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倔强萝卜(2009)

倔强萝卜(2009)

又名: 倔强的萝卜 / 倔犟萝卜 / Radish Warrior / Stubborn Robot

导演: 田蒙

编剧: 田蒙 张承

主演: 黄渤 黄奕 杜海涛 马书良 黄小蕾 张殿菲 韩志 邓紫飞

类型: 喜剧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日期: 2009-10-23(中国大陆)

片长: 92分钟 IMDb: tt14472590 豆瓣评分:5.4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中年人老赵(马书良 饰)和老罗(黄渤 饰)曾是一起当过兵的老战友,老赵投资房地产,向老罗及其亲戚、邻居举债,结果房子成了烂尾楼,前期投入打了水漂,作为保证人的老罗承受来自亲友的巨大压力,他和老赵的关系则变得分外紧张。由于老赵的抵赖,老罗被迫和妻子离婚,连儿子罗毅(杜海涛 饰)也对自己颇有微词。为了追回属于自己的四十万,老罗离群索居,准备采取高科技手段入侵老赵的公司,盗取现金。十五月圆之夜,他假意约出老赵叙旧,实则计划迷晕对方后外出行窃,制造不在场证明。只是天算不如人算,几起突发事件破坏了他的周密计划……

演员:



影评:

  1. [小广告]
    更多影评和电影推荐都在宇宙第一装逼影评blog


    先说一句,这篇影评可能会有些枯燥,有些装逼范儿,某些论述也不一定正确。如果大家能够无视以上这些问题,那么就请有爱的阅读下去吧!

    之前在媒体上看到一则报道:
    “一位媒体就大胆提问,称在南昌的看片会结束后,就有媒体称其是烂片,就此询问导演田蒙的感受?这个问题瞬时令现场气氛尴尬起来。田蒙也坦言自己对这两个字真的很在意!‘我是在飞机上看到那样的报道,当时我很难过,甚至作噩梦,我只能说,希望电影院里的笑声能够回击这一说法,只要观众爱看,我就很满意了。’”

    当然,这则新闻并没有影响到我的观影情绪,对于“烂片说”我也是基本忽略,毕竟这几年媒体在对待年轻导演(甚至是大导演)上,都没有起到一个良好的风向标作用,严格来说,我觉得记者作为非专业人士,不应该肆意发表烂片说的言论,毕竟电影是一个很复杂和很艰苦的行业,其中拍摄的艰辛和复杂程度不是大家能够想象的。大家在电影院或者在家中舒舒服服的看电影时,都不曾想到其中许多的镜头都是电影工作者在超过24小时不合眼、冒着寒风冷冽的情况下拍出来的。我相信所有真诚的创作者都是抱着牺牲的精神去拍摄自己的作品的,我们应该在一个客观的情况下去评价所有的作品。

    这仅仅是几句牢骚话,本来我想写一篇文章去专门探讨这个问题(或者可以称作社会现象?),但我又怕过度上纲上线,于是想来还是放弃了。

    那么,回到《倔强萝卜》这部影片的话题上,我必须说,对于这部电影,我确实是十分失望。我必须确切的表达出我观影时的情绪和状态,我不能否认,在影片的前十分钟我有急切的想离开座位的冲动,我这样的感觉出现在电影院里,还是第一次。

    我一直认为,在电影院中播放的影片,至少在技术上,会是能达到一个让一般人能够接受的标准,但我忽然感到我回到了我的学生时代,教室的投影仪换成了胶片或者数字放映机,木头椅子也变成了舒服的沙发。但荧幕上的影像都无法让我不去有梦回校园的感受,我就仿佛真的是在看一部我们班同学的作业一样:糟糕的构图,不成熟的镜头运用,糟糕的同期声……这确确实实是一部学生作业的感觉。

