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爆裂鼓手 Whiplash(2014)

演员:



影评:

  1. 这是一部我永远也没办法公正的当做一部电影来评价的电影。 看这部电影的每一分钟,我的神经元都在飞速的调集着一模一样的回忆,凭着兴趣入行的新人,魔鬼特训官导师,层层重压下的精神崩溃,羞辱的眼泪,恶毒的诅咒,电影行至一半,男主为了拿到鼓棒准时参赛,出了车祸还要爬出来继续往前赶的画面一出,我手心脚心全在冒汗,恨不得马上操起电话快捷键按1拨号给那个人,什么都不说,就特么的骂一句——“你妈逼!” 那让我想起了当年,在外地的小宾馆里挺尸,发高烧到39度,喉咙肿到话都说不出来,还被逼着三点睡六点起,提着熬夜写完、滚烫发热的新闻稿奔赴发布会现场的日子。 人人都爱天才,天才是什么,是举重若轻,是灵光乍现,是下笔如有神,如果人生下来脚边就画了一条起跑线,天才是爹妈直接把他生在了终点。 但是这样的天才究竟是什么样,我没见过,相信大多数人也都没见过。我们只见过在各个领域各自成功的人,而天才未必成功,成功的人也未必是天才。 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地才。地才是什么,是蚍蜉撼树的微小妄想,是大众笑料的预备军团,是不成功便成仁的孤单行军。就像它的创造者蔡依林一样,资质一般,样貌平平,从歌坛里万千甜美少女里杀出一条血路,没有老天爷赏饭吃的歌喉,那就苦练杂技掰大腿,哪怕下场是被暂停截图党截出无数黑历史,被广大本质歌迷模仿嘲笑淋逼吸。 得了天才病,却只有地才命。 比如我当年,性格内向,笨嘴拙舌,长得又胖,念书的时候万年讨不到老师喜欢,永远是最后排,永远是忽视对象,唯一拿得出手的是语文成绩,尤其作文,小初高大,议论抒情散文诗,换了十来个语文老师,没有一个扣分超过2的。叫上台朗诵,贴板报公示,作文比赛拿奖,我以为这是老天爷赏给我的唯一才华。 而当我遇上了电影里那位老师同款的一个上司,在她手下写了一个礼拜,她把我叫去单独谈话:小黄啊,你虽然在各方面都非常一般,但是呢,短板决定能力高度,说不定像你这样平均的人,最后反而能走得最远呢? 耳光就是这么的响。 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我可以拍着胸脯保证,电影里那对师徒相处的每一分每一秒,每一个呼吸每一帧都是如假包换的真实,一滴水都不掺。人无完人,师傅的凶残里包含了多少玉不琢不成器的恨铁成钢,又捎带了多少私人生活不如意的私愤,没法衡量,泥沙俱下,你只有两个选项,滚,或者迎着耳光站稳。没空吃饭,没空睡觉,上厕所要小跑着去,手机二十四小时待命,为了听训洗澡洗到一半顶着满头泡泡接电话接了整整一个半小时,挂机之后头发都硬了,梆梆的。期间的过程我也在我的书里写了一些,但更多的过程没法写,没办法写,连我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是从那样的境遇里挣扎过来的,我见过凌晨两点、三点、四点、五点的北京城,在那里,在终于改完稿子回家的出租上,我不敢打电话给我妈,只敢对着没接通的手机嚎啕大哭。 什么梦想,什么拼搏,那个时候,最希望的不过是好好睡一觉,然后在睡觉的途中死掉。这样就不用第二天继续站回到她的办公桌前,被她拍着桌子把稿纸摔到脸上了。 可是就是这样,宁愿去死,也没想过主动辞职。那时候就想拼着一口气,听她说一句:这次写得挺好,不用改。 很多人讨厌电影里这种教育方法,觉得偏激,残忍,神经病。作为一个过来人,我也同样觉得偏激,残忍,神经病,但是啊,有时候我回过头想想,自己撑死是个地才,懒惰、拖延、犹豫、举棋不定、自命不凡的毛病一个都不少,若不是交给了这种人开地狱模式整治一番,也许今天只会顺流而下,平庸得更加彻底吧。 当然也并不是说现在就不平庸,就像这部电影里最后的结尾一样,哪怕你已经超越了对手,又超越了自己,超越了更高的自己,甚至超越了心中的神,高潮也不过最后一秒嘴角上扬的一瞬。今后的路,仍旧像黑屏之后的银幕一样黑。 而我折腾了三年,脊椎侧弯,颈椎强直,严重慢性疲劳,其实说起来什么都没干,就是敲键盘写文章而已。三年时间,我不过是从一个小白,变成一个三流的撰稿人,又变成一个三流的小说写手,又又变成了一个三流的编剧而已。 我以为我已经越过了极限,但站在那里之后,发现自己只不过才刚刚拿到了入场资格证,比赛,现在才刚刚开始。 而更更更可悲的是,在你心中无比重要,无比圣洁,值得为之付出一生血汗的这件事,对别人来说,只不过是一件不知其所以然、也不想知其所以然的小事而已。就像男主在饭桌上无论怎么强调自己的鼓打得牛逼,人们也宁愿去认可自己看得懂的三流橄榄球运动员。就像我跟我妈说我终于写出一本书了,写出一个剧本了,我妈也不过笑嘻嘻的拍拍我:呀,终于可以靠吹牛皮吃饭了嘛。 这个世界从不善待努力的人,努力了也不一定会成功,但是知道自己在努力,就是在这个庸庸碌碌的世界里活下去的动力。 被嫌弃的地才,可能也就是这样想着过完了自己的一生吧。

