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末日戒备 The Peacemaker(1997)

末日戒备 The Peacemaker(1997)

又名: 和平制造者 / 战略杀手 / 和平缔造者

导演: 米密·莱德

编剧: 莱斯利·考伯恩 安德鲁·考伯恩 迈克尔·希弗

主演: 乔治·克鲁尼 妮可·基德曼 马塞尔·尤勒斯 亚历山大·巴鲁耶夫 Rene Medvesek 加里·韦恩兹 兰道尔·巴蒂尼科夫 吉姆·海尼 亚历山大·斯特罗贝勒 霍特·麦克卡兰尼 迈克尔·波特曼 琼·科普兰 卡洛斯·戈麦斯 阿明·缪勒-斯塔尔 Slavko Juraga Aleksandr Peskov 德扬·阿契莫维奇 马特·阿德勒 塔马拉·图尼 亚历山大·雅茨科 阿迪纳·波特 Hubert Kramar 阿尔玛·奎尔沃 塞巴斯蒂安·罗奇 布莱斯·科里根 高兰·维斯耶克 杰·阿克沃内 汉娜·莱德 詹姆斯·科尔比 Jean Rogers 马特·温斯顿 泰瑞·塞尔皮科 索姆-马修斯 杰里·迪克森 路易斯·穆斯蒂略 博日达尔·斯米利亚尼奇 迈克尔·波茨 理查·波 斯洛博丹·迪米特里耶维奇 Dave Simonds 查克·库珀 贾里德·钱德勒 布兰科·拉斯蒂格 Matthew Sussman 伯尼·麦克伦尼 詹姆斯·杜蒙特 亚历山大·昆泽内斯特罗夫 布鲁斯·加里 安德烈·胡勒斯 亚当·亚里克斯-马里 Steve Altes 里卡多·科德罗 Christopher Del Gaudio 约瑟夫·H·卡尼奥尔 Steve Nuke Francesco Paladino Todo Segalla 奥莉安娜·妮可·塔沃拉里斯

类型: 动作 惊悚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1997-09-26(美国)

片长: 124 分钟 IMDb: tt0119874 豆瓣评分:6.6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偏僻的俄罗斯驻防军区,两列火车相撞爆炸。随即发生了一场匪夷所思的核爆炸,俄罗斯境内造成重大伤亡。美国白宫反核走私情报部门的朱莉亚·凯利(妮可·基德曼 Nicole Kidman饰)博士怀疑这起核意外并非偶然发生的事故。为了追查这起爆炸的始末,查明背后的真相,朱莉亚与陆军特种部队的少尉托马斯·威尔(乔治·克鲁尼 George Clooney饰)受命展开调查。他们在艰苦的调查中,竟发现了一个惊天大阴谋。一名冒充政客的核恐怖分子已携带核弹头进入美国本土,欲炸毁设在纽约的联合国总部。

演员:



影评:

  1. “梦工厂”已经成为电影史上一抹陈迹,那个片头中钓月的孩子如同谶言,预示一场梦幻盛宴终于被派拉蒙公司以16亿美元终结。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对的,一个资金、导演、故事和想市场都不缺乏的制片公司最后沦为堂吉可德的同类,看来“美国梦”的质地承载不了理想或想像力,利润才是万流归宗的终极救赎。
     
    沉浸于自己虚拟世界的制片人注定要从引导观众滑向背离观众的,蔑视票房最终都会被票房蔑视。早有众多专家对失败之后的制作方式、发行渠道和合作方式展开诸多分析,《三联生活周刊》近日也有相关的出色报导而被各大影评论坛纷纷转载。而作为一名普通观众,我一直感到“梦工厂”的电影除了靠斯皮尔伯格的天才支撑起几个奇迹外,大部分作品乏善可陈,让我们总有些不温不火的无奈。

