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不好笑。 李雪莲不管你是因为房子还是孩子的问题假离婚,你半毛钱证据没有的情况下强行要求法院主持公道,不爽就一告向北,到了结尾还一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强盗逻辑这边请进。 政府官员用千古一遇的刁民不停自我反省,黑色是黑色了,但大段的官员发言是哪里幽默了,想解决群众问题还是想保帽子,肯定后者居多啊,前者她自己都不乐意你解决,你还能帮她脱裤子吗?这世界,不是技术、策略就可以摆平一切的,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北朝鲜不是活生生的案例吗? 在这样一个有原罪的故事里反复打转两个半小时,观众对深井冰的人物和情节都产生了抗体,就别谈什么感同身受和同情心泛滥了。 说来说去只能说,人啊,别犯贱,试图用非法渠道解决问题,又试图用合法手段维权,嗯,这洗白,我看行。 说范冰冰演技好的,求指教。 最后再问一句,大儿子呢? ——————————————— 凌晨看完,吐槽才是正经事,要是好好掰扯电影,对不起,它还是不好。 全片要说什么?一个轴人的自白?还是一群体制内的人吃饱撑着? 是想讽刺计划生育抹灭人性,或者房价惊人吞噬美好生活,这可以,利用法律收拢自我利益,也可以,但被打脸之后撒泼要法律对自己的小九九责任就不好了。 事不在小,以小见大是好成语,重要的是这小事有原罪,这人设有让观众理解无能的先天缺陷。由此铺开,一切都带着疑问,这疑问不是一种对事态的玩味,而是对于选材的质疑。 至于官员,大家知道,自带效果,但对这样的一个妇女,大多数官员是不是会那么上心,我打问号。就像举牌站法院门口的有没有,有,钉子户上写满政府罪行的有没有,有,是不是当地的官员都颤颤巍巍的伺候着,我觉得未必。而且重点是李雪莲的点也没放在被非法拘留上,她最想弄清的还是我不好潘金莲嘛,所以上访被那么严正以待,是不是戏剧效果太足了点,以致于观众不免要问,由她去嘛,政府也没对她不起。 还有就是节奏,由一件本身有瑕疵的事件迂回曲折的推动着,时长那么长,会疲劳。真正深刻一点的小高潮来自贾聪明和赵大头的电话,片子在那,流露出了对一个女性的同情,也为十几年来上京做了一些平反,但这样自然的处理太少。 后来想上吊的部分,我理解,但旁白又走歪了。毕竟在李雪莲的视角里,人人都不为她好,且处处走投无路,但旁白的意思是她前夫一死她没法告状生活失去重心,所以,李雪莲做这个事情,是为了成为焦点,逗你玩儿,还是为了权益,这,又是一笔账。 说说好的,圆有圆的美,特别是风景,一幅幅温润质朴,仿佛针线穿梭于绣盘。 但,风景之上,是故事,是人。未见一个动人角色,何以撑起一场漫长事故。 ——————————————— 评论高能,谢谢大家,持续接受烂番茄和么么哒。 大家告诉我生活中充满李雪莲,我懂。我不懂的仅仅是李雪莲做为女角的价值而已。 我认可的评论是,这么无厘头的一件事,还需要那么大费周章的去维稳,本身就很好笑。
先说几个故事,老民警告诉我的。 第一件严重。发生在十几年前。初次上访的刘老太开了新手光环,刚下公交居然遇到某首长出行。她访感出众,在警察来得及反应前冲过机非隔离带,跪在路中间。司机一打方向,撞上绿化带,把首长的腰闪了。公安系统从局长到民警撤个遍,地方从省到县乌纱帽滚一地。事后全国马路加装人行道护栏。 第二件荒诞。快十年了还没结束。职业访民陈某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每天八点出现在14路公交车力学胡同站。那有个警察的过滤岗。他不哭不闹,就是陪执勤民警聊天。他认识府右街派出所近十年所有民警,口头禅是:“我是看着你们局长从学员升到警监的。”每年两会访情严峻时还帮助民警维持秩序。就这位模范访民,如果你问他为什么上访,他的回答是:“嗨,几十年前的事,早忘了。”如果你再问他为什么还来,他的回答是:“习惯了。” 第三件香艳。大西门常年晃一位半老徐娘,自称某首长的初恋。我在一个黄昏见过她,一双忽闪忽闪的大眼,日本人围绕这种眼睛建立了一整套色情宗教。