  2. 去往生命大和谐的电梯:

    生命更加和谐的电梯:

    If you don't have ability, you wind up playing in a rock band -- by Buddy Rich

    Buddy Rich和Charlie Parker才是本片的双男主角。前者是自学成为一代宗师的天才鼓手,后者是被Jo Jone一钹砸出的Bebop神人。
    Rich脾气暴躁,虽然乐于对外人称赞自己的团员,但是私下却是骂人界的帅才,曾因嘴太臭被妹子扇过。
    Charlie少年时经历过失败的登台。每次都摞下「我胡汉三还会回来的」之类狠话。埋头苦练之后终于打通任督二脉成为不世出的高手。

    ----------插入课外小欣赏------------
    友情赠送Buddy的solo视频 请随意感受鼓王之王的手速。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爵士要swing,速度其实不是最重要的(tempo和音色控制更重要)。但速度是最基础的。手速不上400,就根本别想混出头。

    男主角以大一学生的身份,其能力设定是合理的。
    ----------欣赏时间结束-------------

    有这两位大前辈的身影相伴影片始终,对Andy和Fletcher也自然不再需要细碎拼凑角色的过程,一切的镜头和故事才能该流的流该切的切该滚的滚,合上音乐的节奏。

    连同人物在内。

    Fletcher弹爵士钢琴。
    这人个性一小节就翻个身。上一秒钟还可以跟人正常地攀谈甚至逗人家的小女儿,下一秒就立刻全金属外壳附体。上一拍还在春风化雨「要相信你自己」,下一拍巴掌就毫不留情地呼上去。上一段还在噙泪述说对昔日学生的不舍,下一段就把三个鼓手都操(请念第一声)到虚脱往生。在这种性格的循环往复中,他将自己的即兴骂人技巧发挥到了极致。

    Andy打爵士鼓。
    影片开头第一次约姑娘时被对方拒绝,一句话不多就败退。影片结束试图与姑娘重修旧好对方拒绝,也是一句话不多就放弃。这就是一个稳定的不变的节奏。
    但他对Fletcher就不这样。从影片开始被动地等待对方「临幸」,发展到争取,争吵,斗气,撞车,推倒,节奏越来越凌厉。被退学后那一段音量放到最小,等待最后的solo。

    这两件乐器,在影片前90分钟极偶尔才能合上拍子,但大部分时间是强弱分明,而且鼓抓不到钢琴的节奏在哪里。Fletcher对Andy说的最多的一句台词就是「不是我的tempo」。到最后二十分钟,在利用Fletcher的性格造成最大落差,一个长休止之后,Andy终于掌握到了主动,两个人完全合上了tempo,最后双双脱去上衣,在(音乐的)高潮之后,相视而笑,达成了生命的大和谐。

    人物、台词、镜头、剪辑,一个节奏都没有错。把枝枝蔓蔓拖泥带水的东西都剔得干干净净。

    因为是音乐题材,自然就有主题重现段落。

    第一天去乐团训练,早上Andy迟到了,因赶得太匆忙从楼梯上摔了下去。
    Any终于坐稳正选鼓手的位置,那天早上他因意外又迟到了,后来赶得太匆忙被车撞了。
    Fletcher的羊车经过Andy的练习室门口,少年终于得到进入乐(后)团(宫)的机会。
    后来同样的故事再次发生,带来了另一枚少年Connelly来争正选鼓手的位置。

