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The Boy in the Striped Pajamas(2008)

简介:

    八岁男孩布鲁诺(Asa Butterfield 饰)一家随着纳粹军官父亲的一纸调令,由柏林搬迁到了乡下。失去了朋友们的布鲁诺很快对新家附近的“农庄”产生了兴趣,那里有一群身穿“条纹睡衣”的人终日忙碌,并且其中一个为布鲁诺一家服务,他形容肮脏,态度慎微。周遭环境和布鲁诺的举止让母亲暗暗担忧,但纳粹父亲制止家中任何怀疑既定政策的行为。

演员:



影评:

  1. 悲剧的诞生
    ——观《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那里有湛蓝的天空,白色的云,那院子有大树环绕,后来还有了摇曳的秋千架。那里是盛夏的乡村,是理想中的乐园,但又的确是凶宅。那里,有无数的生命在小心翼翼地活着,卑躬屈膝,只为苟延残喘,更有无数的生命不明不白地死去。你看到那漫天的浓烟么?那不是炊烟袅袅,是六月雪,那是死者的骨灰在天空聚集,又迟迟不肯落下。曾几何时,在《辛德勒名单》不也有这样的浓烟么,只是在这里,我们还闻道了那股呛人的臭味。
        活着,又如何?
        《辛德勒名单》中,你有没有听到儿童那欢快的叫声“GOODBYE JEWS!”在《钢琴师》,你有没有看到,只要是犹太人,活着,就无处可逃。本片中,编剧似乎给出了答案:“犹太之流诟吾族,诱吾族之敌”“笑吾族文学音律”“凡其所到之处,灾害不断”“吾国必因其而亡,不远矣。”这大概就是希特勒灭犹的缘由吧?我想起了我年少时看《北洋水师》,那里也有日本天皇的担忧,作为岛国的担忧。难道这就是侵略的缘由?
        我无法想象,德意志,那个哲学大师辈出,崇尚理性的国家,竟会挑起两次世界大战,甚至还施行过种族灭绝的政策。是德国人思考得太深,以致走火入魔了?还是担忧太多,以致无法自拔?大概都不是。那些儿童显然是未经思考,受了大人们的教唆的。儿童又真的那么无辜吗?不是。儿童本身固有的轻浮与好事,大概也是一个原因。我一直在想,倘若是你,你会不会也在其中,兴奋地高叫:“GOODBYE JEWS!”呢?等到你已经经历了沧桑,然后,你说:“那是我年少轻狂!”是不是已经太晚了。
        不仅在德国。文革其间,诬蔑师长的,毁灭文物的,为了各式派别而争斗的,不是大有人在么?年少又轻狂,无知又冲动,大不了是受了某某某人的蛊惑,托词不外乎如此。那么,行动背后的真正动机又是什么?要么基于从众心理,你这样,我也这样;要么,是自我的彰显。这样的心理,一直存在,而且会永远存在下去。
        但这不是真相。
        真相在于为什么会有人盲从。
        真相在于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政策。
        真相在于人类创造了“我”与“我们”,而“我”与“你”便将自己与他人区分开来,我们隶属与这样集体,我是安全的,而你,也许就是敌人,或者,就是那个不幸人中的一员。真相在于人类有了国家这一组织。库切在《凶年纪事》中这样说:“我们生而就有归属。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是臣民。”“法律保护安分守己的公民。”所以,对于国家的意志,从来就不是普通人所能够更改的,那么,做个良民就意味着屈服与顺从。
        这不是真相。真相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国家意志。倘若国家意志是每个公民的意志,也许,就没有悲剧的诞生了。但经济学家已经给出了证明:这个美好愿望是无法实现的。所谓国家意志只能是有大多数人的意识提炼出来的少数人的意志。少数人的意志就是这个国家的所有人的意志。所以,你说犹太人不好,那么,人人都得说,犹太人不好,否则,便是以个人的力量来对抗整个国家。
        这也不是真相。真相在于这样的意志为什么会成为整个国家的意志,即便它那么荒唐可笑(中国的大地不也曾上演过?罢黜马寅初,消灭麻雀)。倘若,有多种声音,倘若,你可以表示你的不满,倘若,你是对的,国家又真的够虚心接受,那么,悲剧也就不会发生。关键在于个人的意志成为国家意识,而对于这种意志唯有俯首贴面,老老实实去执行。这便是极权主义。极权主义的罪恶在于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为他人的意志,皇权时代,军阀时代,斯大林时代,莫不如此。希特勒就是一个独裁者。极权主义的时代,你要么躲避,要么执行,要么就是牺牲品。
        但这也不是真相,真相在于这样的意志为什么会诞生?真相在于,是谁选择了这样的独裁者。意志可以归结为个人的丑陋,但选择,却是民众的结果,受蛊惑只是一时,但图新鲜,为自己谋利不是大众选择的一个因素吗?所谓人生,不过是在各种限制条件下,给自己选择一个最优解——基于精神或物质。人生来就有欲望,有些人终生郁郁而不得志,有些人实现了愿望,却坑害了他人。就是这样。
        你可以不选择吗?当一个国家没有了领导者,你会心安理得,稳如泰山吗?你需要一个领导者,我也需要。我们都被奴役化了。几百年前,一位法国作家这样写道: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那些曾经是臣民的平民突然会彻底忘掉他们早先渴望独立的要求,以至于要唤起他们并重新获得这种信念已经不可能了;事实上,他们无需敦促就在尽心尽力地做了,做得相当自在,乃至有人会说,从表面上看,他们没有失去自由,只是坐稳了奴隶。实情也许是,一开始,这种服役是不得已的,因为受到了外力的强迫;但后来那些无怨无悔尽心效劳的人,却是以自己的自由意志在从事他们的前辈被强迫做的事。”
        悲剧的诞生,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参与了。
  2. 影片的第29秒,出现了John Betjeman的一句话:
    Childhood is measured out by sounds and smells and sights, before the dark hour of reason grows.
    我把它蹩脚地翻成了:
    在黑暗的理性到来之前,用以丈量童年的是听觉、嗅觉以及视觉。
    这句话有几个地方没有翻准确。其一当然是恶心到要死的“听觉、嗅觉以及视觉”,一点美感都没有。其二是“grows”这个词,匆匆忙忙地被我翻成了“到来”,其实更准确的应该是“萌发”。
    换句话说,dark hour of reason应该是生存在我们每个人体内的,一到时候,它就会抖掉身上的尘土,慢慢地萌芽开来。
    所以布鲁诺的姐姐(叫啥来着… Gretel?)才会在自己的房间里贴满纳粹的海报,所以布鲁诺的爸爸(貌似叫Ralph)才会口口声声地用“军人的职责”为自己辩护。所谓“理性”总能披上这样或那样的外衣企图让人信服,而一旦被说服,就会永远浸泡在荒谬的泥淖里,无法自拔。
    而我们穿着条纹衣服的男孩则永远留在了他的童年,永远留在了对墙那一边的“农场”慌乱的第一印象里,永远分不清楚真实与谎言,永远笃信自己所认为是正确的事情,永远梦想着探险,永远保持着对纯真友谊的盼望。
    这种结局似乎不仅仅是一种批判与控诉,更是一种理想主义的美丽结束。

