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静静的顿河 Тихий Дон(1957)

简介:

    电影《静静的顿河》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米哈伊尔-肖洛霍夫的著名长篇小说,影片共分三部,生动地描写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苏联国内战争结束这个动荡的历史年代中,顿河哥萨克人的生活和斗争。刻画了格里高利和其情妇阿克西尼娅等众多人物,描绘了多色调的场景,多侧面多层次的反映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同时也表现了苏维埃政权在哥萨克地区建立和巩固的艰苦过程及其强大的生命力,揭示了一切反动落后势力必然灭亡的命运。这部史诗式的长篇巨著一问世便立即引起了世界舆论的重视,荣获了斯大林奖金,并获得1958年全苏电影节一等奖和最佳导演奖、1958年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大奖和1960年美国导演工会最佳改编影片荣誉奖。

演员:



影评:

  1. (一) ——他们结婚了吗? ——他们结婚了。 ——他们有小孩吗? ——他们有小孩。他们什么都有,就是没有运气。   葛利高里和阿克西尼亚的爱情注定是不平静的。偷偷的恋情早已不是秘密,这样的状态却并没有让两个人的处境有美好的希望。阿克西尼亚继续要忍受丈夫的拳打脚踢,而葛利高里的家人则在村里人的流言和嘲笑里为他娶来一个年轻美丽的新娘。   影片的开始部分有不少普通生活和劳作的场景,除了展现风土人情之外,更体现了葛利高里和阿克西尼亚年轻热情、充满活力。已然遭遇的命运无法令他们就此屈服,他们选择了私奔。他们在一个将军的农庄干活,生活艰苦却也安逸多了,很快还有了一个女儿。   父亲为儿子即将到来的兵役做准备,第一次来看望葛利高里。来到儿子这个并不被承认的家,父亲有些不知所措,身上的外套,脱了又穿,穿了有脱。他看见小孙女,显得很高兴,说:一看就知道是我们家的人。而出门临走的时候,他却又对葛利高里说:小心,不要是替别人养孩子。老父亲的矛盾心情,也正是葛利高里和阿克西尼亚生存状态的尴尬。电影选取了多个典型的角度和细节,生动的描绘了理想和现实、爱情和生活的冲突,也为那不可测的将来留下隐隐的伏笔。   服兵役的日子很快来到,接着是漫长的战争。阿克西尼亚拽住葛利高里已踏上马镫的一条腿,痛哭不舍。这样的分别,不仅可能就此亲人一去不复返,而且还会有不可预料又难以抵抗的不幸的发生。当葛利高里回来的时候,女儿生病死了,而阿克西尼亚在痛苦和压力下不得已又与地主家的少爷有染。   阿克西尼亚的两次外遇,当然状态和性质都很不同。而她两次因此被男人打,影片有详细的刻画,意义也不一样。已知道她和葛利高里的事情的丈夫斯杰潘,服完兵役回到家,先装的若无其事,然后突然爆发。挑衅的眼神,愤怒的脸,挥起的拳头,越起的背影,阿克西尼亚摔倒在远处,然后又追打出屋。面对无法改变或者说不受其影响的事实,在女人身上发泄愤怒,显得粗鲁而无能。葛利高里也由克制到爆发,不过他主要要收拾的是那个趁人之危的少爷。当他面对阿克西尼亚,愤怒的和委屈的脸,苦苦的追求和不回头的背影,镜头的交替,是爱与痛苦的折磨。在这两个表面以表现男人为主的段落里,更深深的衬出一个女人的不幸和无奈。 (二)   “你是这么陌生,就象这月亮,不冷不淡。我不爱你。我觉得对不起你,而我的心里却是空荡荡的,感觉就象站在这空旷的草原上。”   娜塔莉娅是无辜的。当葛利高里在木车里躺在她身边、对她说出上面这翻话的时候,她的眼泪流到了心里。冷月高高在淡淡的浮云之上,骤然的落雪覆盖大地。