    后一次重现总是对前一次的发展或交待。车祸的情节就交待了Andy第一天训练迟到也是因为闹钟故障。Connelly入团时,Fletcher一句「我早上就把谱子给他」的细节则则交待了第一天训练日他要Andy早上六点到并特意叮嘱「不要迟到」并非故意耍人玩。

    这样的回文形式,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口舌之外,也暗示了结局。

    本片的双主角之中存在感更强的Charlie Parker最后因疲于演出、酗酒和吸毒造成精神崩溃英年早逝。生怕观众不去微基,这段特意借Andy父亲的台词说出来。为的是剧中另一个没出场就英年早逝的人物——Sean。Sean算是Andy的学长,跟Andy一样也是「勤补不足」类型。最后虽然通过不断进击而坐到Lincoln Center首席,却因为精神抑郁而自杀身亡。

    这是两次repeat。

    影片嘎然而止在solo结束之后,乐队将进——也即是下一首曲子正式展开前——的那一刻。其实已经说得很清楚,少年Andy在这一刻虽生犹死——虽然表面上还是正常人的样子,但是已经疯了(并非字面意义上的那种)。

    但我仍旧觉得这才是最正统最严肃最认真的励志剧。

    Andy在重回舞台前拥抱了自己的老父,他也心知这就是绝别了。「与其平庸地活到90岁,我宁愿成为结束在35岁的传奇」。
    即使他最终成不了21世纪的Charlie Parker,就凭在JVC上这惊天一solo,他至少会有一个辉煌的职业开端——即便像Sean那样短暂。在Sean死后,至少有Fletcher还会谈论他。
    能在死后,因生前的才华与成就而被亲朋之外的人缅怀追念,这就是Andy的人生理想,他对自己生命意义的设定。

    求仁而能得仁。这世上还有比这更励志的么?

    太多的励志电影拿主角金手指煲鸡汤。黑马通过短时间的努力撞上大运就能干翻竞争者同时还得回亲情友情爱情等等,其实就跟「傻白甜圣母系灰姑娘在神仙教母的帮助上遇到王子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是一个类型的故事——那叫做童话。

    童话在真实的成人的世界里有另外一个名称叫做「美丽的谎言」。这些谎言励的不是志而是「梦」。

    这部电影血淋淋(字面意义上)的告诉观众说「光有天份不够,有天份也学霸也不够,有天份的学霸进了最高学府也不够,有天份的学霸在最高学府里跟了最牛的老师还是不够」。因为就在最高学府的最牛逼老师手下有天份的学霸每年都有上百,十年就有上千,满足于此的话,你就随时可以被别的学霸替换并被遗忘。

    成为the great one,就是一条至死方休没有极限的进击之路,就只有不断更强更强再更强,没有退路没有捷径没有金手指也没有神仙教母。即使遭遇意外,即使受到磨难,即使面临绝境,宁可不要性命也毅不回头决不放弃誓不认输。

    这样的精神(病)才配称为「志」——心上立士。

    Be great跟「做人嘛,开心最重要了」是不兼容的。我给你10分钟的时间你都google不到一个在本行业可被称为great的人物是每天睡足八个小时肢体健全精神健康家庭圆满母慈子孝高朋满座左右逢源的。

    贝多芬,又穷又聋头发又篷,一辈子恋爱失败没讨上老婆,脾气暴躁没有密友,长期处在愤怒偏执的不健康情绪中。所以他的一生就算是个悲剧么?

    对音乐史来说当然不是。对全人类来说也不是。对我来说当然更不是了。只有对那些把「老婆孩子热炕头」视为「成功」的唯一标准答案的人来说,那老贝的确是挺悲催。

    亚里士多德说「没有疯狂性格的人,绝没有庞大的天才」个人是认同这种说法。 Good和Great的区别在于前者适用于「平庸者」——意指「你在碌碌众生中算得不错的」,而后者只有在突破「平庸」才能达成。

    Andy和Fletcher都在追逐great。于是Andy和二十四孝贴心男友就不兼容。Fletcher和作育英才的鸡汤导师就不兼容。先舍而后得,这是宇宙恒理。假使忍不了孤独受不辛苦突破不了自身的极限,那充其量就只能达到good job的水平,而已。