余晖温情脉脉,掩饰她缺乏保养的早衰皮肤。长长的影子拖在地上,就像年轻时那么瘦。今年第一场秋雨后,这个女人试图裸奔进大西门,被带走了。 本来还有第四件故事,关于访民冒充人大代表的,涉嫌传授犯罪方法罪,我就不具体写了。 总结一下。第三件事告诉我们皮相易变,美和丑太容易相互转化,比半衰期只有1.2毫秒的鐽元素还不稳定。美人胚子生在寒门也只能进化成面目姣好的访民,随便什么姑娘掌握东亚三大邪术都能做直播。电影里范冰冰被化妆师扮丑,只是对现实声嘶力竭的模仿,在屏幕之外,你我被生活扮丑。 第二件事扩展现实的边界。你们觉得电影黑色幽默?李雪莲不可理喻?并不是。可称为伟大的荒诞就在于它过于现实。类似案件每天都在发生,下面是我见过的奇葩上访理由:因为上访而上访、邻居是恐怖分子、受联合国秘书长指派接任国家主席、县长是外星人、德国首都不能在柏林、野猫杀了邻居家的鸡。把“我不是潘金莲”放在这些理由中,是不是觉得特别讲理,一点都不莫名其妙。公安实务中把李雪莲类似物统称为“神经病”,但大家心知肚明哪有那么多病人。他们只是一群囿于知识结构和生活经历,和我们思维完全不同,又有点偏执和拧巴的人。 第一件事聊聊政治。电影里官话说的不要太到位。坐过机关人肯定心领神会。比如“工作方法还是太简单。”“问题的实质是……”“问题出在小的方面呢,还是大的方面呢。”“今天我只带耳朵,不带嘴。”“换个思路。”“最近我在思考老祖宗的东西,有些成语真是厉害。”等等等等。一位混的比我好太多的同学曾经开导过我(大部分同学都混的比我好太多),不要看不起官话,政治即言语。我说你丫扯淡。他恨铁不成钢的解释了一大堆,什么微言大义,什么组织的粘合剂和减震器,什么办事就是办人。我说闭嘴喝酒。我不懂政治,但我有政治体验,和观影体验完全合拍。永远不要从字面意思理解政治人物的言语。你觉得总理拍桌子是主旋律宣示?拉倒吧他只是在肃清吏治而已。恶性上访的性质是政治事件,法理是非曲直根本无所谓。同一个李雪莲,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看来是法统问题(现如今三大法统支柱只剩一个带老百姓过好日子了),在封疆大吏看来是派系斗争问题(省长觉得总理故意拌他),在基层看来是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政治是一个有强大惯性的东西,撤官事件发生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屁股决定脑袋,每个官位都有自己的专属逻辑,逻辑之间肯定产生冲突,所有人都做理性选择,整体看来一定毫无理性。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神经病”云集北京。访民就生存在各层逻辑的夹缝里,是政治失序滋生的细菌。冤不冤,谁管你,能否成功上访取决于各级领导的从政水平。 最后说说电影。以及他人即地狱。 本片的结构中规中矩,激励事件是主角受领潘金莲名号开始上访,故事中点在总理拍桌,灵魂黑夜是爱情破灭,高潮出现在秦玉河之死。综合看来高潮过于草率,是为败笔,死亡不该是意外事件,而应该与李雪莲密切相关。或者通过蝴蝶效应李雪莲的某个选择害死了秦玉河,或者秦玉河压根别死跑过来跪舔李雪莲求复合。我不是原著党,可能受限于小说的故事框架不得不如此处理?总之吹毛求疵的说还能更好。 但是我给它满分,太喜欢它所有人误解所有人的调调。和李宗盛老师一样,我只见过和久的分,没见过分久的和。整个宇宙的熵值不断增高,所有组织都在慢慢解体。这种趋势体现在在身体机能上,我们称之衰老;体现在政治上,我们称之宪法危机;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大概就是最熟悉的陌生人吧。人永远不能了解彼此,人是漂浮在误解之海上的孤岛。最悲观的预测总是自我实现的预言,祝墨菲定律笼罩一切。 哦,圆框柔美,小桥流水。方框壮丽,硬桥硬马。两者都很好,大家就别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