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最后一次驱魔 The Last Exorcism(2010)

最后一次驱魔 The Last Exorcism(2010)

又名: 最后大法师(台) / 魔驱人(港) / 最后的驱魔术 / Cotton

导演: 丹尼尔·斯坦

编剧: Huck Botko Andrew Gurland

主演: 帕特里克·法比安 路易斯·赫特哈姆 Iris Bahr 阿什丽·贝尔 卡莱伯·兰德里·琼斯 Tony Bentley John Wright Jr. Shanna Forrestall Justin Shafer

类型: 惊悚 恐怖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上映日期: 2010-08-27(美国)

片长: 87分钟 IMDb: tt1320244 豆瓣评分:6.4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简介:

    坐落在路易斯安那州的巴顿鲁治郡,生活着一个名叫柯登·马可斯(帕特里克·法比安 Patrick Fabian 饰)的年轻牧师,他自幼跟随父亲学习圣经,其布道的风格独特,倍受欢迎,但与他来说终究只是一项营生;在家中柯登则是个好丈夫和好父亲,与妻儿过着幸福的生活。马可斯家族同 时也是有着丰富经验的驱魔世家,然而一些虚伪的驱魔仪式令柯登倍感苦恼。他于是请来摄制组拍摄纪录片,旨在揭露驱魔仪式中的骗人行径。

演员:



影评:

  1. 第二次驱魔后,女孩说出了“真相”:
    她肚子里的孩子是咖啡店男的。
    牧师由此推断,她被魔鬼附体是假的,一切是自己所为。
    然后请来了当地牧师对其父女进行安抚。
    同时,当地牧师也证明了咖啡店男确实存在。

    在回去的路上,他细心的去咖啡店询问那个男孩。
    得到的结果是,女孩在骗人,
    他俩确实是有在当地牧师举办的宴会上见过一面,
    但是那个男孩是同性恋,所以他们根本不可能发生关系。
    为什么这个女孩要骗人呢?
    那为什么当地牧师要举办一场专门请年轻人的宴会呢?
    带着这些疑问,牧师带着记者又赶回女孩家。

    结果发现了真相:
    原来当地的牧师是邪教徒,
    那天晚上组织的宴会,
    他让女孩怀上了恶魔,或者是恶魔的孩子,
    而女孩的父亲是虔诚的基督教徒,
    从他结尾被绑的情况看,他是对此一无所知的,
    从女孩一系列古怪举动来看
    女孩是真的被恶魔附身,她也是受害者。

    为什么这个女孩要骗人呢?
    有两个答案:
    1,当时她仍然被恶魔附身,是恶魔在骗人。
    2,恶魔那晚化身成为咖啡店男孩,和她发生关系。所以女孩误以为孩子是咖啡店男孩的。

    我更相信第2个答案。

    哥哥脸上的伤是谁造成的?
    根据前后情节分析,应该是女孩划的。
    最后的结尾哥哥杀了摄影师,
    正说明哥哥是邪教的,
    他是潜伏在家里的恶魔孩子看护者,
    从他一开始抵触驱魔,留纸条给牧师,
    一度让人以为他是在保护妹妹,
    其实他是在保护妹妹肚子里的孩子。
    因为他是邪教徒,而妹妹肚子里的孩子是恶魔的。

    最后结尾,牧师,女孩,女孩的父亲,生死未知,至少没有出现他们死亡的镜头。估计是为第二部埋下情节线索。
  2.    12年前的《女巫布莱尔》为恐怖片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用伪纪录片的模式拍恐怖片不得不说是一个创举,而创举之后,必然少不了跟风,这群后来的作品,一些沦为炮灰,一些成为经典,而这部《最后一次驱魔》当属炮灰之列,此片并无甚大的缺陷,沦为炮灰应该怪它生不逢时。

       仔细的分析此片,可以发现此片在很多地方还是非常讨巧的,比如暗线的掩埋和对经典的戏谑,戏谑归戏谑,影片还是杂糅了不少经典恐怖电影元素的,而其设定也颇为有趣:一个失去对上帝信 仰的牧师的最后一次驱魔。全片开始以一种戏虐、调侃的态度来对待驱魔这件事,逐渐进入状态以后开始发力,营造恐怖氛围,然后又一次一次的否定驱魔,到了最后几分钟才露出其驱魔电影的本质,纵观诸多的伪记录-恐怖片,一贯的结尾就是鸡飞蛋打,该死的死,不该死的也死了,什么活口都不留,恐怖片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是装神弄鬼,而《最后一次驱魔》似乎装神弄鬼过头了,观众的马屁没拍成,还被观众们喷了不少口水。其实平心而论,此片不仅不烂,而且还是一部集大成之作。