    导演田蒙是97北电导演系毕业生,毕业后一直在拍广告,而且得过一些业界内的广告奖项,可在技术层面上的失败实在是太让人无法接受了,我一度认为导演会不会是刚毕业没多久的新人?广告的制作由于篇幅短小,预算和时间相对充裕,所以广告摄制组可以花费大半天的时间去拍摄一个镜头,以达到原本设想的要求,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电视上的广告大多都让人赏心悦目的原因。想必田蒙导演应该很清楚这块,我一直觉得从广告和MV界转战电影界的导演在技术上是最不吃亏的,他们都能拍出一系列让人惊讶的画面和制造出快速和令人享受的节奏感。但为什么我没有看到呢?我很好奇。

    随着影片的进行,许多问题暴露都出来了。

    时而极端,时而正常的构图让人摸不着头脑。请问,为什么在某些镜头中要把黄渤压到极端的画面侧段呢?这个镜头这样的构图有什么深层的意义呢?它这样做是否符合整个影片或者这个单独场景的气氛或者是剧情需要呢?如果是风格化,为什么它的出现却只是间歇性的?我们说《一个和八个》中的极端构图是一种风格化的创举,而且他能使得这个摄影风格贯穿全片,贴合反映主题,但在《倔强萝卜》中我完全感受不到。

    我听说,导演在摄制期间,拍摄了大量的素材,按理说应该是多机位同时拍摄,但影片的剪辑师在最后呈现出的效果中,却像极了我们学生时代的作业。因为缺镜头而懒得补拍,在空间上变得极为可笑,比如:上个镜头人物出现在床前,下个镜头人物说话就站在门前了。本片中也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人物动作不衔接,人物空间位置与上个镜头距离太远……这又是怎么回事?

    这些镜头的组合给我的感觉是十分的随意,也许导演在准备期间没有在分镜头脚本上下功夫,我们知道,就算在好莱坞,最大牌的导演都会规规矩矩的出一份故事板(sotryboard,既是把影片设想的镜头通过简笔画和文字补助说明的形式出的分镜头脚本),这样可以保证影片在没有拍摄之前得到一个最为直观的效果预览,而且不会在技术上犯下什么硬伤。至于说王家卫那样的人不需要剧本和分镜头本,那是他们长期的日积月累的经验所给予的能力和风格,他们在叙事的经验上无疑是丰富的,而广告由于对于影像叙事的要求比较简单,所以我觉得田蒙导演在这里犯下了错误,一部电影几百个乃至上千个镜头不是一个新人导演能够靠脑子记住的。这样的失误无疑是致命的,这直接导致了接下来在讲故事的方面出现了巨大的问题,我们后面会提及。

    声音方面,我那长期听音乐而导致听力下降的耳朵甚至也无法接受。所有没有处理过的同期声素材拼接在一起都可以说是不堪入耳的,因为学生时代技术和资金的缺乏,我们没有能力去处理声音素材,所以大量的学生作业和DV作品的声音在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环境音的噪音都是不同的,观众可以明显的感觉到镜头与镜头之间不是连续的,不在同一个时空发生的。本片也有这样的问题,这确实不是一部商业电影应该出现的。

    作为一部商业电影,刨去可以接受的VFX效果(Visual Special Effects),在其他基础技术层面的问题,可以说是不过关的。相对一般普通观众对技术可能没有那么敏感,但是如果对于一些看过一定的电影的观众,就会感到十分别扭,本片在技术技术层面没有给予观众一个良好的观影感受。我们说技术是为了故事服务的,技术给故事变得锦上添花,而不是托故事的后腿。目前我看到的是技术方面的错误和问题分散了观众对故事的焦点和注意力,我很难忽略这些难以接受的技术层面去静下心来去完整和耐心的欣赏电影故事。

    抛出这些枯燥的技术问题,影片的故事和导演的手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在结构上,编导有一种大胆的尝试,压缩了开头和中间的部分在半小时左右,接下来高潮部分扩充到了近一小时,我也说不出有什么问题,它确实是完整的,但是却是莫名其妙的。

