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 游击队 / 战火的彼岸 / 老乡 / Paisan
导演: 罗伯托·罗西里尼
编剧: 赛尔乔·阿米德伊 费德里科·费里尼 克劳斯·曼 马塞洛·巴格利埃罗 艾尔弗雷德·海斯 罗伯托·罗西里尼 Rod E. Geiger 瓦斯科·普拉托里尼
主演: 卡米拉萨齐奥 罗伯托范隆 Benjamin Emanuel Raymond Campbell Harold Wagner Albert Heinze Merlin Berth Mats Carlson Leonard Parrish 多茨·约翰逊 Alfonsino Pasca 玛丽亚·米琪 加尔·摩尔 哈丽特·梅丁 伦佐·阿万佐 威廉·塔布斯 戴尔·埃德蒙兹 朱丽叶塔·马西纳
制片国家/地区: 意大利
上映日期: 1946-09-18(威尼斯电影节) 1946-12-10(意大利)
片长: 126分钟 IMDb: tt0038823 豆瓣评分:8.2 下载地址:迅雷下载
新现实主义和纪录片,新闻报道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区别?作为一个业余影迷,个人的感受和理解。
纪录片或我们的日常生活其实是没有焦点的,正如此刻在地铁上的我放眼望去看到的就是现实,而新现实主义电影则在这个现实背景下把镜头对准其中具有时代或主题特色的人物和事件,让观众的注意力跟随镜头的走向,跟随故事主角的走向来一步步了解现实。所以说新现实主义电影并非单纯的对现实的重放。而是对大量现实的观察理解以后,抽离出其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例并对其进行文学戏剧化处理,比如对立角色或对立立场的建立,剧情的设计性也会显而易见。同时根据戏剧性的现实再创作,让观众的观影体验拥有强烈的现实感和参与度,由于故事和人物脱胎于现实,并且基本运用实景和非职业演员,从而使得观众不自觉间就带入自己日常生活的感受,随着剧情的发展做出相应的现实中可能出现的情绪波动,以此达到让观众更好的感受生活,思考生活的目的。
在这个理解下去看罗西里尼的战争三部曲,会发现他的伟大之处。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拍摄于1945年,战火拍摄于1946,德意志零年拍摄于1948年。在二战刚结束的时间里,罗西里尼并没有鼓吹战争胜利的荣耀和伟大,而是反思战争不同阶段对所有处于战争下的人民造成了怎样无法挽回的伤害。在我看来这是得冒风险的,政府向来可不喜欢宣扬人民的悲惨。
其次,三部电影之间的连续性,思考观察的角度的丰富性也极大的提升了电影的质量。罗马不设防的城市讲述的是1944年德国占领罗马后,罗马各阶层职业的人民对抗德国侵略者的事迹,这是还处于被侵略统治时的意大利。战火通过六个几乎没有联系的短片故事串联出在德国节节败退的背景下,意大利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人民的困苦。而德意志零年则是立足于战败后的德国,在柏林废墟上刻画了一个战败国孩子怎样一步步经历无奈绝望到最后弑父自杀的故事。战争对人性的摧残一步步加深,战争的荒诞在故事的凸显下更显得可笑又让人无助。
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剧情跌宕起伏,对现实的把握和对故事走向的控制精确且细腻。主角看似是英勇就义共产党人和违背了教义却信守正义的神父,可在我看来那群父母被杀害,抱有对侵略者的无尽仇恨却仍不失孩童的质朴善良的孩子们才是影片真正的主角,因为他们代表着终将到来的善良和正义,因为他们是未来。只是如此的剧情设计过于刻意化,不是不好只是没有最好。所以有了更好的两部。