那最迫人的寒气,是来自为爱而绝望的心。   第一次见到葛利高里,情窦初开的娜塔莉娅就被他吸引。娜塔莉娅的爱情不需要多少的浪漫,就象她对生活没有太高要求,只要一个家,一份普通人的正常生活。她不只是个可爱的小姐,她愿意做个任劳任怨的主妇,照顾丈夫孩子,照顾这个家。可怜的她呀,心随着葛利高里的忽远忽近而起伏。一段时间的回归和平静,无法彻底平复她受伤的心,反而为最后的悲剧加重了砝码。当听说葛利高里和阿克西尼亚又在一起后,她彻底绝望了,竟向天诅咒起这个她爱着、并为其生为其死的男人。   影片在表现娜塔莉娅的时候,用了大量的近景和脸部特写。那张原本天真美丽的少女的脸,在一次次被抛弃之后,渐渐变的憔悴、惨白、痛苦、甚至扭曲。从最初的含蓄憧憬,到最后将死时麻木绝望,从少女到怨妇,一步步加深的对比,将她的命运的悲剧渲染到最高潮。   那变幻陌测的天,忽而又阴云密布,狂风暴雨接踵而至。不仅社会的大环境是如此的动荡不安,极易变脸的天也预示着个人的悲剧。如同冷月、落雪一样,自然之物在这时显得是这么的无情。   两个女人也终是要相见的。娜塔莉娅找到阿克西尼亚,无助的哀求,阿克西尼亚恶语相加,甚至讽刺她因自杀未遂而落下的残疾。而当她离开之后,阿克西尼亚也悲从心起,乞求上天原谅自己。她们不是天生的敌人,她们只是遇上了同一个男人。她们也不是嫉妒对方,只是本能的要保护自己。   一个女人的不幸,并没有成全另一个女人的幸福,于彼此都是更大的不幸。 (三) ——我们之间已经没有话说了吗? ——我想,该说的我们都已经说完了。树一年只开一次花。 ——你认为我们的花已经谢了吗? ——你不这么想吗? ——这事有点奇怪。我呀,阿克西尼亚,心里还是忘不掉你。我的两个孩子都大了,自己的头发也花白了,可是我仍然想着你。我常梦到你,我依然爱着你。 ——我也是……   葛利高里和阿克西尼亚在河边再一次相遇了,这里曾是他们调情、定情的地方。一个喂马,一个挑水,就如同当初一样。那静静的顿河,流淌着的是热情的血液。   在分开的这段日子里,葛利高里和阿克西尼亚都回到了各自的家中。战争和动荡让两人没有机会相遇。但爱情之火并没有熄灭,再次相遇又重新燃烧起来。这一段对阿克西尼亚的描写非常生动。当葛利高里突然闯进家来时的紧张激动,在河边相遇时避免尴尬的冷漠,再到贿赂大嫂主动相约,那种渴望又克制又情不自禁的情绪表现的淋漓尽致。   娜塔莉娅死了。后来阿克西尼亚的丈夫斯杰潘也在战事中死了。   相遇然后又分别,似乎渐渐成了习惯。漫长的煎熬和等待,一次次的欢聚和悲伤之后,似乎终有了属于他们两的生活。可悲剧总会在最遐想的地方给人最大的打击。   阿克西尼亚跟着葛利高里一起逃亡,在路上,阿克西尼亚中了枪(几个士兵突然冒出来,胡乱的朝他们开了几枪。“好象打中了”,士兵一边随意的说着,一边骑马离去。此刻,阿克西尼亚和葛利高里还在画面之外,但那深深的凄哀和不幸已扑面而来)。她没有来的及和这一生的爱人说上一句话,就永远的闭上了眼睛。葛利高里欲哭无泪,无处诉冤苦。   天空阴沉,背后的大树压抑恐怖。这最后的悲剧来的有些突然,但似乎又在这纷乱之中由来已久。个人的不幸和着历史的冲撞,那闪耀的火花也终被大潮淹没。   埋葬了阿克西尼亚,葛利高里从顿河的另一边朝自己的村庄走回来。他将自己的步枪和子弹都丢进了河里。他失去生活、失去了亲人、失去了爱情,而这无奈背负或遭遇的历史,就让它留在大河中,留在历史的记忆里吧。   《静静的顿河》,我最喜欢的一部小说。这部旷世巨作被改编成总长超过五个小时的电影,无论小说还是电影,内容都太多太丰富了:历史社会的变迁,个人情感的纠葛,信仰与怀疑,环境和景物,以及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就着电影的再现,只简单说说关于主人公的爱情,稍稍的感悟有关“静静的顿河”的波澜壮阔。 欢迎关注我的影评公号“星期三噪音”(noiwed)


