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New

一周不说谎之诚实实验 A Week Without Lying - The Honesty Experiment(2018)

一周不说谎之诚实实验 A Week Without Lying - The Honesty Experiment(2018)

又名: BBC地平线:一周不说谎之诚实实验 / 地平线:诚实实验 / Horizon: The Honesty Experiment

导演: Vicki Cooper

编剧: John Rosser

主演: Lola Buckley

制片国家/地区: 英國 UK

上映日期: 2018-08-29(英国)

豆瓣评分:6.9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影评:

  1. 讨论之前,不如先问大家几个问题,然后再展开说说感想:

    “你觉得自己是个诚实的人吗?”

    “你经常说谎吗?”

    “上一次说谎是什么时候?”

    我的体会是,一个自认诚实的人不会经常说谎,但是肯定也说过谎。(有些人说不定还说过不少,只是不自知罢了。)

    说起谎言,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否认,急于撇清,好像说谎是见不得人的恶行。的确,为了达到个人利益而故意隐瞒事实去误导别人的行为,不应该得到任何洗白,所以这里我们不讨论纯粹恶意的说谎。问题是,做一个诚实的人就等于不说谎吗。谎言和诚实只是简单的对立面吗。这1个小时的纪录片就是对这两个问题的质疑。

    先说说white lie(白色谎言,为了别人好,或者为了省去明知道会带来负面影响的结果而说谎)。片中参与宗教工作的中年白人女性说:说真话前,首先考虑别人的感受,于她是一种体面(decency);肆意妄为地说实话是一种粗鲁(rude)。当她在工作中碰到无法百分比诚实的时候,她一般选择避重就轻地给予正面的肯定,而不是直面对应问题的细节,这种方式也称不上说谎,但也绝对不能算诚实。直到被规定一周内只能说实话不能说谎的时候,她直面了工作中让她不爽的地方,不得不开诚布公地说出自己的不满,但是事后她很不舒服,她觉得这样虽然达到了诚实的目的,长远来看也的确有利于工作的效率,但是她觉得这打扰了原本和谐的氛围,她也体谅同事努力工作中难免会范的错误。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到底追求自我良心上的纯洁和原则,还是整个集体的氛围和利益,这是每个人面临的一个选择,没有对错,我并不觉得是一个道德上的考验。

    再说说,那些不得不的情况。片中年轻的印度裔女性,从事广告咨询自由职业,面对客户的时候,积极外向开朗;面对伴侣的时候,随和迁就善良;可惜面对父母的时候,始终无法公开自己女同的性取向。随着实验的进展,她渐渐发现,面对客户时候的外向只是一种表演(performance),对伴侣的迁就有时候也是违背内心真正的诉求,跟认识20年的好友聊天的时候,她哭着怀疑自己的诚实。每个人多少为了取悦别人而说过一些言不由衷的话,让别人喜欢自己从而获得爱,从而被需要。在当下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好像是社会的一个潜规则,只要遵守了,双方都有好处。展露真性情、不顾及旁人看法的人,需要强大的自信,不然可能经不起随之带来的考验。虽然片中的女主,在勇敢地说出自己看法后,反而得到了旁边理解的反馈,从而受到鼓舞,觉得自己应该多说实话,专家也建议她因此而找到真实的自己,但是我倒觉得要促成这样的快乐结局,人们身处的环境也很重要,扪心自问,当下次周围有人说真心话做真性情的时候,自己能不能接受、理解甚至鼓励对方呢?良性的互动,互相的坦诚,才有可能获得更多的真诚吧。

    最后说说,有意思的是,现代人其实是更愿意选择说谎的。实验中最年轻的参与着是一个学表演的大学生,可能由于肤色的关系,小时候经常被同学欺负,导致他习惯通过掩饰自己,变得更随和来获得更多的接纳。活跃于网络的他,还是一个油管播客(youtuber),经常为了节目效果而表演夸张的表情和反应,来取悦自己的粉丝。同时他还有一个instagram账号,虚拟了一个叫Jordan Banker的人物,高富帅,扮演人生赢家的角色。这个大学生在平日跟朋友、同学交流的过程中,也经常习惯通过夸张的表情和说话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凡,时不时地夹杂一些小谎言来给自己的生活贴金。当被问到的时候,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说谎,而被要求过1周不说谎的生活时,一周的实验时间他病了3天...连他的好朋友都承认,他生活中自我欺骗当中,而他对此的说法是:通过互联网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不同的人设,你不能说Jordan就是不是他真我的一部分,因为那也是他真实渴望达到的自我。

    所以,我们生活在各种谎言里,定义谎言的界限因人而异。而面对谎言,于其避而不谈,不如在不伤害他人利益的前替下,找到自洽的尺度,直面内心的选择,即使你决定说谎,那也是一个有意识的决定。你清楚地知道我为什么要说谎,说谎了我会得到什么,别人会不会因此而失去什么。那才有立场来说,这样一个决定,到底是恶,还是善,或者其实根本无所谓。

