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前人山人海的开国大典,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已故国家领导人的珍贵画面,建国初期各地区各行业人民群众翻身做主人的历史巨变……
9月19日19点,一部尘封了近70年的影片在北京小西天中国电影资料馆进行修复版重映,而它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由苏联著名导演格拉西莫夫导演的《解放了的中国》。
据悉,《解放了的中国》这部影片不仅是新中国第一批彩色纪录片中的重要作品,而且还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中国和苏联两国联合摄制的中外合拍片。在时隔近70年后,这部纪录片经过中国电影资料馆修复团队历时9个多月的修复工作才得以重新面世。
该纪录片不仅以物理修复、人工修复、艺术修复这三个步骤,完成了清晰度、色彩、声音等多项内容的技术修复,而且其修复成果也经过了业内权威人士的评定,影片在高度保真的基础上,对原有画质和音质均有显著提升。
在当天的放映现场,DOCO热纪录也作为媒体之一参加了首映礼。
活动开始前,每一位入场观众都得到了一枚官方派送的“修复版献映”纪念奖章,而最值得称道的是,当天的观众们均于大银幕上亲眼见证了70年前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中苏团队联合摄制的真实历史影像。
影片从修复到重映,国宝档案级的罕见画面得以重见天日,因民族记忆而产生的银幕冲击力亦涤荡着每个观影者的情感和心灵。
在放映活动前,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孙向辉女士登台发表讲话,她表示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电影资料馆特别策划了历时10个月的“礼赞新中国——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放映活动”,而《解放了的中国》正是该系列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
很多人在听完孙馆长的这番讲话后,可能会马上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解放了的中国》这部纪录片能够成为“礼赞新中国”活动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得回到这部影片所诞生时的语境中去。
实际上,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中苏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在进行着多方面的合作。
在此条件下,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就提议苏联政府应该协助其他社会主义新兴国家拍摄一批描写该国革命历程与建政概况的电影,基于此,中苏合作拍摄彩色文献纪录片的构想才被提上议事日程并付诸实践。
苏联政府派遣出中央文献电影制片厂的导演列昂尼德·瓦尔拉莫夫和莫斯科高尔基电影制片厂导演谢尔盖·格拉西莫夫,分别率领各自的摄影队,于开国大典前赶赴北京。
经过中苏两大拍摄团队联手合作,摄制组成员不仅全程跟拍了开国大典,而且还以航拍、实拍的方式拍摄了中国的壮美江山以及解放后中国人民的大量生活场景。
在1950年国庆至12月期间,经过精心安排后,被冠以“五彩文献巨片”的《解放了的中国》开始在国内十五大城市进行公映。
当时负责影片发行的华东影片经理公司甚至为这两部纪录片专门制定了优待购票办法,而其中的一项就是每一位前往观影的观众都可以获得纪念章一枚。
在中国电影史上专门为纪录片公映打造纪念章简直是破天荒的行为,对于观众来说,观看影片并能拥有一枚精美的纪念章,不仅是珍贵的观影纪念,更是一种群体归属的证明。
因此,当70年后《解放了的中国》在电影资料馆进行修复版重映时,官方继续为观众安排发放纪念奖章,正是有迹可循的一种“经典历史场景重演”,确实意义非凡。
就在当天的首映礼前,中国电影资料馆事业发展部主任黎涛也对《解放了的中国》的修复工作做了简单介绍。
他表示,这部彩色纪录片的最初底片其实是硝酸易燃片,母版底片一直被封存于中国电影资料馆下辖的西安电影资料库里。
直到今年,这部纪录片才适逢其时地被拿出来进行修复,而整个修复工作更是对12万帧的胶片画面进行了最精致的扫描,在修复团队历时9个多月的辛勤努力下才修复出如今的面貌。
《解放了的中国》的修复工作背后到底有怎样的故事?资料馆的修复团队在修复这部纪录片的工作过程中又遇到了哪些难题?