    我的感觉是:前半小时的节奏很快,故事在半小时内基本说完了,故事的后一个小时完全是高潮戏的20分钟的扩展。就效果而言,是可以接受的,但我觉得这个有些实验性的结构在某些方面仍然需要加强和斟酌。我是明白导演想要的那种效果,我们在许多国外的喜剧电影里也见过类似的快速处理方式。我之所以感觉到奇怪的原因可能是导演在前半小时的部分没有把故事说得十分明白和流畅,虽然大体上说明白了,但是由于在剪辑和技术上的缺失,致使剧本中写到的效果没有能够表现出来,导演没有讲清楚这些东西,场景跳跃度极大,其他莫名其妙的镜头也分散了观影者的注意力,有点像边刷牙边跟人讲故事,含含糊糊的。

    还有一个问题是,我觉得导演可以把更多的技巧放在几个重要的道具上,比如那把帅气的钥匙和萝卜,道具在剧本中的地位是可以再上升一级的,做成那种一环扣一环的效果,剧情会更紧凑,也更具有观赏性。可惜道具这块没有做足故事,也就没有了贯穿性作用,看完影片后我还在想,为什么电影要叫做《倔强萝卜》?萝卜除了那几个镜头和黄渤所饰演的角色名叫萝卜之外,就没有多大用处了,还不如叫《倔强的欠债者》或者《还我四十万》呢。

    人物方面,主角太多怪异的举动让其跳脱出了剧本原有的逻辑框架。这部电影的风格虽然本身就是多少有些黑色荒诞和无厘头,但是人物始终不能跳脱出正常的逻辑性,影片中出现了大多无用的段落,比如黄渤无意义的奔跑(或许导演没有交待清楚他奔跑的原因),黄渤在地下打太极拳……这些让观众有些摸不着头脑,我们可不能为了喜剧和笑点而让人物发疯啊,这样的处理会出现副作用,让观众移情角色效果大打折扣。我忽然想到了吴宇森导演的一部经典作品《变脸》(Face Off),我们已经知道了尼古拉斯凯奇在开始所饰演的恐怖分子有多坏了,而黄渤在地下道当爱因斯坦加忍者神龟的结合体也已经够怪了,我们就不能继续在达到的效果之上多次重复了,所以吴宇森导演选择在变脸之后给角色加上了更深层次的性格,比如让特拉沃尔塔的妻子变得不再冷淡,让自己的女儿变得开始尊重父亲等等。这个联想在影片类型上可能有偏差,但思路是对的,设想,如果吴宇森导演让坏蛋越来越坏,让好人越来越正义,戏剧张力还从何而来呢?

    在黄渤儿子杜海涛和黄奕的情感部分,我也觉得如同鸡肋,不存在太多有意义的价值。除了结尾捡钱那段,基本与主线基本没有什么互动和影响。杜海涛的演技也有点不敢恭维……记得在看《金牌魔术团》时,杜海涛客串了一个选手的魔术表演,结果那名选手被淘汰了,事后杜海涛大呼:难道是我演得太过了吗?我想,差不多,杜海涛的表演拿捏的不好,虽然他极具喜感,但在表演上还是得下一番功夫才行。

    此外,还是上一段的问题,在杜海涛和黄奕的段落中,出现了大量的音乐。这个其实思路是没错的,但错就错在,几乎每当黄奕出现时,就必须会出现音乐,这就太过了,音乐本是起到烘托情绪的作用,但过多的使用,我就完全感觉不到任何“烘托”了,犯下了跟《异能》(Push)一样的错误:“大量的MV代替了叙事,和吃巧克力一样,第一颗,第二颗无比美味,但是当你连续吃了第三、第四颗的时候,你是否还觉得那个甜蜜让你心醉呢?”如果那些音乐是黄奕唱的话,那么我感觉这就是完全在给黄奕一个打歌的机会……

    导演在部分段落的处理上,过于极端化了,导演高估了观众情绪上的反应力。观众的情绪是需要培养的,观众移情角色和进入故事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步骤,需要特定的某一场戏的特殊设计,包括剧情内容,时长,节奏,故事入点和出点。但导演却因为风格化的原因,过快的插入一段不相干的场景,这使得观众根本来不及消化上一场的内容,就被迅速的带入了下一个场景。这大致和一些旅行团一样吧,当你还在一个景点流连忘返时,导游就催促着你赶紧上大巴去下一站看人妖秀。