    1997年的《末日戒备》/《和平制造者》就是一种典型。据说这部影片是“梦工厂”的电影开山作,由斯皮尔伯格亲自监制,从所选择的导演、演员来看此公颇有眼光。先说导演:Mimi teder是个在创作中毫无性别特征的中年女性,镜头干净叙事冷酷,她的《天地大冲撞》在Top Guns的排行榜上高居第二。在本片中,俄国防空导弹无情地击落入侵的美军直升机后,面对9位袍泽的阵亡,演员们并没有象美国其他战争影片中表现的那样悲痛欲绝,存在的残酷一时间冷冷地切中人心。
     
    本片筹拍时男主角乔治*克鲁尼因为电视剧《急诊室》而正在迅速蹿红,《末日戒备》为他跻身动作片一线明星奠定了基础;而妮可*基德曼此时正在完成从澳洲村姑向美国明星的转型。这一点似乎有些不可思议:本片中她仍然满头红发臀部肥凸大腿粗壮(尽管针对她下半身的镜头寥寥无几),但是同年摄制的《大开眼戒》中突然变身为腰肢柔软双腿修长的金发美女(所以库布里克可以让她尽情全面裸露)。男女主角都在数年后成为好莱坞头牌要员,不能不叹服制片人的远见和观察力。
     
    1997年我个人运气很差,事业和家庭方面的糟糕际遇使我觉得人生跌到低谷,因此整整三年没有心情、时间甚至金钱去观摩新出品的电影,因此错过了很多精彩的视觉享受。如果当年就能够看到这部《末日戒备》,或许我会象对《真实的谎言》一样,一直充满虔诚的好感。但是8年以来电影制作水准的不断提升,使得这部影片如今看来充满青涩和局促。出色的音效,包括弹壳落在地面清脆的金属弹跳声在当时足以眩人耳目,但现在已经成B级影片的必须。关于核弹爆炸的场面处理也远不及同年制作的《独立日》。而且时局的演变也使得当时动荡的东南欧局势不再引人关注。当特效和题材的魅力失效后,故事的叙述及其镜头语言中潜藏的内涵就成为影片最后的质量保障,但是就这一点,恰恰是《末日戒备》最大的硬伤。
     
    影片的叙事流畅结构平稳,很工整地完成了类型片的规定动作。但是整部作品缺乏应有的道德关怀。人文精神应该是不同文明形态中可以共同理解共同分享的价值资源,所以种族间的屠杀没有任何理由。但是影片中对生命的屠戮显得麻木而毫无情理。无论是维也纳街头男主角悍然击杀已经没有反抗能力的枪手,还是他命令狙击手瞄准逃亡于纽约城区的恐怖分子,都没有值得回旋的必然理由,也丧失了美国电影中长存的人性余光。
     
    因此也不难理解影片中时时显露的种族主义骄横。六大主流制片公司基于票房第一的原则,以“政治正确”为护身符,所以出产的影片中很难有意识形态方面的膨胀,但是或许制作梦幻的理想主义者可以没有禁忌地宣扬新大陆白人文明的优秀与伟大,旧欧洲在他们眼里也就成了必须教化和拯救的所多玛。斯皮尔伯格们追求的梦想中我寻找不到雍容、宽厚和温情,其中有的,只是加州阳光下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对美国版正义的虚妄坚持。
     
    亚当*斯密认为市场经济能完善道德情操,这个定律至少在今天的好莱坞被证明是确凿无疑的。
     
  2.   刚刚看完,在2010年,男主角女主角都是一线明星,情节跌宕起伏,观感不错,故事情节为了美国人的个人英雄主义美国梦难免落入主角拆核弹拯救曼哈顿,美国老百姓永远那么幸运的俗套。以至于大多数观众给的评分不是很高。