    Fletcher的乐团并不是真·全金属外壳,脱团是不会受到军法处置的,如果受不了随时可以走。但是有那么多学员战战兢兢却赖着不走,甚至仇视威胁到他们在乐团中位置的人。可是他们却又不能像Andy那样心无旁顾勇往无前。做人既不开心,又不可能成就great。

    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或者知道了却无法全心全意奋不顾身地去争取,这才是悲剧了。

    而导演,在得到了Any和Fletcher这样两个因为薄而锋利因为纯而坚脆的角色后,却试图以光线的变化去铺衬一种更迎合主流情趣的「悲情」。做了这样的尝试,却又不敢像隔壁Nightcrawler那样索性亮明立场一黑到底。也是被生生的夹在了中间。

    有这样的音乐,有这样的角色,有这样的剪辑师傅,有这样的演员,却不能完全冲破常规思维的绊扯,去到更远更极限的地方,做得更纯粹更激烈,这也是可惜了。

    Whiplash字面上是「鞭打」的意思。「鞭打」主要使用于抽动陀螺,驱策马匹,惩罚罪犯,以及BDSM。虽然听上去很疼,实际上也是真的很疼,但无论是以上哪一种应用,都是令到被打者更快、更强、更好,以及更高(潮)。

    音乐,并不是「令人愉快」这样肤浅的东西。「今天真高兴,我们来放段马(勒)一(交响曲)放松一下吧」类似这种台词,应该只有在荒诞剧里才会出现。音乐,是一种数学的语言。地球万物中唯人类能创造能享受。巴赫坚信它能通神。

    只有在理性地控制之后,只有在完美的技巧之上,才有「感受」和「性情」的存在。如果唱歌跑调,再是用灵魂唱也徒然自爽。如果打鼓离奏,再是打得高兴得乐只空然沉醉。

    爵士乐,从根起就是与「啪啪啪」相生相联的。根源于穷劳疾恨,兴繁于淫纵虚醉。奴隶的生命被践踏,灵魂被屠戮,之后有了爵士乐,在最低级的妓馆里糜漫。

    Fletcher对Andy说「爵士已死」当然不是在说这种音乐形式消失——这该是各种音乐类型当中最旁流纷杂的一支——而是在说这种音乐的灵魂:从苦痛中得取力量,在欢愉中感受忧愁,永远在路上,没有脚的鸟永不停歇,这样的灵魂在现代的主流价值观中惜已不到立足之地。

    ---------人类补完计划的分割线---------
    爵士乐是音乐类中最接近性爱mode的。无非bebop粗暴点gyspy温柔点。必有一款G到你。一段爵士乐好不好就看它能不能令人双腿张开浑身燥热心摇神荡。

    所以这当然是个SM系的爱情故事了。Fletch在酒吧里说那些话,Andy频频点头。他亲生爸爸不懂他的追求,他的女友不懂他的理想。

    正常人里1000个有999个是不会懂的。但Fletcher从一开始就知道,连懂都不用懂。因为他们根本就是同一种人,同一个人。

    M虽然被鞭抽被蜡烛烧被电击,但在完事之前伊才是最后掌握关键词的那个。这场SM里的关键词是——tempo。「I'll cue you in」——「我叫你进来的时候你就可以进了」。

    这就是人到更年期的Snape教授与平行宇宙中那个从未遇见Lily的少年Severus相逢。从HP1开始就说好会永远爱教授的,无论他是魔药老师还是爵士鼓手。

    我能把跑马拉松当业余爱好,当然是个抖M。
  3. 作为今年圣丹斯的获奖影片和奥斯卡热门,影片的上佳口碑主要来自于紧凑的剪辑、优质的表演和对于师徒关系非常规的刻画。诚然,影片的剪辑凌厉而准确,除结尾处有少许松懈,整部电影更像是一部动作悬疑片,节奏一再加快,冲突一再升级,影片结束,107分钟不知不觉中过去。影片对于音乐的处理也相当不马虎,体现了对于细节的重视和专业精神。

