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回沈阳了!去了“琴江串店”、“利子烤鸡架”和“西塔老太太串店”
亲尝“琴江串店”和“利子烤鸡架”,内附更多沈阳夏夜游玩吃喝好去处?
昨晚本来想看看你们都在追的雷佳音新剧,点开腾讯视频,无意中发现了《宵夜江湖》看到“生猛的沈阳”几个字,于是直接看到3点多。?♀️
作为一个资深吃货,看到有节目介绍家乡的美食当然是要第一时间看!
结果在片头,老陈火眼金睛的看到我家楼下的面馆一闪而过,倒回去重看,还真是我家楼下的四季抻面馆! 哎呀!这我可就不困了!直接坐起来看!
这家抻面馆虽然是个山寨的,但是说实话面贼棒!我和老陈每年回去都要点一个抻面加鸡架的套餐,再加一个肉炒面。鸡架我一般都要煮鸡架,就是片子里出现过的那个!好吃实惠!
记得第一次带老陈来吃的时候,肉炒面一端上桌,老陈眼睛瞪的贼大,直呼:
“太便宜了!这么大一份儿!”
几年过去了,套餐(鸡架+抻面)、肉炒面都是11元,全都没涨价,味道依旧。每天24小时营业,食客络绎不绝,有江湖气的社会人,也有孩子和父母一起来吃的,长辈带着孙子来的。早午晚餐都要吃面、啃鸡架,喝酒的整一瓶老雪,不喝酒的起一瓶八王寺大白梨,这就是沈阳老百姓的生活。
不过,沈阳的抻面老字号当属四季面条和老四季抻面。
我在日记《》中也介绍过,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确实导演有点用力过猛,对沈阳的刻画有点过于片面和夸张了,沈阳不只是片中展现的样子,尤其是开篇的夜场真是极少数。沈阳人或是东北人看了难免会觉得有点被抹黑。
再说说西塔的老太太烤串吧。
西塔是沈阳的特色街,算是到沈阳必游的一个地儿。如果你喜欢吃韩餐,那真的不能不到西塔来,在这里吃完烤肉,买点朝鲜大娘腌制的辣白菜,味儿贼正!
就是老太太买辣椒面儿的那条街,之前过年的时候我在广播里介绍过。
更多介绍,见原广播:
顺便提一句,旁边的西塔大冷面也是相当有名,一年四季每天都爆满!冬天带老陈去的时候,上下两层人声鼎沸,全部都坐满了!
看到西塔老太太讲起雪中送炭的过路人,说:“困难是将来的福。” 还在奋斗阶段的自己,听了特别触动!好像家中长辈拍着自己的肩膀说:“以后会好的。”
一句“动脑筋穿”,也令我想起了奶奶说过的:“干活得寻思。”
说是《宵夜江湖》,但感觉对美食的探究不深,主要落在“江湖”二字,还是借宵夜讲述夜里人的故事。
有点遗憾的是竟然没有介绍我们沈阳大名鼎鼎的兴顺夜市儿!