    结尾段落,个人感觉故事本来可以差不多结束了,给一个舒缓的结尾让观众在笑声中离开电影院。但又忽然加入了一段莫名其妙的故事。我说过黑色幽默可以夸张,可以刻意,但不可以脱离基本的生活逻辑,最后那段完全感觉是从逻辑中跳出来的,是很生硬的添加进去的。

    这个剧本其实我觉得算是一个尚能接受的及格分数,60分,但导演却没有能够把剧本给完整的还原到大荧幕上,虽然笑点和笑料部分能够让大部分观众都很开心,但大部分时间里我却笑不出来。过快的步伐和跳跃的思维让观众难以招架,技术的粗糙和不该犯的失误让观众游离在故事和剧情之外。把笑料的外衣脱下,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制作相对精良DV而已。

    虽然我没有参与电影的创作,也不知道指出的这些问题导演有没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在技术方面我也没有什么绝对的话语权,但就个人观感而言,这确是我站在评论者角度上最直接的观点。无论如何,我想,对于年轻导演,还是应该抱着一个宽容的态度,大家也应该理解,影视这行的饭确实不容易吃。蒙田导演,继续加油吧!

  2. 《倔强萝卜》的真正片名我一直没搞明白,之前的宣传叫《倔强的萝卜》,而电影票上写的片名是《倔强萝卜》,看海报和电影又像《倔强·萝卜》,虽然差别不大,但这种宣传上的混乱可见一斑。

    这个片子,从内容上来说其实可以叫《疯狂的萝卜之倔强的石头》,基本上就是把《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还得是DVD而不是拷贝)以及一堆电影学院学生作业再加两盘高清DV带扔进搅拌器里搅拌一下出来的产物。

    对于一部分观众来说,这种片子的确是可以让他们笑的。连贾君鹏都能让大家笑,萝卜为什么不能让大家笑?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片子也算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只是,我十分不理解片子最后的结尾──在还没看到结尾之前,我本想给这个片子三星的;结果等我看完结尾之后,我就决定只给两星,其中一星还是鼓励国产电影新人新作。

    这个结尾十分明显地是后来硬加上去的(根据看过导演剪辑版的赛人老师核实,他看的版本结尾和公映版是不同的),我估计是因为审查因素所导致的。如果我是从一个电影制作者的角度来看这事,我当然能够理解导演和片方的苦衷,并大致能够还原导演原本的叙事意图。不过从观众的角度来看,现在的这个结尾就只能是唯一的结尾了,它不仅仅是狗尾续貂,而且完全破坏了本片的整体结构和层次,把一部原本还有可能提升一下的电影,变成了一个心态彻底坏掉的片子。

    作为一部在叙事结构和影像风格都彻底模仿《疯狂的石头》的片子,其实模仿并不可怕。《疯狂的石头》在多线叙事、黑色幽默的风格上也并没有做到极致,后来者只要在风格化上继续发挥自己的特点,形式上的模仿并不值得诟病──类型片的特点之一就是可以被模仿,只要观众还喜欢这种风格,只要市场还能容纳这种风格,只要有导演还想去做这种风格,模仿成功片子的形式和风格也不失为一种市场策略。

    但现在《倔强萝卜》的问题是这种模仿有些心不甘情不愿,虽然形式上别别扭扭地做到了七八分像,但内在风格上还是在拧巴着、纠结着,在最关键的时候老是有一个小声音跳出来说:你看我还是讲点文艺的~~