       但是仔细回想这部影片拍摄的年代1997年,后冷战时代,那是一个和现在一样处于世界多元化格局的形成的时代。。。

      这部影片上映后的两年之后1999年美国发动了北约对南斯拉夫以结束南斯拉夫内战消除种族屠杀为名义的科索沃战争。这部影片上映于1997年,这部不正好是美国发动战争的全国战前总动员吗?相信Homer simpsons 式的美国民众从电影院出来之后都会投赞成票让自己国家的大兵烫平巴尔干半岛这个没有人权、种族屠杀又会把核弹装在背包在曼哈顿大街上奔跑的南斯拉夫,否则这个欧洲火药桶会烧着自己的屁股。美国民众也想要防患于未然?是北约可以向东迈一大步了!谁又能够不合理地怀疑这部电影的投资方是美国军方呢?既是投资方,又是影片群众演员。特别是为了帮俄国追回核弹头而牺牲还吃了哑巴亏的眼镜蛇直升机不知骗走了多少美国民众的深思和眼泪。
      
      在曼哈顿大街追逐的镜头是种浪费。而且无聊。讽刺的是里面还给世贸中心双子星一个背影特写。喜欢玩猫捉老鼠,老鼠还开枪自尽的游戏是吧?2001年的拉登比较喜欢玩开飞机。 下次他可能把核弹放在麦当劳里的厕所水箱里。

      前几天奥巴马搞了个核峰会,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很乱,有人开始懂得使核弹。结合以上背景本部影片《末日戒备》告诉我们,世界上有几个地方不到万不得已是去不得的。东欧巴尔干,西亚耶路撒冷,缅甸,印尼,还有曼哈顿。即使让你住到上东区,即使你住的地方清晰可见中央公园。那里的绿色也许能够吃掉一些汽车尾气的二氧化碳,固定一些空气里的粉尘。你要中央公园的灌木帮你做抵挡核辐射的绿色掩体,恐怕有点难!

    写于2010年4月18日凌晨。
      
  3. 虽说是梦工厂的开山之做,但却只能用一般来形容。
    四平八稳的故事叙述,现在看是毫无亮点,像是从流水线上下来电影产品。从开始的乌拉尔山到最后的纽约,整片有点流水账。
    九十年代后期,当时的南联盟问题正是国际问题的焦点,西方国家在南联盟制造的人道主义危机屡见不鲜,种族灭绝,西方社会的军事外交干预,这么多大有文章可做的东西都只是一笔带过,而且还少了人性的描写,对生命的毁灭描述却又麻木不仁,通篇下来没有重点,导致影片瞬间掉了好几个档次。
    这部片子又让我想起了《恐惧的总和》,都说用核弹炸美国。其中都说到了美国不怕拥有多数核弹的俄罗斯,只怕拥有一两颗核弹的恐怖组织。
    电影充分揭示了某些西方政府只顾及自己的政治利益,但对其他国家所造成的人道主义危机从来都是嘴上说一套,底下做一套。

    虽然全片无甚亮点,但是影片结束前的高潮中的几句台词还是让我印象深刻,颇有感触:

    We can decide on a way out of this.

    No!

    Who decided for my wife?

    My child, murdered. Huh?

    For what?

    For what?

    For breathing?

    For smiling?

    And now, I am left.

    Who decides for me?

    Mr Gavrich, what is it you want?

    I want it to be...

    ..like it was.

    Sir, it's not our war.

    It is now.

    其实不尽然如台词中所说,美国从决定为了能在巴尔干半岛获得最大的利益的一刻起,战争其实就与他们有关了。
  4. 从一部美国大片所应具备的元素来看,本片无疑是相当不错的.情节环环相扣,场景刺激,节奏感强,有爱情,有大爆炸,有撞车,有直升机,有核武器,结局依然是在最后一秒解除危险.但是,本片的关键性线索是什么?为什么人家要炸掉纽约?在片尾给出了答案,一切缘于自己的妻女在战争中被枪杀,有一种痛是可以让人失去理性的,即使他知道复仇的代价是几千万人.如果本片的结尾是这样的:男女主角的所有努力在最后关头化为泡影,一切都无可挽回,一次核爆炸的蘑菇云升起在美国上空.这样会不会让本片成为经典呢!当然,我理解了众多导演拍AB剧的初衷,有些结局是无法让电影公映的,所以有两个截然不同的结局有时候也是必要的.
    回应本文的题目,你在欣赏该片时,是否想到他的妻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