酷暑难耐,现在正是到东北避暑撸串的好时候。欢迎大家来沈阳玩儿,亲自领略沈阳宵夜的真正风采。
如果你对沈阳感兴趣,我猜你还会喜欢:
吃宵夜,早已经成了许多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其实,中国的宵夜文化起源很早,北宋时出现了夜市,人们在夜市上买卖杂货、食物,自然而然就孕育了宵夜文化,对普通人而言,辛苦一天,哪有什么比实惠、便捷的美食更能慰藉人心。
因为这种独特魅力,又让不同的夜间美食延续至今。现代人喜欢宵夜,除了食物本身,还因为一起吃宵夜的人啊。不管异乡还是故乡,能有几个随时能叫出门吃串喝酒的朋友,都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
之前去过沈阳和武汉,但很遗憾没有体验过他们的宵夜江湖。在《宵夜江湖》第一集、第二集里看当地人的夜生活时,更多的感触是这里充满了普通人的真实感和人情味。
不管是通过炸、烤、煮、熏等方式制作的鸡架,还是炭烤羊肉、煨藕汤……他们的宵夜种类多,接地气,每个都市夜归人都有自己中意的选择。
这可能跟宵夜的性质有关,不管是工作繁忙后的能量补充,还是约三五好友叙旧,都是放松心情的事。
我觉得,食物是最能勾起回忆的。它是具象的,散发着香气,触动味蕾和神经,让人不由自主地分泌唾液。出门在外时,最怕深夜想起家乡的美食。就算搜索到附近有售卖的地方,满怀希望跑去品尝,多半会感到失望。它不是一样的滋味,总觉得少了什么。
有人想起小时候的片刻回忆,有人想起过去跟某个人一起吃它的滋味,是食物又不是单纯的食物。每个地方都有宵夜,但每个地方的宵夜都有水土滋养出的独特灵魂。钢铁之城沈阳的宵夜是生猛,武汉的烧烤和炒蟹背后则有浓浓的人情味。
沈阳人吃宵夜少不了喝酒,一口一杯地干,尤其相熟的朋友间,都不用太多的话,就是为了聊尽兴,喝尽兴,那气势就够吓人。
看《宵夜江湖》的时候,发现武汉人真的很能吃苦、心地好,不管是婆婆烧烤还是田师傅香辣蟹,都是一家店带火一条街,同行之间的体谅多过怨怼。这种感觉尤其难得,好像是历尽沧桑,最有人情味的选择。
不过,我印象最深的是几个女人,她们身上有种令人动容的韧劲,好似发生什么事都能咬紧牙关撑住,夜晚是个极考验人的场所。自食其力的女人们,也需要经历许许多多的难题。
第一集里,七十多岁的李莲花老太太,年近五十时,遇到钢铁之城的下岗潮,必须要重新找到保障生活的技能。
李莲花是极有韧性的,一人一车,在照相馆门口支起了一个烧烤摊。生活再难也没想过退缩,不少沈阳人奔着她的独家老太太烤板筋去吃。这口味也是西塔老太太串店的招牌,让李莲花从路边摊卖到街边店。记得纪录片中有个细节,讲她在多年前一个雪夜的经历,晚上十一点钟,推着自行车回家的男人,不忍看她辛劳,明明已经推车路过烧烤摊,十分钟后还返回去买了二十根串。她记得那么清楚,因为明白对方的善意,也感激这种人与人之间的无声支持。
李莲花也有那种生活浮沉里长出的小智慧,比如,用螺丝刀把板筋撕开,“挑开的板筋,口感更佳松软,又保留了原始的嚼劲,”串的时候薄的在两端,厚的在中间,烤时才能都入味熟透。她说:“你这穿串也得动脑筋。胖的如果先串的话,那(放在)炉子那个铁旁边能熟吗?”
第二集里,霍元甲烧烤的店主艾凤华也是极有脾气的人。六十多岁的老太太一点都不温柔,时不时还呛顾客几句,但丝毫不影响老顾客们对她和她烤制食物的喜爱。
用她的话说,就是“个个挨骂还要吃的喜笑颜开的走”。但我觉得她是一个非常可爱的人,遇到没有素质的人,能硬气地说“不卖”,而卖出去的串儿都份量足、口味好、货真价实。一个人经营有三十七年历史的老店,她说自己就是一个“万里长城不倒的人”,不是夸下海口,不过是对实践了大半生的叙述。她的烤烧饼、烤羊肉,绝对是不少武汉人心中的宝贝。
十八年前,在丈夫去世后,艾凤华一个人撑着“霍元甲烧烤”,买菜、烤制、结账、收摊,日复一日,从未间断。她觉得烤烧烤就是自己最大的梦想,能忙碌起来,有个事儿做。
这些深夜里忙碌的女性,让我想起来姜昕的《重生》,“它们是疼痛过后/柔软依旧/依然在阳光下歌唱/它们是一路荆棘/从容不语/在百花盛开的原野上穿行。”
不仅仅是李莲花、艾凤华,还有许许多多在深夜行走的江湖人。他们是城市中最微不足道的普通人,但他们又因生命中的热爱、坚持、奔忙,闪闪发着光。
这可能也是《宵夜江湖》的另一层深意,不仅仅是记录城市的宵夜文化,也透过在宵夜江湖讨生活的人,让我们看到他们身上的悲喜、艰辛和从中提炼出的豁达勇敢。
即使《宵夜江湖》拍摄和文案并不够优秀,但美食是无罪的,同样想让我前往重庆、西安、沈阳……寻找这些美味,找了一圈没有找到豆瓣的觅食指南,《宵夜江湖》片后都会提供宵夜地图,结合美团,将其整理记录,以便日后觅食之旅。
·库伦音乐串吧(美团为库伦串烧俱乐部)
地址:云峰街北西路地铁口C出口
·琴江串吧
地址:皇姑区琴江东街与雪山路交口北行20米路西沈厂舍宅小区
ps:竟然也上过《人生一串》,我竟然毫无印象,大概是在第二季
·四季抻面
地址:保工街南九路43号(美团上分店特别多,看评价应该是塔湾店较为正宗,皇姑区崇山西路50-1号)
·西塔老太太
地址:和平区教化一路-与西塔街交叉口西50米
·光谷婆婆烧烤
地址:光谷大道与高新大道交汇处(美团地址:洪山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山二路21号,美宜佳超市旁)啊啊啊,离我学校最近的一个,回去安排!!!