    娱乐片也要有情怀,这一点都不错。但情怀和文艺腔是不一样的。《倔强的萝卜》在文艺腔上表现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将“底层生活”奇观化、景片化。和《疯狂的石头》相比,《倔强萝卜》对城市底层生活的表现完全是一种想象之中的奇观式景片,和故事主线以及人物完全没有任何联系。破败的大杂院只是一种起到奇观展示作用的景片,那种大杂院之中的生活和老萝卜、小萝卜以及片中任何一个人物的生活都毫无关联,也和故事的发展没有任何关系。

    这种对“底层生活”的想象式奇观展示,就是中国文艺片所共有的通病。对比《疯狂的石头》(是的,我又拿它来对比了),《倔强的萝卜》其实是一个完全架空的故事,和当下生活完全隔离,但又不安于做纯粹的技巧性展示,非要在一个不可能的故事结构中去勾连当下生活,最后就造成了现在的公映版不得不安插上一个所谓的“和谐”结尾。

    但这个不情不愿的结局估计也让编剧和导演很愤怒,于是他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一个疑似黑色幽默的奇观电影,彻底变成了一个类似《气喘吁吁》的愤青电影。在这个生硬强加的结尾中,导演和编剧愤怒地把一个故事走向本来就比较暧昧的故事,彻底拉下了悬崖,在一片貌似温暖的烟花中,好人坐了牢,出来了还得继续挖洞;而坏人则继续牛屄,甚至更牛屄;最悲剧的是小萝卜也因为金钱而背弃了父亲,彻底被招安。我作为观众不得不问,据说这是一个喜剧,那我前面看的那90分钟故事到底在讲什么?有这么自己抽自己嘴巴的吗?

    在《疯狂的石头》中(是的是的,我又开始了),故事中所有人物都被安排了一个顺乎观众意愿但又出乎他们意料的结局:科长最后揭露了阴谋,抓获了坏人,当上了英雄,还误打误撞拿到了真翡翠,虽然以为是假货,却把它作为一个爱情信物交给了爱人;坏蛋开发商最后被自己请的杀手杀死;笨贼吃尽了苦头之后,还被面包师追杀。但在《倔强萝卜》中,故事的结局只能用拧巴和纠结来形容。作为一个喜剧,这种故事的结局完全是在糊弄和蔑视观众。

    我知道这个结局不是导演的本意,但我作为一个观众我只能相信我在电影院里看的版本。我不管剧本是如何牛屄,我不管粗剪版本是如何牛屄,我只相信我在电影院里看到的东西。而现在的这个东西,就是一个本来智商就不高,临到结尾又在智商上忽然急转直下的怪胎。



    关于本片的技术,已经有很多人说的非常好了,我推荐大家去看他们的影评文章。




    就我个人感受来说,许多段落的对白都能听到明显的背景底噪,而且伴随对白的切换,中间还有明显的断点,感觉是本片的对白似乎后期时完全没有处理,这一点让我也很不理解。

    小萝卜和富家女的线索完全是游离于故事主线的,而且表演矫揉造作,剧情拖泥带水,是全片最差的部分。特别是小萝卜在医院误以为富家女车祸身亡的段落,小萝卜的哭声只能用惨叫和嚎叫来形容。《水浒》里说过,有泪无声是泣,有声无泪就是嚎。扮演小萝卜的杜海涛在这里的表演只能用“不寒而栗”而来形容。