  2.       肖索霍夫写《静静的顿河》,写了在红军与百军之间象一把大锯子一样反复切割的高加索地区,和这被“革命”与“反革命”反复拉锯切割着生命和灵魂的哥萨克人......

          看到格里高里那么济济一堂的一大家子,一个一个地死去。

        看到每死去一个亲人,格里高里的活力就减少一分,直到情人娜塔萨埋在异乡起风的大树下,不得不重新回到顿河边的家乡,这个当年的小伙子已变得形容枯槁的结局时,我的心中充满了无奈和忧伤。
          
        我的无奈是对于社会政治的无奈:一个哥萨克民族在红军和白军的阵地前面临铁锯一样地拉去拉来的政治动荡,政权换了一个又一个,可活活的生命却在生生地减少。

        我的无奈也是对于生活的无奈:爱情需要眼泪的浇铸,需要她人的伤心,但这眼泪也太多了些,这伤心使人消陨生命,也太残酷了些,更何况这每一个当局者的爱又是发自心地的而无可指责,这就使无奈更加无奈了。

        我的无奈还有一个,那是对于戏剧的无奈:格里高里在生死爱恨地演绎着自己和哥萨克顿河两岸的故事,政治的无理,生命的无情,生活的无序(而同时又是如此的合理合情有序)……,草原,屋舍,老人小孩,妇女和婴儿,大花帔巾与泥泞的雪夜,露水和马车里的一对新人……。

        我只是看着他们,为之喜,为之忧,为之叹惋,为之摇头,因为我溶进不去他们的生活;我只是听着他们,他们说,他们歌,他们吵嚷,他们告诉,因为我尽管不停地讲话,他们一句也听不见;我只是想着他们,他们经历过的,他们将要经历的和他们不得不经历的,他们不知道我在想着他们,他们在小说和电影中开始到结束,又从结束到重新开始经历,这中间的幸福、欢乐与悲哀,生聚、离散与死别。
        我象一个忧伤的局外人,象一个无能的上苍的眼睛,象一个很乖很乖的看世界的孩子——因为,我只能这么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一个失去、失去……。除此,我还能干什么?!

        所以,我很无奈呀!

        接下来,我还有一丝一丝的忧伤。

        我忧伤忧伤着面前跳动的轰轰烈烈的生命和忧伤者静如死水的生活;

        我忧伤忧伤着面前活跃的明确坚定的信念和忧伤者不知何之的状态;

        我忧伤忧伤着面前的完整完美的破碎与损害和忧伤者死寂封闭的完整与完美;

        我与其说在忧伤经历了忧伤的格里高里,不如说在忧伤忧伤着的自己……
           
        无奈和忧伤后看着穿衣镜片前自己如此完整平滑的肌肤,想起了格里高里脸上的累累伤痕。动荡的生活给了格里高里动荡不安的欢快跳动的生命,而平静的生活用机械一贯的程序在消磨着平静无奇的生命。虽然,也许有叫做挫折和打击的时候,但那是不能融化于刻板生活后的思想的苦闷和理性的落空。这远不是生命在和生活对话,也远不是生命在和生命交流,也远不是生命在和自然宇宙对挚。而是食者与食品,概念和词语,人和境子在玩;玩什么,玩游戏呀!游戏的实质是对于生活的模仿,乃至模仿的模仿。

