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过是枚棋子,黑棋。因着特殊的童年和成长历程,在法律之外的世界经营着自己的“王国”。
她也不过是枚棋子,白棋。职业注定了她的道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改变,只能是他的对立面。
他们,不过是命运的两枚棋子,各有一早就注定的轨迹,气场强盛,疏离又紧密,不被影响和改变。
夜色璀璨下的桥上静谧又安宁,听到他的再一次深情表白后,她在流光飞舞中转身。
他紧紧抱住她,说。
曾经有段时间,我觉得自己真坚持不下去了。
现在,不同了,静雯,有你在,一切都不同了。
王志文在说这句话时,语调是神情的,眼神是深远的,表情是,落寞的。
也许是因为,尽管他多么地深爱此时此刻在他怀中的这个女人,
我从来没有这样对待一个女人,我想接近你,又害怕。
请让我们彼此坦诚,这样无论工作还是感情,都能融合的更好。
静雯,我喜欢你。
但是,来自童年深处被侮辱和被损害的经验,和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
告诉他的却是,这个女人有可能是个警察。
提防。提防。提防。
提防。提防。提防。
在郭小鹏心里,这个词,应该出现过多少次。
而,蒋雯丽,这个警方的卧底,在面对两次危机情况需要出走时,一遍又一遍地问郭小鹏,真的要走吗,真的要走吗。她的眼中,满含泪水。
警察和毒枭,什么时候能够共存过。
我一直在想,有没有那么一个瞬间,汪静雯是爱上郭小鹏的;
有没有那么一瞬间,汪静雯希望自己不是警察,随着郭小鹏远走高飞的。
海岸边,面对来势汹汹,已经对她充满怀疑的郭小鹏,她说,
坦白说,有那么一瞬间,我是对你动过心的。但你这个人的内心实在太阴暗了。让人无法看清。
能够被看清,他就不是郭小鹏了。
化学博士出身的他不仅贩毒、运毒,还亲自大规模制造冰毒,且数量以吨计。而法律明确规定,制造,贩卖冰毒五十克以上的,都是死刑或无期徒刑。郭小鹏能不明白这一点吗?他当然明白。
就在他们的感情突飞猛进之后,他把汪静雯带入自己秘密实验室,面对汪静雯“你不怕法律制裁”时的疑问时。他说,
一切都在计划中。
这是一个成长于精神虐待家庭的孩子,在日复一日的被侮辱和被损害之后,典型的防卫策略。
你必须把一切后路都安排好,才能万无一失。
他是聪明的,否则不可能一路顺利读到化学博士,把海州药业打理得有声有色,还成功把业务拓展到国际毒品市场,并吸引到东南亚的大毒枭,主动前来与其合作。
他是聪明的,即便在怀疑深爱的女人是警察时,在利益和感情之间,仍然保持了高度的警惕。
他的不聪明,仅仅在于,如何能够在明明已经知道这个女人曾经读过警校的情况下,还对她欲罢不能,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这样的一个男人,至始至终,他都在和自己搏斗。也许,从头到尾,他都没有完全信任过那个他深爱的警察,汪静雯。
他在赌博。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和未来赌。
他告诉这个女警察,自己生产冰毒的秘密,还带他去见大客户——东南亚大毒枭G先生;
他在危机关头,留给她国外银行户口的密码;
他在临走时,告诉她各国大毒枭的联系方式。
他在赌。虽然这赌,也带有了欺诈成分。
他赌,这个女人,最后一定会跟他走;
他赌,她会放弃警察身份,和他远走高飞。
他的母亲,那个上世纪的越剧名伶,这个世界上最懂他的人,说,
小鹏,因为家庭的关系,你的心灵从小就生活在黑暗之中。 你需要一个女人,只有这样的女人,才能让你彻底放松下来。
这个女人来了。汪静雯。
她带给郭小鹏前所未有的感受。他说,
实话上来讲,静雯,在感情上,我对你是有依赖性的。
这个女人来了,从一开始,目的却是要把他送上死刑台。
他知道她的目的,只知道自己爱上了她。于是,像所有陷入爱河的男人一样,他开始患得患失、怀疑、生气、吃醋、小心翼翼、忐忑不安。但他毕竟是郭小鹏,所以即便在下了最后赌注时,还是始终不忘本能的自我保护。
海边。当数吨冰毒运上船只,即将彻底离开海州这个带给他无数童年阴影的城市,开往光明灿烂的未来时,
她,汪静雯,拔出了枪支。
他慢慢回头,你,果然是警察。果然是警察。
果然。果然。果然啊果然。果然啊果然。
赌徒压错砝码后的失望,瞬间转变为恼怒。
你以为,我完全信任你吗。 你以为,我给你的商务通里,真的装的是国外银行户口吗。 那个,是起爆装置。 引爆装置,是我手里这个商务通。
他说,
静雯,跟我走。我们到国外,永远不再回来。
他说,
静雯,跟我走。我们到国外,永远不再回来。 我一直希望你跟我走。
这个时候,我多么希望,汪静雯能说,好,我跟你走。我放弃这个职业。
我却不是编剧。
所有的故事都要结束。所有的感情,却未必都会马上尘埃落定。
他逃亡,伪造自杀现场。她,立刻履行职责,马上辨别出是假的,带领同事四处寻找他的下落。
以她对他的了解,怎么会找不到他。
以她对他的观察,怎么可能抓捕不了他。
但是,她是真的希望找得到呢,还是希望找不到?
