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Tangos / the Exile of Gardel / Tangos / el exilio de Gardel / Tangos / l'exil de Gardel
导演: 费尔南多·索拉纳斯
编剧: 费尔南多·索拉纳斯
主演: 玛丽·拉福莱 菲利普·莱奥塔尔 米格尔·安吉尔·索拉 玛丽娜·维拉迪 乔治·威尔森 劳塔罗·穆鲁亚 安娜·玛丽亚·皮基奥 Gabriela Toscano
上映日期: 1985-08-28(威尼斯电影节) 1986-03-20(阿根廷)
片长: 119 分钟 IMDb: tt0090125 豆瓣评分:8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如果阿根廷的“肮脏战争”是索拉纳斯关于这部《探戈,加德尔的放逐》直接诱因的话,那么关于阿根廷文化,关于阿根廷探戈,关于加德尔则绝对是导演长久以来萦绕不去的故乡的梦。正是多故事中心的命题,正是形式与内容拉开的空间,我们似乎窥见到了不一样的雄心壮志。探戈由非洲放逐到阿根廷,在这里生根成长,又由阿根廷经加德尔等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流浪到了欧洲。这一切又如何神奇地经由导演之手共同旋转而舞蹈起来,谁能完成这样的探戈剧呀?难(断臂)!难(爆胸)!难(身瘫)!整个影片前半段是难以起头,演出、工作、情感、真相,整个影片后半段是不好结束,探戈、金钱、亲情、苦难。正是开始与结束如此紧张与悬念,过程才能如探戈舞曲一般自然而然翩翩起舞。为了这场阿根廷胜利的探戈舞会索拉纳斯安排了三场如此不同的舞曲,一曲比一曲递入深处又曲折复杂。未来之舞,起于桥颠,平等的阿根廷,充满自信与美感;现实之舞,徜徉街巷,民主的阿根廷,抚摸麻木与创伤;过去之舞,酒馆剧场,自由的阿根廷,呼唤挣扎与斗争。1935年,加德尔因飞机失事而丧生。人们传说加德尔的灵魂经常出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的上空,他在默默地注视着他热爱的城市和国家。如何在探戈的形式中注入阿根廷的灵魂,正如舞者与木偶一眼看穿的区别。应该说索拉纳斯的尝试并未失败,他给我们成功的演绎内容丰富情绪多变的带着浓重阿根廷文化的探戈舞曲。但是我似乎又觉得索拉纳斯也并未成功,他的梦想太大了,处处都流露出灵魂与身体的不适应,电影中与其说阿根廷灌注了探戈,不如说阿根廷的索拉纳斯展示了探戈。他像每一个生活在被诅咒的阿根廷土地上的人一样,永远被放逐,永远离家只一步之遥。
一场关于逃亡和梦想的探戈剧
探戈是拉美原创艺术,有自己丰富的艺术家,但是在表达的议题上往往只有一些第三世界风情浓郁的欧陆风情。
索拉纳斯这回请了几位说西班牙语的法国人来扮演阿根廷人,并且用大量的歌舞,来描绘了一个庞大的政治逃亡梦境。但其中标准的阿根廷叙事,和Martel的《Zama》极其相似,好像在剪辑地时候不设置起伏,或是将影像的饱满性铺平成纪录片,后者还好有畅销名著护体,《加德尔的放逐》则纯粹地偏向了一种南美特色情感。强烈和浓郁的民族特色让十九世纪的首都居民巴黎人都纷纷说看不懂。
说看不懂,但似乎又了解表达中的每一分原创性:将现代舞元素和道具搬进探戈,机械的模型,像工具一样运转的人体。但是碰上题材情感有挑选性的探戈,这种表达则让人迷惘,因为音乐的节奏预设了某种流畅的风情,某种情人左拥右抱的亲密,政治上的痛苦又从何谈起呢?
在探戈之外,对巴黎社会的小笑话,又会时常让人忘记,这些阿根廷人是怀着怎么样的伤痕,而这种伤痕又带着乡愁,带着对飞机、电话亭、信纸纷飞的思绪。这些思绪都无法得到纾解,又一窝蜂地回到了探戈剧当中,在自我怀疑和队员不断的争论中,完成排演,但是反响却又总是不温不火,整个剧团又只好在这种孤独中勉强支撑,在梦境中思念着南美大陆,布宜诺斯艾利斯,以及一劳永逸地代表着文明和正义的圣马丁将军,最后慢慢看着子女被巴黎同化,过着低存在感的贫民生活。
然而南美人的西班牙语虽然已经产生了口音,对欧陆的关于政治的逻辑却还十分熟悉亲密,也通过装置和游行,表达了一种最为接近克制的抒情和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