       驱魔电影最有名的当属1973年的《驱魔人》,此片带有非常浓厚的宗 教情结,剧情和节奏的处理非常出色,可以把它意*淫的归为经典“艺术恐怖片”,《最后一次驱魔》借鉴了《驱魔人》的经典元素,包括一些人物造型和驱魔情节,然而不一样的是《最后一次驱魔》没有秉承浓厚的宗 教情结,它所持的是一种对上帝信仰的怀疑态度,而对于当今时代而言,这种设定是非常切合当今人类信 仰实际的,而这种游离状态最后还是被恐怖片一贯结尾所打破了,纵观全片,这个设定私认为是此片最高明的地方。第二点就是伪纪录片的拍摄模式,它没有拘泥于一镜到底,剪辑和音效的处理都很到位,既不生涩也不过头,不得不说是个很大的进步,一方面其秉承了伪记录片的纪实风格,一方面又很讨巧的选择了电影的摄制和制作模式,减轻了观众对伪记录片的观影不适。这点既是此片精明的地方,也不幸成为了恐怖片影迷们诟病之处。要是硬要把《最后一次驱魔》和《驱魔人》相比,《最后一次驱魔》和《驱魔人》真不是在同一个层次,《驱魔人》完胜。但是要把《最后一次驱魔》和《女巫布莱尔》等一干电影相比,《最后一次驱魔》略胜一筹,而且可以称为此类伪记录恐怖片的集大成之作,《女巫布莱尔》只是在开创价值和营销价值上有可取之处而已,而其余的跟风之作也仅仅停留在跟风上,并没有什么大的突破。

       而此片之所以被恐怖片影迷诟病,归结起来可以分为这几点,第一,经典恐怖片元素的过度重复利用,炒旧饭当然不会有人爱吃,特别是吃了一次又一次以后。第二,此片在伪记录片和常规剧情电影的权衡让一些影迷感到不适,这种变化一方面是有新意的,一方面也并不是对所有人的胃口,这是基于形成一定的观影惯性以后。第三,剧情的处理,这点纯属个人的感觉,由于信 仰危机的铺垫过多,导致本片的恐怖氛围营造变的较弱,剧力不够,节奏的处理也有些不足,一顿一顿的恐怖节奏,一会儿玩玩家庭伦理,一会儿玩玩鬼上身,观众们暴涨的膀 胱一次又一次的被玩弄,其实这个缺点从另外的方面来分析,也可以成为影片的亮点。第四,结尾,《最后一次驱魔》的收尾略有意犹未尽之感,总之不够过瘾,不够满足观众们的惊悚需求。

       《最后一次驱魔人》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主角的信 仰危机。牧师的信 仰危 机,不得不说是现代社 会物质与信 仰两者矛盾升级的一个绝佳讽刺,现代物质、信息的冲击使得一个原本热情虔诚的牧师开始怀疑自己原本坚定的信 仰,连上帝都不信了,更何况这驱魔,“驱魔”这种中世纪唬人的愚 民招术在现代社会格格不入,不得不说是个笑话,电影中的马科斯牧师虽然有信 仰危 机,但是其身上却仍保存有很厚重的人文关怀精神。马科斯牧师的信 仰危 机处于一种很分裂的状态,他身上仍旧有很强的基丆督教普世精神,但是在情感上又刻意的和基 督划清界限,于是电影之中,不管妮尔身上发生任何不可思议的灵异现象,马科斯牧师总是可以一厢情愿的用“符合科学常理”的态度去处理,到了最后阿巴伦现身,马科斯牧师才终于毅然回到上帝信 仰的怀抱,而代价是死亡。

