聊天场景并不多,毕竟这不是一档谈话节目。从第一集观察来看,后续节目应该会延续这样一种形式:以一本书为缘由,前往一个地方,追忆一段往事,再体验一些生活。
第一季共十集,虽然难免有失望,但我相信你会和我一样,不会因为第一集就放弃了它。有时我们对某个人事物感到失望不已,或许只是因为自己的期望过高了。这是文涛的第一个非脱口秀节目,很开心看到他做出了新的尝试。未来我会拭目以待!
看了一二十分钟就关了,这节目如果是这水平感觉应该火不了,读书胜不了朗读、见字,旅游其他卫视早已玩烂,谈话当然胜不了锵锵。我们满怀对锵锵圆桌的期待,得到的却是这乱炖的节目。 不过也从某种程度上祛了媚,是锵锵这种谈话形式,王蒙、许子东、梁家辉、査建英、梁文道、马未都等优秀的嘉宾一起成就了文涛,离了三人行这种节目方式和嘉宾的思想深度,锵锵估计也啥也不是。
三人行停更以后,粉了十三邀,当然更也期待圆桌的回归
看了第一集,明显低于预期,略失望。想做文化类节目,但又有太多娱乐综艺的成分,一样可以的搞笑,一样可以令人尴尬的幽默镜头,一样催观众落泪的套路,看着让人不时尴尬(我希望是我想歪了)。希望窦老师花更多时间做圆桌派吧,综艺不适合。另外,节目名叫一路书香,感觉更像是一个噱头,最后还推荐本书,倒不如梁文道老师直接就做书籍推荐的节目来得干脆,内容更书香洋溢。
冲着窦文涛来看这节目,看了两期有些失望。
一开始我看宣传稿上写的“首档创新形态文化探寻节目《一路书香》”,我还以为是围绕着书籍来讲文化。但是第一期看得我真是一脸懵逼。书香怎么成地瓜香了?文化探寻在哪呢,走一圈余光中故居就是了?创新点在哪呢?……这里还得说说余光中一事,因为12月14日这位大师逝世了,我没法不将这事和节目联系起来。节目组是提前知晓余光中老师病重吗?想想都觉得是个不错的选题呢,拜访已故大师的生活的地方,尽管说节目是在这事之前播出的,但是……嗯……
说回正题。第一期一直提乡愁,前面几分钟莫名其妙地在博物馆前聊天,任贤齐讲自己的一些对余光中的想法,以及自己在台湾的经历。前面还好,和书和文化是有关联的,像窦文涛会问任贤齐“台湾孩子对余光中的印象”,会说类似“简单的东西往往共鸣特别广”这样总结性的话。
到了故居,节目请了余光中7岁回泉州时相见的一个儿时玩伴。这人找得好,只是好像没能说出点什么,这个和提问者的问题也有关系。问得不好,答案自然也不会太有价值。到后面风格就更诡异了,居然做起了地瓜干!简直成了美食节目呢!结尾部分还是稍微挽救了一下,三个人坐在一块聊亲人、思念,但是还是挺尴尬的,我看他们吃饭时老伯老姆的那个神情啊,真替他们难受。
第二期比第一期好。他们仨继续在泉州晃荡,走进泉州的蟳埔村,和观众介绍了当地的一些文化特色,例如“蚝宅”、蟳埔女头上戴的“头上花园”、挽面、蟳埔女下海捕捞等,还是学到了一点东西。
但怎么说呢?我觉得首先从一个节目的名字基本上就应该可以看出节目的定位,从这两期来看,节目组可能是选择一个城市里的文化特色和地方做探寻,这其实是和书没什么关系的。当然,人家可能只是想借“书”来讲“文化”,来体现这是个文化节目,但肯定会有人和我一样误解含义而感到失望吧。
另外,电视文化节目长期以来都是比较保守和单调,我感觉《一路书香》依旧落入俗套,没有什么“创新”。虽然是在现实社会中讲文化,但是历史占比大,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结合得不够深入。作为观众,我很想知道某种文化的来源、现在和以往的差别等。最关键的是,不像多年前汪涵的《非常靠谱》,选择中国姓氏来做选题,《一路书香》选的还是普通的、被做过很多次的领域,科普的内容也不深入,告诉观众有这么个东西就基本完事,颇像是主持人变身导游带观众线上旅游了一番。这也导致节目整体娱乐性强过文化性,电视文化节目应当找到文化和娱乐的平衡点,高姿态地介绍文化也不好,但是这么休闲地推广文化也不成。文化应该是节目核心,娱乐是一种表现形式,要雅俗共赏。
尽管主持和明星嘉宾都是很日常地在聊天,但是感觉如果能再有趣、调侃一些就好了,看了许久仍不觉得被吸引。可能是我这个文涛迷被他过往的节目形象套住了,真的觉得文涛值得有更深度的交流,这种到处走走看看、家长里短的谈话可以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