战火由六个基本不相关的短片组成,通过六个看似不相关的短片让我们看到了尽管战争即将结束,战斗节节胜利可战争的后遗症却永远的留在了经历战火的人民身上。每个短片之间的转折都很迅速,当我还在感动于语言不通的美国大兵和意大利女孩之间的友情和思乡之情时,他们就死于德国军人枪下,然后第二个故事开始了。前一秒在意大利当警察的美国黑人还在醉酒唱歌,下一秒他就被意大利贫民窟的破财凄惨惊慌到夺路而逃。镜头由此一转,罗马被解放了。可是解放后的罗马人生活也并没有很好。曾经热情可爱的意大利女孩也成了和大多数人一样的站街小姐,而对她恋恋不忘的美国大兵把他魂牵梦绕的姑娘当作妓女的地址随手扔了。之后下一个故事开始了,一个想去找当了游击队队长的美国护士和想去找家人的意大利男人经历战火的过程,而导演没有告诉我们结果只是让一个掩护他们的游击队员死在护士面前。第五个故事就在节节胜利的盟军脚步下开始了,三个借宿修道院的美国大兵和院士之间的矛盾,因为有一个人是犹太教一个不信教,而这个短片在军队神父对信仰自由支持的演讲下结束。最后一个故事发生于德国投降的前几个月,而一群游击队员和盟军飞行员终究没能等来最后的几个月,陪同援助他们的村民一起被残忍屠杀。
相对于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战火每个短片之间甚至没有关联,戏剧性也因此减弱但同时由于导演对于每个结尾戛然而止的把握十分精确,让人在感受到战火对人性摧残以后并没有给观众过多感伤的时间,这正暗符现实的仓促。所以这部电影的现实性更浓烈,但也由于戏剧性的减弱,故事间的低逻辑关联性所以观看难度不低。
而最后一部德意志零年简直有些令人绝望。虽说感受到了绝望我们才会珍惜美好,才能克服绝望。只是这样现实的绝望和压抑还是有些难受的。
战后的柏林,一个12岁男孩撑起一个家庭的重担。可就算如此,社会还不给他撑起重担的权利,懦弱的大哥害怕曾当过兵的经历被处罚整日躲在家里,患有重病的父亲每天卧床不起,而姐姐则无奈每天晚上出去出卖身体补贴家用。在如此情景下,小男孩被曾经的老师诱骗去卖希特勒的演讲,而他反而从中获得了生存的动力和意义,着实有些讽刺。而最后老师不经意的诱导和指示,把男孩推向了弑父的深渊,而当他弑父之后却受到了老师的指责。家庭,社会,信仰所有都崩塌了,而他只是一个想踢球,跳格子的12岁男孩,他又如何去承受这一切崩塌后的结果。结尾,在他最后一次玩了滑滑梯后,捂脸流泪看着自己曾经生活的地方,自己弑父的地方,没有一丝犹豫跳楼自杀了。
开头是男孩挖坟墓期望获得工作机会养活家人,结尾是男孩跳楼自杀结束生命。战争到底对他,对我们,对人类做了些什么呀。
现实原来才是最好的素材,可现实素材有时候太绝望。
1.西西里。美国兵,意大利女孩带路,一心想找出海失踪四天家人,德国兵被打火机光引来,美国兵睡着,意大利女孩开枪,被扔下悬崖。 2.那不勒斯。小孩想抢醉酒的美国黑人兵的衣服,不成,最后偷鞋子,过几天美国兵通过口琴认出来他,要找他爸妈教育他,看到他们的贫民窟,孤儿,不忍,留鞋而去。 3.罗马,妓女拉客美国兵,美国兵怀念当年刚进城纯洁的Francesca,或许他知道这个妓女就是她。她假装不是,然后留下她的地址,让他明天去家里找她,但他知道她已经是妓女,不再去。 4.佛罗伦萨,两个人,一个因为家人,一个美国医务女孩找游击队领袖Lupo,冒险通过秘密通道进入佛罗伦萨,因为其他桥炸了,英军还不敢进去,游击队和德国还在打。Lupo生死未卜,大家说受伤了,结果从城内一个死了呓语的士兵她才知道死了。
5.几个美国牧师在僻静修道院寄宿,这里躲过战火,保护农业牲畜,大家都非常和善,但知道天主教美国牧师告诉他们另外两个好人是新教和犹太人后他们惶恐不安,想帮助他们改信天主教,而美国天主教牧师认为没必要干涉他们。但是这些修士仍然惶恐禁食,认为是神提醒他们要走正道,让美国牧师感动。
6.战火,波河,游击队不停被杀,有几个美国人在一起。德军包围,没有什么吃的,夜里空投被德军发现,去百姓家讨吃后面德军杀了其全家。战斗不过,弹尽粮绝,被抓,绑了扔进河里杀了,美国军人看了忍不住也被杀了。