        最后,应该说,《最后一次驱魔》是个“好同志”,它只是生不逢时而已。我相信伪记录-恐怖片不可能像此片的片名一样,成为最后一次,我满怀希望期待更好的、更有创意的、更精良的伪记录-恐怖片问世,恐怖电影市场,有需求就会有供给,而恐怖电影中的伪记录风格分类不会终结,它还有大有可为之天地,而此种类型片毫无疑问会成为经典的一种类型片,永载电影史册。
  3.  一 两年前的酒会并非是有些影迷分析的萨特祭祀,而是对魔鬼祭祀人物的选定。由于当时母亲的去世,尼尔与哥哥同时加入邪教,并在指令下完成乱伦。在宗教上来说,乱伦的毁灭了血液的纯洁性,不为教义所接受,所以是祭祀的最佳产品。片子的最后生出来的婴儿之所以怪,并非被恶魔所奸污而产生的产物,而是近亲繁殖的怪胎。
    二 承上,尼尔自始自终都知道自己在参与邪教后的使命,而且她确实被附身。可以通过片子两点佐证,第一,她预测到牧师一行三人的死法,二是她无人指引般找到牧师住处。可以推测,尼尔希望能被牧师所拯救,恶魔的附身没有让她完全失去神志,她的柴房中的哭泣全是恶魔的谎言,圣经中就说到,恶魔满嘴都是谎言,通过欺骗,来获取人的灵魂。
    三 尼尔的哥哥自始至终都是邪教安插在家中看管尼尔的棋子,片中的他被尼尔划伤,再一次佐证其实私底下尼尔对他的仇恨,极可能与被迫长期乱伦有关,但长期压抑下不敢说出来。这是影片的隐藏信息。
    四 之所以尼尔的哥哥让牧师不要让他父亲与尼尔单独相处。一是怕尼尔吐露实情,二是怕父亲打死尼尔,让祭品泡汤。
    四 值得高兴的是,虽说牧师挂掉,但他找回了真正的信仰,由他祈祷后不顾一切地冲进森林对抗魔鬼开始。
    五 最后证明,尼尔的父亲是正确的,确实该一枪消灭她。
  4. 关于这个影评首先声明,有灰常多的剧透。

    故事中的线索
    1.主角介绍背景的时候阐述了那本讲魔鬼的书,他父亲说全世界只有20本,驱魔150次,按照老美的思维习惯,用数字叙述的东西很少有假,而且在故事后面也证实了那部书上对的(起码魔鬼的名称没错)。所以这个魔鬼存在是必定真实的。
    2.再讲主角从小就学习教义,他一开始在故事中表现出来的样子没有传道者的那种严肃和拘谨,通过一系列的表演手法来进行传道本身就具有对教义的歧向理解,基督教传播不是靠各种魔术手法来获取信民,而是教导人向善和自我救赎。然而这个剧情的主线却是让伪传道者去揭露他自己都不相信本身却真实的魔鬼事实,这就是剧情的看点之一。
    3.小支线,第一,主角说是因为孩子才不相信上帝的真实信。其实在他幼时开始传道到最后一次驱魔之间都没有真正的见到过魔鬼(证明了上帝的真实性),与祖上传下来的驱魔背景相矛盾,才导致在他人生的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小孩)对信仰产生怀疑。
              第二,主角在车上的时候说过,这个地方被各种教义环绕,是恶魔的滋生地,在这里他主观还是认为恶魔的意义只是心里的恶魔,对现代科学的不理解导致信仰的偏向,而且在路途中问路,“我觉得那儿就是通往地狱的大门”,“那里有个邪教”,“那个邪教头子,认为应该把人类的灵魂喂养给恶魔吃”。等等言论都揭示了这个驱魔故事的背景..... 邪教,灵魂喂养给恶魔
              第三,回到开始主角拿到信件的那一幕,“我感觉我是被恶魔附身了”,是第一人称所以寄信人是那个被附身的小女孩,而且第一次假驱魔之后女孩自己找到了主角在镇上的旅馆,这里有个隐晦的暗线,小女孩是怎样在与世隔绝的条件下两次知道主角的地址?为什么要去寻找主角?我这里推测是因为主角的那部驱魔的书籍,毕竟全世界只有20本,才是这个驱魔故事的核心,有恶魔必定会有上帝,上帝真正眷顾这个小女孩让给她一次次指引,悲剧的是这一代的驱魔人是个假道士,这就是这个故事要说的。

    要说故事剧本是挺不错的,各种线索层出不穷,而且在后面的气氛也很紧张刺激,不过还是有很多遐丝的地方。
    比如说开场渲染主角性格和塑造性格条件原因的片段过长,这种应该是连续剧的叙述方式,让人信以为真故事就是讲上帝是假的这件事,在故事后面关键的地方,第一次驱魔之后,没有给时间观众思考小女孩怎么会找到旅馆这个线索,没有给信任他的父亲(然而最后才知道这个父亲是善良的),没有真正的询问这个地方的背景比如说邪教(在路上的时候路人让他问的),全篇大面积都是以理性的思维去判定事件并不是恶魔附身导致,让观众一次一次被欺骗这就是电影的失败之处。

    嗯 很多人对这个小女孩各种扭曲的姿势很有微词,其实我想解释一下,剧中主角给小女孩父亲解释这个恶魔在驱魔书上写到,这个恶魔如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