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角的名字叫做招弟,是那个年代闽南、潮汕女人的缩影。用现在的话来说,她是被全家吸血的工具人。
从名字就开始暗示身为家里的大姐从出生开始就被嫌弃,因为八字犯冲,只能称呼自己父亲为“四叔”,之后真的“招来”了两个弟弟。长大后嫁给别人当小老婆,实打实地成为生育机器,然而只生了三个女儿,在老公去世之后,怀着身孕被大老婆赶出家门。回到娘家又是被各种嫌弃,生了龙凤胎,女孩被迫送人。
在这种环境下她顽强地生存下来,不是因为什么梦想,只是为了不靠别人养活自己和孩子们。勤劳能干又善良的她不管做什么都能做得像模像样,学习能力强,适应能力也强,再加上对人真诚,连流氓也被感化。但无论在外面怎样能干,在家里她只是一个寄人篱下的女人,地位最低,对弟弟有求必应,不然就是没良心,要被扫地出门。
最后她的结局是得病去世,辛勤耕耘数年的劳动成果让整个家族收益。
看的时候不难受是不可能的,她没办法追求幸福,没办法拥有爱情,甚至没办法保住自己的孩子。家庭是这些女人的枷锁而不是港湾。更难过的是,她们身上的美德甚至也在维护着剥削她们的机器,越是优秀的女人被压榨的力度也越大。但愿今后这样的女性不复存在,是时代变了,不是人变了。
电影的另外一条线就是新加坡这个国家从建国初到走上正轨的历史。作为主旋律电影当然会有一定程度的美化,但也能稍微产生一些了解。刚开始独立的时候,其实是马来西亚“抛弃”了新加坡,民众在选择是否入籍的时候也会犹豫,这样一个资源稀缺、连淡水都要靠别国的国家真的能行吗?英军撤走了,国防要靠征兵解决,大批青年入伍。引入外资,工厂建起来了。接下来是种族冲突问题,华人、马来人、印度人,文化差异巨大,要如何治理这个多种族的国家呢?从统一的语言开始,英语逐渐成为主流。突如其来的洪水毁掉了很多村庄,住房问题摆上台面,新加坡政府利用重建的机会,效仿香港的公屋政策,大规模建设组屋,村庄逐渐消失……故事大概就讲到这里。
18年的时候去了新加坡,一个感受是政府对HDB(Housing & Development Board)组屋的宣传真是铺天盖地,组屋与新加坡国民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紧密联系,组屋的公共走廊里挂着国旗,在街道上相当显眼。
这部电影描绘了组屋时代前新加坡华人的乡村生活场景,真的绝版了。毕竟,如今这个国家的城市化率是100%。
看完了,不知不觉就看完了。一部好的作品,就是能够让你几乎感觉不到时光的流逝。
没有特别的煽情,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有的只是温情脉脉的讲述一个故事,一个家庭,一个国家的故事。
每个演员几乎就是电影里面角色,几乎就是现实中的人,有种让人分不清是现实还是虚构的故事。
这部作品每个人都是主角,每个人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人。
这部剧的年代大概就是我们八十年代的童年回忆,我们的国家欣欣向荣,越来越好。
这是一篇好的散文,一部好作品!
阿舅李国煌真是一个好演员,可能,全剧就他一个人能让人讨厌了,哈哈。
无意间翻到这部电影,因为自己是一个九零后,面对比较现代化的当前,还是比较想了解这个世界之前是什么样子的。新加坡和我们国家想着应该差不多,所以就点开了这部电影。一开始看的时候有些看不下去,因为平时看的一些综艺节目看多了,很难有看一部电影的耐心。然后,过几天我又接着看下去,很庆幸自己看下去了,因为这真的是一部很好的电影。以前人的生活对比现在真的很苦,作为一个女生,我比较有感触的是重男轻女这一项内容。我觉得女孩子生活在那个时代真的很惨,对男方有很多的包容。电影年女主的爸爸,女主的大弟弟,全都是被宠坏了的没有担当的男人。而电影里的所有女性,都是因为吃了很多的苦没有人疼爱,而变得很独立,在后面帮男人收拾烂摊子。可是即使自己觉得父母不公平,等到自己当上父母之后却依然把这份不公平转移到自己的子女身上。如此恶性循环下去。我很感恩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即使重男轻女的思想还在,可没有那么强烈,女孩子可以去读书,做自己想做的,通过读书努力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我相信随着时代的文明,那种重男轻女的陋习一定会改正过来。每个生命每个性别都值得尊重,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自己做错事了自己承担,不能老是依靠别人帮你擦屁股,之后还不知感恩的说你是女人你是大姐你没有我地位高,你就应该来帮助我。之类的话。那这样对于女性也太不公平了。我希望这个世界能对女性友好一点,“她”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努力的成为“她”想成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