带着这些疑问,DOCO热纪录也于9月20日这天来到了中国电影资料馆的数字精修机房,我们不仅实地观摩了该机房内修复团队的工作过程,而且还采访到了负责《解放了的中国》修复工作的工程师焦翔老师,他的细致讲解为我们还原出了这部纪录片重见天日的完整过程。
正如黎涛主任所说,《解放了的中国》的画反底胶片一直保存在西安电影资料库里,但当焦翔等一线工作人员拿到这套画反底胶片时,却发现这部纪录片的画底和声底已经在70年的保存过程中发生了极大的化学质变。
这套画反底胶片不仅出现了严重的褪色和齿孔收缩问题,而且一些胶片还在保存过程中被空气所“感染”,以致于发生了所谓的“醋酸综合症”。
而醋酸综合症正是那个时期胶片特有的病害现象,也是威胁其安全保存的主要因素。
原始底片一旦发生这种症状,就会导致胶片的几何尺寸改变、机械强度降低、胶片感光层褪色等现象,从而使得影像的完整性与清晰度严重受损。
尽管困难重重,但焦翔和其他工作人员还是想尽一切办法对《解放了的中国》展开修复。
他们先是对所有胶片进行物理检测,接着又做了化学清洁,尽可能地消除了胶片的污点、灰尘、霉斑,然后采用数字化的手段对这些胶片进行了逐帧扫描(每秒一帧慢速扫描,一是怕对胶片产生二次损伤,二是尽可地稳定胶片通过扫描仪的运动轨迹),在此基础之上才又进入修复工作的核心阶段——数字修复。
数字修复的任务就是要对电影胶片中出现的诸如噪声、划痕、斑块、帧间闪烁、帧间抖动等各种损伤进行有效地处理。
单就《解放了的中国》这部纪录片来说,母版胶片就有9本(35毫米电影胶片一盒大约9至10分钟,俗称一本),而焦翔他们的工作就是对这9本胶片共12万帧画面进行逐帧修复,其间所耗费的工作量和心血可想而知!
此外,焦翔和他的修复团队在进行修复工作时,还要时刻遵循一个“修旧如旧”的原则,即在对母版胶片进行处理时,一定要保留它的本来面目,尤其是在色彩恢复的时候,要切忌加入自己的主观创作,因为他们所做的仅仅只是恢复,而不是二次加工和再创作。
AI技术将会大量替代人工修复
当然,就在谈及《解放了的中国》修复完成后的放映效果时,焦翔也坦言,虽然他们团队已经在修复时倾尽全力,但他对最后输出的成片依然有一些遗憾。
该片所用的胶片全都是苏方摄制人员从苏联带来的产品,由于技术的限制,这些苏联产胶片极易发生褪色现象,在经过70年的封存后,胶片中的红绿蓝三原色里的“绿、蓝”两种颜色几近于消失,只剩下了一种“红”,有些完全是不可逆的损伤。
除此之外,一些胶片因为齿孔收缩过于严重,带来的帧间抖动无法全部避免,因而在该纪录片的修复版播放过程中,仍然能看到一些画面运行的不够平稳,某些画幅会出现上下跳动的现象。
同时,就在此次采访过程中,焦翔也向我们透露,其实《解放了的中国》在数字修复阶段也曾试图引进AI技术去协助人工修复,但是目前的AI技术还只是基于计算机演变出来的一套算法,它的修复方式难免显得机械而生硬,尤其是在处理一些运动镜头和细节性画面时很容易产生误差,因此该片的数字修复最终还是以人工为主。
不过,焦翔也从自身经验出发对未来的AI技术做了一个预判。
他表示,AI技术确实可以在电影修复方面大有作为,特别是一些基础性的画面调整,AI技术就可以为他们节省很多人力时间成本。
尽管目前的AI技术还不够成熟,但假以时日,AI技术经过更大规模地实验与运用后,一定会在将来的电影修复领域大量地替代人工修复工作。
在9月19日《解放了的中国》首映礼结束后,参加观影的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就对该片的修复与重映发出这样的感慨:“能看到这样一部影片,是我们的幸运,这部影片让我们所有人看到了新中国的黎明,这也是这部影片的意义。”
其实,在1951-1953年期间,《解放了的中国》这部纪录片曾在中国进行过多次放映,当时的中国观众也形象直观地目睹了新中国建立的光辉历程,纪录电影由此深入新中国公众的文化生活,推动和强化了观众的国家认同,并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是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这部纪录片便一直被封存在了中国电影资料馆的库房里。
几十年以来,很多人对这两部中国纪录电影发展史上的开山之作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身,此次《解放了的中国》修复重映可以说是对档案保存、文献管理、历史研究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普通观众能从大银幕上看到70年前开国领袖们的真实一面,更是一次绝佳的超值体验。
据悉,在9月29日13:30,中国电影资料馆百子湾店还会放映一场修复版《解放了的中国》,想要观看的影迷可以从相关渠道尽快购票观影。
参考资料:
徐文明 杨曦 | 《<中国人民的胜利>与<解放了的中国>——新中国初期纪录电影的运作实践与国家认同》
黎煜 |《从<北平入城式>影像真伪谈苏联五彩片补拍之憾》
徐进 |《电影胶片数字修复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