  2. 不知道片中的三个所谓科学家的含水量有多少,与其说这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实验,不如说这是一个有趣的社会实验(虽然我也不清楚科学实验与社会实验的区别在哪,但就想这么说)。通过“一周不说谎”这个形式带给受试者的影响来探讨 lie (n.谎言 v.说谎)对人类的影响,同时,也是在此过程中发掘每一个个体的特性。

    A是一家广告公司的员工,工作的需要以及面对客户时,她这个内向者不得不假装外向、自信,结果却是让她自己备受煎熬。只揭露部分真相,面对客户需求时拐着说些套话,对内向者来说是消耗自我的过程。

    在一周实验里,客户突然提出“影片要拍出电影感”,按往常的A,她会说“好好好”;而此次,她要说实话,于是她说:现在工作已经进行到一半了,突然说要改变方式,之前拍的片段可能并不适合放在大尺寸荧幕上,之前的片段可能要重拍,那么资金可能不足。对此,客户表示赞同。

    看,说真话并不等于得罪客户,与A最担心的说真话会显得不谄媚相反,在适当的时候说真话反而显得专业、对自己所经营的事业自信。


    B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牧师,或许是年龄,或许是从事教堂这份职业让她对 lie 这个词的定义扩展为了“忽略特定信息omission”。她惯于用不相关的细节去回避直接回答问题,虽然“罔顾左右而言他”这种行为不能算完全的谎言,却也不算百分百的诚实。在片中,科学家把omission也当做了lie,要求B在实验的一周减少这种行为。

    B说谎的理由,大致是:希望他人能怀抱信心继续进步;给予鼓励,表示善良。当B到学校做活动时,以往孩子们给了个模棱两可的答案她都会鼓励:好棒哦。可这次,B没有让学生们轻松过关,如果回答得文不对题,诚实指出,人人平等。

    B以为通过omit(省略;婉转略过重点)能在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完成 回答问题 的任务,自己也没有说谎。B预设在自己完全诚实后,情景会变得很尴尬,他人会因为自己的诚实而受到伤害,所以她以前总是说善意的谎言(white lies)。

    超乎B意料的是,孩子们并没有觉得尴尬或受伤,反而更加积极地回答问题。B也没有预想中的挫败感。


    C是个19岁的18线网红,说谎俨然成为他性格当中的一部分。他的说谎水平类似想获得朋友关注的小学生,扯着些谁都能明白是谎言的大话。他的油管频道主角是一个他想象出来的完美人物,富二代,名校,万千少女的梦……

    看着他观看量254的视频,连亲姐姐都熟悉的撒谎模式,一周实验疑似称病请假两天的“死性不改”。

    对于他这种比较浮夸又有点爱装的性格,我可能是潜意识里忽略了他,乃至看完片子,都忘了他姓啥名谁。


    至于这种样本差异性太大,样本数太小的社会实验对于我们每个人有什么特殊意义呢?

    那大概就是更加知道自己是个怎么样的人。A知道偶尔的诚实会显得更专业,比一味的迎合更能获得客户的信赖,将自己真实想法告知伴侣,也是信任对方能完全hold住自己负面情绪的表现;B在实验后坚定了自己依旧会坚持为了他人不受伤害的目的而说一些善意谎言的想法,只要目的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她便觉得可以接受;C在实验前后,没有改变,不愿意接受真实的自己,拒绝成长。

    那么说实话对我们究竟有什么影响呢?

    某些情况下,说实话的确会伤害到交往人敏感的心,打击他人的热情,但同时,委婉又不失真实地点出对方可以改进的地方,反而能促进对方的进步。人们总是能够体味到细微差别的的谎言,像是雷达一样检测到对方那些非百分百诚实的片刻。

    在我看来,诚实与谎言并不是二元对立、非黑即白的,而是一种微妙平衡的语言艺术。而偶尔片刻的诚实并不会让双方感到尴尬,当对方在两人的共同磁场中摘取到诚实的因子,这种因子会成为增进情感的催化剂。

    诚实不应该是社会实验下的唯一选择,也不是尴尬的同义词,而应该是对吐露真实情况的自信以及,能处理诚实带来后果的无所畏惧。

    lie 对于人类的含义十分复杂,人们会比你想象中更常说谎,在这里不讨论立意邪恶的诈骗类的lie,只讨论日常生活中无伤大雅、甚至容易被忽视、人们习以为常的lie。当然,lie 与艺术地说话有模糊的分界地带,总会有一些特定情境下的例子,让两者的区别达到最小。

    可如果让我选的话,我会努力做一个诚实的。诚实的会艺术地说话的人>诚实的不会说话的沉默人>C

    说真话,真的没你想象的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