    顺便说一句,《倔强萝卜》中老萝卜住的大杂院和《千钧一发》中出现的大杂院非常相似,由于两片都是在哈尔滨拍摄的,我都怀疑可能是同一个外景。

  3.    某晚十点五十,在金逸影城观看了《倔强萝卜》,因为是第一天,还是有半场观众,看来大家对喜剧片还是有期待滴。个人认为北京生活压力比较大,大家还是想去放松放松,看看刺激的大片,幽默的小片,都是很好的放松方式。而让人思考的沉闷的或不沉闷的文艺片还是算了吧。
      闲话少说,说说观后:首先看到的是画面,据说导演是以前是拍MV和广告的,但是在画面营造上没有什么亮点,凌乱而比较脏,明显看出对镜头机位角度的选择不当,而且有很多莫名其妙的镜头方式和角度,明显看出为了构图而拍的。可能跟第一次拍故事片没什么经验,不太懂得讲故事的角度有关。灯光还不错。
      其次说故事,由疯狂的石头编剧张承和导演本人打造的故事其实及其荒谬,明显经不起推敲,而且所谓的爱情线和夺宝线豪无关联,根本不搭着。北京爱情线完全可以去掉,豪无意义。可以看出还是不成熟,总有点小情趣小聪明在里面。这点就不如疯狂石头,据说疯狂原剧本中也有放大郭涛和她售票员女朋友爱情戏的很多场面,但是最后还是去掉了,还去掉了郭涛和他的师傅的情感线。这样看到的石头在故事上干净利落,淋漓尽致,让人一笑到底。但是萝卜这个剧本很明显是在这方面太不成熟。最后就变成依靠桥段和笑点支撑的电影,有情节无故事,有人物无深度。其实如果去掉爱情线,重点放大罗卜是个什么样的人,因为倔强而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在加上本身的笑点和安置的现有桥段和情节,应该是一个很不错故事。只可惜,编剧和导演想面面俱到,结果做的虎头蛇尾,浅尝辄止,令人惋惜。
       不过某些桥段的搞笑手法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床上戏和楼顶变态狂的安排,合理而令人开心。
      再说人物,总体来说按照喜剧论纲中的人物结构,基本上都能完成,只是可惜了黄渤的喜剧天分,变成了正面人物,只能中规中距的完成任务。反倒是其他人,很能抢戏,特别是黄小蕾,还挺性感。最失败的是黄奕的角色,这部戏把她的戏份全部剪掉,会更好看。可惜啊。剧本有伤。
      音乐上简直令人难以忍受,全片的音乐毫无系统而言,简直是随手一抓就可以用,全是断点和俗套,根本不是电影的路数。完全是MV的音乐集合,在这点上,我认为导演的选择太差了,还是业余水准。看来是没有学过电影音乐的。
      前几天看到黄渤说此剧不像疯狂的石头,导演也说多线索不是宁浩的专利,其实这种说法都是给自己吹嘘,老老实实承认就完了吧,模仿宁浩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只要你模仿的到位,大家开心就行了吧。何必要标榜自己有才华的,才华不是说出来了,而是在片中体现的。看看人家管虎和杨庆是怎么模仿的。模仿也是需要才华的。我们需要真诚!
      最后说模仿的地方:环境模仿都是最不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演员的模仿。剧中贼头宫保的表演方式简直就是刘桦的道哥的翻版。被夹在窗户上的情绪完全是。音乐选择上,剪辑和转场风格上,包括双胞胎的设置等等,甚至镜头运用上,竟然也切了一个关公怒目而视的镜头和黄渤看关公的视线镜头。简直是一模一样。这就不是模仿了,这是赤裸裸的抄袭。因为此镜头的戏剧功用和疯石是一样的。所以抄的很拙劣。其实导演只要稍微懂得点镜头和被摄对象间的距离代表什么视点什么心里距离会产生什么样的戏剧功用就完全可以避免了,可惜啊!
      话已至此,综合评价
      《倔强萝卜》还算勉强是一部黑色幽默电影,但是剧本不合格,导演没经验,制作很粗糙,演员算出色,桥段还不错,笑点也可以的片子。只可惜把这么好的片名给糟蹋了。。。
      看来这个导演的路还很长。
      不是跟天才是哥们就也能成为天才。
  4.  看完 《倔强的萝卜》之后,笔者得出了两个观点:其一,黄渤之所以目前大红大紫,并不是靠着一个“黑皮”的角色吃遍天下一招鲜,以他毫不出众的形象能从大量油头粉面的娱乐明星中脱颖而出,靠的还是自身独特的形象和平民化的演技。 其二,《疯狂的石头》问世以来,至今仍然在发挥着余热,影响了大量国产小成本电影,本片虽说算不上跟风,但是从其多线程多人物的特点上来看,本片意图很明显,是想复制《疯狂石头》的成功路线小火一把,但显然没到火候。本片充其量只能算一颗“小石头”,殊不知,石头很硬,萝卜很脆。
                          