    然而,如果将电影解读为描绘师徒关系,以及少年经历魔鬼训练,超越极限,从而实现自我的励志电影,大概是个误会。片中鼓手和指挥从始至终是纯粹的互相利用关系。鼓手其实从未得到特殊待遇——他始终是乐队中和其他乐手一样微不足道的一员,随时被指挥予取予求,玩弄于鼓掌之间。在鼓手坦陈指挥对于乐队的虐待,间接导致指挥离职之后,酒吧相遇,看似一番肺腑之言,实际上指挥已暗暗设计陷害,如若没有鼓手最后的破釜沉舟,一个乐手的生涯就要万劫不复(影片一再强调在卡内基演出对于音乐生涯的决定性作用)。即使仇人之间,若有一丁点原则和不忍,做事尚不会如此残忍,何况师徒。

    鼓手本身也并非传统的善良天才少年。一定的才华和逼迫自己到极限的决心也许天才少年皆有,但是本片主角个性中的偏执和阴暗才是他一直被指挥吸引,也是指挥最后透露出欣赏的主因——鼓手一定程度是年轻版本的指挥,同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影片中有诸多巧合,其中鼓手丢失首席鼓手让他代为保管的乐谱一节,其实颇值得思量。鼓手是否真的如观众期待那样无辜?未必。台词给出许多暗示:首席为自己辩解时说自己因身体有恙不能记谱,指挥早就知晓(那么其他乐手自然也知道)。鼓手在事发之后毫无愧疚,也从未想过补偿。键盘手似开玩笑让鼓手不要动自己的谱子,未必不是防人之心,等等。鼓手在争夺首席位置、与女友分手和佯作无辜答应指挥帮助演出时也同样毫无愧怍。因为同样认同追求卓越就要牺牲自我、他人,以至阻碍道路的一切,鼓手才会被指挥一番话吸引从而上钩,因为指挥的人生哲学实际道出了鼓手的心声。整部影片细述了鼓手从安德鲁到弗莱彻的渐变,最后一幕父亲在后台观看鼓手的独奏,眼神中惊恐多于欣慰,因为眼前的少年早已不是曾经一起吃爆米花开玩笑的儿子,技术上的提升和人性的嬗变相比已经显得次要。

    本片导演说结尾实际是悲剧,主要媒体的影评也多少在这一点达到共识,大概正是为此。片中固然有励志的成分,但是成功的代价是少年纯真的丧失,如果本来尚有纯真的话。结尾高潮处影院中的观众畅然拊掌,其实是庆祝这种扭曲哲学的胜利——鼓手大概经此洗礼,从此更加坚定目标,不顾旁人,不择手段,从而一帆风顺。更可怕的是,等他自己成为别人的老师,恐怕也要把这样的哲学传递下去了。相对于严师是否定出高徒、学艺之路如何逼迫自我突破极限这类常规主题,影片提出的问题更集中于追求极致(无论目标是艺术的完美还是名利的丰收,也无论是否关于音乐)和葆有灵魂的平衡取舍。

    (评论中对这一点讨论较多,这里介绍导演在一次访谈中对影片的解读:

    在写这篇影评时没有注意到这个访谈,但感觉对于人生得失、成功代价等浮士德式命题,影片还是明显传达出了想要触及的意图。

    其中他谈到影片和《黑天鹅》、《摔角手》等影片的类比,谈到影片结尾鼓手肉体虽然完整,灵魂已然残缺。他对于观众认为影片结尾是胜利略感讶异:
    "Sometimes I get worried that—no, worried is the wrong word, because if people enjoy the ending, then that’s great. But I had always thought, when writing the film, that the ending had always veered a little more on tragic than triumphant. In terms of a lot of responses to the movie, at least from what I’ve seen, the ending seems to be interpreted as a little more triumphant than tragic. Again, that’s not something that I’m upset about. If anything, it makes the movie more enjoyable for people, but it has been a really interesting thing to observe. I had always intended it to be a pretty dark ending.")