        我们的生活如同肖索霍夫所说,是一根刨去了粗糙树皮的光滑裸露的树枝。我们的生活不是生活本身,中间隔开着理性和感性的东西。生命被理性和感性打磨着;而不是被生命的意志和自然的生活磨砺。

        理性的生活,即是传统的观念和“知”的道德指导下的生活;

        感性的生活,即是群体的观念和“情”的道德追捧着的生活;

        生命的生活,即是个体的观念和“意”的道德支撑着的生活。
     
        ——试问天上人间,你要哪一种生活?!


     (刘小枫在《沉重的肉身》中谈到两类故事的区别,有似于上文“理性的感性的”和“生命的”(故事)生活之区分。不过他是从伦理学,而非如我随感似的诗性角度。 他说:古老的伦理,依据一套既定的道德体系来征饬属于自己的生命经纬;而现代伦理,依据个人的心性来编织属于自己的生命经纬。现代性伦理是个体化的;前现代的规范伦理是由宗教提供的。P.6)
     
    (又说:现代叙事伦理有两种:人民伦理的大叙事和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前者中,叙事的呢喃看起来围绕个人命运,实际让民族、国家、历史目的变得比个人命运更为重要。而后者,只是个体生命的叹息或想象,某一个人活过的生命痕印或经历的人生变故;不是某些历史圣哲设立的诫律或某个国家化的道德宪法设定的生存规范构成的,而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偶在个体的生活事件构成的。P.7)
    (1999.8.27)

  3. 第14届##主竞赛单元第1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静静的顿河》,下面为大家带来前线劳动人民们广阔激昂的评价了!

    米米:

    人,人民。

    松野空松:

    真的是折煞我了。

    果树:

    强烈的舞台戏剧感成就了全片至少是个合格的改编,但也锁死了作为电影能够到的上限。

    Her Majesty:

    舞台剧电影。本届将有大波舞台剧电影来袭,终于知道为什么布列松那么反对这种电影了,因为那个时代到处都是。

    给艾德林的诗:

    红军和白军亦都有悲喜混合交叠,鸿篇巨制以小见大的史诗范,也就概括到那顿河依旧静静地流淌式的反讽,文字想必是更有力度,而至于能归结到电影语言上的某些建树,显然是过于强行挽尊。

    欧.尹:

    胜在叙事流畅、情感丰沛,但第二部之后略显混乱,红军白军哥萨克几方立场搞不清,男男女女更是脸盲严重。看这样一部六个小时的平实的文学改编巨作,实是不如直接去拜读原著。

    SONGMJ23:

    这部鸿篇巨制散发着两种气质,一是忠于原著的叙事结构和节奏而产生的内在史诗气质,二是通过用精准的影像对准人物本身、着重塑造其性格和心理而营造的人文气质。两种气质虽然没有说做到完美的有机结合,例如整个第二部分对个人和历史大背景的关系探讨很难做到原著那么复杂,但整体来看,史诗在人文的牵引下焕发了现实主义般鲜活激昂,人文在史诗的烘托下渲染了浪漫主义式诗意悲壮。

    子夜无人:

    片长是一方面,但本身拍得就笨重。比起同样是巨大体量的名著改编电影,《战争与和平》除了考虑对于文本内容的还原性,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拍摄思维上跳脱出来,捕捉到了对于文本气质的转述,那种空灵和神秘感是专属于电影本身的,并没有被原著的框架束缚住;至于战场生死与儿女情事两方面的故事线,《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只用一场蒙太奇就能全部点到的事情,在这里花费诸多笔墨仍然两头无法兼顾,反而留下视角混乱、叙述不清的观感。

    落霞孤鹜秋水天:

    已婚风骚的阿克西妮亚是红军,痴情贤惠的娜塔莉亚是白军; 反帝反封建的理想是红军,守护祖辈土地的私心是白军; 不顾一切的弃家私奔是红军,锐气挫败的归家享乐是白军。 小小的哥萨克村庄,置身风暴中央,风暴之眼里的普通人,被胁迫着在政治的两端做生死抉择,对《红军与白军》瞬息万变的局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内战就是如此,他们是骨肉相连的同胞,是邻居,是亲家,立场把他们分化成非此即彼的世仇,杀害同胞变得理所当然冠冕堂皇,政治着实凶恶。

    盆满钵满赵+:

    第一部:当我们呼吁追求真爱反公序良俗的时候,总有那么些个悲剧躲在背后。这种古老文学作品中的忠贞和放荡都那么让人没法接受。

    第二部:就很纠结,俄罗斯版白鹿原无误了。

    第三部:娜塔丽亚的死像极了一个自导自演的悲剧,让人难过却不让人心疼,虽说悲剧是定局,不等格里莎回来自己一个人去死不委屈嘛?那个时代女性悲剧的必然性?着实与30年后的白鹿原不谋而合了。 终于双方都勇敢地踏出了20年前本应踏出的一步,却还是再兜兜转转后孑然一身了…太惨了…

    ##DAY1的主竞赛场刊评分将在稍后为大家释出,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4. 《静静的顿河》是苏联人1957年拍摄的一部电影,根据肖洛霍夫同名小说改编,一共三部。肖洛霍夫这部小说是世界名著,很早就听说过,但一直没看过。年轻时我喜欢看小说,只要能借到的都看,可惜那时市图书馆没这部书(或者有也被封存了),一直没看到,但批判这部电影的文章倒是看过几篇。现在网上已经能找到这部书,我却不想花时间看这个大部头著作了,这就如同人生,错过了就是错过了。现在看看电影弥补一下算了。

    年轻时我读过很多外国文学名著,包括英、法、德、美、日,还有俄国以及苏联的,最喜欢的就是俄罗斯和苏联文学。这有几个原因,一个是意识形态因素,毕竟苏联和中国都是社会主义国家,观念和理念多有相通之处,比如都崇尚理想主义,歌颂英雄主义精神。再一个是从小的灌输,儿时适逢文革,除了看苏联老电影《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等之外,还看过很多苏联文学作品改编的画书,比如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都让我翻烂了,还有我的人生教科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是从看画书开始的。人在童年时受到的教育是最重要的,它不是培养理智,而是培养感情。像现在看美剧日剧日漫长大的孩子,内心深处肯定是对美日有亲近感的,尽管现在美日与我国为敌,让他们理智上产生仇恨,但内心深处还是对美日文化感到亲切的,这就是理智与感情的区别。第三个原因是苏俄在欧洲的东部,它的文化介乎东西方之间,跟中国民族文化有相通之处,不像西方文化与我国文化差异那么大。

    苏俄文学作品中我更喜欢苏联文学,比如《青年近卫军》我就读过好多遍,有一本叫《金星英雄》的长篇小说,至今给我留下很美好的印象,现在要是能找到这部书,我肯定还会再读一遍的,倒未必是这部书写的比《静静的顿河》好,主要是它承载了少年时代的记忆。其实法国英国很多小说也很优秀,比如雨果的《悲惨世界》,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还有莎士比亚的作品,我都很喜欢。但这些作品都是成年以后才读的,和那些童年时代就读的还是有差异的,特别是美国的文学作品(马克吐温除外),我很不喜欢,大概是因为不喜欢它的文化。法国人浪漫,英国人传统,德国人严谨,美国因为是移民国家,体现在文化上就是没有特色,只有霸道。

    苏俄文学作品中描写的自然风光我觉得很迷人,俄罗斯女人也很迷人,不过我觉得乌克兰、匈牙利女人身着民族服装时最迷人,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美感,(有时让我联想起王洛宾、刀郎描写的我国西部女人的那种神秘的美,)当然这主要是指他们的姑娘和少妇,那些中老年胖大妈就算了。而西方国家的女人包括很多明星,我就不觉得有多漂亮,感觉他们只有性而没有爱,因为性是直接的,爱是朦胧的,西方人直来直去的性格难以产生爱。我看过斯特里普演的《廊桥遗梦》,就不觉得这个女人有多美,还有演《卡桑德拉大桥》的大嘴巴女人索菲亚罗兰,也不觉得漂亮。当然也有漂亮的比如奥黛丽赫本,但她长得像东方人。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人不同意我的高论,这很正常,因为这是我的主观感受,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嘛。