       电影的故事新意有限,但怎么说五花八门的小人物汇集一堂,看他们在一起耍宝还是比较有意思的。片中的几个主要人物起初各自扎堆,而且之间的关系简单,各自呼应。随着故事的发展,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开始逐渐交错,意外事件增多,形成了类似网状的结构,相互交织但不复杂,以增强本片的故事性与可看性。这一手我们在《疯狂的石头》里早已领教,乾坤大挪移到本片依旧如此。好戏人人爱看,即使是不太新鲜的剧本被重新打磨一边摆上货架照样人有买账,所以说本片在这一方面做的还是不错,故事情节能够抓住观众的心,但是问题就出在导演在延续成功模式的同时,把大量的精力花在情节的构思方面,却忘了如何讲好一个故事,使得本片几乎可以一分为二,一半抽风,一半好戏。

       本片的前半部分堪称抽风般的乏味,前期用了大量的闪回和旁白介绍人物关系和故事前因,而本片有头有脸的主儿又是出奇的多,除了几个主要人物,笨贼、保安、肾虚男按摩妹......大量游离于主线之外的角色,使得这一部分显得杂乱无章,开始出场的人物凌乱毫无头绪,冷不丁冒出来一位来让人觉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像《石头》与《赛车》那样用不了很长时间就把人物彼此之间的关系两两划清,在抱成一团往主线中引入。《倔强的萝卜》的前期多个人物各自为战,没有抱成一团,可能是导演也是怕观混淆不清,在出场人物的二舅和三舅头上以2和3标明,可这两个角色一直在故事之外徘徊,不知导演是何用意?
       而且,电影的前篇在人物混乱的同时,也没有老老实实的讲故事写人物,取而代之的是大量花哨的摄影和影像剪辑,配以山寨般的电脑动画,更加乱上加乱。导演在这里以一种走火入魔的状态大玩花活,且颠且狂,有的时候似乎像在卖弄风格,结果弄巧反拙,在自己玩过瘾的同时,也晃花了观众。

       到了后半部分,电影才迎来了重头戏,那场连环盗窃段落甚是精彩,此时不见了前半部分的抽风,真正进入到了剧情的高潮阶段,各种人物之间关系的明确,密集的笑料,《疯狂的石头》一般精妙叙事和巧妙布局,把观众直接引入到了剧情的设计中。姗姗来迟的精彩段落使得这一部分故事发展非常紧凑,几条线索汇集一处,众多搞笑的人物一同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滑稽段落。
       
       前面说了,黄渤的成功不是靠着一两部电影,今年是他大丰收的季节,从年初的《疯狂赛车》到后来的《斗牛》和还未上映的《无人区》,老黄如今已经成功进入到中国一线明星的行列。本片中这个鬼头鬼脑的老罗角色,比起他已往所塑造的人物来说明显低调不少,没有疯狂的表演,更多了一份内敛的实在。

       而其他角色更多是作为搞笑人物出场,骨子里面本着恶搞的精神,充分发挥各种的长处。比如那一对笨贼,和一对更笨的保安遥相呼应,其实这两套角色的内涵大同小异,都是突出了那种脑子不太灵光的搞笑气场,虽说也不算新鲜,但依然令人喷饭。倒是杜海涛饰演的小萝卜比起他“老爸”来可就相形见绌,而且由他领衔的另外一条线索更像是另外一部电影中的故事,几乎始终没有融入到电影的主体部分。黄奕的角色也充其量在片中混个脸熟,在一部喜剧电影中身上竟无半点笑料,完全被那个按摩妹的角色压在身下。

       总的来说,《倔强的萝卜》肯定能让你在电影院里开怀大笑,但是这样那样的毛病也为电影减分不少。《疯狂的石头》的成功路线指引了大量国产小成本电影的发展方向,但真正成为“石头”第二的电影至今尚未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