    说回到电影本身。在片头就赫然打出了BBC FILMS的字样,看完之后发现果然是BBC味很浓的一部电影。先不提所有演员出奇一致的满口英音(甚至包括应该是波兰人的希姆尔- -),配乐显得很低调又不失大气,整部影片也显得很平静,没有太大的波澜起伏。这种近乎平铺直叙的情节推进是BBC出品的一大特色(在古典剧中最常见)。影片最浓墨重彩的煽情在最后布鲁诺的妈妈哭喊的一幕,为时也不过一分多钟,然后镜头淡出。这种平平静静的残忍倒与书的风格如出一辙。
    电影相对于小说本身而言,最大的缺失在于儿童的视角。原著中作者的叙事是站在布鲁诺的角度,将许多孩子看到的片段拼贴到一起,让读者自己体会其中的涵义。其中最有意味的大概应该算是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误读(书中的布鲁诺将其理解为“一起出去/Outwith”,与奥斯维辛谐音),而父母和家人争执的片段,以及与姐姐闹的小情绪,也都是从布鲁诺的角度去写,让叙述充满了童趣。电影为了讲故事的需要,将时间线完全拉平,祖母与父亲发生口角的一幕被安插到了影片最开头,台词也没有书中那么激烈。而布鲁诺童真的展现主要体现在了爱探险和对“犹太人是坏人”这一理论的不理解与不信任上。这种缺失诚然是一种很大的遗憾,但幸而不至于是致命的。
    总体上来讲,电影对原著的传递十分忠诚。最后布鲁诺死去的场景处理似乎力度太大了一点,把投放毒粉的场景都直接加了进去(是怕有人看不懂么…),少了书中那一种委婉。而自我感觉书中那种绵里藏针的残忍本来才该是这个故事的精髓所在。
    如果说原著是在从一个天真的孩子的视角为人们呈现战争的荒谬与残忍,电影则侧重将这种童真通过镜头放大化,以弥补为了适应拍摄需要而删除的大量心理描写,布鲁诺张开双臂学战机飞行的桥段很有杀伤力。两个孩子面对面的谈话,时而海阔天空,时而静默无语,尤其是倒数第二天下棋的顽皮一幕,也处理得非常精妙。演员的表演似乎没有太多可挑剔的地方。简而言之,看过电影会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故事,是个会让人痛心的故事。而看过书会把这种痛心的感觉一直持续,直到刻骨铭心。
    一个是战争中的童真,另一个是童真眼里的战争。