    影片提出了命题而没有给出态度和答案(除去结尾处为烘托气氛对二人稍作美化之外),这样的处理无可厚非。然而若非要苛求这样一部口碑之作的话,影片对于所谓“师徒关系“的探讨略失狭隘。除去片中所有冲突集中在两位主演身上,导致其他角色过于扁平以外,片中冲突和台词都过于激烈和刻意,仿佛非此不能体现师徒之间相爱相杀的复杂情愫,非极端手段不能表现极致。实际任何有过良师,或是毕其心力追求一门学问技术的人,大概都能体会,即使最平淡温和的交往,也能有惊心动魄、触及灵魂的时刻。谁说期待、失望、奋起、收获和骄傲只有在顶级的音乐学习中才能获得。在思想交流,思维相逐之时,师徒之间体验的是一种深层次的信赖和交融,难怪一些西方学者将之比喻为爱欲,因为彼此的暴露,接受和进入。但是世事如此者又何必只有爱欲可以概括,这种比喻未免有失偏颇。而音乐之所以经常作为表现题材,是由于在音乐中,上乘的交流通过音调、音色和节奏的和谐而具体的表现出来,带给人精神上的愉悦。仔细聆听影片中的音乐,尤其是鼓手加入指挥的乐团后,其表演趋于精准,也同时承载了更多痛苦、暴力。顶级的表演固然要求极高的技术水准,也应带来更多超越世俗层面的喜悦和哲思,在这一点上影片有夸大暴力的倾向,而正是这种认为只有极端的情节和表演才能表现思想上的震撼的思维方式,造成影片情节过满,缺少留白回味,思想上缺乏深度和格局,无法迈入值得长久品味的佳片行列。


    ———————————————————————————————
    最后补充一点影片题外的话。关于人生道路的选择和指导技艺提升的方式,影片本身提供了一种别样视角,挑战了传统的价值观,有让人耳目一新之感。高度戏剧化的情节也与影片风格统一。但是我想影片并无意传达“倾轧他人、压榨自我为成功唯一途径”的观念,至少对此命题的态度是开放的。

    由于职业音乐家的生活和观众距离较远,容易使人产生关于这个命题的误解。影片中二人的成功模式在实际中是极为罕见的。纽约客的一篇影评
    ()
    批评影片“彻底误解爵士乐”,忽略爵士自由的音乐灵魂而过分强调滥用权力和恶性竞争。评论中指出影片歪曲Jo Jones向Charlie Parker扔钹的事例为其服务:Jones其实并未扔向Parker,只是扔在地上以作提示。而Parker也并非受到刺激回家一人苦练,而是开始系统的音乐学习,博采众长,同时参与乐队演出积累经验。我并非爵士乐迷,但我所知古典音乐家的求艺道路也和片中迥异,尤其是到了男主角这个阶段(技术接近成型,职业道路渐渐明朗),学习侧重在技术细微之处的提升,以及演奏音乐性的把握,以实现优秀到杰出的飞跃。每天长时间的练习绝非和自己“死磕”练到伤害身体(事实上职业音乐家和运动员一样有系统的方法应对伤病),而是极为系统的处理每一不足,重复正确的演奏方式而非试错。

    影片中指挥这样的指导方式更是罕见。对技术的永不满足和人身攻击乃至伤害有天壤之别,而欲将学生生涯扼杀在卡内基音乐厅的舞台上更是骇人听闻。音乐家中确有严师,比如大提琴家Janos Starker。他的学生曾编了笑话以示其严厉,说几个大提琴手去见上帝,上帝问他们师从何人,说罗斯特波维奇等大提琴家的皆被遣入地狱,直到有人说Starker,上帝说,好了,你去天堂吧,因为你已经知道地狱什么样了。但是Starker严厉到什么程度呢?他的学生回忆最难堪一次是自己拉得略有跑调,老师轻吐一口手中香烟幽幽说:“你再跑成这样就别说是我教的了”,而已。然而这样的方式建立在彼此信任和尊重上,未必比片中指挥法西斯式虐待给学生带来的震颤和激励要小。何况音乐成就最无法注水——演奏直接反映才华高低,天才和常人的差距一听便知,实在没有必要勉强。


    ———————————————————————————————
    如果你觉得这篇影评有点意思也许也会对这篇有兴趣: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
  4.    
        “玉不琢不成器,不疯魔不成活”这是《爆裂鼓手》给人最为直观的第一感觉,前者带有显而易见的励志成分,而后者代表的是电影黑色的一部分,要是只是严师出高徒的音乐励志片,那该片肯定就无趣多了,幸亏电影中的师与徒都不是那种精神正常的手艺人,他们是精神偏执的野心家、为达目标死生度外的艺术疯子,而这对野心家身上黑暗、阴沉的入魔之态在恰当的电影技巧表现之下,做到了像电影中的爵士乐一样让人着迷。