终于守株待兔将他捕获那一瞬间,她的心里,有没有过一丝不舍?
监狱里最后的相会。郭小鹏11分钟的独白。
这绝对是震撼人心的片段。经典。
N年前的一天,尚未满20岁,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处在动荡之中的我,就是被这最后一幕震撼。每天晚上看完后,白天又追重播。
在NNN年后的今天,第N次复看,仍然良久无语。
郭小鹏说,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20岁以前就已经形成了。
他说,我要见鲁晓飞警官。带着似笑非笑的漩涡。诡异得很。
此时,身份太过于落差,他只能在囚室里席地而坐。
而她,这个他曾经深爱的汪静雯,不,现在是鲁晓飞警官,隔着一排栅栏,正高坐于几米之外的红色椅子上——在身后两位警察的监视之下。
他们的故事,消失在尘世中,轨迹全无。
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中,在这场势均力敌的交缠纠葛中,他们甚至没有一个真心的拥抱,一次毫无防备的握手。
仅仅有的,不过是两次若有若无。
第一次,他刚开始质疑她的身份,出其不意地把她带到自己家那扇巨大的镜子面前,直视她的眼睛,逼问她的身份之前,那个蜻蜓点水的拥抱。
几秒,仅仅只有几秒。
还有一次,他不再怀疑她是卧底,两人冰释前嫌、误会消弭。她起身要去工作,他拉住她的手,说。
静雯,跟我一起吃饭好吗。
她回头温柔地笑,不行,我晚上有约了。
他竟然带了撒娇的口气:那就推掉嘛。
她又是微微的宽容的一笑,那好吧。
他的笑容,就已经幸福溢满全身。
多么绝无仅有。
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故事。
贩毒分子本应是罪大恶极,但王志文的塑造,让人无论如何都对这个毒贩恨不起来。把坏人演成了让观众爱上了的“好人”,演员应该也未曾预料到的吧?
只是,不知道,假如同样的故事拍成美剧,还会不会是同样的结局?
也许,也许,也许。
郭小鹏不必死,就能和汪静雯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像《肖申克的救赎》中的andy和red,从此过着自由的生活。
郭小鹏说的“一周后此时,我们在加勒比海看风景”的愿望,就不会是南柯一梦了。
无需从头,也无需收拾旧河山,他们就已经能相守,永生。
年前看完了《天道》,最近刚看完《佛陀传》,又来看《黑冰》,看到王志文的这个角色,总让我想到佛陀传里边悉达多的哥哥提普达多,一样的受原生家庭影响而一辈子活在扭曲与黑暗的世界中的悲剧角色。
原生家庭的这个迷思,太多的书、电视、电影摆在台面一味探讨,告诉了很多人:每个人的性格是如何形成的,一旦形成了,就会造就命运!看吧,这就是你的命运,因为你有个不幸的童年,青年,以致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你无法改变,这就是你的命运……让人多么无力 。
而且让那些不愿意改变,不敢正视自己的人,多了一个多么完美的借口:都是成长环境影响了我,否则我不会是这样子!——这就是很多人的现实。
曾经我为了跨专业考研,自学了心理学考研的书籍,一度认为影响人最重要的就是:环境。生长环境,文化环境,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塑造一个人,人就是环境的产物!曾经我一直对这个理论深信不疑。
可我又在处处看到,在同样的环境之下,明明也存在着许多不同性格的人,难道人真的就一定是环境的产物吗?