    最后想说点关于书的废话。我买的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龙婧翻译的第一版。这一版的翻译被骂得惨绝人寰,貌似是把整本书给毁了。但是看过电影之后,我觉得这一版的翻译虽然不算足以传世,但也还是过得去看得懂的吧。比如“备用胎”这个桥段的翻译,虽然书中译得比较生涩,但是仔细读读,还是读的懂的。我一直想找这本书的原著来看看,可惜学校图书馆里没有,逛书店的时候也一直没有看到过。所以暂且还是让这个疑惑继续吧…

    字幕版即将出炉,请大家关注。另外有硬伤的话别骂得太狠- -

    四明狂客@PLX
  3. *
    蓝蓝的天空:
    阳光、大树、秋千;
    威严的父亲、美丽的母亲、情窦初开的姐姐;
    还有削土豆的沉默医生、穿着条纹睡衣的同龄男孩;
    父母对BRUNO的爱,老爷子教师的唠唠叨叨,孩子间纯真的友谊;
    这部电影拥有一部讲述美好孩童时代、一部充满诗意的影片所应有的要素。
        
    然而,
        
    通电的铁丝网:
    天际飘来散发着恶臭的黑烟;
    广场上,汽车前,姐姐的房间里..到处都是赤红的万.字旗;
    党卫军军官的咆哮、狼狗凶恶的叫声、看不见的地方一声清脆的枪响;
    戴着防毒面具的士兵、充满恐惧与绝望的脸、无助的父亲和悲痛欲绝的母亲;
    它又着实拥有一部控诉那段60多年前犹太人所遭遇悲惨历史的影片所需具备的细节。
        
    *
    蓝蓝的天空下,铁丝网内外,两个八岁的孩子席地而坐。
    导演给我们造就了一部可以看到的温馨画面和不能看到的可怖暴力并存的“黑色童话剧”。
    *
    爸爸正在做的“对囯家民族有益的”事;老师说“找到一个好的犹太人就和发现一片新大陆一样困难”;爸爸放给叔叔们看的电影里面,穿条纹睡衣的人们在农场里惬意的生活;突然有一刻,BRUNO发现自己已经不想离开这个曾经不喜欢的地方;只有天际那一缕黑烟散发着的恶臭,让小BRUNO有点受不了。
    BRUNO已经八岁了,他可以理解这些事情:他相信他敬畏的爸爸是个很好很正直的军人,为了让人们过的更好而努力着;相信农场里穿睡衣的人们过着快乐的生活,他们辛勤的劳作,累了可以去咖啡馆,喝点咖啡休息一下;BRUNO不想离开,是因为他不想失去SHMUEL这个真心朋友;而天际袅袅升起的黑烟,不过是将无用的垃圾烧掉而已。
        
    BRUNO只是有些不明白:为什么妈妈的双眼哭的红肿,不能容忍她自己和孩子继续住在这个地方;为什么老师不让他看喜欢的冒险故事,却叫他读《我的奋斗》,一本无聊的书;为什么帮他包扎伤口的医生会去削土豆,而他唯一的犹太朋友SHMUEL,的的确确是一个好人,SHMUEL的犹太爸爸也不是一个坏人。至少自己信赖的朋友SHMUEL认为他不是坏人。
        
    “假期如果你喜欢,可以到柏林来看我,等我们大家都和好的时候。”临近分别时,BRUNO对SHMUEL说。
        
    *
    BRUNO和SHMUEL 牵着的手,
    代表两个天真孩子纯洁的友谊。
    被一扇沉重的铁门无情的关闭,
    被门后那惊恐的拍打声叫喊声,
    扼杀了。
        
    *
    那扇沉重的铁门已静静宣告一段历史的尘封,
    然而门外的囚衣仍默默倾诉人性中的善与恶。
    镜头伴随着钢琴声渐远暗去心情却难以平静,
    唯有孩子紧握着的双手带给人类和解的希望。
  4.     很多人为Bruno难过
        潜意识里大家都觉得,shmuel死了就死了,他是集中营里的孩子,生死早已是定局
        而Bruno多无辜啊,纯洁的眼睛湛蓝的小天使

        那些犹太的孩子,他们也曾穿戴整齐可爱如安琪儿,他们也爱吃甜食,他们也以自己的爸爸为荣,他们也想做冒险游戏
        可是谁给他们机会?

        孩子们都是天使
        他们是这个世界的纯洁
        是成人让这黑浊了他们的眼睛

        
        也许只有丧子之痛,才让那位高傲冷酷的军官清楚自己在做什么
        至于清醒
        那还需要一些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