·霍元甲烧烤
地址:解放大道二七桥头匝道边(解放大道长湖地六村二区长江大桥桥底)
·田师傅香辣虾蟹
地址:武汉江汉区渣家路28号(江汉北路口)
美团地址:江岸区渣家路132号志诚大厦一楼,新开了前进二路分店,耶,离我学校四站地铁,安排!!!
·燕子煨汤
地址:中山大道与山海关路交叉口(美团上燕子煨汤好多家,看准街道)
·肥姐酸嘢
地址:西平夜市街口
·都安黑山羊大吃府
地址:亭洪路10+1商业街3栋
·六叔风味烤鱼
地址:民族路71号
·醉香螺
地址:共和路1—2号
·举重夫妻的烧卤店
地址:星光大道32号
·良山大排档
地址:开元路250号
·莲欢海蛎煎
地址:局口街局口横巷10号
·同安大肠血
地址:新华路122-124之9
·友生风味小吃
地址:开元路147号夏商宣平市场内
·百盛怪味鱼
地址:渝中区大坪石油路口嘉华鑫城118号
·暴龙瓦片烧烤
地址:民心路500号附1号
·洞亭火锅
地址:渝中区上清寺街道中山三路149号
·来龙驿火锅
地址:解放碑民权路较场口日月光广场
·鲜龙井火锅
地址:南岸区黄金公路黄角亚老厂龙井榜社1-2号
·罗老五大排档
地址:双碑东华医院里面(中心)
·方老大
地址:上城区江城路629
·小店王绍兴菜
地址:拱墅区沙河弄19号
·凡老头砂锅米线
地址:古荡西区邮局附近
·又鸟
地址:西湖区保俶路224号
·红帽小吃店
地址:保俶路116号
·标记大排档
地址:兴南大道929号
·珍珍小食店
地址:西华路183号
·莫华饭店
地址:钟韦公路趣园十三座349号
·阿头炖品永泰路
地址:磨刀西街11号
·绿伞正宗锅贴
地址:建章路44号车辆厂小学对面
·马里尔糊辣汤
地址:大麦市街洒金桥113号
·裴老大烤肉
地址:建设西路南关建设路小区138号
·仝文手撕面
地址:大车家巷108号
只要饭菜做得够好,我是一个土味视频都能看下去的人。但是这个我不知道怎么定义,虽然这几年美食纪录片的基调都会把情感带上,但是他们美食拍的也是可以的。但这部我不知道是在讲什么,有人的地方就有美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旁白读的倒是挺有江湖气息的,就第一集来看,过度的强调江湖,着重的去讲人去讲故事,刚拍到美食勾起食欲,后面镜头画风就开始一转,看的很想打人。另外就我一个南方人来说看到第一集很容易把对沈阳的好感给败坏
总之就是导演没有抓住重点,什么都想表达,结果就跑偏了,剪出了江湖,却没有剪出夜宵,对于这种打着美食的旗号却喊着大家都不容易的口号,很容易让人伤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