        反社会人格也好,受虐狂也罢,师徒之间的关系在正常人眼里是扭曲的,但是在我眼里,弗莱彻和安德鲁之间的关系其实并没有那么“师生”,弗莱彻点化安德鲁之后,两个人对艺术追求潜在的心理高度已趋接近,所以很多时候我宁愿一厢情愿的把他们当成是对手,这对锋芒毕露的高手在导演的创作理念之中应该存在着一种认同,说是惺惺相惜那就过了,只能说是人以类聚吧,他们身上都有极为接近的极致艺术野心,和为达目标愿意粉身碎骨的偏执劲,所以在师德指控之时,安德鲁才会显得那么犹豫,但老套的电影或许会选择互相的原谅,然后用普世的温和降解电影的“毒性”,最终炖成一锅廉价的鸡汤,而《爆裂鼓手》鼓舞人心的选择了更剧烈的互虐,在发酵的剧毒中酝酿出了更美艳无暇的艺术升华。

        说弗莱彻是良师简直就是扯淡,他的在学校中偏执极端的教育方式容易让人把他理解为一心为琢玉的究极严师,电影中的他犹如《全金属外壳》中的变态教官,在追求极致艺术中堕入了黑暗的一派,用虐人、虐心的方式施教于人,中段之前可供讨论的或许还只是他教育方式是否妥当的问题,所以后半段弗莱彻离开学校以后与安德鲁的长谈让人习惯性的放下戒备,准备迎接一个主流认可的励志良师,而在电影开始流露出下坡趋势的时候,弗莱彻反戈一击,鼓舞人心的选择了复仇,这个本有扁平化危险的角色再次被黑色充斥立体了起来,他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严师,他还是一个阴暗的入魔者,一个偏执的天才艺术家,无关善恶,只和艺术有关。
      
        安德鲁在弗莱彻极端的点化之下也达到了入魔的状态,逼出了自己最大的潜能,而在这样的道路上,他也像弗莱彻一样朝混蛋的方向越走越远,在家庭饭桌上的表现且只是艺术新人的一种自命不凡而已,而到了后来为了练鼓和女友分手,他已经彻底入魔,而正是在这样极端的要求自身,安德鲁的艺术潜能方才得以彻底的激发,他身上和弗莱彻相似的艺术野心和不惜代价的劲头最终在弗莱彻点化下爆发,安德鲁献祭上了自己灵魂,让手下的鼓填饱了鼓手的血,换取了极致的艺术追求。影片开始之处,安德鲁与弗莱彻的关系还停留在师生不对等的层面,而点化之后逐渐入魔的安德鲁,对艺术的狂热程度已经不逊于弗莱彻,两人情绪上的拉锯也愈发激烈,到了最后竟然形成了共振,迸发出了巨大的音乐魔力。
       
         世上追求极致艺术的人有很多,可是只有那些经受住极端淬炼、自我牺牲的少数人才能最终进入终极的殿堂,这些人在一次一次试探性的突破中向艺术之神献祭上了自己的灵魂,这骇人的献祭程度不可以用励志来定义,这是苦行僧的献祭,是宿命。这样入魔式的突破之路一般人难以承受,甚至没有办法消化,弗莱彻的部分想法我是认同的,太多的温吞造就了太多的庸人,所以大多数平凡如你我的人,只能成为旁观的看客,感叹于其道之艰险,其牺牲之骇人。

         当然它终究只是电影,一个琢玉成器、入魔飞升的故事,它的一切“爆裂”和“燃烧”都是另辟蹊径的故事内容和恰当电影技巧共同发力的结果,爵士乐节奏复杂、变幻无穷,音色上本身便富有戏剧性,而电影的剪辑也伴随着这种变化与复杂紧扣节奏,起伏加速,和音乐本身已成一体,这种影像与音乐同步起伏的共鸣让电影略有MV气质,赏心悦目,此外电影大量特写将人的情绪内容放大,使得电影很大一部分需要靠人物表演来撑起,幸亏两位主角的表演都是奥斯卡级别的,几段精彩的斗法精彩到让人喘不过气来,剧情本身也像这特写一样刨除或者虚化了大量主枝外本应该出现的内容,直奔音乐而去,非常有效率,单对于所表现的主题而言,已基本上没有什么可挑剔了。

         电影很多现场演出的段落刻意模糊掉了观众的存在,也很少给予表演大众的掌声,几乎看不到太多受大众认可的甜头,这点处理得独具匠心,对于这样两个高手狂热的境界而言,他们的艺术之路本来就不打算去迎合主流,所以这些来自主流大众的认可对他们来说可有可无。而对于导演来说,这些俗世的主流认可或许会让人误解电影的基调,这本就不应该是一个成功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