中国有一句老话:一妈生十子,十子各不同 。
后来我知道了,人不应该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只能影响人,而无法决定人。
人是自己思想的产物。你相信什么,你就是什么。
郭小鹏黑暗的童年生活,让他相信这个世界没有爱,这个世界处处是利益,背叛,竞争,掠夺与黑暗。 而他的思想信念,影响他的行为,而他的所作所为,进一步验证他的信念。 于是他也就这样亲手一步步将自己送进黑暗的深渊。
环境并不是影响一个人的绝对因素。如果把它认定为绝对的因素,就意味着推卸责任,一个人不愿意为自身的成长而负责,因为把一切责任推卸出去更加的容易:是外界影响了我,不是我的错。
因为怨恨这个环境一向比改变这个环境容易的多。报复这个社会也比改变自己容易的多,这是大部分人的信念与选择——我无力掌控自己的人生,我无法避免受外界的影响。
如何超越原生家庭,只要认清,环境并不是影响一个人性格与命运的决定性因素。能决定自己命运的是自己——信念创造实相。你的思想将带你去到你想要去的地方。
反复问自己,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并且相信,我有权利选择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你想做一个积极阳光,充满爱的人?还是想做一个消极、抑郁、充满负能量、仇视一切,活在黑暗里的人?
许多人经历了黑暗童年,而经历黑暗童年的意义在于:通过体验这样的苦,让你知道父母教育子女的错误,父母不懂爱的悲哀,因此,绝对不要像他们一样去互相伤害,再把这种伤害传递给爱人,孩子 。
你要做一个和他们完全不同的人。而不是去复制他们的悲剧人生,这方是受苦的意义!如果不认清,不正心正念,就会让自己继续在父母的模式里轮回,循环,继续让自己痛苦,并且吸引相同的不懂爱的人,把这份痛苦传递给下一代,然后一切的苦就真的白受了 。
剧里有个非常可悲又可怜的角色:刘眉,唯一一个真正爱郭,真心对他的人,但是郭却只是利用她,不喜欢她。因为她和郭是一样的人,自私,黑暗。郭要寻找的是一缕阳光,能照进他黑暗心底的阳光。他虽然选择了黑暗,但并未停止寻找光明,从他对母亲的孝顺看来,他并不是一个完全没有良知的人。
看到最后一集,郭小鹏自投罗网,我觉得并不是因为他愚蠢,而是他故意自投罗网。因为他已经是一个失去一切的人,失去了事业,还有他唯一爱的两个女人:他母亲,和汪静雯。他要逃跑意味着他此生可能再也见不到这两个人了。
当一个内心这样黑暗的人愿意敞开自己去信任一个女人的时候,他一定在黑暗之中看到了光。当他知道他孤注一掷深爱的人却是要他死的敌人的时候,那光瞬间可能就变成了一把尖刀利刃,割碎他的心,此时他的内心又有多痛? 同时失去事业,失去爱人,也许他已经没有再活下去的动力了。 他的聪明已经几乎让他到达了金钱和权利的顶峰,可他仍然觉得空虚——没有「爱」的空虚。 人生如果没有爱,有再多的金钱和权利又有什么用呢?