    还回到电影来,本片是描写顿河之滨哥萨克人生活与斗争的故事,有一种史诗般的风格,通过几个小人物展示了一个大时代,也展示了哥萨克地区的风土人情。

    哥萨克是生活在俄罗斯乌克兰一带的一个游牧族群,性格剽悍,善骑马,能打仗。我觉得哥萨克应该算一个民族,因为它有自己的文化和习俗,但人家本国不算,那就不算吧。哥萨克在历史上表现并不好,是俄罗斯对外侵略的主力军。感觉哥萨克与中国西北地区的马家军有点相似。

    影片第一部看着还觉得不错,主要是格里高利和两个女人的感情故事。一个是他的情妇阿科西尼亚,漂亮性感泼辣大胆,因为丈夫家暴酗酒喜欢到外面和别的女人鬼混,他们夫妻之间完全没有感情,所以见到格里高利就疯狂爱上了他。另一个是他的妻子娜塔莉亚,也很漂亮,但性格比较内向含蓄,格里高利不喜欢她,所以后来就和阿科西尼亚私奔了。这一部主要是描写主人公之间的感情纠葛,我看的时候偶尔会联想到安娜卡列尼娜的经历。

    第二部是描写十月革命前后,哥萨克地区红军与白军斗争的情况。我觉得这一部不太好看,主要是看不太明白,因为我对哥萨克地区的历史了解不够,地理情况也不大熟悉,里面提到的很多人物和地名都不清楚。其实很多人物在第一部中都出现了,都是他们村里的,只是革命爆发后才分属不同阵营,我对俄国人的长相分不大清楚,所以看的稀里糊涂,要是读过原著可能就会清晰了。看完后只是知道哥萨克人反布尔什维克的很多,好像大多数哥萨克都敌视布尔什维克。由此也了解到哥萨克地区红白之间的斗争反反复复挺激烈的。这点跟中国不一样,新中国成立时我党我军已经有了绝对控制力,国民党残余只是垂死挣扎而已。而在苏联,十月革命的成功只是开始,敌人依然强大,而且有国际帝国主义势力的支持,鹿死谁手并非铁板钉钉,只是经过几年反复争夺全国才安定下来。

    不仅书中的一些虚构人物我不太了解,就连一些大人物我也不大熟悉。好像片中克伦斯基出现过,我印象中的克伦斯基就是《列宁在十月》里那个穿着便装,长得像东方人的临时政府总理,但本片中他似乎穿着军装。过去我以为临时政府领导人一直就是克伦斯基,现在才知道第一任总理是李沃夫,社会革命党人克伦斯基先后担任司法部长、陆海军部长,十月革命前夕才担任总理。克伦斯基是列宁的发小,曾经为革命者当过辩护律师,十月革命才使得他俩分道扬镳,

    第三部基本上算大结局了,三个女主角都死了,娜塔莉亚、阿科西尼亚、还有格里高利的嫂子达莉亚,挺悲凉的,但最后还有一个女人出现,不是格里高利的妹妹,也不知道是谁,我稀里糊涂的。最后我感觉这部电影是反战的,第一部开始时,描写的山乡景色很美好,苍翠的群山,清澈的顿河,穿着干净整洁的农民们欢快地干着农活,虽然也有偷情打架的,但总体而言整个顿河地区是和谐友好的。后来战争爆发,先是一战,然后十月革命、国内战争,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到处都呈现出灰暗的色调,而过去一个村里的乡亲们,因为分属不同阵营而自相残杀。作者不动声色的描写了他对故乡的爱和战争带来的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