失去爱,就是失去了一切。而拥有爱,一切都可以失去。
他下赌注:宁愿相信汪不是警察。他在下赌注的时候,早就知道自己可能的命运。不过也许他不在乎,他至高的追求是「爱」,他觉得自己在黑暗的人生中找到了那一缕阳光,因此哪怕付出巨大的代价也不惜。因此一个负面的毒枭的人物性格才让人觉得既愚蠢又单纯、感动,甚至是让人既同情又喜欢这样一个负面人物,恨是恨不起来,只觉得同情,可怜。
很多人说郭愚蠢,毁在一个女人手上。
可郭注定“毁在”这里,因为郭一辈子在寻找的东西,不过就是一份真爱而已,那就是他童年没有得到的东西,也是照亮他黑暗人生的唯一真实的阳光。
回来自投罗网,也不过是向「爱」臣服,他唯一爱的两个女人:他母亲,和汪。
如果早一点知道,苦难的意义,不是叫你去憎恨他人、憎恨现实、报复社会,而是接受现实,原谅那些造恶之人,原谅他们的无明,无知,从苦难的体验之中生出怜悯之心,立志不要做和他们一样的人,用自己最大的力量去改变自己的负面信念,选择看到这个世界的美好,选择正心正念,去学习与了解爱是什么,去付出爱,践行爱 。
把自己活成一个榜样:我虽生于苦难之中,但绝不会再给这个世界带去更多的苦难,如此一来,自己经历的苦难也就成为了一份祝福,受苦之心也一定会因沐浴在爱之中而得到解脱,从此也一定会有完全不同的人生。
最近很流行一句话:每一个不幸的人,都在用一辈子治愈童年。但我想说的是:每个人都不用花一辈子治愈童年,童年已经过去,父母也已经老去,他们并不是神,也不是你的真理!而你已经是一个大人了,放掉过去,立足于当下,你有完全掌控自己生命的权利与能力!
怎么说了,这部片的许多人物塑造的令人很失望,郭小鹏大毒枭感觉在剧情里就是一个笑话,面对汪静雯智商基本不在线,前期一大半的剧情都在想着如何泡妞去了,后面发现身份有那么大的疑点反而更信任她了,这是自负还是愚蠢了。 另外在这部剧中,我很难看看出郭小鹏有什么个人魅力,更看不出有什么情义,除了对他母亲和汪静雯之外,他对其他人不可谓不冷漠。林小亮他亲弟弟和他情人刘眉在他心中只是工具人,你很难想象一个大毒枭还需要让自己最亲近的去干这些又威胁又跑腿的活。 还有郭小鹏在剧中动不动就讲故事,说教,这只能体现出他的高傲和对他人的蔑视。自以为懂人心,结果身边藏了两个大内鬼,可笑。 还有他与G先生接触的那一幕,本来可以设计得很精彩的,结果我只能看到郭小鹏的愚蠢,自大。 关于李新建和汪静雯,又是这部剧设计得一个很大败笔,汪静雯在这部剧中似乎拥有了一个强大的buff,无论做什么,都不会死掉,而且这个角色又是依托于郭小鹏存在的,没有自己的魅力。李新建这个角色,感觉就像个无赖警察,前面一大半剧情都在跟在汪静雯后面,更狗屁膏药似的,难道刑警工作这么闲嘛。
关于杨春和刘眉这是这部剧中为数不多人物塑造出众的角色了,特别是与郭小鹏相比,这两人的情义格外令人动容,而郭小鹏在某种意义更像是一个有着恋母情结的,情感扭曲的疯子。
关于剧情,漏洞太多了,各种不合理。1.查知汪静雯在北京的经历,这一点尤其离谱,当得知汪静雯从今在警察学院读过书,后来突然消失了,如今又换了一个新的身份出现在你公司里,而且你公司又在背地里制毒,这不是间谍这是什么,高智商,毒枭,这么明显都看不出。
其次,作为一个贩毒集团,一个大毒枭,手里的武装就这,就刘眉,他弟弟林小亮和段强怎么活到现在的。段强还是本地的以前警局的,心可真大,不会在金三角或者其他地方雇一些武装力量嘛?
还有金三角大毒枭,他作飞机来香港逛街啊,还做飞机,这不是自投罗网嘛,来拿一个东西,大毒枭亲自拿,还做飞机,汪静雯的身份都暴露出来了,还这么玩,实在想不通。走私贩毒的,非要只身一人做飞机,找死,想不通。
毒品交货那一幕尤为智障,我不知道是谁给的汪静雯勇气一个人面对四五个毒贩敢表明自己警察身份的,最离谱的是,四五个毒贩,打不死两个拿手枪的,这是在搞笑是吧,扫都扫死了。这么一个掌握你们这么多秘密的卧底警察竟然没有被打死,想不通。。
这样的剧情漏洞真的还有很多,说实话如果不是因为我之前有看过天道,对王志文抱有期待,我真的很难坚持把这部剧看完。当然看完这部剧我也明白了剧本和演员是相互成全的,就比如这部剧,郭小鹏这个角色,我真的很难喜欢。总的来说,这部剧故事大纲可以,但剧情太烂,本来可以往深,往厚的方向去拍,结果去拍的如此浅薄,不知道是编剧不行,还是编剧认为观众智商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